靜思晨語:【09月03日】深心覺道 悲智願行

Community:
Branch:

「求無上菩提必須於正念心契深理,欲契深妙法必須植諸善根正念力,根深覺道名深心謂正法心生深信,又復樂修一切善即是菩提信心深。」

用心啊,要體會,求法,我們的心一定要發無上心,才能夠求得無上菩提覺道,這必須要就是要正念心,就是很簡單的話:「我們有發心了嗎?」「有啊!」,「是不是發大心呢?」,「是啊!」我們既發心,尤其所發的是大乘的心,大乘心,我們要有覺悟的念,真的要覺悟啊!為什麼你要發心,而且是大乘心?是因為你已經接觸到,人間苦難偏多。對自己來說,是啊,人生來到世間自覺悟,佛陀所講的教法,我們應該要覺悟。佛陀所講的教法,「苦」,我們一定要常常記得。法的開頭就是一個「苦」字,任何一個法,我們願意發心,我們要先啟動一念心的警惕,那就是人間是苦啊!自己去感覺、體會,人世間哪一個人不苦,包括自己。人間,儘管我們自己認為,從出生以來我很有福,我沒有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一輩子就是順利。但是要再復想,想看看,在你的生活中沒有遇到困難,生命中隱伏危機啊,生活雖然沒有困難,生命是隱伏危機,因為生命無常,生命苦短,生、老、病、死,苦不苦啊!

生來,沒有感覺我是苦,順利長大,順利生活,生已經不覺苦了,但是老的時候,苦不苦?一定是苦。自己還沒有老,沒有感覺。看看老人,他們的苦,年老時形體變了,身體差了,很多很多的不方便。年老時,接近的除了身體衰弱,接近的就是病苦;病苦,天更接近的,那就是死苦了。這種的日子開始不斷不斷接近,而且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想到最後的時間,最愛的人,我們無法再求得相處再多久,很難,但是,在身邊喜歡的、不喜歡的,怨憎會,認真想應該也有,愛別離,到了最後一天非離開不可,想到離開,最後,放下的就是親愛的人,為我們割捨不了,生的人痛苦,往生的人,自己若想到這個身體腐化了,不只是和親愛的人別離,還有身體腐化,到底是要放在棺材裡面,荒郊野外這樣過?或者是一爐烈火,這樣燒了就完了?是不是堪得起這種的苦?

當然,我們學佛的人,就是談死如談生,這是一個很平常的事情,但是難免都有心態,這個心態的不捨,還有多少事情還沒有做啊,還有多少人所掛念,這都難免。要怎麼辦?趕緊求無上菩提,一切有為法中,我們要再更精進,有為法,我們在付出,我們體會到人間苦,我們同體大悲,為苦難人付出,也為自己多造福業,讓我們的意識很清楚,沒有惡的雜念的習氣,培養我們時時啟發好念,啟發善念,讓我們的習慣,這個善種子,第六識中常常培養。對著外境不生心,看到外面的境界,聽到外面的聲音,我們應該要練出轉惡為善。在批評我們的,我們將這個惡聲,惡言、惡語,我們聽到了,到我們的意識來,將它轉一個平常心,我們心就沒有煩惱了,就是很平常。更有修養的,我們就對他生起一個憐憫心,你既然是這樣,我要更加關心你,我更要如何來度化你。這就是我們的六、七識,所要訓練的。

對外境,我們要如何來轉化,我們的心地、觀念,這我們要好好培養我們的習氣。六、七識若培養得好,煩惱去除,外面所造作的成果,無不都是粒粒,入我們的八識藏中,這個八識,藏在我們的內心,願力,這個願力就這樣深耕下去,未來世再來人間,這粒種子已經是完全改善的種子,再來播種,這就是我們「求無上菩提,必須正念心契深理」,我們這個心境要不斷警惕,不斷將我們的心意培養。我們若是要培養我們的心意,我們就是要「契深妙法」,要追求真理,無上菩提道我們要去追求,契這個深妙法的道理,我們要去追求深妙法的道理,我們必須要,「植諸善根正念力」。這善根,種子已經種下去了,我們就像園丁一樣,就像農夫一樣,園丁在顧這些草木,什麼樣的樹種,要如何培養,雜草不要讓它生,什麼樣的草,價值的草留著,雜草要除。

什麼花要讓它開得美麗,要怎麼剪枝等等,就如園丁。我們在修行,顧我們的心,就像一個園丁,在顧我們心地這片景觀,這幾棵樹要如何種,要如何排,然後再來為它修修、剪剪,剪到讓它就像一隻鳳凰,剪到就像一條很活的龍,龍鳳,也是可以用樹開始種,用心來培養,用那支剪刀,這樣一枝一葉慢慢剪,剪成造型的景觀,這都是要用心。這種「植諸善根」那個根要把它顧好,根若顧好,每棵樹都活得很好,修剪起來的會美,這都是同樣的道理,這就是要我們平時的正念,我們要正知、正見、正思惟,正念力等等。用心啊,根要顧得深,我們的覺道才能夠堅固,這條菩提道,我們把它造得寬,也將它鋪平,這條路就是菩薩道。「六度萬行」,在這條道路,來來回回,生生世世,這樣叫做「覺道」。

深心,這個念很深、很深,在我們的心地,意識之中,八識田中,生生世世,我們就不容易受根、塵、境,將我們混亂掉,生生世世,這條正覺道來回。不是像我們凡夫,這一輩子發心,但是根紮得不牢,種子沒有播種好,今生此世,善惡雜揉。我們的心地有善的種子,心地有很多雜草,我們這一輩子沒有耕好,我們下輩子再來也是善惡,有善的因緣,惡的因緣更多,這樣不斷在複製,就又迷失掉了。所以我們必定要自我鋪覺道,所以我們要心要深心,根要深,覺道才會開闊,才會平坦,這叫做「深心」。還有,深心就是「正法心」,能夠生出了深信,生生世世就是這樣,正法,我們在身體力行。生生世世,再來生,「又復樂修一切善」;再來生,我們一樣又很歡喜去修,修菩提道,無上菩提道,一切善,這就是「菩提信心深」,所以要用心去體會。每一回,開始講的這段,都是我們日常要修的行。

勤精進身口意行
於諸法作無義理
及無饒益之言者
皆為不應說而說
啟爭端辯論曲直
即為戲論無益事
嬉論法均屬語業

我們要勤精進,在身、口、意的行為,而且諸法所造作的,不要去造作無意義的事情,因為人生時間有限,那個不重要的事情,在那個地方忙忙碌碌,這實在是辛苦。我們要做的,是真正平時,我們應該對生活很扎實,對人類真實利益,我們不要去做那種,時間空過,浪費時間,那都沒有用,所以「於諸法作無義理」,我們不要。我們的身、口、意要顧好,也要記得,無饒益的言語,我們也不要說,這都是不應說的話,我們就不要和人在那個地方,說沒有用的話,要說的,就是要說句句勸善,事事導正,不要空過時間,做沒有用的事情,說沒有用的話。

「啟爭端辯論曲直」,我們也不用在那裡,和人論長說短。我們前面有說過了,口業要修,我們和愛人說那些,沒有用,沒有利益的話惹是非,啟爭端,辯論,彎彎曲曲,或者是曲直,話直說曲,這都沒有用,沒有饒益的言語,我們就不必去說,這就是「戲論無益事」。「嬉論法均屬語業」,我們前面警惕過我們,除了身業所造作,還有這個口業,開口動舌,我們儘量要把握時間,人生寶貴,人生苦短,我們所要做的,要做有利益的事情,要說的,要說有益,有益於人,能夠教導人的事情,所以我們在身口,我們就要很謹慎。當然,這就是在我們的心境中,要好好預防,不要偏差方向,要用心喔!

前面的文:「語其人言:汝等去道甚遠,終不能得一切種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

語其人言
汝等去道甚遠
終不能得一切種智
所以者何
汝是放逸之人
於道懈怠故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我們剛才說過了,身體不要做沒有用的事情,說沒有用的話,我們若只是在那裡空過時日,論短說長,像這樣造口業,這都沒有用。我們要趕緊啟發大心,行大乘法,向前前進,在前進的人已經走得那麼遠了,我們還停滯在這個地方,人我是非,身、口在造業,這麼多粗重的惡業,還在我們的行為中,這就是「去道甚遠」,或者是獨善其身,精進的人向前走,而獨善其身的人,還在那裡考慮,我要顧我自己就好,我若再走出去會危險嗎?我要去救人,會讓人拖走嗎?考慮太多了,既然是一條路,向前前進,就是精進的道路,安全的路,何必在那裡考慮呢?若是在那裡考慮,精進的人向前,考慮的人已經脫離了,那個精進的隊伍很遠了,這叫做懈怠。

這種懈怠的人,在那個地方,心放縱,或者是躊躇不前,這都是叫做懈怠的人。我們尤其是要很謹慎,我們修行,不要戲論法,所以,前面的經文這樣說,「又亦不應戲論諸法」。

又亦不應戲論諸法
有所諍競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連法,我們也不能「加減說」,既然我們說法,我們就要身體力行,體會了道理,用道理來應證了法,我們應該再更認真,不要在那裡討論,在論的文章寫很多,但是對我們前進行為,還是停滯在那裡,那就是很可惜,所以我們要用心,要精進,時間苦短,所以我們要勤精進。

接下來這段文:「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於諸如來起慈父想,於諸菩薩起大師想,於十方諸大菩薩,常應深心恭敬禮拜。」

當於一切眾生
起大悲想
於諸如來起慈父想
於諸菩薩起大師想
於十方諸大菩薩
常應深心恭敬禮拜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這段經文,所要教我們的就是心,我們要認清楚我們的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常常對大家說過,我們要認識我們的心,與佛,與芸芸眾生,三無差別,所以我們要用心去體會。

心、佛、眾生
三無差別
惟佛悟得真諦
證如來法
是以同體大悲心
於佛之智海中
任運自然無礙

我們與佛真的那麼近嗎?與眾生,也是一樣參雜在一起,為什麼佛的覺悟,菩薩的精進,而我們還在凡夫地呢?我們要好好用心。因為佛陀,謂佛已經覺悟真諦,證如來法。因為他精進,他在累劫,塵點劫前就開始了,深心耕耘這個心地。剛才前面已經說過,他求無上菩提,他的心地是這樣累生世,這是我們要學的地方,我們要學佛的心,所以念佛心為己心,佛是如何發心?佛是如何精進?他用多長多久的時間,方向沒有偏差,這樣走過來。

而我們呢?是不是也要勤精進,學佛心;無上道我們要求。所以,「是以同體大悲」,佛陀的心已經從個人的修行,已經修到與眾生同一體,而我們凡夫,你是你,我是我,你在說你怎麼樣,我感覺不到,就是因為感覺不到,才會都在身邊說風涼話。我們沒有同體大悲,醫生視病如親,視病如己,就像那個病人就是像自己,他就很用心去體會,了解要如何治他的病。護士也是一樣,佛與菩薩也是一樣,眾生的苦就是自己的苦,所以佛陀他的覺悟,除了他已經體會到真理,這個真理已經會入眾生,眾生的煩惱,煩惱無明的苦難,要如何去為他轉煩惱為覺道,這就是佛陀要來人間,來人間一大事,開、示、悟、入眾生,佛的知見,這就是同體大悲心,這叫做佛心。 

「於佛之智海中,任運自然無礙」,佛陀大悲心,已經與眾生同體大悲,天地宇宙同一體,所以智慧像海,不只是像海,像虛空,這樣任運自然。不論多大艘的船,小艘的船,就都能夠在海上自然駕駛,去行運,不論是往東西南北,都可以運任,「任運自然無礙」。智慧那麼寬,所以,「皈依法,智慧如海」,因為他深入經藏,所以智慧如海。皈依佛,就是體解大道,如虛空,遍法界,一切無礙,這就是佛心,佛的智慧。所以,「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這是佛的覺悟,佛的心量已經與天體合一,與眾生同為一體。

當於一切眾生
起大悲想:
若菩薩
始自一乘菩提道
發大悲想
然尚未經力行
未能證得此境
是故教令一切眾生
起同體大悲之想

所以「若菩薩,始自一乘菩提道,發大悲想」,這就是菩薩要學佛,因為他已經一實(乘)信心,啟發起來,就是一心學佛。這菩薩他開始所學的是,「一乘菩提道」,就是一乘無二乘,開始發初心,就是行大乘法,這菩提道,對眾生起大悲想,不忍眾生受苦難。

看看,人間菩薩跨國救災,若在我們的身邊,周圍近處的地方,不忍心任何貧窮苦難,或者是孤老、疾病,就是時時長期照顧著,這就是菩薩;遠近不分,親疏不離,就是這樣在照顧,這就是「發大悲想」。但是,菩薩就是這樣在進行中,有的初發心,他就是還沒有去身體力行,道理,知道,知道,我了解,我也發心了,我的方向就是要行菩薩道。但是,我還沒有真正腳踏實地去深入,我是初發心而已,因為還未力行,所以「未能證得此境」,還沒有去證到,這個大菩提道的境界,但是發心已定了,是還沒有身體力行,或者在力行的過程中,還沒有到達,這個境界還沒有證,所以還未成佛,現在是在發心的階段;或者是開始起步,在行菩薩道的過程,「六度萬行」中在進行,還沒有到達功圓果滿成佛的境界,還沒有。所以「是故教令一切眾生,起同體大悲之想」,我們既然發心了,佛陀還是再鼓勵我們,再精進,既發心了,不要停滯在這個地方,既是發心修行,不要修小乘行,要趕緊發大心,向前精進,這是佛陀講說《法華經》最重要的。既已經發心修行,就要發大菩提心。所以,「於諸如來起慈父想」,教導我們,我們要怎麼樣來敬重佛。

於諸如來
起慈父想:
如來能施教
與眾生樂
如慈父之於子
是謂如來
起慈父想

佛就像慈父一樣,在施教給眾生,希望眾生能夠得到快樂,就像父親,親生的孩子是如何在疼惜,如何盼望他的孩子,能夠成器,能夠成就,這就像親父子,父親盼望孩子的心。佛陀盼望菩薩能夠在佛法中,得到快樂,能夠於法付出無所求,又是輕安自在,教導眾生正法的作為,有為法,正法去身體力行,還要教導眾生,身體力行之後,我們要「無為法」,收回我們的清淨無染著的心。這個無為法,快樂,輕安,自在,無掛礙,這都是如來教導眾生,很大的目標。而我們就要很用心去體會,這分有為法,教導我們正方向去造作,但是要教導我們,趕緊收回我們的心,完成了,我們將心收回來,輕安自在,無為法,希望大家能夠去體會這個法,我們才能夠真正是安樂行。所以就像父親在護子一樣,「於如來起慈父想」,我們對佛,就是要像三界導師,四生慈父。還要,於菩薩我們要起大師想。

於諸菩薩
起大師想:
菩薩以般若行為主
般若行為學佛之師
故令於諸菩薩
起大師想 

菩薩他已經覺悟到了,他發心了,開始身體力行了,他不只是去救拔眾生,有形的苦難,也要教導我們,去除心靈煩惱的苦,所以,這樣的師長,我們也要起那分敬意。菩薩,不只是說對我們的老師才起敬意,就是一切身體力行的菩薩,我們都要起敬意,因為他的身的行為,是我們的典範,他口所說的語言,是我們應該要接受的善知識,所以這些菩薩,人間菩薩都是我們的老師。

所以,「菩薩以般若行為主」,就是以智慧行為主。「般若行為學佛之師」,在學佛的人就是用智慧的行為,智慧行為的人,就是以佛為師,所以,「故令於諸菩薩,起大師想」,對這些菩薩,我們要相信他們,他們這樣的行為,他們這樣所說的、分享的,我們都要接受,因為他們是善知識,因為他們是老師,教我們怎麼走路,怎麼修行的人。

作大師想:
菩薩之道
皆是我之大師
娑婆無非是
成道之法
文殊成我大智
普賢成我大行
觀音成我大慈
地藏成我大願

所以做大師想,就是「菩薩之道」,在行菩薩道的人,全都是我們的大師,是我們很好的善知識。我們過去我們也有說過。所以,「娑婆無非是成道之法」,我們要成佛,一定要在人間,人間娑婆世界苦樂雜揉,在這個世間裡有很多煩惱事,但是有很多人間菩薩道,可讓我們走,這娑婆世界就是成道之法。「煩惱即菩提」,若沒有世間這樣的煩惱,我們哪有什麼,「迷」和「覺」的分別呢?就是有迷,我們要求法來覺悟,這娑婆世界,就是我們成道的道場,我們修行的道場。

所以,「娑婆無非是成道之法」,因為它是我們的道場,我們修行的法,都是在娑婆所得到的,我們看到了,我們感受到了,我們才能夠學到,聞、思、修,才能夠成就戒、定、慧,這無漏法,都是在娑婆世界這樣得來的。「文殊成我大智」,有人間的佛法,文殊菩薩已經是成佛再來人間,他在《法華經》裡面與佛陀,這樣配合佛陀,來成就《法華經》哦!佛陀講說《法華經》,現在有〈安樂行品〉,也是文殊菩薩請佛陀來講說,要如何避離開惡世,要來持經說法,傳承佛法,要如何避離惡世,能夠讓我們安樂來弘揚佛法,這是文殊菩薩,請求佛陀說更清楚一點,讓大家適合根機,能夠接受,應該我們還記得這段文。所以我們要感恩文殊菩薩,成就我們的大智,因為文殊是智慧,菩薩智慧的代表者,所以「文殊成我大智」。「普賢成我大行」,因為普賢在《法華經》的系統裡,「法華三部」經中,他最後也是要如何來教導我們,身體力行,所以「普賢成我大行」。

「觀音成我大慈」,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心中,人人心中有觀音,需要的時候就叫「觀音」,所以觀世音菩薩,成就我們的大悲,啟發我們就像觀世音菩薩,普聞示現,這就是人間菩薩,要如何能夠在人間,普遍救度眾生,就像觀世音菩薩,示現在人人所需要的地方,去付出,這就是觀世音菩薩,大悲的精神,大慈的精神,大慈大悲觀世音。

「地藏成我大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他勇猛,不畏懼人間苦,不畏懼地獄苦,他來回在地獄最苦難的地方,人間地獄也有地藏菩薩,所以這都是我們的典範,所以這都是大師。其實,我們人人在學,智、行、慈、願,無不都是向菩薩在學習,所以我們要用心,以菩薩為大師。人間的菩薩,大家都是我們的大師,只要他身體力行,好的典範無不都是文殊,無不都是普賢,無不都是觀音、地藏,我們用這樣的心態,來尊敬每一個人。「捨悲智願行,孰能與我轉邪之益乎?」

捨悲智願行
孰能與我
轉邪之益乎
當深心恭敬
集群賢之法
成就我一切智
非師而何能
成我願行

我們迷!過去的迷心,迷信,因為我們要學佛菩薩的精神,我們若去除慈、悲、喜、捨,這些行為,那這樣我們要如何能夠,轉那個邪見呢?我們迷信,就是來自於看的境界不寬闊,我們就是沒有走出去,沒有入人群中,沒有看到人間的迷茫,不了解人間的苦難,所以我們自己原地踏步,心不開,那就有邪,有迷,希望大家要把心門打開,走入人群才有辦法,才是利益我們自己菩提行。「當深心恭敬,集群賢之法」,來成就我「一切智」,我們應該要用很深的心,開頭所說的,我們要深心,要好好把種子撒進去,好好耕耘我們的心地,我們的根要深,我們的信要深等等,我們才有辦法,群賢,所有的菩薩,我們尊重,我們開智慧。若不是這些群賢,菩薩,走在我們的面前,身體力行,若不是這些菩薩,我們哪有辦法,成就我們的願行呢?因為菩薩在走,我們看前面走,安全、有利益、歡喜,我們也跟著他走,跟著他利益眾生,利益之後,我們也心歡喜,有前面的人,我們就要用心去跟隨。「於十方諸佛,常應深心恭敬。」

於十方諸大菩薩
常應深心
恭敬禮拜:
於十方界諸大菩薩
不應淺見
應當深心恭敬禮拜
以敬師故
遂於十方菩薩
起身行之恭敬禮拜

所以我們,十方諸大菩薩我們都要很恭敬,這就是不應該用淺見,只是說:「佛法就是這樣,我知道了,我也看經文了,這樣我了解了。」,不要這樣而已,我們接觸了佛法,經文,它裡面所含藏的,是很闊、很大,何況你只是看經文,你也不了解經文的含義,它的含義是很開闊,我們要很用心去了解。要了解經文,就是要看人是怎麼做過來,不是憑空了解,是要實地,因為是「一實乘法」,記得,是「一實乘法」,是真實的,真實法,一條路,一條路,真實的路可讓我們走。所以,十方諸大菩薩,我們要用深心,我們要恭敬,因為我們不能說:「認識,認識,我認識他。」我們要認識他,文殊菩薩是什麼樣的菩薩,普賢又是修什麼行來?觀世音菩薩,是怎麼樣的心形在人間?地藏菩薩是什麼樣的大願,我們要很了解,他們無不都是為天下眾生付出,這就是我們要學的。既然要學,我們就是要做,所以,「以敬師故,遂於十方菩薩,起身行之恭敬。」我們要身體力行,這叫做「行」的恭敬,學佛真的是要用心向前前進,不要停滯在原地踏步。日子是不留歇著,分秒這樣不斷地飛過去,我們的人生生命是無常的,是什麼時候我們不知道,我們到底還多久都沒有人知道?好好把握,不要有戲論,不要空過時日,所以我們要深契妙法,必定是要好好的將我們的正念,建立起來,我們要好好的根鋪在覺道中,深心,我們才有辦法體會,佛的正理,正法,腳踏出菩提大直道,向前精進,不要放逸,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