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8月31日】勿惱三乘 令其疑悔

Community:
Branch:

「念存五濁染疑,即貪瞋癡慢疑,以疑悔與惑念,法華經序品曰: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

也就是要我們用心,念,我們要心心念念都,要自我警覺。要知道,現在世間是五濁惡世,我們要提高警覺,戒慎虔誠,不要受到五濁惡世,來染著我們的心。我們明知人間,苦集滅道,道理我們全都知道了,世間苦,苦是來自種種所造作的業力,會合起來讓我們有五濁,這五種的濁氣,那就是貪、瞋、癡、慢、疑。世間很多事情儘管這樣講,我知道啦、知道啦,經聽那麼多了,感恩喔!師父這樣說,平常的時候,都記得師父這樣說。但是事情到了,在我們的身上,有關人、事、物,那個時候煩惱照常,疑惑照起,貪瞋癡,還是念念不斷。

這種癡迷的念,聞法的人,對這個「貪」字,能夠淡薄掉,但是「瞋」,要改真的有困難。儘管我們生氣了,生氣不歡喜,法又聽進來,知道啦,但是要化掉這個生氣的態度,要把它化掉,那個過去無明起來,生氣的態度,不對了,趕緊要看如何能夠改過,向人表達,啊,懺悔。我剛才,或者是過去有這樣起了無明,這我不對,我改過來,承認這個不對,就不簡單哦!改過來,趕緊改變態度,也是不容易,這就是我們人那個「慢」,慢的心,有這個慢性,我慢、驕慢、卑劣慢,我錯,我知道錯;但是叫我表達,我難啊,這就是我們無法改變的。

明明知道,每天在聽法,要如何讓心不要受染著,人家沒有看到的,不要受染著,實在困難;有看到的,外面的境界能夠不受染著嗎?我們自己再看看,生活周圍的環境,我們有收整齊嗎?周圍的環境若收不整齊,內心人家看不到,雜念、習氣,我們要如何去除呢?內外來呼應,看你的心是不是有去除,你的很雜的雜念嗎?你的雜染心有去除嗎?心有乾淨嗎?那就是要看你周圍的環境,有乾淨嗎?有整齊嗎?外面整齊,表示你的心也整齊了,用這樣來自我警惕,應該會比較容易。

所以,我們的心念,要常常自我警惕,這個五濁,貪、瞋、癡、慢、疑,這個染著有在我們的心嗎?我們的心有了染著,我們有除乾淨嗎?那就看我們生活周圍的環境哦。人有看到,人沒看到,總是我們自己有感覺到,有感覺到,趕緊收,收外面讓它整齊,修我們內心讓它乾淨,這我們才有辦法,所以請大家要用心體會。

這個「疑悔與惑念」,我們明明知道,我好像有錯呢!錯了,這個懷疑,我是對人有懷疑,我錯了,人明明是這樣,沒有惡意,我還在懷疑什麼呢?想要表達做不到,這也是很辛苦。我們若沒有表達出來,疑悔還是永遠在,人和人的中間無法善解,無法解開人和人的心結。

別人也有一個悔恨,感覺,我怎麼說一句話就沒有惡意,怎麼會變這樣?我很後悔。誤解別人的人,明明了解他的心意,我的脾氣發出去就發出去了,想要再收回來,跟他說說一句:「不好意思,我誤解你了。」我說不出,這樣我也是有後悔。這個疑和悔,起於「惑」。就像塵土一樣,微塵,就這樣一直揚一直疊,我們沒有及時去將它除拭,沒有時時勤拂拭,沒有!所以我們的塵土就愈積愈厚。我們的鏡就愈朦,骯髒了,外面的境界愈不清楚,這都是很細小細小,一點點一點點不斷累積來,其實,是這麼簡單,這麼微細,怎麼會變成了,我們的習氣這麼壞呢?所以變成了凡夫,和聖人的差距是這麼遠。

佛陀是大聖者,眾生是凡夫,這只差在這個地方。點滴累積,養成了我們的習氣,這個習氣給我們很多無明煩惱,造成了生生世世集起來的苦,苦啊!世間,看種種種種大型的災難,小型,微細的人我是非,惹成了禍端,無不都是這樣塵沙惑的累積,成為了疑,慢,癡,瞋,貪,這五項的事情,就這樣,這個根源累積,讓我們累生世就是這樣,惡濁的東西這一直囤積著。就像《法華經》,從〈序品〉就是這樣說,所以佛陀講說《法華經》,就是教菩薩法,自利利他,這兩項兼行,自利利他,這樣我們能夠一起,自己自修,同時也能夠領導人來修行,這就是佛陀要教育我們。他開頭,在「序品」裡就這樣說了,「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

《法華經》就是要去除了,三乘人,有疑悔的人,佛陀就要為他除斷,譬如聲聞、緣覺,聲聞、緣覺獨善其身,不願意再進一步,自利兼利他,這樣全都來平行,他做不到。感覺人生很多矛盾的苦,都是在人群中來染著,我若再投入人群,不小心我又再惹到是非,又再染到煩惱,我不要,我要獨善其身。這不對,佛陀開始就是要來為他們,破除獨善其身的觀念,希望他們兼利他,這兩項兼利,自己修行,同時也能夠帶給別人一起來修行,利人、利己,這樣能夠平行,這就是《法華經》,所要教導這二乘的人。

若大乘呢?大乘法初發心的人,感覺一接觸到,聽到大乘法心生歡喜,這種能夠幫助人,啟發了我的心,我很期待我能夠去幫助人。看到人被幫助,解脫了他的困難,我佩服,我歡喜,我要做。但是,只是停在那個,我想要做。不過,原地踏步,在原地走不出去。有這樣的人,初發心的人,佛陀會鼓勵他,對,要去身體力行,自他兼利,這是修行,這是帶動人一起來修行,要有信心,不要疑問,向前前進。這是佛陀,就像在〈化城喻品〉,告訴大家,再走去的路不困難,安全,不要懷疑;小乘的人,中乘的人,聲聞緣覺,安心啦!發大心的人,很好啊!要有信心,這樣走就對了。這是佛陀,《法華經》的〈序品〉,用心,開始啟發三乘人,要為他除去了疑,或者是發心又後悔,他要再鞭策他們,向前前進,不要停,既發心,就要身體力行,這就是佛陀的用意。

所以,菩薩,現在看到很多人間菩薩,初發心,這初發心就很精進。

這次應該在佛誕節的時候,你,看多少人啊。二0一七年的五月十四日,這一天就是五月第二個星期日。這一天,已經,十幾年來已經定下來的佛誕節,這天就是多少在這一天的浴佛,從花蓮開始。花蓮,一大早,還有和花蓮同一個時間,這樣舉行,在臺中、高雄、有清水、花蓮,這樣四個地方同時舉行。

還有,馬來西亞、還有新加坡,還有菲律賓獨魯萬、奧莫克,也是在早上同時舉行,只是在這樣的時間內,超過十多萬人,這是同一個時間。也知道說在這個早上是這樣,還有晚上呢,還有菲律賓的馬利僅那市,還有在臺北中正(紀念)堂,合起來也將近五萬多人。

總而言之,佛誕節,只是在一天之中,國際間幾十個國家,也是一樣在這一天,五月第二個星期日,不管他們的時間是白天、晚上,他們也是在舉行,啟發了人人,提醒大家這一天,是人間大覺者──佛陀誕生人間,來開導眾生,正確、光明的方向。這就是大家能夠體會瞭解了,大覺聖人,佛陀誕生人間。

要知道,要成就,在這個時候多少人投入呢?光是在臺北,我所知道的,志工,菩薩,這樣整整半個月,每天每天都為了這件事情,場地要整理,東西要準備,超過四千多人,這菩薩用心,是人數,不是人次哦!超過四千多人,真的是大家很發心。

甚至這些菩薩,看到這麼整齊的畫面,他們就說,很歡喜啦!看成就到大家這麼莊嚴的畫面,就像我自己在裡面在浴佛一樣。缺少東西,我趕緊東西搬過來,我也像在繞佛、在繞法一樣。是啊!這個心,他們比浴佛的人更早,不管是鐘鼓隊也是這樣,練多久了,這功夫在自己的心。

更感動的,四、五百位法師集聚一堂,那整齊莊嚴,帶動了佛教徒,畫面全都起動來了,那種祥和、很祥和,那分的真誠,真誠的心啟動了一股的善念,祥和的祥氣這樣升高起來,畫面是多美呢。真、善、美,四眾弟子聚集一堂,那種撼動人心,真的是要感恩。不是浴佛的時間到,整齊排好,這樣就好了。那個過去在練的,練習的過程,布置的過程,東西集合的過程,這都真功夫,這全都是要成就一個法華會,靈山會,具足的法、僧,共聚一處,人人心中的佛,這個萬佛共聚,相,形相的僧,法師,僧眾也都集合了。人人心中有佛,佛佛具足了,僧相湧現了,佛教徒虔誠,也具足了,全都大家這樣湧現出來,全省合起來近千位的法師。

還有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也有法師呢,這就是真正很感動,佛法在這個時候,就是這樣去除了種種的污染,開始有形的相,那個清淨無染的形相,在這個時候已經展現出來,莊嚴的道場,浴佛的虔誠,已經展現出來了。很期待在這個三節合一,是佛誕節、母親節、慈濟日,三節合一,這這麼有大意義的日子,在佛法中這個時候展現,真正是很感恩喔!所以,「三乘人」,大家都知道,現在共同一念佛心,都浮現出來了,啟發人人的道心,啟發人人大愛無私這念心,這已經開始啟動了。很感恩這所有的一切,說不完,道場都是很莊嚴。

經文,前面的經文我們再複習:「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受持、讀誦斯經典者,無懷嫉妒諂誑之心,亦勿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

又 文殊師利
菩薩摩訶薩
於後末世
法欲滅時
受持讀誦斯經典者
無懷嫉妒諂誑之心
亦勿輕罵學佛道者
求其長短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這段文,我們就要回顧,前面所說釋迦牟尼佛,也再說文殊菩薩,大菩薩,尤其是未來的菩薩,在佛滅度之後。末法的時候,末法就是法將要入滅的時候,若有人發心,發大心,願意受持、讀誦這部經典的人,尤其是這樣的法師,就是要心無嫉妒,那就是要打開心胸。沒有貪、瞋、癡、慢、疑,這些無明煩惱都要去除,自然心中就沒有嫉妒,或者是諂誑之心,不會嫉妒別人。我們要成就別人,看人做好事,我們要隨喜功德;不只是隨喜功德,我們也要鼓勵人人參加,好的事情大家要來共襄盛舉,大家要一起投入。

而且講話要時時要講真實語,不要為了要表達我們自己很行,表達我們自己很有才華,我修行的功課多好,不要這樣哦!因為若有這樣的心態,那個我慢、癡,癡念、我慢的心就會浮動起來,這樣就有諂誑之心,不要有,我們要注意。「亦勿輕罵學佛道者」,不要罵人,不只是不要嫉妒,也不要狂妄,我們也不要這樣驕慢,或者是嫉妒,不可;又不能罵人,還要,不要去問人的長短,這就是我們講過的。

接下來的文這樣說:「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薩道者,無得惱之,令其疑悔。」

若比丘 比丘尼
優婆塞 優婆夷
求聲聞者
求辟支佛者
求菩薩道者
無得惱之
令其疑悔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這段文,我們看很簡單、了解,「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這就是求學佛法的四眾。包括了,還有緣覺、還有聲聞,他也是四眾在內。那就是學小乘者,獨善其身的人,除了在家的人,優婆塞、優婆夷,還有比丘、比丘尼,聲聞、緣覺。

若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
求聲聞者、
求辟支佛者:
求學聲聞四諦之者
求學緣覺十二緣者

就像這樣,不要只是要獨善其身,我們應該所修的是要求菩薩道,若能夠「求菩薩道者,無得惱之,令其疑悔」,不可人家在求菩薩道、在行布施,我們做不到,那麼就算了。但是我們做不到,又去誹謗人家,說,他這樣做違背因果,眾生本來帶業來,他是怎麼違背因果去幫助他,解脫了他的苦。有人就是這樣會來批評。

求菩薩道者
無得惱之
令其疑悔:
求六度行菩薩道者
勿得輕妄惱亂、
令生疑惑
與掉悔之心
而生後悔

過去就曾有這樣過,這是同樣在信佛的人,但是一段時間就會說,你們修福沒有修慧,眾生本來就是來受業,你們違背因果去翻轉他的人生,你們不對!有人這樣說,一段時間這個風氣也很盛。可是幸好,幸好那種願意付出,付出無所求還很歡喜心,他的心並沒有受到人家怎麼說,影響他的心,只是提出來唸一下而且,卻是做,還是繼續做下去。

所以,菩薩道就是這樣走過來,我們不要,不要人在行菩薩道,我們去惱亂人,讓人的心有生起疑悔,不可有這樣的心態。人若在求菩薩道,我們要讚歎他、我們要幫助他,這種求六度行菩薩道的人,我們絕對要擁護,不要惱亂他;也不要這樣輕易沒有根據的話,就拿出來對他說,這樣會影響人的道心,我們要很自我警惕。所以說「求六度行菩薩道者,勿得輕妄惱亂,令生疑惑」。你若這樣跟他說:「你違背因果,你去救濟,就是違背因果。」這個話,我們這樣說出,會讓他起疑惑,這樣修行的人,誰敢修行呢?所以我們要好好為人讚歎、為人支持,不要說你去救濟,你就要墮因果。

就像在史瓦濟蘭,有一位王族,這位王族,他們的酋長,他發心要捐一塊土地,他是國王的族裡面的一位,他願意捐一塊土地給慈濟,卻是他們的族內的人,就這樣跟他說:「你捐這塊土地給佛教,那我們是基督教徒,你怎麼可以捐這塊土地,給佛教呢?你若捐土地給佛教,你會墮地獄。」他聽到了,心起了疑惑、疑悔。「我說出去了,要怎麼辦呢?」幸好有一位牧師,他已經見習、培訓了,也已經對慈濟很了解,二三年的時間,都參加慈濟的活動,回來在臺中受證。受證完回去了,聽到這位酋長來跟他說:「我說要捐的土地,我現在很後悔。」「你為何後悔呢?」「就是有人這樣說,我若是捐這塊土地,我會墮地獄。」這位牧師就說:「捐土地給慈濟,你若會墮地獄,我陪你去地獄。沒有這個道理啦,慈濟的道理我已經很清楚了,佛法是這樣、這樣。」他就又跟他說佛法,牧師說佛法,這是很正確哦!這叫做博愛,大愛,正信。

天主有天主他教育投緣的眾生,他的環境,他就用這樣的方法,來教育人人向正確的路,這是博愛。佛教有佛教的環境,同樣要引導人走入正道去,正確的宗教要互相讚歎、互相會合。就像我們慈濟的起源,也是三位修女來和我座談,來啟動的。現在呢,不管是基督教堂、天主教堂,是修女辦的教育,我們同樣也是去為他們支援,去為他們復建。這就是宗教開啟了開闊的心胸,互相讚歎,所以我們應該要有這樣的心胸,不要增加人有這個疑惑。正法在人間,才有辦法淨化人心,才有辦法天下無災,社會祥和,才是真正人間的福。所以我們要彼此讚歎,互相勉勵,不要去造成人的疑惑,所以要用心哦!不要讓人有後悔的心。

再接下來:「語其人言:汝等去道甚遠,終不能得一切種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

語其人言:
汝等去道甚遠
終不能得一切種智
所以者何
汝是放逸之人
於道懈怠故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就是又再這樣告訴他,向那個要修正法的人這樣說,你這樣做不對,輕易就說人做好事不對,這是錯誤。所以,我們要很謹慎,不要對人這樣講。這個「其人」,那就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還有聲聞、緣覺這些人,向他們所說的。

語其人言
汝等去道甚遠:
語其人
比丘等四眾
尤以聲聞、緣覺等
修獨善行者
說汝等所行
去離佛道甚遠

我們修行不要去誹謗人家,「你這樣做不對」。不要毀謗人,不要輕易就讓人心不安定,所以我們就要好好用心。所以「終不能得一切種智」,就無法得到如來的智。「一切種智」,就是能夠運用這個法,「運用諸佛一切道種智慧」。

一切種智:
謂能運用諸佛
一切道種智慧法
發起眾生一切善種
是名道種智
即是圓融大覺
諸佛菩薩中道妙智

佛陀的教法,就是世出世間的道理,一切種種,一切種種的法,我們應該要懂得聽進去,要能夠運用這個法,「發起眾生一切善種」。我們要運用佛的教法,我們要來啟動眾生,一切善的種子。眾生各有因緣,我們要利用這個因緣,啟動眾生善的種子。有的人一直去供應給人,只是搬東西,接給人,讓人能夠拿到需要人的手裡,這樣在搬東西,他也搬得很歡喜,同樣法喜充滿。把東西接到需要的人的手中去,他也是法喜充滿。這是有種種不一樣,能夠啟動他的善根,這叫做「一切善種」。不管你做什麼,成就了這場圓滿的善法,那就是叫做「功德」。這就是善的種子,「是名道種智」。

這一條路,我們這樣走過的路步步踏實,所走的風光,我們清楚,這就是運用世出世法,腳踏實地走過的路,叫做「道種智」和「一切種智」,這就是「圓融大覺」,「諸佛菩薩中道妙智」,叫做一切種智,也是道種智,也是一切智,三智合一,叫做「圓融大覺諸佛菩薩中道妙智」,要用心哦。

就是剛說過了,離開了這個種智,這個善根,這條路我們沒有積極去走,善根種子就無法接觸到,所以一直停滯在厭生死。就是不敢去接觸這個善法,能夠利益他人的法,我們都不敢去接觸。所以只是在那個原地,怕來生來世,生生世世在人群中,只是這樣害怕,怕又染到污染,所以他厭生死。那就是「懶惰」,很懶,很懶惰,不願意入群眾去化度眾生,怕又再來輪迴,所以他不願意入人眾,去化度眾生,這叫「去道甚遠」,這叫做「懈怠」。

去道甚遠:
即離種智行之意
厭生死
懶惰入眾化導
名懈怠
是二乘行人
去道甚遠

這「是二乘行人」,二乘行者,他停滯在那個地方,這樣,人家精進的人向前前進,你停著的人只是站在那裡,還是無法到佛的境界去。所以「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你是放逸的人,在這個道業不要趕緊精進。所以這種放縱,不守規戒。

汝是放逸之人
於道懈怠故:
汝是放逸不守規戒
不勤修善法之人
不能於道勤精進故

那我們的大乘行戒,就是要行六度行。在六度行,修行的過程沒有超越規戒,這條路是很正確的道路,或者是行大乘法,沒有守規戒,這樣也是違背。所以我們修大乘法,還要守規戒,不可沒有殷勤修行,我們一定要殷勤修行。要殷勤修行,也要守規戒,這兩項平行,自度度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兩項平修。所以「不勤修善法之人,不能道勤精進」,無法走在這條路很殷勤去精進,若是懷那個嫉妒、諂誑、輕罵,求人的長短。

懷嫉妒、諂誑
輕罵求人長短
正是輕惱他人之語
以上皆意地
微細邪行
故應止之

我們前文說過了,這就是惱害他人,這也就是我們只想,我要做,我要讓人知道。但是我嫉妒別人去做,你不要做,只有我來做,這樣你們都不要能幹,我能幹就好;我就要壓,壓著別人我才能浮頭,真的是這樣嗎?浮頭,要大家浮起來,要做大家做,這樣我們團體才會美啊!

看看,莊嚴的浴佛,看看整齊的環境,就是因為人多,大家和齊,我們才能這麼莊嚴的場面,所以不要懷嫉妒,別人做好事,成就好事,不要去嫉妒。也不要諂誑,不要只是浮現自己,這是大家共同會合的,所以我們不要去輕惱他人。要好好用心,微細的邪行,我們就不要去做到,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

又亦不應戲論諸法
有所諍競

不應該戲論諸法,也不要有諍競,所以不要去說一些沒有用的話,不利益人的話,這都不要說、也不要做。若這樣,那就是戲論,也是違背實法,這於善法沒有利益,所以不要。

又亦不應戲論諸法
有所諍競:
又亦不當於一切法
強生戲論、
違反真實法
於善法無益言論
而興諍競
顛倒分別
名戲論諍競

這樣我們全都修行,講好話,利益他人,帶動人做好事,這樣才是正確,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時間是這麼短暫一直過,法是這麼多,我們要修,世間事是這麼多,我們要做,所以我們要把握時間,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