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8月22日】善修安樂 體佛心智

Community:
Branch:

「文殊菩薩問於五濁惡世安樂修行妙法之道,佛說身安樂行、口安樂行、意安樂行、願安樂行之四種安樂行。」

我們要用心哦,是啊,記得文殊菩薩從佛陀口中知道,在五濁惡世中,要來持《法華經》是這麼艱難,讀誦困難、抄寫困難,持法、說法等等等等的困難,何況身體力行,行法華菩薩道。這在將來佛世以後,五濁惡世之時,受持的行者所要面對世間的惡法,那時候就很辛苦。因為在這個五濁惡世,人的思想、觀念,一直在這個法末時,法已經不住在人心了;就是住在人心,也已經偏差,走樣了。若是有修行的人,就是執在小乘,住獨善其身;若是要行大乘法,多向偏差,差之毫釐,失於千里。難免持正法、行菩薩道,在這樣的世間是多麼辛苦啊!難免思想、見解偏差,就會惹來了很多無明,惹來很多毀謗,惹來很多,種種危機。佛陀已經講,這樣來提醒大家。

文殊菩薩聽了之後,為了要顧護大家,「不要怕,我們有一條安穩的路。來,請佛陀再來為我們解釋,要面對著這麼險惡的環境,要如何忍耐?要如何面對?不如請佛陀,是不是說一個避難,能夠面對著安全的道路走。」所以,我們現在說,「文殊菩薩問於五濁惡世,安樂修行妙法之道」。這段文就是要告訴大家,要記得佛陀的慈悲、文殊的智慧,悲智雙運,來保護眾生的道心,要啟發我們不要退失,要向前前進。儘管有很多很多的困難,但是佛法一定要推行,尤其是正法,尤其是利益人群、淨化人心,這個正法一定要推行,所以需要一條安全的道路。

所以,在五濁惡世,安樂修行妙法之道要如何走?這是文殊菩薩替我們問的。這一條安全的道路,走起來皆大歡喜,安全。這個時候,佛陀開始就這樣來為我們開示,指導方向,這個方向,那就是「身安樂行」。我們要如何避開,這人間世俗人的心態?不守規則,要來毀謗正法,不能接受真實行的人,要如何避開?我們,讓我們身能夠脫離,那個危險的境界,我們的身、我們的心,要如何顧得好?所以,我們要先顧好我們的身行。所以「身安樂行」,該走的方向,在什麼樣的人群中,你避免,不可靠近,不要進去。

所以前面我們說過了,不論是從事什麼樣的行業,我們若還未很有把握,我們就不要靠近。什麼樣人脾氣暴躁,或者是個性不穩定,這種人我們也要避免。這等等,前面說過很多種的,「不要親近」,我們就要避免,保得我們的身能夠安全。所以,沒有危,即是安;我們身不受障礙,那就是樂,所以我們能夠平平安安,身安樂。

口安樂,教我們要如何說話。我們昨天也還在說,口,我們的口業。心怎麼想,我們開口就說出來了,我們若沒有想清楚,有時候說得太快,是傷人?還是傷到自己呢?這我們就要好好用心說話。話不要說錯,我們的心也安。不要這樣「東家長,西家短」,將這個說,人家說內心話給你聽,你聽到,就再將它傳給其他第二個人。他,要說內心話給你知道的人,他就說:「不要將我傳給第三個人。」「好啦!好啦!我不會把你傳給第三個人。」所以,不會傳給第三個人,但是不說很難過,又向另外一個人說,只有一位而已。所以他就再向一個人說,「我聽到某某人說什麼話,對什麼人有一些偏見、誤解,這樣,我只有對你說而已哦!」就是告訴他。說了之後,這樣就是第三個,這內心的話告訴你,你不要超過第三個,說就好。

所以跟第三個說就好了,這個第三個,他也再向他說哦:「我只有告訴你而已,那是他的祕密,我告訴你,你不要再超過第三個人。」「好啊,我能夠不要再超過第三個。」這樣就第幾個了?四個。四個就五個。這樣超過三個就是公開大眾,這大眾搬弄是非。尤其是現在的人,很快,我不必跟人說,我跟手機說就好了。因為我聽到什麼人說的內心話,充滿了心靈的不滿,充滿了人與人之間,那分內心的衝突。我聽到了,將內心的話向手機,幾個字寫著。確實他也是遵守不過第三個,但是手機一指神功,只是這樣一支手指頭下去,哇!那就沒辦法去算計的人,知道了。這就是現在五濁惡世。

所以,《法華經》,要在這個濁氣重重的人間,去傳法實在困難。就是困難,我們就會想到:就是因為有這麼多、這麼多的困難,才需要這個法在人間,要教會人人:要如何來取這個法?要如何來施展,去教育?

所以,佛陀他講這部經,是為濁世的現在所說的法,我們真的要用心。如何保護我們的身安樂?在這個佛法中來享受,這個法施展出去,能夠得到群眾的平安,救拔群眾。苦難偏多,天災、人禍,多少人受苦難,需要菩薩緣苦眾生。這些菩薩他們的身體力行,眾生苦難,非動用我們的身體,去身體力行照顧不可。這個時代我們要如何平安到達?我們要如何運用智慧去施展?從苦難的眾生最欠缺、最需要人幫助的重點,你去投入,拔除他的苦難,我們的身體去力行,對方身心陷在最困苦,在泥沼之中。不是只在水裡而已,在那泥土很軟,已經陷入,要救拔起來,又有土,又有水。泥土是黏、黏、黏,要如何救拔一個人呢?救人就重了,還要提著他的身上,又黏著的泥土,泥土上面的平地又是泥土,自己也要站在泥土上面,去救拔在泥沼裡面。這樣全身都是泥沼,又是黏,泥土,要拉拔,要將他拉起來,與大地的泥濘,很黏,要拉真的是很不容易,是很大的困難。

我們若將它想像,那堆很黏的土的裡面,人若一直陷下去。已經到脖子了,已經到近鼻子來了,要怎麼辦呢?人又不能靠近,靠近也是很危險,這要怎麼辦?這就要靠智慧。同樣的道理,在人間救拔眾生就是這樣,菩薩靠近濁世,在濁世中的人群,人群中煩惱重重的眾生,你要去救拔他,這樣是不是容易呢?很不容易,很困難。所以,身要顧好。要如何去呼喚他呢?我們《無量義經》,「苦既拔已,復為說法」,去將他救離開了險境,放在安穩的地方,安穩處,已經讓他安穩了,還要再來輔導他,「復為說法」。佛陀將這個火宅的孩子,召喚出來了,跟他們說三輛車,還要為他們分析:「你應該最好的選擇,是那輛大白牛車,那裡面有什麼什麼東西,讓你安安穩穩走上平坦的道路。」

這是佛陀教育的方式,小乘、中乘、大乘。但是,真正要入惡濁的世間,這當中,人心已經偏差了,人在那人群中,要如何安全保護身?那人群中的險難,是那麼大的險難。〈化城喻品〉,「前途險難,我們生起了畏懼的心」。但是導師要再想辦法,循循善誘,先為他安好心來,化城,先安好心,再向前走。看,一段一段的路,總是佛陀發揮他的智慧。不只是佛,還有文殊菩薩,這樣會合了,就是悲智雙運。所以,「身安樂、口安樂行」。我們要如何身入人群,要如何用方法來教導眾生?需要在「意」,「意安樂行」,我們的心必定要安穩自在。前面這樣告訴我們,人群中「有為法」,我們所造作的一切,我們要去體會,「無常、苦、空」我們要去了解,是實相、生滅法,我們全都要了解。了解之後,「無為法」讓我們的心,過了之後是那麼輕安自在,無所執著,真空妙有,唯有法喜充滿,這是「意安樂行」。

「願安樂行」。諸佛成佛的總願,「四弘誓願」我們要很用心,這四種我們要很了解,就是願度一切眾生。同時要斷煩惱,精進去學佛道,少有辦法這條路靠近佛的境界,這就是願安樂行。

如意安樂
輕安自在
善修安樂心
修常樂我淨
解寂滅無為
常契如實法

「如意安樂,輕安自在」。我們真的要輕安自在,身輕心安,危機重重要如何避免?我們的心能夠沒有煩惱,口沒有說錯誤的話,我們的心輕安自在。所以,「善修安樂心」。我們要好好將心顧好,每天、每天都是要向大家叮嚀:「多用心啊!」心要顧好,不要偏差。「修常樂我淨」。常、樂、我、淨,我們要好好用心。要如何在「常」?無始以來我們的真如本性,真諦道理常住不滅,我們能夠了解。這種付出無所求,常常很快樂,「我」,沒有大小我,沒有人我的偏見,我們的心常常很自在。我們若能夠往這個方面,很簡單來想,總是世間有什麼樣的苦難,會惹在我們的心呢?

因為我們的身心,已經善解了「寂滅無為」,我們已經全都了解了。前面說那麼多了,應該都清楚,我們善解了,善解一切法,寂靜清澄,毫無污染,尤其是一切有為,回歸無為法。世間的事情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輕安自在。因為我們的心,一直就是「契如實法」,如來真如真實法,這就是我們已經,心常住在那個地方了。

謂善修安樂心
常樂我淨四德
常住寂滅之理
為令眾生得大安樂
故應善修此安樂心

所以,「善修安樂心,常樂我淨四德」。我們回歸到這樣的真如本性,我們「常住寂滅之理」,這我們就要能夠常常在,我們的心都在這裡。所以,「為令眾生得大安樂,故應善修此安樂心」。我們為了要將這個法傳給眾生,因為我們為他,「苦既拔已,復為說法」,希望他的心也能夠安樂。

就像在厄瓜多,或者是在約旦,或者是在土耳其,那裡有很多的苦難。約旦、土耳其那個地方,是人禍難民,難民潮的苦,救拔的時間還遙遙無期,什麼時候,他們能夠到安穩樂處呢?回歸他的家鄉去?這雖然遙遙無期,但我們能夠先讓他們心穩定,先幫助他們目前的困難,讓他們的心胸開闊,讓他們知道人間有希望。就像螢火蟲也能夠為他引路,雖然還沒有大把的燈火,至少也有螢火蟲為他引路。這就是一絲的希望在人間。

厄瓜多,一時的天災、水災,人間菩薩雖然彼此互不相關,不同的國度,不同的宗教信仰,卻是同樣是人,天地之間的人,心若闊大了,空間的眾生,無不都是與我們息息相關,這叫做「大我」,沒有分別。因為這樣,我們要心先安定。我們的心,心力安定了,用法來度眾生就充滿力量。因為不是一個人,是多數人的群力集合起來,這個方法,長久長久這些人的心,已經同向一個菩薩的道路,人心歸向菩薩道。這樣,大家平時在精進,一時之間,哪一個地方需要,這些菩薩心的力量,能夠會合起來,這個法去度眾生,緊急的災難幫助他了,安全了,讓他站起來,挺起胸來,站直他的身。引導他這條路可以走,讓他做一個走路、鋪路的種子,他就能夠,未來生存就豐富了,同樣的道理。

所以,「為令眾生得大安樂」。你趕緊幫助他一下,這樣「復為說法」,給他一個方向,信仰要正確。除了共同,這個國家所信仰的天主教,博愛,大家要回歸清淨博愛的心。在博愛之中,還有一條康莊大路,這個大愛,可行的道,也很容易走的路,而且自己能夠走,大家都能夠走,也是及時都能夠走,不是要到了什麼時候,往生之後的來生。不用等到往生之後的來生,不用隔世,今生此世我們就能夠走的路。就像龍女,轉一個身,她就能夠成佛,同樣的道理。菩薩道,只要轉一個念,凡夫就能夠成菩薩。被救的人,起一個念就能夠救人,這是這麼簡單的「易行道」,很簡單,所以這樣,救人的人是最快樂,所以「為令眾生得大安樂」。現在常常看到在救濟、在發放,就是「竹筒歲月」,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得到的,那個銅板。他也覺得:我在救人啊!這種成就感,有道理,他就能夠身體力行

所以,「故應善修」。法,行得通的法,這條路我們要趕緊精進鋪,邊鋪這條路,邊走這條路,路鋪到哪裡,我們就走到哪裡去。鋪路的人不就是這樣嗎?你路鋪多長,就表示我們人走多長了。同樣的道理,別人安樂,我們也安樂;我們安樂,平安過這條路,後面的人更快樂,不用鋪就有路走。這就是最大安樂的道路。「故應修」,我們一定要修,這就是「安樂心」。這個安樂心,「不逆聽者之意為契機」。

不逆聽者之意
為契機
答必以大乘法
為契理
令得一切種智
則為菩薩之
體佛心智

我們能夠用這個方法,我們要用這樣的心來引導眾生,說給他聽,他還能夠行,這樣他就會相信。所以,能夠這樣,有人來問法,我們是用事實去回答,「必以大乘法為契理」。這樣的根機,我們將他帶出來,邊走他就看到道理,不用怎麼說。走,走,看得到,這就是見理,這就是「契理」。所以,「令得一切種智,則為菩薩之體佛心智」。讓大家能夠了解,佛陀的智慧,救度眾生是要我們身體力行,所以教我們行菩薩道。我們邊走,體會到心路風光,就能夠體會佛的智慧,這就是我們要很清楚。所以講經,在前面怎麼說這麼長?因為這是很重要的,請大家要很用心。不只是經文如何說,經文它的含義,我們現在的人間要怎麼走的道理,我們都要知道,每天我們都要很用心去體會。

所以,前面的文說:「於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過惡,亦不稱名讚歎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於聲聞人
亦不稱名說其過惡
亦不稱名讚歎其美
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這是我們昨天說過的文。要稱讚人也要很用心,不是這樣迎合他的歡喜而已,不是,我們要真正用方法。要如何去稱歎,稱歎人也不要過,過猶不及,總是要很用心。

下面接來的文:「善修如是安樂心故,諸有聽者不逆其意,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

善修如是安樂心故
諸有聽者不逆其意
有所難問
不以小乘法答
但以大乘而為解說
令得一切種智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這我們要真正用心,法不是只是用說的,是要帶著走。這剛才說過了,就是要讓聽的人很清楚,還要讓他腳踏實地,這樣平行走,我們要很清楚來了解,法,要如何才是實行的法。「善修如是安樂心」,我們自己要先修行,我們自己心若沒有很歡喜、很甘願、很快樂在人群中,我們要如何去教導人,去引導人呢?所以我們要「善修如是安樂行」。

善修如是
安樂心故:
承上不說人過
乃至不怨嫌
善能修攝如是口業
則令其心得安樂故

前面的文不就是這樣說呢?「不說人過,乃至不怨嫌」,人家若對我們怎麼樣,過去了,不必再追究,既往不咎。就是這樣,過去了,不要怨他,他的優點我們還是要再學習,他的缺點我們要提高警覺。

或者是善意,來善誘他,好好帶他,導向、歸納那個善,壞的習氣讓他慢慢去除,所以不要怨他,不要嫌棄他。「善能修攝如是口業」。我們就是要這樣修,我們不要怨嫌他,也不要棄捨他,也不用他的這個錯誤的事情,一直來向大家說,說他有什麼缺點,他有什麼樣的惡劣。不用這樣一直說,也不要嫌棄他,就慢慢來引導他,所以這樣叫做「收攝」。我們自己的心要修好,心要專,若要說話心意才不會散掉,才不會衝口而出,開口就說人家的不對,不要。所以,「則令其心得安樂」。若能夠相安無事,我們不要去說他過去的錯誤,他也能夠心安定,若能夠這樣,彼此相安。「諸有聽者,不逆其意」。

諸有聽者
不逆其意:
若說法者
如能觀機逗緣而說
隨順聽者意
但隨順物情
不逆其意

若是講《法華經》,要能夠觀機逗教,「觀機逗緣」,有這個緣,我們好好來引度他,「隨順聽者意」,要聽法人的意。有的人來問難,問難,我們到底要回答他什麼呢?我們就要觀機逗教。他是什麼緣,我們要好好用心,說他應該聽的話,「隨順聽者意,但隨順物情」。「物」就是眾生,眾生有情,他心意複雜,我們就要細心去分析,不要讓他聽到不歡喜,他斷了他的善根。我們就要用心,「不逆其意」。「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

有所難問
不以小乘法答:
若人有所疑難問時
應大乘法答
若答以小乘義
則失機宜

有所難問,就不要用小乘,獨善其身。這就是要拿捏這一點,實在是要很用心,要如何取?要如何捨?給他的法這樣剛好在他的心裡,這實在是有困難。有疑問的人,或者是故意要來問難的人,若有這樣,我們「應大乘法答」。大乘法,我們要能夠用這樣,婉轉的大乘法來回答他。假如這個人的根機,就是很執著在小乘,我們也是要婉婉轉轉,先給他這樣一個,不會斷了他的善根,這種方式慢慢來調教他,不要一下子斷了他的善根。「但以大乘而為解說」。

但以大乘
而為解說:
問小答大
引權入實
問大答小
正合機宜
二俱有益

這種「問小答大」,他問的是小乘,我們回答的是大乘法,這實在是有一點點困難,不過我們是「引權入實」。「權」,我們因緣法,就沒有大小乘的分別。我們常常說,你大乘法,也不能離開了這因緣法。佛陀已經說這麼多種的方法,在讓我們選擇了,我們能夠用心,不同種的人,我們就用不同的方法,這樣漸進去幫助他,這叫做「引權入實」。用方便、權這樣慢慢引導他,讓他引入那個真實法來,引權入實。

所以,就是「問大答大」。而他若是用大乘法來問我們,當然,理所當然我們就能夠,直接用大乘法正式為他回答。這「正合機宜」,這個大乘法來問我們,我們能夠以成佛之道——菩薩「六度萬行」,去回答他。所以,小乘的人來問難,我們有辦法亦「引權入實」;大乘法的人來問我們,我們更好發揮大乘法,菩薩「六度萬行」,這個方法來回答。有利修行者,有利眾生,能夠等待救拔的人,這全都能夠得利益。所以,「令得一切種智」。

令得一切種智:
令諸聽者皆得中道
不偏空有
亦非空有
不落二邊
圓融無礙
謂之中道
一切種智

這樣就能夠得到一切種智。不只是我們,漸漸,就剛才說的,路邊一直鋪,你鋪到哪裡,後面的人,他就能平坦走到哪裡去。同樣的道理,我們要了解佛的心境,我們就要精進行;我們了解佛的心境,為他說出了佛的境界、菩薩的過程,講佛的心境,我們若說得出來,當然我們也要,有體會到這個地方,所以自己利益,別人也利益。雖然是初發心在修行,「師資」,老師要講這堂課,老師也要用功。同樣的道理,我用功,我再複習,我說起來,我就能夠很順利。這就是我們在教育人也是這樣,講法的人也是這樣,這全都要不斷這樣再分析。所以,「令得一切種智」。我們不斷的複習,不斷的體會,法不斷入心,浸潤,就是這樣慢慢吸收,慢慢吸收,我們的心裡法水充滿,我們的內心就是有這樣滋潤過,所以「令得一切種智」。我們自己也好,別人也好,這一切種智就是佛智。

「令諸聽者,皆得中道」。不會讓他偏差掉,不會讓他很極端。修小乘獨善其身,或者是修大乘,沒有基礎的鋪路,我們一定要從聲聞、緣覺,走入了菩薩。獨善其身、斷煩惱,這不是不好,我們若煩惱沒有斷,我們滿心煩惱,你要如何說法呢?還是要消除煩惱,同時兼利他人,這樣平行去身體力行。煩惱是在人群中,修「捨」,去人群中,去看清楚煩惱;在看清楚煩惱,我們要如何捨離煩惱的功夫,也在人群中。

所以,這個中道,我們就要在人群中走。不偏空,也不偏有,也非空,亦非有,這「不偏空有,亦非空有」,這種「有為法」,而「無為法」去感受。我們的內心,有充滿了這樣的力量,我們盡量去做,做了之後回收回來,我們什麼都沒有,只是一個法喜,這樣無為法。所以,「不落二邊」,沒有偏在「空」,沒有偏在「有」,這樣兩邊我們都沒有偏。你路若沒有走在中間,走太過邊坡了,車輪若沒有壓到(地面),那就會翻車,所以我們要走在路中間,車輪就是要這樣走,這樣才會自在。所以,「圓融無礙,謂之中道」。我們要去進行的道路,就是圓融無礙。「謂能以一切智,知一切道」。

謂能以一切智
知一切道
知一切種智
即佛之智
又一切道者
即諸佛之道法
亦是一切眾生
識藏因種

我們用這個「一切智」,來知道「一切道」。世間一切的道理,用一切智,來了解我們應該要如何走的路,也是「知一切種智」。一切種種,不論是粗細的道理,有形、無形我們都通徹了,這叫做「一切種智」,這叫做佛智。「又一切道,即諸佛之道」,這一切就是諸佛的路,「亦是一切眾生識藏因種」。一切眾生的八識田中,所藏的種子,你撒什麼種子,就是出什麼樣的東西。也就是我們凡夫,凡夫所緣的境界,思想的動作,去做出來的結果,歸納在八識。

這常常說過的,五根緣五塵,第六識隨著五根去緣境,回歸回來,去思考、造作。這是我愛的,我要去取;取不到,我要思考,不擇手段,如何取得到。取到的過程,所造作的種種行為,種子收納,那就回歸在第八識,這叫做「識藏」。在凡夫叫做「識藏」,開始起因修行,這叫做「藏識」。佛就是「如來藏」,就是成佛的那個種子是如來藏。這個如來藏,有煩惱無明合成起來,叫做「識藏」;識藏的因種,這個種子。大家要用心來體會。所以,「如來藏與無明,和合而成」,這叫做「阿賴耶識」。

如來藏與無明和合
而成阿賴耶識
生出一切萬法
故指如來藏為識藏

我們的第八識,也就是煩惱識,這就是所造作的煩惱無明的識,它叫做「阿賴耶識」。我們萬般帶不去,就是這個識所造作、收藏,將來我們要帶去的,就是在這個「識」。所以,「生出一切萬法」。很多的法,凡夫心,很多的無明也是從這個地方起;能夠修行,也是要從這個地方源頭清淨,煩惱去除。這些萬法來惹成我們的煩惱,這些都將它去除,將萬法回收歸入如來藏,歸入真理,歸入實諦,若這樣,這就是同一個東西;若染著了,那就是無明。回歸清淨是如來藏性。所以,這識藏和如來藏,本來是一項,但是另外一項是染污,另外一項是開始清淨,我們要修行的方向。

所以我們要用心,期待我們大家現在是如來藏識,是真如本性開始要起頭。總而言之,「如來藏為識藏」,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才有辦法清楚了解,我們到底佛菩薩,對我們說什麼話。文殊菩薩的智慧,顧著眾生的心,不要斷了道根;佛陀的慈悲體念,循循善誘。眾生能夠不用心嗎?是啊,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