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一實之理,離虛妄相,本性平等,無有變易;一切諸佛莫不軌此法性,修之而成正覺,名謂實法性。」
用心,將近二十天的時間,大清早聽法這個時間,大家虔誠禮拜《法華經》,這個當中,已經是普及在全球慈濟人,受持「法華」,這個菩薩道的道場裡,人人精進。根據這樣將它統計起來,有超過了十一萬多人。在從(二O一七年)四月六日,開始,就一直虔誠禮拜《法華經》,用這樣的時間來做一個靈山會,整部的《法華經》,從《無量義經》開始,而到《法華經》。有人經拜完了,視訊回來,「歡喜,沒想到這一輩子,能夠將整部的《法華經》,全都這樣受持過來。」他們拜得法喜充滿。已經有好幾個國家,不同的道場,就是這樣的迴響回來。看到,我也歡喜,也感恩,感恩離臺灣,這麼的遙遠的國土裡,也是一樣能傳法,能夠受持,在那個地方也能吸收佛法,而且是耐心、堅持著,整部這樣禮拜過來,而且很歡喜,那種法喜充滿。這樣的精進,對我來說感受很深,所感受到的是法無邊際,能夠普遍在天下。
也感恩,感恩在這個時代裡,科技發達,起點在臺灣,一群修行者,一群虔誠的居士、菩薩,在這個道場虔誠禮拜,從這個道場的生態,大家的虔誠,大家的聲音,大家的和齊,這種莊嚴道場,聲和相這樣完全吸收到雲端,從雲端裡同時沒有分秒之差,就這樣傳下去。不論是任何一個國家,有時差,卻是沒有秒差。有的人在大清早,有的人在下午時,有人是在晚上時,同樣都能夠這樣整天之內,就按照這個時日去精進。當然也有,有的國家就是保持著,與臺灣同樣的時間,雖然沒有同步,沒有同步,卻是也是在他們的時間,也是在一早四點多,就開始上早課、拜經,同樣他們的時間,同樣四、五點鐘。
所以能看到他們傳回來的訊息,一早三點多就起床了,就是每天早上這樣,走出了清晨很早的路,走過了這樣寧靜的地方到道場,共修的地方去禮拜《法華經》,就像靈山會上,和精舍同步,有那個氣氛,同步在修行的氣氛。因為影像,不論是遙遠的地方,或者是他們在他們身邊的地方,無不都是無距離的會合。一念心,這念心不論是隨著時空的同步,或者是應著時間,當地的時間,和那個影像的會合,這都是一念心,同樣就是在靈山法會之中。
所以,「一實之理」就是「離虛妄相,本性平等,無有變易」。
你若一念真、一念誠,這個法都是實,實的道理。不論在任何一個國家,這個法都能及時傳播,到那個地方去,他們一念心納受過來,同樣是法喜充滿。佛陀的二千五百多年前的靈山會,二千多年後現在的人間,也能夠以科技來傳,無處不在,同時感受靈山法會也是存在。「本性平等」,我們「離虛妄相」,我們心若一念真,一念誠,法在哪裡都是真實,所以「本性平等」,沒有老、少的差別。有看到這段時間,大家在禮拜、朝山,任何一個地方都在朝山。從外面這樣繞著,這樣來朝山,三步一拜。
看到小孩子,小小的,問他說:「你怎麼這麼早起來?這樣跟著人跪拜,你這樣不會累嗎?」六七歲的小孩回答:「我自己甘願歡喜,累就要自己負責。」哇,這麼小的孩子。真的是在街路上這樣在朝山。人家這樣問他,竟然:「我自己歡喜,我甘願,累要自己負責。」看,這就是這麼小的孩子,也懂得勤精進,這也就是「本性平等」。還有老人也是,八九十歲了,雖然有比較走路,有比較鈍,腳步比較舉步有一點困難,但是你也看他這樣跪拜下去,這樣,年齡不分老、少,都是平等。
所以,「無有變易」,這個本性清淨、真誠,絕對沒有個別變異,雖然形體、相不同,卻是內心這個本性就是平等,沒有異樣,沒有變易。從小開始虔誠信仰,到老來還是不變虔誠信仰,這都是一樣,所以「無有變易」,看到大家用心,虔誠。
所以,「一切諸佛,莫不軌此法性」。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修行也是一樣,從這個法性起動,人人本具真如本性,這個本性就是真理,就是法。我們的真理,清淨的真如法性,諸佛也是從這樣開始去修行,堅持著,生生世世。所以「修之而成正覺」,就是憑著這分虔誠真誠的法性,這樣堅定修行在生生世世,所以「名謂實法性」。成佛也是這樣來,所以「一實之理,離虛妄相,本性平等,無有變易。」所以,「一切諸佛莫不軌此法性修之而成正覺,是名一實法性」。
謂一實之理
離虛妄相
本性平等
無有變易
一切諸佛
莫不執此法性
修之而成正覺
是名實法性
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這個真如法性。儘管我們現在,已經是累生世這樣惹塵埃,我們的心性,在這個人間、六道裡來來回回,有了煩惱,有了無明,有了貪、瞋、癡。雖然滿心煩惱,不過我們的本性還是存在,我們有這個因緣,我們再與法、真理會合,發現了我們的本性真如,所以發心,我們開始又找回來我們的路。
所以,凡夫迷茫的道路,已經再回過來在正方向起點走,再也不要偏差。佛陀殷殷來教化我們,應眾生根機教導我們,佛陀的循循善誘,我們也要殷勤學習。很慶幸,我們遇到佛陀的大乘法,《妙法蓮華經》,真是妙啊!佛陀是教菩薩法,我們在這個世界,雖然眾生煩惱無明重,這個世界已經形成了濁氣很重,所以人間苦難偏多。接觸到了《法華經》,發心行菩薩道,「菩薩所緣,緣苦眾生」,我們入人群,苦難眾生,我們已經去付出,在人群中,保持我們的心不受污染,那就要靠法,法來啟動我們的心。就像多國董事會,聽到富中之富,企業家,他們入人群去度眾生,每天早上的「晨語」沒有漏失掉,所以他們體會到了:原來一切「有為法」。體會之後,將過去所有人生所造作的一切,回顧反省一下。接著「無為法」,解開了心靈的無明,了解了,不可執著,付出無所求,無所執著,輕安自在,原來法就是這樣。
聽到他們在分享,我也很歡喜啊!他們行在菩薩道中,入在人群中,已經體會這個道理,「有為法」、「無為法」,他們已經深入了。這就是因為聞法來,有聽法,他們就能了解。所以,我們《法華經》,一路一品一品來,現在已經在講〈安樂行品〉了。我們懂得如何持經,我們知道持經有重重的困難。我們持經要如何避免困難,能夠安穩、輕安,安樂行在菩薩道上。我們現在已經一路一直來了,現在的〈安樂行品〉,前面我們已經說到:「又復不行,上中下法,有為無為,實不實法,亦不分別,是男是女。」
又復不行
上中下法
有為無為
實不實法
亦不分別
是男是女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這是前面的經文。「有為法」、「無為法」,他們已經大家聽到了,已經納受了,去應用了,在這個地方聽到他們受用得很好。
現在開始,我們就接下來看:「不得諸法,不知不見,是則名為菩薩行處。」
不得諸法
不知不見
是則名為
菩薩行處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現在我們能夠體會、了解了,了解過去那個「實不實法」,我們都能夠清楚了解,也知道不復行種種,「上中下法」。我們已經很了解,要如何知道能夠去體會,體會前面的道理,要如何避免,什麼樣的可親近,什麼是不可親近,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也知道一切是「有為法」,一切我們要了解,現在我們知道了。現在我們更能夠去體會到,「不得諸法」。「不得諸法」,就是道理,我們是不是還沒透徹通達呢?知或者是不知,見或者是不見呢?我們要很清楚。「不知不見,是名為,菩薩行處」,不是叫你不知道,不是叫你不見為清淨,不是,是要用心來體會,是如何才能成為一位菩薩?我們就要了解「諸法」,先了解諸法,「諸法一實理」,這是諸法的道理,我們要了解。
諸法一實理
名大菩提
亦名大涅槃
亦名畢竟空
亦名如來藏
亦名中道
亦名法身
亦名法性
亦名真如
亦名真諦
亦名第一義諦
雖有如是種種異名
但諸法實相
理則是一
「諸法一實理」,名為「大菩提」,這樣才是真正大菩提。「亦名大涅槃,亦名畢竟空,亦名如來藏,亦名中道,亦名法身」,這叫做「諸法」。「諸法」,大家有了解嗎?這些道理叫做「一實理」。「一實理」,你有了解嗎?這個「實理」若能夠了解,那就是「大菩提道」。「實理」若了解,就是真實法,那就是大覺悟的道路。這個大覺悟的道理,還有名稱叫做「大涅槃」。大涅槃也是「諸法一實理」。「大涅槃」就是寂靜,寂靜清澄。我們的心定,定在一片如虛空一樣,真空,大涅槃。
「亦名畢竟空」,無所有。我們日常生活中,到底你有什麼啊?話講了,就是過去了,聽了,也是消化掉了。這個法,是一個聲音,聲音無形,入耳讓我們了解那個法,它若有形,它若有相,到底你要放在哪裡呢?你了解了,你要放在哪裡呢?沒有地方放。就是靠我們那個意識去體會,去了解。意識,是在哪裡呢?空,無相。所以,不就是一切是「畢竟空」,畢竟都是空。聲塵也空,而你的意識傳、了解,意識,也是空,所以「一切畢竟空」,是我們的真如本性去體會。所以「亦名如來藏」,就是我們的本性。「如來藏」就是真如本性。「亦名中道」,就是不執著,不執有、也不執空,叫做「真空妙有」,這叫做中道;「亦名法身」,也名叫做「法身」,就是法身。
我們體會了法,入我們的心來,了解人間一切是「有為法」。我們有作為,過去懵懂迷茫的人生,我們所作為的莫不都是業,莫不都是煩惱複製;現在我們了解了,我們也是有作為,利益人群,利人就是利己。聽法、傳法;傳法,入人群,不受人群煩惱無明所污染,回歸清淨本性。也期待我們的法,本性的道理,用真誠的心去感化、淨化人心。人心淨化,利人、利己,環境祥和平安,這都是一樣利他利己,利己利他,這全都是自、他雙利,這就是真法。真法性,道理普遍平等,人人都有權能夠了解。所以,我們,諸法就有這樣這麼多的名稱,其實,收合來是這麼簡單。
所以,「亦名法性,亦名真如,亦名真諦」。這是這麼簡單,這麼多種名,是這麼簡單的法。所以「亦名第一義諦」。「雖有如是種種異名,但諸法實相,理則是一」。雖然有很多不一樣的名,但是它的法,這個「實相」,因為本來就是無相,「妙有」,本來是「真空」,歸於「妙有」,那就是道理,只是一項,我們的真如本性,這叫做「真諦」,這叫做「法性」,法性是人人本具。所以,「不得諸法,不知不見」。意思就是,「佛法平等,普被一切」。
不得諸法
不知不見:
佛法平等
普被一切
亦不必有求得
亦不必有所失
謂我所有法皆空
及無不正知
無不正見者
法,沒有說什麼人得,什麼人不得,人人都是一樣佛性平等。「亦不必有求得,亦不必有所失」,無得、無失。法,是不是我得到最多呢?沒有啊!我也是空空。你是不是有所失呢?沒有,你的法本來就有,因為你有真如本性,因為你有真諦、道理在,人人本具有,心理、生理都是很俱全,物理也都清楚。我們的世間是共同享有的,所以沒有什麼人有得,沒有什麼人有失。所以「不必有求得」,也「不必有所失」。沒有得失的心,我們的心時時就是坦然自在,這就是安樂。也就是「謂我所有法皆空」。因為人人,你說你是什麼博士,再怎麼「博」,你都有欠缺多多啊!你缺的比你知道的更多;你的失比你所擁有的,還更多。因為你擁有多少?都還是還有很多,你還得不到的東西。所以沒有得,也沒有失。
最重要的,我們每天的生活,這樣腳踏實地,能夠樓梯能夠走,沒有想到我有腳在走樓梯,沒有,沒有去體會到腳在走樓梯。層層的樓梯,你都走得到,也不會覺得我會喘,所以你沒有察覺心臟,在走樓梯,這就是表示你健康,身體健康,兩隻腳健康,所以你沒得、沒失;健康的人,沒有得失,沒有說我有什麼、有什麼。你沒有得失,自然就沒有感覺。沒有得,就沒感覺有失,這我們要時時感恩。所以,「謂我所有法皆空」。能夠沒有得失,就是表示健康,這麼健康的身體,才能夠這樣很順暢,這才是最擁有、最充實的人生。就如在說話,說到知道我在說話,要用力說話,這實在是,不是很健康。所以能夠說話,而不知道我在說話,但是條條是道理,這才是真健康。
所以,「及無不正知」。我們要了解的事情,都要正知、正見,我們若沒有正知見,不如不知。所以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我應該要說,我不知道,因為我不知道的,比我知道的還更多,所以,我若自己承認我不知道的很多,這就是實在的話。我若向大家說「我全都知道」,那這就是,我就是全部樣樣不知道的人。我若要知己,我也要知彼;別人所知道的比我還要多,因為他知道我不知道的事情;他會我不會的事情,多了!所以不要自大,不要貢高,不要我慢,我們修行者,我們要自認。所以,「如須彌山、大海之水」。
如須彌山、
大海之水
唯諸佛菩薩
能知斤兩、
滴數多少
諸天、世人
智力淺劣所不能知
故名不知為無量
就像須彌山這麼高,世界最高的山須彌山。大海的水,世界的水在大海裡,「唯諸佛菩薩能知斤兩」。能知道須彌山有幾斤重,這是諸佛菩薩能夠說。要說大海水有幾滴、有幾兩,也唯有諸佛菩薩有辦法說。所以,點、數有多少,這都是諸佛菩薩他們才會知道。我們還沒有到達法身菩薩之前,我們還是新發意菩薩,我們還是「薄地凡夫」,還是道道地地的凡夫菩薩,所以我們不要自大,不要貢高,不要說「我樣樣都知道」。我們要如何和佛菩薩比呢?佛菩薩能夠知道,須彌山、大海的斤兩,點滴的水,我們哪有辦法呢?
哪怕是諸天,諸天人他們也沒有辦法啊!世間人,何況世間人的智力淺劣,我們的智力,我們的智慧,我們的力量實在是還很淺,還很劣,我們還沒能談到說,我們很優秀,我們還是很粗淺。所以,「所不能知,故不知為無量」。我們會常常說「無量無數」,因為我們沒有辦法,點出了算數出來。雖然開頭我有在說,這次在禮拜《法華經》,有十一萬四千幾百幾個人,那是用科技,這樣現場點算累積,這樣有準嗎?不知道,我不知道。我是根據他們的數字,拿來這樣說,這樣的數字表達,我就這樣說,不是我真的知道。所以,這種智力淺劣,所以「所不能知」,「故」,只能夠說,法無量無數,沒有辦法說它有多少的法,說它有多少的道理,這只是能夠說「無量」。所以,「不得於諸法而生妄知見」。
謂不得於諸法
而生妄知見
當起正知見
以理融之
無一切差別等相
法法皆同一法故
但有能解法師語者
悉得聞之
如海納流
無所簡擇
我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知道,我們就說不知道,不要硬要強辯「我知道。」這用硬說的,就不對。所以「不得於諸法而生妄見」。不要說我們不知道,我們也硬要說,「我全都知道。」,這叫做「妄知見」。這在我們自己,已經是「妄」了,自己迷失了自己,我慢,我們都說「傲慢」,現在濁世就是因為我慢心大,這叫做「濁」。所以,我們要「當起正知見」,我們應該要提起正知、正見。
所以,「以理融之」。用這個道理,我們要融入我們的內心。「無一切差別等相」,我們要知道,世間一切都是「有為法」,「有為法」讓我們能夠做,但是我們要去體會「無為法」,不要執著。世間,我們做我們應該做的,做過了就對了,不用在那個地方,斤斤兩兩、點點滴滴去計較,都不用,我們做就對了。化有限量為無量,這是算不來的,總是回歸於真空,納入妙有,所以「無一切差別等相」,回納起來就沒有差別,我們應該就是平等。所以法法皆同於一法,法都一樣,剛才說「諸法」,「諸法」,就說了這麼多的名稱。所以,總而言之,歸納起來是一個法。
「但有能解法師語者」。能夠法師在講道理,我們要好好用心來聽。「悉得聞之」,「如海納流」。我們若是用真誠的心,來接受這個法,點點滴滴就是像是大海,不論是高山流下來的水,平地會合的水,全部是納入大海裡去,去到那個海裡,就沒有分別說這是溪水,這是湖水,這是河水,這是井水,這是什麼水,水都是一樣,回入到海裡就變成是海水。
所以文裡面,「是則名為,菩薩行處」。這樣就是菩薩所行的,菩薩就是要有這樣的心,不要這樣一點點就認為:我很了不起。還沒有。我們一切諸法是無量數,我們要學的是很多,我們還沒到達了,諸佛與法身菩薩的境界,所以我們現在要行菩薩道。所以,「是則名為,菩薩行處」。
是則名為
菩薩行處:
如是而行
是名菩薩之所行處
就是你要了解這個法,法的名相很多,其實統納起來是一個法,「有為法、無為法」;「有為法」我們該做,「無為法」,我們要放下。真空妙有,這就是我們學法能夠輕安自在。
以上偈頌法空
頌有、空二觀
為菩薩行處
「是名菩薩之所行處」,這段文完全就是要為我們解釋,因為這是一段偈文,前面的長行文都解釋過了,因為它很重要,在偈文再來解釋,讓我們在這個「空」的道理,了解真實的妙有,這個真如本性。所以,所誦的是有、是空,是妙有,是真空,真空妙有,這兩項我們要用在心裡,這叫做「菩薩行處」。
各位,佛法就是這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既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好好用心,前面的經文,「又復不行,上中下法」,我們自己不要去分別,這是小乘、中乘、大乘;不要在那裡執著,沒有小乘哪有中乘呢?沒有中乘哪有大乘呢?我們不懂得佛法,哪會去修行呢?懂得修行,也因為有修行,我們才能知道要利己、利他人,菩薩大乘行。只要我們法,應該要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