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5月02日】借龍宮事 顯本覺理

Community:
Branch:

「聖人動靜隨機,化物顯教利生。今借龍宮所化之事,顯實性海本覺之理,故從海宮而來合會,文殊具大智,豈能以凡情測度。」

用心哦!聖人的動靜是隨機化物,無不都是顯教利生。文殊菩薩乃是過去已成佛,龍種上尊王佛,甚至在日月燈明佛的時代,也是這樣,在二萬燈明佛所,最後的日月燈明佛,還沒出家之前,也是身為國王。他未出家之前,有八王子,有了八王子之後,國王出家去了,修行成佛了。八王子聽到父王出家修行,已經成等正覺,是天下宇宙萬物真理的覺者,這八王子也好樂佛法,同樣棄王位,同時出家。出家了,這個時候,那就是日月燈明佛也開始說法,最後將八王子,就付託由妙光菩薩,那就是現在的文殊菩薩,來教育他們。(第)八王子最後成佛,名叫做燃燈佛,燃燈佛也是教育過釋迦牟尼佛。我們就用這樣來推算他,文殊菩薩是什麼樣的人?是什麼樣的菩薩?已經早早就已經成佛了,已經教過了這麼多的佛,這麼多的菩薩已成佛。

想,文殊菩薩現在,在釋迦牟尼佛的道場,是來助道場,是來幫助釋迦牟尼佛度眾生,但是雖然是過去早已成佛,現在也是一樣,稱為在釋迦牟尼佛座下的菩薩。這就是佛佛道同,彼此之間,道理是這麼的平等,彼此協助,互相只是為一個目標──度化眾生,教育眾生,互相成就,這是多麼了不起啊!我們人人都是有階級分別很多。我地位已經很高了,我的任期到,下來,但是要我再回來幫助你,再來當你的部屬,我做不到。以前我是當你的上司,現在要當你的部屬,心態就無法接受。都說:「這個人在哪裡,當過什麼什麼地位,現在要將他聘請來,就要有與他過去的地位相等,這樣我們才請得到。」都有這樣的觀念在。

看看聖人,光說文殊菩薩,他過去是這樣,已經教過了這麼多佛,論道理,論我們人間的,來看,燃燈佛是在過去過去世當中,教導過釋迦牟尼佛,也曾為釋迦牟尼佛授記過,現在文殊菩薩竟然又是來到,釋迦牟尼佛的座下,稱為菩薩。他是燃燈佛的師父,現在回過頭來,在釋迦牟尼佛的座下,大家來想,這樣是不是有倫理呢?這就是倫理,倫理,生世這樣不斷流轉,這就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就是說理。任何一個人,依照這個道理來做事,體會到這個道理,將這個道理來教育眾生,這就是覺悟的人。

他的因緣成熟了,大家共同來成就,累生累世這樣的循環,就如我們人,我們現在的子孫,說不定也就是,我們過去的祖先哦!但是我們不明白這個道理,這就是凡夫的迷情。但是聖人的覺,覺性,是以理,為了度眾生,無掛礙、無執著,道理清楚分明,人人可成佛,只要道理讓你了解,你也是佛啊!人人都是佛。這就是清楚的道理,和我們凡夫,不知,將恩變成仇,我們總是亂了人倫,只是隔陰之迷,過一輩子,這樣過去而已,也就迷了,就亂了。所以因為這樣,我們現在的人間,人與人之間會很亂,過去的恩恩愛愛,現在的仇恨,也很多,這就是迷,就是這樣,覺就是不同。所以「聖人動靜隨機」,他的一舉一動,一動一靜,都是隨順根機。現在世間的眾生,五濁惡世,剛強啊!釋迦牟尼佛要在這五濁惡世,度化眾生,談何容易?就要有很多的聖者,大家會合來,來協助、幫忙。釋迦牟尼佛不就是這樣,他的因緣成熟,現相成佛,有文殊、有觀音,過去正法明如來,也是在人間,人人念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普度眾生,這也就是現相在人間,來幫助道場。

這都是聖人,一動一靜都是隨這個根機而來人間,而來度化眾生,「化物」,就是隨眾生的類型來教育。所以「化物顯教利生」,來度眾生,不論什麼樣的東西,都有它很充分的道理存在,大樹、小草,無不都是有它的理存在。這就是佛陀來人間,教育我們去認識一切,讓大家很了解,懂得疼惜一切萬物,何況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就是佛陀的大智慧。而光就是釋迦牟尼佛,力量不夠,所以需要周圍菩薩來協助。

看看經典說到提婆達多這段經文,因為它深。提婆達多懂道理,但是性剛強,難調伏,很多事情都是違背佛陀,違背道理。他是懂道理,但是逆理而行,這樣的人,雖然是現世即報,生陷地獄,佛陀還是再為他授記,授記他成佛之後,所度的眾生是這麼多,住世的時間是那麼長。這是讓人會覺得:這個理,善惡是要如何來分別?佛陀慈悲,擔心有的人在這一品中,起了那一分懷疑、不信,就會有毀謗,所以現在就是,藉重文殊菩薩的智慧,文殊菩薩的智慧,是諸菩薩之首,所以他就要來顯示,提婆達多為什麼,能得佛這麼大的授記。雖然文殊菩薩出現,沒有要再提起提婆達多,但是他要提起了他從龍宮來。

因為佛陀開始講《法華經》,文殊菩薩在場,也是大家心在懷疑時,由彌勒菩薩,來請文殊菩薩來開頭,讓大家心能靜下來,提起信心。這就是《法華經》,<序品>開頭,唯有文殊菩薩有辦法,來說這個因緣開端,這個一大事因緣,這就是唯有文殊菩薩,有足夠這樣的資格。之後呢?文殊菩薩呢,到哪裡去了呢?這期間就沒有聽到文殊菩薩,但是佛陀講《法華經》,是七八年的時間,菩薩當然到處都要去弘揚化物,那就是要去度眾生,去的地方就是海龍王宮,這個大海也是在娑婆世界之中,地球上。所以文殊菩薩,他就是同樣在這個娑婆世界,他這個時間裡很自由,去來自如,因緣、根機在哪裡,他就隨著根機去化度,所以,聖人動靜,隨機去化物。

現在佛陀需要的時候,要解開眾生的疑惑這個時候,文殊菩薩他就從海宮再回來,來到本會,靈山會,這就是「借龍宮所化之事」,來「顯實性海本覺之理」。所以會從龍宮來,有含那個意義存在,一來要讓大家能去疑,沒有那個疑惑,要解開人的疑,所以他在這個時候及時出現。因為多寶佛為聽法來,釋迦牟尼佛為多寶佛,集分身佛到達,就是法全都集齊了,既然法集齊了,怎會說出了〈提婆達多品〉呢?這就是要讓大家很知道,古今佛,佛佛道同,道理是一致,一實乘法,善惡平等,人人本具佛性,這種道理。但是,有的人會覺得:修行要很久才能完成呢!提婆達多還是這麼惡劣,佛陀為什麼現在就為他授記?要解開這個疑,很難、很難。所以,一乘的道理,那個微妙法,我們凡夫無法這樣,一下子就完全了解。因為這樣,所以文殊菩薩從海龍王宮來,及時事相,從事相就是來解釋,讓大家的疑問去除。就是我從海裡來,海中有這樣的眾生,我是去這樣說法,我在那裡度化了很多眾生來了。

昨天我們就看到了,從海龍宮浮現出了蓮華,蓮華臺上坐著菩薩,一一都來到靈山會,表示性海,寶塔是表示人人有個靈山塔,現在一大乘法,佛陀既然將分身佛都集合過來,這一大乘的妙法,應該大家要很清楚。提婆達多,在善惡中,他有一個性就是真如本性,這真如本性所含藏著,那就是成佛,也是佛性。這就是要讓大家很了解,他有一個特殊,那就是生生世世沒有離開法,因為他一直都是聽法,只是沒有循法走。他就是知道道理,但是就是逆於道理,他若是能從逆理反轉過來,所有的道理他都已經存在了。這就是我們眾生為什麼要去除煩惱無明,這個煩惱無明這麼難去除嗎?很簡單,這就是再下面下去的文,那就是文殊菩薩,從海宮中帶來的訊息,所以,這要讓我們了解的,這個性海。

所以,「顯實性海本覺之理,故從海宮而來合會」。這個道理是人人本具,人人應該很清楚。古佛來了,釋迦牟尼佛分身集會,善惡在這個地方,明顯這樣顯現出來,惡人也能成佛,這個道理。所以,有的人就是無法去了解,這本覺之理,所以文殊菩薩從海宮帶來,帶來這個會中來會合。文殊具大智慧,「豈是能以凡情測度」呢?他的智慧不是我們凡夫,能測度、能測量。

序品中文殊在會
今何云自海中來
龍宮猶在娑婆界
靈山近故不言去
又聖人動靜隨機
顯權實本跡二門
龍宮顯性海本覺
寶塔示心地本具
古佛今佛理道同
文殊智積顯妙諦

所以在〈序品〉中,文殊菩薩在會,這時候為什麼說自海中來呢?因為龍宮猶在娑婆世界,「靈山近故」,所以「不言去」。因為文殊菩薩,既然來到娑婆世界了,就是要幫助釋迦牟尼佛度眾生。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講法,文殊菩薩到海中去教化眾生,同樣在娑婆世界裡,何必說是去與來呢?就「不言去」。尤其是「聖人動靜隨機」,聖人他一動一靜,都是隨順人間一切,根機成熟的,他就赴會去了。這就是聖人來人間度眾生,不只是釋迦牟尼佛,周圍的菩薩,有大根機、大因緣的菩薩,在人間。

「顯權實本跡二門」,在這當中顯出了權與實。權就是方便,實就是一實乘,這就是菩薩幫助佛陀教化眾生。跡就是事。這樣,文殊菩薩也是一個人,也是在,與釋迦牟尼佛同世,來度眾生,也有形相,度人、講法,也是有事、有相,這叫做跡門,這叫做方便。本門就是道理,這一直說過了。他從方便門帶進來,或者是入真實門來,這就是諸佛菩薩,人間度化的方法。

所以「龍宮顯性海本覺」。龍宮,那就是顯出了,人人本具這個真如覺海,龍宮表示性海,是我們人人的本覺,人人的本性全都有。所以「寶塔示心地本具」,心地,人人本有個靈山塔,寶塔就譬喻,我們人人心地都本具。所以「古佛今佛理道同」,古時候的多寶佛,現在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道理都是一樣,叫做佛佛道同。「文殊智積顯妙諦」,這兩位菩薩在這個道場裡,正要開始顯出,最微妙的道理出來。下面下去,那就是這兩尊菩薩將要會面,將要對答的時候,這個道理將要顯現的時候了。所以,我們後面,還有一段很長的文,就是要來顯出了大乘真理。

前面我們說過的這段文這樣說:「爾時、文殊師利坐千葉蓮華,大如車輪,俱來菩薩亦坐寶蓮華,從於大海娑竭羅龍宮自然涌出。」

爾時 文殊師利
坐千葉蓮華
大如車輪
俱來菩薩
亦坐寶蓮華
從於大海
娑竭羅龍宮
自然涌出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文殊菩薩回歸到靈山會來,不是他一個,是一群的菩薩一起,來的是從海裡浮現出千葉蓮華,從海裡這樣浮出來,從空中這樣緩緩過來。

下面接下來的文就說:「住虛空中」,從海湧出,在虛空中。所以「詣靈鷲山。從蓮華下,至於佛所,頭面敬禮二世尊足」。

住虛空中
詣靈鷲山
從蓮華下
至於佛所
頭面敬禮二世尊足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這蓮華已經從海面浮出來了,浮,浮在空中,從空中這樣緩緩地,往靈鷲山來了,來到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的地方,所以叫做「住虛空中,詣靈鷲山」。

住虛空中
詣靈鷲山:
各以神力
於空中住
緩緩往靈鷲山
釋迦之所

所以「從蓮華下,至於佛所,頭面敬禮二世尊足」。

從蓮華下
至於佛所
頭面敬禮
二世尊足:
文殊等諸菩薩
下蓮華臺
前至二世尊前
即是多寶如來
與釋迦牟尼
因二世尊
今時正猶同坐
於多寶塔中

這個境界很美,這麼多、這麼多的蓮華,蓮華臺上,一尊一尊的菩薩,從空中降落在靈鷲山。下蓮花臺了,開始就到佛前,禮佛足,就是「敬禮二世尊足」。大家應該還記得,釋迦牟尼佛開塔門,塔門一開,多寶佛開始讓座,讓半座給釋迦牟尼佛坐下來。釋迦牟尼佛坐下來之後,多寶佛就叫釋迦牟尼佛,快說是經,「我是為了聽經來的,你現在在講經,我來了。來啊!來這裡坐,趕快繼續再說下去。」所以釋迦佛就是在塔中講說〈提婆達多品〉。

這段經文,雙佛在寶塔中,也可以說古佛來見證大乘法,就是多麼奇妙啊!所以現在覺得,提婆達多已受記了,智積菩薩開始提醒多寶佛,「應該我們要回去了」,釋迦牟尼佛開始就留人。因為這個大乘法,本門的真實理,大家還沒有很清楚,應該要趕緊借重文殊菩薩,這個因緣,趕緊再接下去,解釋這個大乘法的精髓,最精要,要讓大家了解,所以他就暫留著智積菩薩。「稍等一下,娑婆世界有一位文殊菩薩,將要回來了,你們可以去見面、說話了,大家互相見面一下。」就在這個時間,就這樣蓮華浮上,開始慢慢已經來到靈鷲山,而降落。這個境界也很吸引人,智積菩薩看,果然啊,是莊嚴啊!文殊菩薩度眾生,這難思議的智慧,所以他們也再安下心來。豈只是智積菩薩而已嗎?還有,在場這麼多的聽眾,歎不可思議,同樣的道理。

所以「即是多寶如來,與釋迦佛,兩位世尊這個時候,還是同坐在寶塔中之時,這個時刻還是這樣,同在塔中,兩位如來。

以多寶如來
攝度一切過去佛
以釋迦牟尼
攝度教化
現在至未來
一切眾生成佛
故云敬禮二世尊足

所以「以多寶如來,攝度一切過去佛」。多寶佛已經早就成佛了,他成佛是因為度很多眾生,也教育了眾生成佛,所以這尊多寶如來,他的道理也攝受了很多、度化很多人已經成佛了,是過去的佛。以現在釋迦牟尼佛,他是「攝度教化,現在至未來一切眾生成佛」。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累生累世無不都是在教育眾生。過去有幾品,〈授記品〉已經有授記過,多少的弟子啊,從少而多,得佛授記了,這些弟子也是未來能成佛,這是釋迦牟尼佛所度的眾生。所以「故云敬禮二世尊足」。

這兩尊佛,一位是過去度眾生,一位是現在一直到未來,任務還未完成,正是在教化,這段長時間,濁惡世的時代,釋迦牟尼佛所要教化的眾生,還很多。這兩尊佛共住在寶塔中,同一個座位,所以文殊菩薩一下蓮花臺,就趕緊往佛塔,去頂禮這兩位世尊,向他們禮佛足。看看,文殊菩薩,是已經是那麼成就的菩薩,他方回來了,他還是一樣按禮節,向佛頂禮佛足,這種禮儀就是大乘法,就是佛佛道同,這種平等禮儀。這就是佛,成佛,大聖者,也有大聖者的禮儀。

所以,接下來這段文:「修敬已畢」,往智積菩薩所,「共相慰問,卻坐一面」。

修敬已畢
往智積所
共相慰問
卻坐一面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已經表達出了那個敬禮,已經表達之後,這樣修敬已訖,就是已經這樣來敬仰、來禮佛,表達「我來銷假,我又回到靈鷲山了」。這樣之後,他就去到智積菩薩的地方,他知道釋迦牟尼佛的意,因為留下智積菩薩,要和文殊菩薩見面,文殊菩薩已經回來了,所以向佛作禮之後,他就回過頭來,到智積菩薩的地方去,共相慰問。菩薩與菩薩,互相問訊一下就好了,互相開始來禮貌上先彼此問安,所以叫做「共相慰問」。這樣就「卻坐一面」,大家問安好了,就好好坐下來,再來好好談話。所以「先禮世尊,次再往智積菩薩所」,這樣互相慰問。

二大菩薩
各從異處
來至此中會見
文殊禮佛既畢
往慰智積
然後卻坐
遂啟以下
問答之因緣

「二大菩薩,各從異處,來至此中會見」。這是兩位菩薩來的方向是不同,智積菩薩是從多寶佛,東方而來,從地湧出,但是文殊菩薩是在娑婆世界,助佛教化眾生,他現在是從海宮浮現出來。所以不同的地方,一個是從地湧出,一個是從海宮浮現,所以,各不同的地方,來到這個靈山會上,來互相見面。文殊禮敬已畢,慰問智積,彼此互相問安,然後坐下來之後,彼此之間,所以開始就是要啟動,下面經文的道理。

文殊具大智
豈能以凡情測度
不起此會
於海化物
理亦應然
菩薩無體相、無動
無去、無來相
欲往一切佛剎
不曾動其本處

文殊菩薩他可以「不起此會,於海化物」,理亦相同。他可以在那個地方,不知不覺,什麼時候,已經到海龍王宮去度眾生,釋迦牟尼佛這麼多年了,繼續在靈鷲山講《法華經》,但是文殊菩薩已經遊化在他方,甚至從陸地到海宮去,去化度眾生,無不都是因為眾生的根機、因緣成熟,度化來,就是要度他,來到現在這個靈山會,要來成就大機。這大機是要從海裡接引出來的,要讓陸地的人來了解,從他方世界的菩薩還能了解。

這就是文殊菩薩,他這分的大智慧助道場,來娑婆世界,這個菩薩他無體相、無動、無去、無來的形象,這就是大乘法,道理遍虛空法界。所以「欲往一切佛剎,不曾動其本處」。菩薩到處都可以去度眾生,他不必表達「我已經有動去哪個地方」,因為虛空法界道理普遍,任何一個地方無不都是,諸佛菩薩化度眾生的地方,這叫做大乘的道理。陸地,是這樣在說法,但是海底,海龍宮,也是這樣在度眾生,陸上、海底來會合起來,無不都是道理住在人心,心中有個靈山塔,心中本具真如性海,所以我們應該可以這樣來會合。

這樣說,可能大家心還是同樣疑,所以我們應該要再聽,聽下去,在下面這段文。因為這樣,智積菩薩要回去,釋迦牟尼佛就將他留著,將他留著,否則他的心也會有懷疑。其實不是擔心智積菩薩有懷疑,是擔心聽法的人有懷疑,他若回去,就是這段文就結束了,這一品就結束了,一定要後面再來補充,才有辦法很清楚,體會大乘法的道理。所以,佛陀講經真的是用心良苦,度化眾生,剛強難調伏,請大家要時時自我調伏,我們要去調伏其他的眾生困難,只要大家調伏自己,將心調伏下來。記得「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記得人人有真如本性,真如性海是這麼遼闊,無處不在,道理充足,我們人人本具,所以只要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