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4月18日】助因修緣 益菩提道

Community:
Branch:

「由提婆達多逆增上緣知識,助因修緣果圓滿,善知識有因緣,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增上緣;順逆增緣知識,必具有大因緣。」

就是說,由於提婆達多是「逆增上緣知識」,他「助因修緣果圓滿」。這是善知識, 就是有因緣。哪怕是提婆達多,他是逆的增上緣,這也是知識,不論是善惡,來成就我們的道業,無不都是都叫做善知識。順的叫做「善知識」,逆的叫做「逆增上緣」,同樣成就我們的因緣,讓我們修行,讓我們成佛。所以這是增上緣的知識。

這種逆就是惡,惡逆的增上緣的知識,這前面都一直說過了,他就是來幫助這個緣,幫助因,「助因修緣」,有這個因,提婆達多與佛,他們總有因有緣吧。所以,一般,我們若人與人相處,都是有因緣,是好的因緣,看到,彼此起歡喜心,事事都 是這樣順從,這是善緣。若是見面彼此之間就不善,那就是看見別人成功、成就,做事都是對的,大家很讚歎,我看到、聽到、知道,我都很不高興,不只不歡喜,從內心就生出了嫉妒的心,這叫做「逆緣」,和我們過去是無緣,像這樣善惡、順逆,都是各有因緣。

修行的人,那就是,想:我要修行,不論什麼樣的環境,不論什麼樣的人,對我都不諒解,對我不歡喜,看我不順眼,我做什麼事,都引起他的心不如意;但是,我為了要修行,沒有關係,我不後悔,我不怨尤,我感恩啊!這就是修行者,感恩,藉這個緣來成就我們,讓我們的心,能夠鍛鍊出在這樣逆緣的境界,我們都是平靜,甘願接受,這就是助成我們修行的因緣,叫做「逆增上緣」。

提婆達多,這就是佛陀將他當作是,「助因修緣」,逆增上緣的知識,讓他能夠趕緊因圓果滿,這就是修行者的心態。所以,善知識就是一定有因緣,所有的知識,是逆增上緣呢?或是善順的因緣,這都是與我們有緣的知識。所以「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增上緣」。只要這個人,是增長我的菩提覺道,有時我們若是太順、善的境,有時候我們也會沈迷下去,也就是要有這樣,惡劣的境界現前,來提醒我們,所以說,這叫做「增上緣」,也就是「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將他當作是感恩,當作他就是來助緣我們的。所以這條菩提之道,除了順緣,還要有逆緣, 這樣來增長我們的道力。所以說,「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增上緣」,這個人就是這樣來利益我,我要修行,來幫助我。所以「順逆增緣知識,必具有大因緣」。不論是順的,是逆的,這全都是增長我們的道力,增長我們的道心,增長我們的覺道。

所以「順逆增緣知識,必具有大因緣」,一定是與我們有因緣,所以我們要常常用感恩心,來面對任何因緣、知識,這樣我們才有辦法修行,否則真的是善惡緣在人間難免有,所以我們要用這樣的功夫,來完成我們的菩提道,這就是要用心,要記著,善、惡,或者是逆、順,無不都是我們的增上緣,這絕對有因緣。等一下我們來聽聽這個因緣。

前面的文就是:「普為諸眾生,勤求於大法,亦不為己身,及以五欲樂,故為大國王,勤求獲此法,遂致得成佛,今故為汝說。佛告諸比丘:爾時王者,則我身是。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

普為諸眾生
勤求於大法
亦不為己身
及以五欲樂
故為大國王
勤求獲此法
遂致得成佛
今故為汝說
佛告諸比丘
爾時王者
則我身是
時仙人者
今提婆達多是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前面的經文,就是再重新告訴我們,那位國王,就是為了普遍天下眾生,來求大法,他不為自己,也不貪五欲樂,為滿足六波羅密,所以他 就要修布施,願意付出,持戒、忍辱、精進、 禪定、智慧,他在這個仙人的周圍,來滿足六波羅密,因為這樣得到這妙法。「遂致得成佛」,就是在那一世,這樣得到滿足六波羅密,所以成佛了。「今故為汝說」,所以現在向大家說。佛說了之後,佛就開始,前面那段文是偈文,偈文重覆簡單敘述之後,下面,佛再向諸比丘,就是在會大眾,又再這樣說:「爾時王者,則我身是。」那位國王,就是我,釋迦牟尼佛。「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那位仙人,是今生此世的提婆達多。這就是因緣,過去生,累生累世其中的一世, 那一世是很長久之前,無量劫中其中一世,因為那時候人的壽命很長。這就能知道是在無量無量,無數劫前,其中的一段因緣,這是佛陀再向大家再說。

所以,下面接下來這段文再說:「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捨、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

由提婆達多
善知識故
令我具足六波羅密
慈悲喜捨
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紫磨金色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佛陀就開始這樣要感恩了,因為有提婆達多這位善知識,這是逆惡增上緣的知識, 是提婆達多,他也算是善知識。所以,當初貼出告示,這位仙人就來到皇宮,就自己自稱說:「我善知妙法。」這是那位仙人向國王這樣表達:「我對這個妙法,我很清楚,我通達,我了解,沒有阻礙,這些法我完全通達。」

所以表達出了自己,「自發大乘心」,我這位仙人,我已經妙法我都已經了解了,善知就是全都了解,全都通達無阻礙,我自己已經有發出,這樣的大乘心,我發這樣的願,我就是要來幫助很多人,都能發大乘心者。

由提婆達多
善知識故:
因彼提婆
自稱善知妙法
識通塞故
自發大乘心
並助人發大乘心者
為善知識

這是釋迦佛,他說過去生,他要求法,就是有這位仙人來表達,他有這樣的大法,發這樣的心,要來成就很多人,都了解這個妙法,所以他認為他是善知識,就是用善法要來教我們的人。

善知識有三:
一、外護
二、同行
三教授

這善知識有三種,一種叫做「外護」。

三善知識:
第一、 外護
護 猶助也
謂護助所須
以助修行之人
或有外侮辱
而能保衛
故名外護善知識

護,就是來幫助我們,有的人在外面幫助我們,成就我們一切的心願,這就是「護助所須」。我們要修行,需要很多護法。看看我們慈濟,在這五十年來,所有的慈濟人,任何一位無不都是「外護」,他們在社會每一個範圍裡,每一種環境中,每一種所認識等等,他們都有他們的潛能,有他們的功能,他們發心,他們來支持、他們來幫助,我們慈濟才能這樣,五十年過去了,一路用愛鋪路,一直走過來。這一條大愛道路,就是幸好有外護,這麼多人願意投入,在周圍發大心、立大願,來擁護、來幫助所需要, 願意付出,所以「以助修行之人」。很感恩啊!發心,雖然發一念心,若沒有這麼多人的力量來幫助,只是一念心,有願就是無力,什麼都不會成就。有這一念心,有這麼多的外護,大家有這樣的善知識因緣,來成就,這全都是順、善的知識,這都叫做護法,從外面周圍來保護著,來成就的。

所以,「或有外侮辱,而能保衛」。或者是有外面的,有惡逆知識要來迫害等等,這些善知識他相信、有願,他會來保護得好好的,不會受到外來這種無明,這種,有這一種破壞,或者是嫉妒等等,不會侵入進來,他們就能在外面這樣護著,而能做衛護,來保護、來保衛,這樣不會受到外面,有這外患侮辱,因為有一群外面這樣,很用心在保護著,外圍侵入來,他們能外面這樣,趕緊將他圍起來,保護著,不要去受傷害,這「故名外護善知識」。這就是順緣,順,就是善的、愛的力量,這是叫做善知識,順善的知識。

第二種,「同行」。

三善知識:
第二、 同行
更相策發
切磋琢磨
同心齊志
如乘一船
互相敬重者

同行,不只是外面遠遠地在保護,不只,就是大家共同進來,要做的事情,有志一同,「更相策發」,來策畫,大家互相鼓勵發心,這就是同行的善知識,不是只在外面讚歎,不是只在遠遠地說:「我支持你!」不是這樣而已,是大家出力,大家都結合起來,來策發,所以「切磋琢磨」,是這樣對,是這樣做,大家共同的力量來完成一項。一個寶石拿出來,用很多功夫切它、磨它、琢它,將它雕刻得一顆寶石很有價值。這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就是疼惜這顆寶石,用種種方法來支持,來共同一個力量來完成它,這叫做「同心齊志」。

心同,「同心齊志」,所以「如乘一船」, 好像是坐一艘船,開闊的大海中駕著慈航,同一艘船,互相敬重。這船上,要渡過了遼闊的大海,就像大家有志一同要修行。而要修行,我們就要共同為天下眾生付出,彼此之間,互相勉勵,來彼此成就。同樣的道理,佛法要能興盛,那就是人人要策發、要勵志,大家互相鼓勵,就是「同心齊志」,大家共同,好像是搭一艘船一樣。

第三種,「教授」。

三善知識:
第三、教授
宣傳聖言曰教
訓誨教我曰授
內外方便
皆能決了
善巧說法
示教利喜者是也

「教授」那就是,「宣傳聖言曰教」。我們需要人教育,來訓誨我們,是對的,鼓勵我們;不對的,要教誨我們,所以我們能接受對錯。錯的,我們要預防,對的,我們要精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我們必定要向前前進。所以「內外方便」,教育我們,教授給我們的法,所以我們都能很了解。從我們的內心能了解,外面向我們的教育很清楚,內外清楚了;外面的境界,我們很清楚,內心,從我們的內心 沒有惑,沒有迷惑,全都是道理分明,「皆能決了」。

外面不論是什麼樣的境界,教授我們、教育我們,教育到讓我們知道,在法,我們不迷,絕對不迷信,不論是遇到什麼樣的環境,都不會再迷信,我們了解「因緣果報觀」,不會:我現在遇到困難,應該再去求什麼、求什麼。這就是迷,一念一迷,就失去了信的念,投入迷了。所以,我們已經心都清楚、明瞭、決定了,這就是要靠教的老師來授,傳授給我們的法,他是用善巧方便說法。

釋迦牟尼佛,不就是這樣嗎?過去所說方便法,四十多年,一直到四十二年後,才開始說大乘一實法,那就是《妙法蓮華經》,無不都是將很多很多,天地間的真理用心來教育我們,教育到讓我們能了解對錯,開始才用妙法,讓我們回歸真如本性,與天體合一。這就是佛陀教育我們的方法,所以「示教利喜者是也」,這就是教授,「教」就是師,「授」就是傳授給我們。

三種善知識:
一、外護
二、同行
三、教授

這有三種善知識。一種是外護,一種是同行,一種是教授,老師傳法給我們,這我們都要很珍惜。

「令我具足六波羅密,慈悲喜捨」。這就是法,讓我們很了解,了解之後,我們就開始發願。發願,先願後行,昨天不是說過嗎?開始心念一起,我們要身體力行,六度行。我們願讓我們具足六波羅密,六波羅密就是六度,用六波羅密讓我們度彼岸去,所以叫做六度。我們一定要很滿足,很具足,這六波羅密一定要很具足。我們若只是發願,知道道理,這樣我們不會到達,我們必定要行。所以,願六度行波羅密,我們必定要度過去,所以我們要六度行。

令我具足六波羅密
慈悲喜捨:
即六度行、
四無量心
六波羅密即六度
度為度生死海之義
到彼岸為到涅槃岸

還要再「四無量心」。六度,還要「四無量心」,就是身體力行,為天下眾生慈悲喜捨,大家應該能夠體會。慈,慈,我們就要有大慈的心,愛的力量,所以,六波羅密,就是六度,「為度生死海」。我們為自己要修行,也要度過生死海。我們要度過生死海,需要這個工具,要滿足六波羅密,才能度過生死海。六波羅密的方法,就是在人群中,要先走過這人群,去布施、去持戒、去忍辱、去精進、去禪定、智慧,這樣才能度過生死海。所以,我們常常說「先利己,後利人」,其實,我們要先利人,就是後利己。為了我們要度過去,你必定要先度人過去。就像船師,我要過彼岸去,我就是為了要度這些人過去,所以我才要開這艘船,我若到了,大家共同到達,同樣的道理。所以「為度生死海」的意思,叫做「度」,到彼岸,叫做到涅槃岸。

所以過去,這是在無量無量劫前,那當中,已經是無法去算計,這是釋迦牟尼佛,有一回在向大家講法的時候,就有菩薩,叫做寂意菩薩,就在佛在講經時,那個場合裡,提出來請教佛陀。佛陀就為他講說,這段經文,應該就是在《悲華經》裡面,有這段經文,那就是說,這位寂意菩薩提出來請教佛陀,修行過程這麼辛苦。釋迦牟尼佛就說,要知道這法的來源,修行的辛苦,今天的成佛,那就是在很久很久之前,就是有一位寶海梵志。這位梵志,就是在寶藏佛的時代,大眾中有梵志,在寶藏佛的道場聽法。不只是這位梵志,還有另外一位,這很多人的其中有兩位梵志,同時在那裡聽法,聽得很歡喜。忽然間,這位寶海梵志,他就在大眾中,很多人,那些人無法去算計,就像在花海中,很莊嚴。很多人,在那當中,這位寶海梵志,他就這樣出聲,起來說話。

在人與非人,就是很多,是人或者非人的那個環境中,這樣來出聲說話,就是說: 「我想要發大悲心,將來我要成佛。我要成佛,要從廣大慈悲心來度化眾生,我願意將來發五百大誓願。」這五百大誓願,就是具足了大悲的心,廣大無量的願,他發五百誓願,這位寶海梵志。所以那時候,寶藏佛向這位梵志說:「你現在竟然在這麼多人的面前,人與非人之間發這麼大的願,你已經成就你的大悲芬多利。」芬多利是一種花,這種花是很香的花,很特殊的花。他就說:「你已經成就,你有這念心, 發這麼大的願,但是你要知道,這大悲芬多利,那就是要具足了很大的忍力,所以,將來你要修行,那就是要攝取道逆,很多的逆,逆緣。因為你將來要在五濁惡世,有很多,很多五濁惡世中的人,他就是做很多的惡事,惹成來了將來那個世界,濁氣很大,所以,你將來就要在那個地方,去度眾生」。

這是那位寶藏佛,就這樣向他說話。這位寶海梵志,他不怕,甘願就是要度眾生,「我願意受盡一切的苦」,他都願意,所以 還是發這五百大願。所以那時候,其中有一位梵志,這位梵志也是修行者,他也在修行,這位梵志的名,叫做「亂想可畏」,這位亂想可畏梵志,聽到寶海梵志發那麼大的願,這位亂想可畏梵志就開始說。他說:你很大膽,發這麼大的願,真的是大善丈夫,你未來要在很長久的時間,要受很多的苦行,必定要具足六波羅密、慈悲喜捨。這六度行,這必定要很用心才有辦法到達。你既然發那麼大的心志,你要經得起,經得起磨。我將來,我也是要發願,我要發願,那就是將來你要修行,我就是要做你的善知識,我願意好好來與你在一起。

而且,你要行菩薩道時,我一定都會在你的身邊,我會向你求乞國城、頭目、髓腦、手足等等,我都會向你要求。我會幫助你,你既然發心願意去吃那麼多苦,去修如何忍辱,你都沒有關係,我會成就你。所以,「助汝滿足六度,早成佛果」。將來我會一直一直都在你的身邊,我會一直一直,讓你受到那種人無法堪忍,讓你有辦法忍耐下去,看你有沒有辦法?這是那時他們有這樣互相對答,幫助你,滿足六度,「早成佛果」。將來你若是成佛時,我將來要當你的弟子,你要為我授記。這寶海,這位寶海梵志,他聽到,他也是很歡喜接受,他就說:好啊,你要這樣在我身邊,這樣要求我一切一切,我願意接受。這是很感恩,我要感恩你。「真我善知識」,你就是我真正的善知識,要來磨我,來為難我,我還是感恩你,你是真正我的善知識,讓我能早早得成無上菩提,你就是我的好道伴,修行的好道伴。簡單地說,有過這樣的因緣。所以那位亂想可畏梵志,就是現在的提婆達多,這位寶海梵志,是現在釋迦牟尼佛。

所以,他這善知識來成就佛陀,讓他能具足六波羅密,同時也是慈悲喜捨,也要完成這「慈悲喜捨」。

慈悲喜捨:
即四無量心:
一、 慈無量心
能與樂之心
二、 悲無量心
能拔苦之心
三、 喜無量心
見人離苦得樂
生慶悅之心
四、 捨無量心
如上三心捨之
而心不存著

慈,大家知道了,「慈無量心」,能與一切樂,這就是無量。所以常常說,「大慈無悔,愛無量」,這我們應該要記得。

第二、「悲無量心」,能拔一切苦。又是「大悲無怨,願無量」,我們要大悲,永遠都無怨,不論怎麼折磨我,不論我怎麼辛苦,我就是無尤無悔,無怨,就是為了要拔除一切眾生的苦。 

第三、就是「喜無量心」,「見人離苦得樂,生慶悅之心」。「大喜無憂」應該記得。就是「樂無量」, 這就是看到大家離苦得樂,我們很歡喜,很欣慶,很歡喜。

第四、就是「捨無量」的心,就是如上面所說的,「慈、悲、喜」這三個心,我們都將它捨掉。因為「大慈無悔」,「大 慈無悔」就是「愛無量」,因為我們有愛,所以我們大慈無悔,既然愛,付出是無所求,所以這就是捨掉了。「大悲無怨」,既然無怨,所以我們還是一樣無尤無怨,怎麼受折磨,我們也很甘願,為苦難眾生而付出,所以,大悲付出之後,還是將它捨掉去。「大喜無量」,就是大喜無憂樂無量,看到大家已經脫離苦 難了,我們歡喜。歡喜祝福,過去了,他歡喜得救,這樣就好了,與我們無關,還是同樣要將它捨去。這三心,捨,就是心不存著,慈、悲、喜不存著,所以我們要完全捨掉。

慈悲喜捨:
從境得名
以所緣眾生之境
無量
故能緣之心
亦無量也
能與他樂
能拔他苦
慶他離苦得樂
緣他無憎無愛
亦名四無量定

所以,慈悲喜捨,是「從境得名」,是以所緣眾生之境界無量,所以,我們能緣我們的心 也是無量。這就是無量一切,就是完全去捨。「能與他樂」,讓大家快樂,拔他苦,讓大家的苦難完全拔除,就是慶賀大家能在幸福中,沒有苦惱,這是無憎,緣他無憎無愛。我們所緣的,也沒有怨恨的,也沒有我們執著想要的,就什麼都沒有,這叫做「捨」, 這樣是「四無量心」。

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紫磨金色:
以下明果滿
成應化身
諸相好
身如金色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以下是果滿了,成佛了。成佛才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所以「成應化身」,所有的相就很莊嚴。

各位菩薩,愛的力量就是這樣過來的,要發願,要身體力行。佛陀當初修行時,就是發這樣的願,願意受一切,要發大悲心,要忍人無法忍的苦,要來成就很多人能得救、得度,這就是他的心願。就是在那時候,就是有這位梵志,就是來與他唱反調,你既然要這樣修,發這樣的願,我就折磨你,看你有辦法這樣忍下去嗎?就是這樣,你若忍得下去,你若成佛,我就當你的弟子,你要為我授記,這就是今生此世將要成就的事情。所以,我 們學佛要時時多用心!  

【附註】
昔寶藏佛時,佛為寶海梵志,發五百大願。 時有一裸形梵志名亂想可畏,曰:善大丈夫, 汝未來無量劫中,行菩薩道時,我於汝邊,求乞國城頭目髓腦手足等,助汝滿足六度,早成佛果。我為弟子,為我授記。寶海曰:真我善知識, 無上道伴。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