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4月17日】為眾求法 終致成佛

Community:
Branch:

「為欲滿足六度,菩薩因行精勤,先立願後持行,願行相資兩足。先以因緣法示教,次以六度因行法,如教持行滿足,方成菩提佛道。」

還是用心,「為欲滿足六度,菩薩因行精勤」。這幾天,我們不就是一直在提起,滿足六波羅密,這滿足六波羅密,就是過去過去無量劫前,釋迦牟尼佛身為國王,修行的過程。我們常常說,「富貴學道難」,只要有心,就不困難。堂堂一位國王,他在那樣的時代,人的歲數很長,卻是擁有了,一個和平樂利的國度,這樣的國王富有天下,為什麼會想到要求法呢?滿足,所有的欲望都已經滿足了,人世間所追求的欲愛都富足,但是,這位國王難道對這些欲,富有的物資一切,難道還覺得不夠嗎?難道是因為貪念,還有其他的追求嗎?絕對不是,就是無所追求。他的心清楚明白,再長的壽命都是有窮盡的時刻,再廣的國度,再豐富的物資,還是一樣有消滅掉的時刻,唯有要追求的是永不磨滅,天地之間妙法,這妙法才是他真正想要的、想要追求。不是為了自己,是為要人人都能通徹,能夠了解,除了享受之外,應該還有很奧妙永恆的道理,所以他就開始要追求了。

為了滿足六度,就是滿足六波羅密,要知道如何滿足六波羅密,這就是有學佛的基礎。那個時代,同樣也是有道理在那世間,只是沒有覺悟的人而已,所以他要去追求就是覺悟,要去追求道,在求道,真正能體會、能覺悟的道,所以叫做滿足六波羅密。

六波羅密就是叫做六度。這就是「菩薩因行精進」,這菩薩因行精進是與生俱來,他過去生的過去生,又是無量塵點劫前,那個時候他發心立願,從這樣開始就沒把它忘記了,累生世的記憶著,那就是追求妙法,行菩薩道盡頭就是覺悟,這就是他要追求的。凡夫現在說,「我要發願,我要做得到」,但是稍微一個境界現前,願力就退掉了,心念轉變,又是再墮落迷茫裡。或者是一段時間過後就忘記了,何況再來生,這個記憶完全不見了,今生已經不知過去生的事情。所以,釋迦佛他就是無量塵點劫前,所發的那個願,就是累生累世,生生世世就是要追求的,為是修行在六度中。這就是菩薩,這就是因,成佛的因、成佛的種子沒有變化,一直都是保持著,生生世世都是做滿足六波羅密的行。這就是佛所以能成佛,那就是這樣過來的。「菩薩因行精勤」,就是為了滿足六波羅密,生生世世都是這樣在追求,沒有把它忘記了。

所以<提婆達多品>,這一品最重要要記得的,就是這樣,這種記憶,不論多久多長的時間,修行初念那念心,那個願、行,都沒有忘記了,沒有被磨滅掉,這就是「為欲滿足六波羅密,菩薩因行精勤」,這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應該修行,「先立願後持行,願行相資兩足」。所以我們一定念頭要先有,修行從內心先起一個念頭──我要修行,我立志、決定要修行。知道人生,凡夫由不得自己在六道之中,到底要生在哪一道呢?自己無法作主,在六道之間,來回不停歇,是苦啊!自己的感覺是這樣,同時會去想到別人,人人都是一樣,人人都是在六道之中。要聽清楚,「度」與「道」要聽清楚。六道就是在六條路,是天堂之道嗎?天堂之道,那就是要行十善行,十善要很具足。人道嗎?要受持五戒,戒律不能犯,所以,人道,要保持我們人身不失,就是要懂得守規矩,規矩要守好,來生還是得人身。只是來生的人生是貧還是富?是苦或是樂?這就要看我們過去生,除了不犯戒以外,我們有沒有造福?我們是不是有與人人結好緣呢?

我們在人生雖然沒有犯五戒,卻有我們有犯其他,造其它惡業嗎?若是有,可能就又在人間受報,這種生活不得安定,人與人之間無法喜樂相處,人生千千百百種的生態,就是我們過去生中,各人的行為不同,所以今生各人的生態都不相同,這就是在人道。若是萬一也犯戒了也作惡了,可能就是人類中的阿修羅,一輩子的時間裡,即使富心也不能平靜,不斷地起瞋恨心,就藉著人生再來造惡業。這若是再造下去,再來的,那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道了。除了人道苦樂參半,天道享樂,阿修羅,身雖然是人身,但是心就是在日常生活、人與人之間不如意的事情很多,所以他不斷地那個心裡,沒有一分的好事能讓他安穩下來,看人不順眼,看事不如意,所以會常常發脾氣,煩惱、無明,這樣的人生也是很痛苦。除了這樣,再下去就是地獄、餓鬼、畜生,苦不堪了,那叫做三惡道了,那是六道。

所以我們做人最重要的,要好好地發心立願。所以立願,我們要了解,人生既然是這樣,我們自己有感覺到,來看看大地眾生,我們也應該要去體會,所以為了自己、為了眾生,要發大心、立願,心念先起立願,後面決定就身體力行,我們若是只有發願,不能身體力行,這是空的願,這也是無法去完成,所以我們要先立願,後面一定要行;而我們若是只有行,心中無願不久。所以有願無行,菩薩道不成;有行無願,菩薩道不久長。所以我們必定要,「先立願後持行」,一定要身體力行,願與行二項是相資會合,互相幫助,行來幫完成的願,願來完成,我們能身體力行的方向,所以我們要「願行相資」,互相幫助。兩隻腳就是要平行,走路才能向前前進,才走得遠,所以兩足也是要很具足,這我們一定要用心去體會、了解。

所以佛陀「先以因緣法示教」,佛陀來人間就是用這樣的,因緣法來教育我們。他來到人間生在王宮,王宮的享受,認為不是永恆的,要去找一個永恆的道理,要去找出人間,生老病死的源頭是什麼,要去找出人間為什麼有苦的,受盡了折磨,是叫做賤民?為什麼有的人這麼富有,一直享受、享樂,富有叫做貴族?為什麼?同樣是人類,為什麼有富與有賤,這樣的分別呢?所以很多那個時代的矛盾,他認為就是要去探討、要去體會,這也就是滿足六度。同樣的道理,要去滿足六波羅密,要如何能找到了那個最真的法,是永恆的道理;自己若能了解,才有辦法來供應給普天下的人,能夠清楚,能夠有一個人間的方向去追求。這就是「以因緣法來示教」。若沒有這樣的因啊、緣啊,出生在人間去修行,完成這個因與緣,修行的過程,人間的示相。終於夜睹明星,身心與天體會合,體會了天地人間的道理,覺悟在瞬間。人間,人人本具佛性,自己很相信,這個道理就是真實不虛,人人本具,他就開始入人群度眾生。

所以「次以六度因行法」。開始先讓大家知道人間苦,苦諦,開始讓大家去了解苦啊,道理是從過去生中,不斷累積來的緣所會集的。所以我們要了解,要發心修行,修行,最終的目標就是要成佛;修行的過程度盡一切煩惱,這是佛陀來教育眾生。但是眾生只是這樣,到達要如何了生脫死,所以大家還守在自己了生脫死,還無法打開自己(心量),來容納別人。要應該打開心門,走出我們自己個己,自己一人能了生脫死;這個心門若是打開了,自然就能走入人群中去,將這個道理再去和大家分享。只是差別在這個地方。我們已經了解了,苦諦來自十二因緣,人生的生命就是這樣來的,我們覺悟了天地宇宙無常,我們都了解,打開自己的心門,走出個己,個人自己了斷生死;這個心念如果打開了,自然我們就是進步到六度,六度六波羅密,就是入人群中去。

所以,「先以因緣法示教,次以六度因行法」。這樣開始次序教育,我們就按照這個教法來持行,好好地受持著。那個記憶,我們要常常記得,雖然修行了,還是要用長久的時間,還要再生生世世,還要很長久。現在很重要的是如教持行,要滿足六波羅密,生生世世我們都要這樣有記憶,不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不要忘了我們要修行,最初那念心,就是自度、度他人,求大法,就是成就救度眾生的願力。所以這樣才「方成菩提佛道」。希望大家能很用心去體會,為欲滿足六波羅密,我們就要生生世世要如教持行,就是要不斷堅持,生生世世如教,這樣不斷來生來世,都是要堅持滿足六波羅密,這樣才能成菩提佛道。所以我們一定要記得。

三圓滿:
行圓滿
果圓滿
師圓滿

我們要修行,這三項都要具足圓滿。

行圓滿:
謂聽聞正法
依法修行
復能為他如法演說
自利利他之行圓滿

「行圓滿」,需要行要圓滿,那就是聽法,要「聽正法,依法修行」,要生生世世,「復能為他如法演說」,不只是自己修行,還要為他人如法講說,這自利利他之行要圓滿。

果圓滿:
謂由六道行因滿
趣佛果圓滿

再者「果圓滿」,就是「由六道行因滿,趣佛果圓滿」。不只是說法而已,又是在這「六道」中,我們也都不失去,「六度」的記憶;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我們要具足,沒有失去了「六度」,在這「六道」之中,這樣去利益眾生。

看看佛陀的《本生經》,即使在畜生道,也是同樣在利益同道,或者是從畜生,也要來警惕、教育人道。我們也有看到紅毛猩猩,我們也有看到大象的人性,我們也看到……很多,不論是水族或者是地上,或者是空中飛行的鳥獸,我們常常都會看到,有這樣很有人性的動物都有,可見這些動物,牠們也是有真如本性,沒有忘記「六波羅密」。雖然身形不同,同樣牠也有要滿足,「六波羅密」行。

看看大猩猩可可,對人類比:「很笨啊!可可想要哭。」對人是這樣悲心具足,人類不懂得疼惜地球,可可傷心。看,這不就是用畜生道,來教育人類嗎?所以「六度」要時時記得,要記得,要生生世世,任何一道,我們都不要忘記行六度行,所以要圓滿。這「由六道行因滿」,不一定在人道,其他道,反正不論我們出生在哪裡,都不要忘記「六度行」。就是六波羅密行,我們一定要滿足。在這六道中,我們的行因要滿足,趣向佛果圓滿。

當然,我們生生世世要修行,不能欠缺就是師,要有人來引導我們,就像國王他也要求師,他要學法,要求法,就是要有人來為他指導,所以他才會貼告示出去,才會有這位仙人,這樣的修行者來告訴他:「只要你不違背我的意,我會為你說這樣的妙法。」國王就是求師,師,就是修道的老師,「能以佛所說之法,教誡於我」,這都是我的老師。

師圓滿:
師即受道之師
謂能以佛所說之法
教誡於我
復能引發一切梵行
令得滿足
是名師圓滿

所以「復能引發一切梵行」,用種種方法,讓我們懂得知道要清淨,身心要清淨,我們的心要清淨,不要有貪著、污染,我們的身體,身行也要這樣。身體去造作業,這就是污染,污染了我們的身體,就是造業。要能讓我們的身體保持乾淨,就要我們的心乾淨,所以這樣梵行,讓我們身心清淨,這叫做梵行;心無污染,身無錯誤,這叫做梵行。「令得滿足是名師圓滿」。我們要修行,就是要有這樣具足,從我們的心,要從願而身體力行,好好修行,為自己還要為度他人;為自己又要度他人,我們必定要學法;學法一定要有師父,這三項都要具足圓滿,要很用心。

所以前面的文:「我有微妙法,世間所希有,若能修行者,吾當為汝說。」

我有微妙法
世間所希有
若能修行者
吾當為汝說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這是這樣這仙人就來了,師資具足,有老師要來傳法了,但是這位仙人修行者,就是提出這樣的條件。國王聽到了,歡喜,有這樣的本領的人,願意應我要求的法傳授,能滿我的意,我很歡喜,所以時王聞仙人,「心生大喜悅,即便隨仙人,供給於所須」。這樣就跟隨仙人去了,「採薪及果蓏,隨時恭敬與,情存妙法故,身心無懈倦」。

時王聞仙言
心生大喜悅
即便隨仙人
供給於所須
採薪及果蓏
隨時恭敬與
情存妙法故
身心無懈倦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這就是了,這樣仙人所要要求的,他既願意,他就要隨在他的身邊來奉侍他,生活一切都讓他沒有欠缺,不論是吃的、用的等等,總是很用心去付出。

昨天也說過了,將他的身體為床座,這樣師父如何刁難他,他都心無怨悔,沒有後悔,無怨無悔,就是心存感恩去跟隨、親近,沒有遠離。

接下來,這段文又這麼說:「普為諸眾生,勤求於大法,亦不為己身,及以五欲樂。故為大國王,勤求獲此法,遂致得成佛,今故為汝說。」

普為諸眾生
勤求於大法
亦不為己身
及以五欲樂
故為大國王
勤求獲此法
遂致得成佛
今故為汝說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這偈文,就這樣將它簡略過來,提醒我們這仙人教育,雖然還沒有什麼法給他,就是這樣把他磨練過來,這樣刁難他,這樣給他很多難題,卻是讓他這樣很甘願接受,做別人所做不到,他做到了。是為了什麼呢?「普為諸眾生,勤求於大法」。

普為諸眾生
勤求於大法:
心存利生
不為己求
以是之故
勤求修持大法
普願眾生
通達佛道

「亦不為己身」,不是為自己,所以,這是為天下眾生要來求法。不是為自己,也不是為了去求五欲樂,不是。他本來就是國王了,國王享受天下一切,所以不是為了五欲樂。本來就是國王,但是願意捨去王位,「勤求獲此法」,就是這樣這麼慇勤,無怨、無尤、無悔,這樣就是一直付出。所以「遂致得成佛」,就是要有經過這樣,就是佛道,菩薩因行,走過了這條道路過來。「今故為汝說」,就是這樣,這條路走過來,從菩薩道到覺悟的果位,現在要向大家這麼說。

這就是說,修行不是只在那裡問法,是要身體力行,如何苦,你都甘願,能這樣耐得住。這一段不能沒有,這是很重要的法,這就是情甘意願,為的就是要天下眾生覺有情,為了要覺悟眾生,所以他要去求覺道,這就是不能缺少的修行方法。所以說,「心存利生,不為己求」,就是要利益眾生,不是為自己求的。「以是之故」,就是因為這樣,「勤求修持大法」,這樣才會這麼殷勤來修持大法,只是一個願望,「普願眾生,通達佛道」。

這就是所修行的,只是一個目標,不是我自己而已,我還期待所有的眾生都能通達佛道。就如皈依時,普願眾生,全都一樣同入體會佛道。

所以,「亦不為己身,及以五欲樂,故為大國王,勤求獲此法」。這不是為自己求欲樂,不是。「舊為國王」,過去本來就是國王,本來就是享福的人,可見他的修行不是為了求安樂,是為求眾生能得通達,也就是要做典範,讓我們後代的人看,所以「獲得此法」。我們也要學學佛,就是要學佛,佛陀曾這樣經過的修行,我們也應該要有這樣,求法的精神。

不為己身:
言非為己身
專求涅槃
亦不為不五欲之樂
正明捨大國之王位
悉因為眾求法
以能利眾
故終致成佛

所以「不為己身」,「言非為己身專求涅槃」。不是只為了自己要求涅槃,只為自己了生死,不是這樣而已,也不是求來生來世,能享受五欲樂,也不是。這已經為我們真正說明了,他捨棄了大國的王位,就是為的是求法。求法,就是要利益眾生。這種示現這種大捨,將他的全國,都捨出去了,將他的身體願意這樣放下下來,就是為一位仙人修行者,去侍候他,去為他服勞,這樣願意受那麼多的刁難,這絕對不是為了自己。這是要讓大家很清楚,是希望眾生全都能成佛,這就是他的目標。

遂致得成佛
今故為汝說:
因法修行
今遂成佛
法如是妙
故為汝說

所以「遂致得成佛,今故為汝說」。希望大家都能成佛,所以現在就是為大家這樣說。「因法修行」,是因為求法而來修行,「今成佛」,現在釋迦佛已經成佛了,「法如是妙,故為汝說」。這個法就是那麼微妙,現在這個妙法,那就是《法華經》,是這麼的微妙,現在就是為大家來說。過去的「阿含」、「方等」、「般若」,一直到現在的「法華」,佛陀一一來向我們開示,尤其是現在的妙法。

此重頌釋迦佛
求法之因由如是
於多劫中常為國王
發愿求無上菩提
心不退轉
並勸示後人勤學

這就是「此重頌釋迦佛,求法之因由如是,於多劫中常為國王」,不只是今生此世,其實在多劫中,很多生世都是做過國王,「發願求無上菩提,心不退轉,並勸示後人勤學」,生生世世都沒有把它忘了,在那享受中,沒有忘了修行的方向,所以「發願求無上菩提,心不退轉,並勸示後人勤學」。這樣來勸大家,後面的人就是要這樣勤,好好學佛陀。哪怕是已經,過去生已經做很多生世的國王,也是一樣為求佛道,犧牲他的身體,很多的辛苦,這樣走過來的路,這要讓後面的人,就是要懂得勤求法。世間除了真理、法之外,還有什麼呢?所以我們要學佛。

下面這段文再說:「佛告諸比丘:爾時王者,則我身是。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

佛告諸比丘
爾時王者
則我身是
時仙人者
今提婆達多是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佛陀開始就很清楚向大家這麼說,那時,那位那個國王,那就是我。所以「語諸會眾」,已經很坦白說了國王的故事,很坦白,就是向在會聽法的會眾這樣說,「彼時求法王者」,那位國王就是現在的我,釋迦牟尼佛;當時的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現在那個提婆達多,就是過去那位仙人。這是因緣,過去那麼長久以前,無法去算計的時間,那時那位國王求法心切,那時那位仙人,就是有那分修行的心得,他就這樣來向國王說:「我有妙法。」到底他給他什麼妙法呢?就是一直折磨他,一直出難題給他,一直讓他吃盡了,人生無法吃的苦,他這就是提婆達多。雖然是逆惡的知識,但是佛還是用感恩心來接受,無怨無悔,這就是有這樣的逆惡緣,才能完成,吃這麼多的苦,無怨、無尤、無悔。

所以我們要用心,吃苦也在修行,很辛勞,很讓人無法體會、了解我們,我們沒有起怨的心,這也是叫做修行。修行總是要永遠調適我們的心,任何一個環境,都沒有讓我們起伏,不會讓我們退道心,讓我們永遠永遠記得,記得初發心那個願行,這就是我們修行者,時時要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