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4月09日】精勤六度 不惜軀命

Community:
Branch:

「誓願修菩薩行,欲求成就佛果,是以勤加精進,無有少些懈怠;求法不惜軀命,精勤六度行因,恐彼不肯勤求佛道,自引本事。」

前面已經一直解釋,釋迦牟尼佛生生世世就是勤精進,記憶都是在生生世世不漏失,行菩薩道。這就是釋迦佛大覺者所以能成就,就是勿忘初心,最早最早那念心,生生世世沒有讓它漏失掉,不論是什麼樣的環境,他就是誓願修菩薩行,不漏失,我們的凡夫,今生已經不知前生的事情,但是釋迦佛他的生生世世都沒去漏失掉,記憶猶新,所以勿忘初心,不曾忘記了初發心那個時代,塵點劫前,十六王子的時代,發願持《法華經》,求大乘法,一直一直,無量劫就是同樣「誓願修菩薩行」。

所以「欲求成就佛果」。只是一念心,這念心就是要求成就佛果,其他無所求,這是他的心願。所以「是以勤加精進,無有少些懈怠」,就是這樣盡心、用心,一直勤,再加倍,一生比一生更用心,這就是求佛法,無論是在什麼樣的環境,順或者是逆,是樂或者是惡.不論是什麼的因緣,無不都是增加道心,目的只是為了成就佛果。這樣勤加精進,沒有一點點的懈怠,不論是什麼樣的環境,他就是這麼的用心精進。「求法不惜軀命」。身體生命總是有自然的法則,慧命是無限量際。這次我出門,不就是一直聽到大家聽法有入心,了解生命與慧命的意義,大家已經了解了。不要只顧惜生命,藉口懈怠,連老菩薩都能知道,生命總是生死一條路,這是自然的,如何愛惜它,如何照顧它,也是這樣。

雖然有的戴著鼻胃管,有的人還裝著外面那個廔口,腸胃露出來的管(腸造口),同樣每天還是來環保站,做得很歡喜。他就說:「同樣是生病,病就病了,整天在家裡很無聊,自己一人越想病越重,越沒事做,煩惱越多。不如就去環保站,有說有笑,時間不空過。同樣也是在做事情,多多少少分類,所得到的是自己,做的不是很多,但是得到的是自己的。有伴,有話說,有聽到笑聲,有聽到在復說法的聲音。」轉一個念,看得開,一輩子的時間就是這樣過,哪怕是有病痛,更要用生命換慧命。就如洪醫師,他覺得投入慈濟(很歡喜),雖然二夫妻都是醫生,這二夫妻醫生,只要診所門開,患者很多,這不就是每天開門就能賺錢嗎?但是,他覺得做志工,投入人醫會,上山去關懷,到鄉下去義診等等,社區多麼多年紀比他大的,家庭環境困難,有殘障者,有貧困,無法出來看病的。他覺得:他不能走出來,我能走進去,我能夠看很多人,我能給他藥,我能了解他的身體狀況,膚慰他、疼借他。他覺得,坐在他的診所,比較起來,用錢來換看病,他覺得出去,付出藥給人吃,到了那個地方去疼惜人,感覺很歡喜。用錢換的,不歡喜,但是付出去的,歡喜。

不論是在國內,或者是聽到國外需要救災、義診,他很歡喜,一次出門半個月、一個月,或者是幾次來來回回,感覺起來,不如診所門關起來,心無罣礙,能夠專心自由上山、下鄕,或者是時時去社區裡付出。他說,將生命能夠換慧命,不只是一個人得,將診所都收起來,診所改變成了道場,每一天來聽法的人,一百多人,能容納到二百多人。這種歡喜,雖然不是金錢的收入,但是,看到這麼多人,「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看到這麼多人來聽法,有法共同分享,慧命共同增長。大家互相讀書會分享,「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在讀書會,「我不了解的,聽他說他的心得,原來是這樣,我了解了。」像這樣互相鞭策,互相勉勵,這樣「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歡喜啊!也期待能夠統領大眾,有一個道場讓大家自由進出,讓人人能接受佛法,了解生命的價值觀,要如何去付出,為苦難人付出,這樣社會能增長愛心,以及將人心淨化,這個機會,他歡喜,比賺錢還歡喜。

像這樣的求法,他不惜時間、不惜辛苦,都是用他的身體這樣去付出,尤其是不想要賺錢,過去賺的已經有餘了,現在來付出,生活簡單,孩子都已經有成就了,轉一個念頭,世間財就是用在世間,所學來的專長,妙法,成為妙人醫。像這樣,不就是精勤行六道行因嗎?不只是施捨,是身體力行,去做,去付出。有時候,要付出也不是那麼簡單,困難重重,人與人之間,怎麼做也不一定人人都能很滿足。但是,布施、持戒、忍辱、精定、禪定、智慧,無不都是在這樣的付出中,這種子,就是這樣在人群付出,在自己的生命中,心地布善種子,這不就是在人間,我們現在人人做得到嗎?大家應該做得到,不惜生命,也不一定到像佛陀的時代,仙人的刁難,不論他要如何做,或者是要如何付出,頭目髓腦悉施人,不至於到這樣的程度,但是,就是用身體力行去付出,這應該人人都做得到。

甚至現在也常聽到,有的人願意捐腎去救人,肝,配對若能符合,也願意捐肝救人。是不是他的親人呢?不一定。現在很多是父親捐給孩子,母親捐給孩子,或者是孩子捐給父親,女兒捐給父親,都有啊!現在科技發達,這是佛陀時代的智慧,「頭目髓腦悉施人」,脾、胃、肝、腎都能布施,是脾、是胃,是肝、是腎,這五臟六腑都能布施給人。現在的這時代,就是有人欠缺,要布施也不困難,醫院會照顧得好好的,身體忍受一時的痛,但是這樣就能去救人,現在不就是這樣嗎?尤其是捐髓捐贈,常常看到在「相見歡」,從自己身體裡,抽出部分造血的髓,現在有周邊血,就是幹細胞,從血中這樣過濾,將它抽出來,就能去救人,去做造血的良能。

佛陀的智慧,何其不可思議,在那個時代,他竟然能說出了「頭目髓腦悉施人」。雖然現在的科學還沒有達到頭能移植,還沒達到這樣,但是在國外,有一國家,能臉能移植,成功了。到底是在哪一個國家,我現在忘記了,但是醫學已經進步到這樣的程度,布施只要有心,就可以布施。其實,「求法不惜軀命」,這不困難,只要我們不惜手腳去付出,只要我們能堅持我們生命與慧命這兩項,把握時間,不惜手腳去付出,這都是在「不惜軀命」之中。連老人家有這樣生病了,自己一個人太寂寞了,出來外面,有說有笑,不論插著什麼管,他還是同樣能付出,這樣不惜身命,也是這樣在做,他歡喜,他快樂,他甘願。

所以這種「精勤六道行因」,很不簡單,但也不是不可能,也同樣能做得到。所以,佛陀會說出很多他過去生中的故事,在《本生經》中很多,無非就是要勸導我們要勤精進,擔心我們不勤精,因為佛陀,我們前面說過了,已經為弟子授記了,擔心己受記過的人,他以為;我已受記,反正我將來會成佛,就開始鬆懈,懈怠了,所以「恐彼不肯勤求佛道」,所以「自引本事」,自己再述說,引述過去生,本生所經過的事故,讓大家了解。

*就修道行者言,之順逆緣增上,此實為修學佛道者之逆善友,尤以違逆惡緣,相聚順受即善,故是逆增上緣,亦稱名善知識。

這就是「就修道行者言之,順逆緣增上」。這種修行的人,不論是什麼樣的因緣,修行的人,即使在順緣、逆緣,全部都是增上緣,增加我們修行的決心,增加我們修行這股的歷練,磨練我們,這都是增上緣。不論是用軟的來誘惑我們,財、食、名、色來誘惑我們,我們的心還是很堅定;或者是用很強烈逆惡的緣,來加諸在我們身上,我們心也是要很堅固。這就是「實為修學佛道者之逆善友」,他哪怕是逆、善緣,就全都是好朋友,就是來成就我們的道業,不論是用什麼方法,無不都是要成就我們的道業。

所以,尤其是違逆的惡緣,這樣與我們相聚,我們就要逆來順受,這就是善。雖然是惡,用種種方法來壓迫我們等等,我們若認為該做的,就要不借一切去完成它。逆來,我們就順受,這也是我們的善知識呢!來試我們的力量,就如拔河,是對方要贏,還是我們要贏?要將我們拉過去,我們自己要有一股力量,不只是不被拉過去,我們還要將他拉過來。有對方,才能試探出我們的力量,我的力量到底是如何。所以,「逆善友」,我們既然要學佛了,逆來順受,也將他當做是善友。「尤以違逆惡緣相聚,順受即善」,不論是怎樣的逆緣,我們順他,這樣能夠忍受這股的力量,我們也忍得下來,所以「故是逆增上緣」,這叫做逆的增上緣,不是順的,是逆的,所以「意稱名善知識」,也稱為「善知識」。這也叫做「善知識」,我們若將他善解、包容,這樣哪還有什麼能與我們對立呢?所以我們要感恩,善解就有感恩,善解就能包容。

*昔為國王,人中極尊,不惜身命為奴求法。
聖中大智最易教育,唯至於今得成菩提,此顯易中之難。

就像「昔為國王,人中極尊」,現在的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也是做過國王,是人中的極尊。「不惜身命為奴求法」,去當奴才,為了要求法,仙人要求,「你要做我的奴才,我說法給你聽」,像這樣,他也能忍受啊!所以,像這樣的人,是「聖中大智最易教育」,像這樣是最好教的。剛才說過了,釋迦牟尼佛,生生世世不論遇到何環境,求法的道心就是有增無減,不論什麼樣的環境,所以這就是「聖中大智最易教育」,不論什麼環境,「唯至於今得成菩提」。就是因為這樣,到現在,釋迦佛的時代,現相修行,與天體合而為一,大覺悟,天底下事物無一不通,無一不達,通達無礙,這就表現出了「易中之難」。

「易」,因他是一位國王,凡事沒有什麼做不到的,但是,仙人要說法給他聽,有一個條件:「你要來侍候我,我想要怎麼做,你都不能違背我的命令、我的指導,我所想要的,你就是要富足我。」像這樣,他本來是王,但是,叫他轉一個身,成為求法的奴僕,這不是很困難嗎?所以,就是要讓我們知道,就算是這樣的困難,他也做得到,為了求法,要不然這樣的條件,誰願意呢?尤其是人中之王,是極尊貴人,為了要求法,願意去當人家的奴僕,這樣的條件,誰能做得到呢?唯有佛,重視法,所以在他的《本生經》裡,就是這樣記載,上智的聖人做得到。所以,前面的文這樣說

經文:「於多劫中常作國王,發願求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為欲滿足六波羅蜜。」

就只是為了要滿足六波羅密,六波羅密的道理,不是不知道,就是要找機會去體會,去身體力行,去做出來,不是只知道就好,這些道理都知道,就是要有機會去做。就像昨天「志工早會」的時候,蔡執行長說,臺南慈中運動會,看到校長不是站在司令臺在發號令,他是下去與學生一起比賽,一起在那個地方運動在一起。不是站在司令臺發號施令,不是,他就是這樣與大家「同事」在那裡比賽,與學生、老師一起就是這樣,同樣的道理。所以,下面這段經文又這樣說,

經文:「勤行布施,心無吝惜,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僕從,頭目髓腦、身肉手足,不惜軀命。」

*滿足六波羅蜜依正名檀度;防七支名戒度;
「打罵不報怨」名:忍度;
「為事始終」名:精進度;
「善思惟」名:禪度;
「智慧」名:般若度。

他身為國王,為了要行布施的行,什麼都能捨,不論是身外物是象馬、七珍、國城、妻子都可以捨,奴婢僕從,這都是外財,全都可以捨。「頭目髓腦、身肉手足」,這些都不吝惜了,這是內財,是他的身體所有,他也「不惜軀命」,也是願意付出。所以為了就是「滿足六波羅密」,所以依正名叫做「檀度」,布施叫做「檀度」。布施就是「檀」,為了要滿足他的布施,來度眾生,願意付出。其實,付出是度自己,用布施的方法,從此岸要到彼岸去,轉凡夫為覺者,看得開,他才有辦法願意捨,捨出了一切的財物,捨出了一切貪欲、煩惱,這就是「檀度」。付出,也可以度自己,成就別人。「防七支名戒度」,「七支」,就是身、口、意的身三、口四,意還在外面(七支不包含「意」業)。

身三,就是我們的身體──殺、盜、淫;口四──妄言、綺語、兩舌、惡口,這叫做「七支」,「七支」,我們要好好顧守著,要不然,我們的身體去造惡,損人不利己。我們開口動舌,兩舌、惡口、妄語、綺語等等,也是損德。「七支」,口四,身三,合起來是七,所以我們要很小心這個戒。「打罵不報怨名忍度」,即使是惡緣,逆惡的緣來對待我們,我們也要欣然接受,不論用什麼樣的逆惡,我們還是不報,不會去以牙還牙,還是很甘願接受,這叫做「忍」。「忍度」,用忍來度我們的心,用持戒來保護我們的身、口所犯過,所以叫做「打罵不報怨名忍度」。忍,來度我們的心。

「為事始終名精進度」。做事,開始發願,我們遇到什麼環境,始終都不變,哪怕塵點劫都不變。十六王子求大乘法,聽《法華經》,還是期待到達開、示,又能悟、入佛的知見。開示眾生,一直到眾生能悟入佛的知見。這種的精進,既發初心,絕對沒有半途停滯或是半途而廢,都沒有,所以「為事始終名精進度」。這就是精進,不論什麼樣的環境來,我既發心,我就是這樣走,我就是這樣做,「為事始終」。所以,「善思惟名禪定度」。我們的心不受外面的環境動搖,保持著我們的定力,不受外面的環境,不論是順境、逆境,對我們修道的心,求大乘法的心,都沒有搖動,所以這叫做善思惟,那就是禪定,就是定力,這就是要好好用心。「智慧名般若度」,能夠有智慧,這些事情不論是布施,物質的布施,很重要,從外面的財物,一直到損我們的身體,我們都願意去付出,從這樣開始,一直到待人接物,「七支」,我們一定要顧得好,開口動舌,待人接物,難免要與人說話,我們要很小心,我們的行動、威儀,不能去犯到殺、盜、淫等等。

若能這樣,戒律守得好,也不會去損傷別人,也能度自己,這都是好事,所以順逆的境界,全都是增上緣。所以,打罵不報,這也是在試我們修行的心力,所以我們要忍,這就要做得到。做事,恆持初發心,對的事,就要好好堅定、受持,若不堅定、受持,付出,也不求什麼,何苦受這麼多的無明,受這麼多的委屈,為什麼啊?只是為法。要如何做?身體力行,不是用說的,不是站在司令臺喊話,同樣要走下去流汗、去做,這才是真正的修行,這就是精進。心要堅定,這就是禪定,不是在那裡坐著,這樣才叫做坐禪,其實,禪,挑柴運水無不是禪,語言動靜無不是禪,禪定,就是我們堅定的心。若能這樣,這就是智慧,有智慧才做得到前面的五度,這五項能度我們自己的心,堅定我們的智慧,讓我們的智慧更完成。

*七支:十惡中的前七惡叫做七支,
即身三─殺生、偷盜、邪淫,
與口四─妄語、綺語、兩舌、惡口之口四惡業。

所以,「七支:十惡中前七惡」,「七支」,就是來自我們的內心有貪、瞋、癡念頭,才會去發動這七支。因為貪,才會偷盜,貪欲、貪色等等,身體才會去殺、盜、淫,這就是心的貪念。所以加上貪、瞋、癡,共為十惡,而前面的七惡叫做「七支」,「七支」,身體,殺、偷盜、邪淫,口,就是妄語、綺語、兩舌、惡口,這七項合起來稱為「七支」,就是從我們的身、口起。

*六波羅蜜:謂行此六法,度離生死此岸,度煩惱中流,到涅槃彼岸故。
法華經序品曰: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

所以「六波羅密」,就是「行此六法」,這大家應該都差不多知道,能夠度離生死此岸,這是自度,我們行六波羅密,行六度行,以為我們都是為別人做好事,其實是為自己做好事,是度自己,我們能度離生死此岸。我們現在凡夫不知道生死是什麼時候,無常來時,由不得自己。人生,天災人禍,自己的生命等等,這我們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沒有人知道,這就是人生苦之一。我們現在應該要好好修行,去除了很多無明、煩惱、惑念,自然我們的心就能夠很清楚、穩定。之前一直在說「大圓鏡智」,我們的心鏡能擦得清淨,自然我們的記憶,不只是今生此世,過去生的無量世,記憶還是很清楚。我們現在的人,就是一直無明。現在常常說,現在的時代,很擔心的是老人的問題(社會高齡化現象),記憶力退化,馬上說馬上忘;自己的生活,剛才才吃飽而已,忘了我已經吃了,自己有喝茶、吃飯,也會忘記,這叫做失憶症(失智症)。

這麼近期的事情,自己的身體去感受到的,都忘記了,這就是凡夫。而佛陀還能說過去生,無量劫前等等,天地的法,哪一項不知道?那就是因為有修行,已經度離了生死此岸,已經生死很分明、很清楚了。「度煩惱中流」,就是愛河千尺浪。常常提起向大家說,在凡夫的此岸要到聖人的彼岸去,中間就是這條大河,無明風一吹,浪潮就掀起,所以,要度過這個煩惱中流,實在是很不容易。但是,這個「六度」就是方法,度我們自己的本身,付出於人間;度我們自己的心地,讓我們的心地穩定。這個煩惱中流,不是在外面,是我們自己的內心,內心這條煩惱中流,我們能夠平靜下來,自然就到達涅槃彼岸。《法華經》中,〈序品〉中這段經文:「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密。」佛陀就是來人間,目的就是要為諸菩薩來講說「六波羅密」,這就是佛陀來人間的目的,是他的一大事因緣。

經文簡釋:「勤行布施,心無吝惜」
六度之中,布施為首。
檀波羅蜜,攝一切行。
故說勤施,無所吝惜。
是教世人立行之本。

所以,經文裡面說,「勤行布施,心無吝惜」,這就是勤行,很殷勤來行布施,心一點點都不吝惜。所以,「六度」之中,布施為首,所以叫做「檀波羅密」,就是叫做布施。「攝一切行,故說勤施」,很殷勤去付出,「無所吝惜」,「是教世人立行之本」。

*謂修菩薩行者,誓欲求就佛果,是以勤加精進,無少懈怠,而廣集一切善根。

所以「謂修菩薩行者,誓欲求就佛果」,就是入世,要求成就佛果,「是以勤加精進」,因為這樣,我們才要勤,要加行精進,「無少懈怠」,不能懈怠,所以「而廣集一切善根」。

經文簡釋:
「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僕從」;象馬、七珍、國城等為外施,此乃能捨外財物,情愛慾念不留戀。妻子、奴婢等為內外施。

所以,他用「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僕從」,都能布施,這些東西,都叫做外施,也就是捨外財,願意布施出去。「情愛欲念不留戀」,就是布施妻子奴婢,這就是內外財。自己有欲念,就捨不出去,也是一半是內財,妻子、奴婢,其實是另外的人(指非自身),人家要,我們就給人家,這也算是外財。但是,我們的心有愛欲的念頭,還在留戀,就捨不出去,我們若內心也將他捨出去,這就是叫做內外財的布施。

經文簡釋:
「頭目髓腦、身肉手足,不惜軀命」;頭目等此謂內生命施。隨有求者,皆施與之。

所以說,「頭目髓腦、身肉手足,不惜軀命」。頭目等,這都叫做「內生命施」。將自己裡面的生命都願意布施出去,「隨有求者,皆施與之」,有人要求,就給他,這就是布施。能將內外財全都不吝惜,不惜,全都付出。連要生命,生命也給他,心無貪戀,無有愛著,自然就付出。所以這就是誓願修菩薩行,為了要求成就佛果,所以就這樣勤加精進,這不能懈怠。

各位,學佛,就是要學這樣,要學得什麼都不用執著,不用留戀,願意付出。但是,常常說:「身體要照顧。」是啊,身體要照顧,我們不需要去做無用的浪費,有的人將身體浪費,無所事事,這就是糟蹋自己的身體。身體能來做有意義的,像那些老菩薩,他願意,雖生病了,「我在家裡要做什麼?我出去能多少做點,又賺到歡喜。」他運用他的生命,還是在付出。也有財施,人也布施,我能出來外面,自由幫助很多人,很歡喜,這也是布施。這愛的力量,我們用智慧去分析,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