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2月09日】無盡法藏 盡在此中

Community:
Branch:

jscy.001.001「諸分身佛雲集遍滿其中,華藏義理遍法界藏諸法,真諦一切法門無盡海藏,同會一法道場盡在此中。」

「諸分身佛雲集遍滿其中」,遍滿在哪裡呢?那就是在靈鷲山,靈鷲山就是,講《法華經》的地方,所有分身佛全都雲集。「華藏義理遍法界藏諸法」,也就是佛的心,佛心覺悟,初覺悟那個世界,那個世界一念萬法。前面說過了,佛一念中,藏著萬法,無量無量的法,因為覺悟那個時間,就已經心腦已經與天空法界,會而合一,這就是覺,本覺,與天地宇宙會合為一體。所以一念間,那就是藏萬法,這是諸佛的心境。分身佛雲集遍滿其中,就在華藏世界,因為華藏世界就是佛心,法源。一切法無不都是唯心造,佛體會到這個道理,天地宇宙萬物真理,無不都是從我們的心源開始,這就是佛心。我們人人學佛,無不都是為了要能體會這念心,這念心就是我們眾生所要追求,佛陀也以這一念心來說法,眾生人人本具佛性,人人不知,佛而來為眾生說。

這就是我們大家應該要很體會,佛「華藏義理遍法界」,能夠講出去,就是人能接受,人傳人,體會,「一理通,萬理徹」。你若能通一理,萬理就全都透徹了,所以義理遍法界而藏於諸法,法界中藏諸法。所以「真諦一切法門,無盡海藏」。虛空法界這麼的大,就像海那麼的深,那麼寬、那麼廣,這麼寬闊的海,還是同樣不離在真理,一切法門中。這個法門就像無盡藏一樣,就是海藏,這表示佛慧,佛的智慧廣,所以分身在無量世界,無量世界的法還是歸納於法源,那就是回歸回來了。

在昨天從澳洲回來一位市長(伊普市市長保羅匹撒索 Paul Pisasale),這位市長很多年前來了,皈依了,回去後將慈濟的精神,就是這樣散播在他的市,對市民的愛,付出。今年再民選,百分之八十五的民意,都是選這位市長,這次又回來了,他來送一項禮物,這項禮物說是當地的原住民,所做的手工藝(澳洲的代表物回力鏢)。

這個東西,就是很簡單,就是(ㄑ)這樣的型,這個東西,他的解釋,他說這個東西的意義很深,解釋給我聽。他說,意思就是一切的善付出去,一切的善又回歸回來,這個善意出去了,就是善意再回歸回來。也是說,愛的付出,那就是感恩之意再回歸,所以叫做「回歸」,昨天他在解釋,我內心覺得:怎麼這麼剛好(湊巧),這不就是法從一個人,這樣到了澳洲,能將這個法分布在澳洲,在那個地方,這樣再接引回來的人,再發心,再受證,再去,再布善種子,慢慢在那個地方已經有慈濟人,不少了。

慈濟人在那個地方,因為那個地方,澳洲(昆市蘭),幾年前有了水災,所以(慈濟人)付出,感動到當地的市長,感受到慈濟人這分的誠意,所以他要回來找源頭。第一次,他來的時候,到臺北,因為我們去為它發放時,好幾年前了,發放,同時也給他一個竹筒,他了解這個竹筒的用途,來到臺北,他就去慈濟醫院,臺北慈濟醫院趙院長,又送他一個竹筒。他把這竹筒拿著就要來花蓮,來花蓮,在車上,他就問照峰(吳照峰):「我能在車上這樣來勸募嗎?這竹筒,我來勸募?」照峰想一想,說:「也可以啊!」所以他就在火車裡就開始,這樣火車裡,這條走道上,他就這樣,這邊向他們說,那邊向他們說,拿這個竹筒起來,向他說:「這個竹筒,要向你勸募愛心,這是從台灣的慈濟,去澳洲,澳洲我們有災難,他們去幫助我們,我要回歸臺灣,向大家募愛心,就是要來花蓮。」

在那車上,有的人看到,這個外國人,怎麼有這樣的心態?有的人聽懂他的話;聽不懂的,後面的人就向他們解釋,也是這樣為他投,投到那個錢,銅幣,零錢沒有投好,掉到地上去。這位市長,自己為了要拿到那個銅板,掉在椅子下,他這樣身體趴在地上,要去找那個銅板出來。這是令人很感動的,他來了(二0一二年十月),就是這樣,第一次來到花蓮,很歡喜,很純真,那種很單純,那個天真的心態,來見師父,就將這竹筒就獻給我,說這是他在台灣募的,很歡喜,也不少。

在那當中,他又有要求,要在花蓮,希望能去看看臺灣慈濟,平時在救濟,我們的感恩戶。有聽照峰跟他們說,我們會常常去居家關懷,他不知道什麼叫做居家關懷,他要求要去看,所以我們就帶他去。

我們的志工菩薩,陪他去我們長時在關懷的家庭,他到那個我們在關懷的家庭,遇到那位歐巴桑,就是剛好在那裡,在做手工,他也跟她這樣很方便(隨和),就是跟這位阿嬤,同樣蹲在那個地方,就看她這個珠子怎麼拿起來,怎麼串,也同樣幫她一起串。話都說不通,不過也在那個地方很歡喜。經過了翻譯,這位阿嬤對慈濟的感恩。這就是我們這位市長第一次來。

兩年前(二0一四年)再次來,這次來就要求要皈依,他又陪著一位校長(伊普市州立中學校長賽門Simon Riley),校長也是他的學校有受過水災,陪校長,還有一位市議員(藍山市市議員馬格雷格 Don McGregor),就來了,來了之後校長求要皈依,市長也一起皈依,這就是兩年前。就這樣有約定,下次若再來時,他要帶他的家屬,要再帶更多人來,那就是這次,已經第三次來臺灣了。來了,其中一位警官,他有一個要求,他要來之前,他希望能穿著他最隆重的制服。但是他要穿這制服,上面有很多勳章,他就要向他的署長去申請。他說每次要穿這件衣服,要申請,不是他們國家的節日,特別要穿這一套就要去申請,要向署長申請,每次都要很久,沒想到這次算是很快,兩個星期就准他可以去台灣,可以穿這一套,胸前很多勳章,來與我見面。

這位警官昨天也是這樣穿著,就這樣來皈依。他就說,他胸前這些勳章,就是要代表不是他一個人來,是他的那個市區,他那裡的人民,他那裡的警官,他們那個地方,人人的尊敬,所以他有這麼多的勳章,表示他們的付出,表示他們這分回歸。因為他本身也是水災的受災民,他們的市再次又有水災時,他也有災難,他也是受惠者之一,所以他感恩,這次以最隆重的制服來皈依。所以昨天是議員、警官,也皈依了。市長他送這個「回歸」,這個東西(澳洲回力鏢),這就是說,善的愛付出,就是那分愛同樣再回歸回來。市長一直向我一再說,他對他的市民的愛,是真誠的愛,因為他是師父的弟子。所以這次,今年他又中選了,是大家真誠的愛的選票,所以他一再向我說,那分對人的愛是真誠的。

甚至又獻給我們一萬二百元的澳幣,一張很大張,照相下來的支票。他說支票已經交出去了,在澳洲,但是他將這張相片做大張一點,拿回來給師父,是一萬二百元,這是市府有這樣的捐出。又其中又一個錢筒,那個竹筒裡面又裝著二百多元的澳幣。他就說:「這些是向感恩戶募款。」他用什麼方式向感恩戶募款呢?照峰她前一天已經拿幾張相片,很多張相片回來了,他們每個月如果在發放時,市長都會去參加,但是這個月要回來之前,他,我們在發放,市長很天真,他就是,就拿起竹筒來,向著這些感恩戶,那些感恩戶坐在那裡等著要領物資,他就在那裡這樣跪下來,向感恩戶勸募。他說:「台灣有一個颱風,這個颱風(尼伯特),聽說對(東)南部有損傷,大家平時接受慈濟的愛,我這個月,我要回去臺灣,我希望大家也獻出一分的愛心,我要替你們,將愛心帶回去臺灣。」就這樣,送回來。

所以,這個「回歸」(回力鏢),他用很多種的意思來表達,表示愛的付出,就是愛的回歸回來。確實,這次帶回來都是愛的回歸。甚至將他的女兒也帶回來,他說:「太太無法回來,女兒代表。這警官也是帶女兒回來,再者,市長又帶著他的祕書,帶著他兩位他的隨扈,這樣一起來。這就是愛的一念心能夠回歸,這叫做「回歸」。我們這幾天不就是說法回歸,就是佛的分身回歸,是同樣的道理,連那些感恩戶,市長竟然是跪地向感恩戶,說出了臺灣有這個颱風的受損,他想要將他們的愛回饋,能夠帶回來,呼籲大家捐銅板,不論是一角、五分都沒關係,將這個愛回歸回來。看看,離那麼的遠,他在澳洲,我們在臺灣,在說「分身回歸」,就是法回歸。在澳洲那個心態不就是一樣嗎?愛的回歸,同樣的道理,道理會合起來。

所以,「諸分身佛雲集,遍滿其中」。這個愛,將那裡那麼多人的愛都收回來,「華藏義理遍法界藏諸法」,這就是諸法遍在任何一個地方,所得到這個法,就如分身一樣,將這個精神分出去,發揮救人的良能,將這個法分布在那個地方,再回歸回來。這就是真理,「真諦一切法門無盡海藏」,這就是真理。「同會一法道場盡在此中」,同這個會,就是這樣的法,這個道場,全都包含在這分身雲集,都是遍滿在這其中,「同會一法道場盡在此中」。這真的是,法說到這個地方,有這樣的境界,這樣的回饋,這是用事來譬喻這個道理,寶塔現前是用相來講法,現在用事來歸理,其實都是一樣的意思。

蓮華藏世界
即是釋迦如來
真身淨土之名
此蓮華中
含藏著無量數世界
故稱蓮華藏世界

所以「蓮華藏世界,即是釋迦如來,真身淨土」。佛陀的覺悟,道理就是這樣,能夠人人,回歸人人一心,人人的心啟發起來,落實在生活中。所以「此蓮華中,含藏著無量數世界」。這個法能普遍,就是如蓮花在污泥中,再苦難的眾生,再惡濁的地方,只要有蓮花盛開,這就是華藏世界。蓮花出污泥而不染,貧窮困難的人,他們也是一樣,也能撒一顆種子,同樣發揮那分愛的力量,所以苦難中也能造福,所以稱為華藏世界。這華藏世界能藏一切善,能發揮無量的法,就是在這個華藏世界裡。所以,我們前面的文,好好地來看,前面所解釋的就是以相來顯理,以理來顯事,這樣讓大家較能了解。

我們來看前面的文:「亦無大海、江河、及目真鄰陀山、摩訶目真鄰陀山、鐵圍山、大鐵圍山、須彌山等諸山王。」

亦無大海 江河
及目真鄰陀山
摩訶目真鄰陀山
鐵圍山
大鐵圍山
須彌山等諸山王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前面的文這樣說,一切全部都是琉璃為地,寶樹行列,金繩界道,已經都沒有大海、江河及目真鄰陀山。昨天說過,目真鄰陀山就是石,全都很多沙石的山,這是表示眾生剛強、無明、頑愚等等,這叫做目真鄰陀山。「鐵圍山,大鐵圍山」,記得嗎?在《地藏經》裡面,地獄在鐵圍山內,現在都沒有了,現在沒有高高低低,沒有這些頑固、無明,大家的心境都已經一片如琉璃,而且是寶樹,寶樹下又有師子座。這就是一個很平坦,清淨的世界。

接下來這段經文說:「通為一佛國土,寶地平正,寶交露幔遍覆其上,懸諸旛蓋,燒大寶香,諸天寶華遍布其地。」

通為一佛國土
寶地平正
寶交露幔遍覆其上
懸諸旛蓋
燒大寶香
諸天寶華遍布其地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這已經化石山、鐵圍山,已經化為琉璃,而且通了,通為一佛國土,譬喻全都成為與佛同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與佛同心,人人就是佛心為己心,大家的心地已經平正了,寶地平正的意思,所以「通為一佛國土」。

通為一佛國土:
以諸所變恆沙大千
通為一國
言十六百萬億
那由他國土
通為一國
易染為淨
莊嚴如前

所以「以諸所變恆沙大千,通為一國」。就是所有所有,全都變為成一國。恆沙就是表示很多,無量,蓮華中含藏無量數的世界,那就是表示眾生很多,很多的眾生,每個眾生那個心念,雜念全都煩惱無明。化煩惱無明,已經全都化為成為淨土了。所以「以諸所變恆沙大千,通為一國」,就是將這些煩惱全都消除掉,所以叫做變恆沙大千世界,就是我們眾生的煩惱,小千煩惱、中千煩惱、大千煩惱,這見思惑,這些全都去除了,「通為一佛國土」。

所以「一佛國」就是「言十六百萬億那由他國土」,很多、很多,「通為一國」。十六百萬億,那就是兩個八,就是十六。所以我們的眾生,四維八達,譬喻全都將它通,將它全都化為,周圍全都化為一佛國。「易染為淨」,將這個「染」換過來,易染,易就是換過來的意思,叫做「易染為淨」。所以「莊嚴如前」,這個莊嚴就是與前面所說的,「琉璃為地,寶樹行列,黃金為繩」同樣,就是那麼莊嚴。

寶地平正:
喻此淨心地
究竟平等
無偏無私
而能隨染淨因緣
現十法界之相用
正相契合
無有錯謬

所以「寶地平正」。那個地方,地方很平正,就是譬喻「淨心地」,人人的心都很清淨,而且人人的心都平等,慈悲等觀,已經是菩薩心,人人都發大乘心。大乘心就是大慈悲為室,慈悲平等觀,這叫做「究竟平等」。所以「無偏無私,而能隨染淨因緣,現十法界之相用」,能夠隨這個法,平等,清淨平等法,這個法能讓我們無私,無偏,不會偏邪了,也能夠人人再去化度,隨這個染淨因緣入人群中,將這個淨因入人群中去,現這個十法界之相來用。

十法界,就是六凡四聖,叫做十法界。大家都要記得,法若聽過一定要記得。「六凡」就是天、人、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這叫做六凡;「四聖」就是聲聞、辟支佛、菩薩、佛,這叫做四聖。所以我們能運用這樣的法,清淨法入人群中,這樣現出,用這個法與這個事來會合,將理與事來會合。這種「正相契合,無有錯謬」。就是事與理這樣來會合,很準,精準的會合,我們人人的心與世間事物,人我是非,我們用佛心,用愛心,化了這些人我是非,那些無明全都化除,成為很精、很純,淬煉出了清淨無染,清淨本性,回歸真如來,沒有錯謬,用種種的法,在人人的心裡沒有偏差錯誤,是真實法,能入人心來。

所以說「寶交露幔遍覆其上」。用很多的寶物,好像這樣來交叉,全都是寶物。

寶交露幔
遍覆其上:
於露地上以寶為幔
遍皆遮覆
幔覆於上方空中
以眾寶雜嚴飾此幔
此喻一切
大乘功德寶
所成的四無量心
覆蔭眾生

前面的文是「寶網羅上」,用種種的珍寶來遍串起來,如一張網,這樣遍覆其上。土地平正,上面也是完全就是寶,是上下,意思就是,「於露地上以寶為幔,遍皆遮覆」。前面「移諸天人置於他土」,大地成為一片清淨。所以「幔覆於上方空中」,寶幔在空中。「以眾寶雜嚴飾」,很多很多,無法算數,很多種的寶物,所以叫做雜,很多種,不是只有單純幾種,是很多的寶物,名稱數不盡,所以叫做眾寶雜嚴飾,在幔上這樣編織起來。譬喻「一切大乘功德寶,成的四無量心」。我們就要用很多很多的方法,來面對著無量無數,很複雜的眾生,很複雜的事物,所以要用很多的方法。寶就是表示法,用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
一、 慈無量心:
能與樂之心。
二、 悲無量心:
能拔苦之心。
三、 喜無量心:
見人離苦得樂
生慶悅之心
四、 捨無量心:
如上三心
捨之而心不存著
又怨親平等
捨怨捨親
此四心
普緣無量眾生
引無量之福
故名無量心

「四無量心」是慈、悲、喜、捨,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這樣能遍覆在這些眾生的周圍。


所以這四無量心,大家都清楚了,不論是慈、悲、喜、捨,這種予一切眾生很多的快樂,拔眾生一切的苦難,或者是看人離苦之後,我們也能很隨喜功德。常常說,我們付出,我們無所求,是看到他已經翻轉人生,變苦為福。就如那位市長,看到這些苦難人受救濟,也希望他們人人,也能去幫助別人,歡喜、微笑,這樣放入他們喜捨的那一分錢,我們也是很歡喜。錢不多,卻是他們在貧困中願意捨,這種捨,捨無量。我們雖然給他很多,雖然我們回收回來的,是一點點,但是這一點點是很大的錢,因為是從貧民,受困難的人所捐出的。所以這些人肯捐,捐出來,就讓他種個福田,他也能去幫助人,澳洲這些人也拿出錢,要來幫助這次的颱風。一滴水入大海是不乾枯掉的,不會乾枯的水,所以我們看了也很歡喜。

所以說,「如上三心」。「捨」就是慈、悲、喜,這三心合起來,願意付出,心全都是這樣付出無所求,就是怨親平等的意思。這就是慈無量,已經慈悲到極頂,所以完全捨,捨出了怨親,怨親平等。所以沒有說「這個我比較怨,那個我較疼」,大家若能夠懂道理,就是得人疼;不懂道理,實在是很無奈。所以此四心,儘管你要讓他平等,但是人人要懂得如何接受法,應該這就是四無量心。「此四心普緣無量眾生,引無量之福,故名無量」。引眾人,很多人來造福,教眾生能夠人人順規矩,這就是教化眾生,引導造福,這就是四無量心。

所以「懸諸旛蓋,燒大寶香」。

諸旛蓋:
喻大乘諸定
大寶香:
喻大乘戒

「懸諸旛蓋」,將旛蓋蓋在上面,又是那個地方氣氛很好,「燒大寶香」,法香,法,就是有法的味道,所以法的味道就是至寶之香。現在大家都說「薰法香」,那就是法,法的味道是至高的香味。所以諸旛蓋,譬喻大乘諸定。「大寶香」是譬喻大乘戒。大乘法,大乘的戒律,我們要接受這個法,法要不斷付出,付出這個法,我們自己也要守規戒。真正,威儀中我們也要守,我們的身行,我們的行為等等。付出,我們若不肯守規戒,這種犯規戒的付出,只是修天福而已,或者是阿修羅,只是去造福,不肯守規戒,這就是修羅。我們前面也說過了,這種不守規戒,他還是一樣存著他的壞的習氣,將來即使有福,也是在修羅中,或者是在天,修福不修慧;若是修福不修戒,就是在修羅中。造福,我們就要守戒。

諸天寶華
遍布其地
天寶華:
喻佛菩薩慧
遍布其地:
喻淨心地上
法爾具足
三無漏學的功用

所以天寶華喻佛菩薩智慧,遍布其地譬喻淨心地上的法,所以全都很具足,三無漏學的功用,這就是三無漏學。我們要戒、定、慧,我們要守戒、守定、守慧,這就是我們的大乘法。我們布施,雖然付出,我們真正要很淨心,守在我們的心裡,「淨心地上」,淨心的法就是這樣,我們要具足三無漏學,戒、定、慧的功用。

三無漏學:
戒定慧之三學
凡夫之身為有漏
聖者之身為無漏

三無漏學,戒、定、慧是「凡夫之身,為有漏」。我們凡夫,聽便聽了,聽過去了,但是就是不守戒,這就是有漏,凡夫有漏。但是「聖者之身為無漏」,身口意,戒、定、慧無漏,這就是凡夫與聖人的差別。

所以大家要很謹慎,修福,你若修福不修慧,這就是修天福而已;修福若不守戒,那就是阿修羅,這我們要很清楚。所以我們要修福兼修慧,真正才能得入四聖。四聖從聲聞而緣覺,而菩薩,菩薩道才能到佛的境界。我們若是光修福,看,《法華經》這個地方,為了分身佛,那個大乘法要匯集來時,佛陀要將大乘法圓教說出去,但是沒有對機的,天人全都要移到旁邊,會中也已經沒有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連阿修羅也都沒有了,天的護法,那就是移到旁邊,阿修羅也移到旁邊,儘管他有福,但是他也無法來接受這個圓教。總而言之,圓融的教法,需要就是我們用真心誠意來接受,不要有漏掉,法入心來,不要有漏掉。法法入心,我們才有辦法遍布在人間,所以我們要能夠了解,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