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欲示無生滅之法身,必會有去來之應身,從法起應攝應歸法,諸佛持總願四弘誓。」
要用心哦!要知道生滅法、生滅相,人生無不都是分秒都在生滅中,大地之間,有成、住、壞、空,在地球上任何東西,包括地球,無不都在成、住、壞、空。東西,哪一項,不是有開始的一項呢?在我們周圍的環境中,一草、一花、一木,哪一枝草不是有長草起來的?那個種子開始,哪一棵樹不是從種子,發芽而小樹,成為大樹?因為有了樹木,所以有我們頭頂的天花板、身體坐著的地板,我的面前、你的面前這張桌子,周圍哪一項東西,不是都有「成」,開始,從無而成為有。
地球,幾十億萬年前,也是從無而有,幾十億萬年後的現在,地球已經漸漸進入老化了。人類傷害整個地球,山河大地,包括高山,包括大海,不就一直都在被破壞,一直都是在瀕於,已經就是崩潰掉了,到底還有多久的時間,這個地球能夠健健康康的存在呢?還能發揮地球的功能?
看,人類所安居的地方,就是人心一動,國與國之間互相的爭奪,互相發展武器,心一怒,武器一動,想想看,可怕啊!這就是在人間,眾生業力累積,造成了四相,這種成、住、壞、空。這是人類所安居處,人類一念心累積長久的時間,不斷去破壞它,去毀滅它,這等於是毀滅人類所居處。身體,同樣不離生滅四相,生、老、病、死,有了生,開始就帶業來了。帶業、造業,一輩子一直累積著業纍纍,無明煩惱,結恨連仇,這樣一直結下去,最後,在這心態,不論你有得,有失,就是離不開得失煩惱,離不開愛恨情仇,離不開愛別離苦,離不開怨憎會苦,離不開五蘊熾盛苦。苦,苦或不苦?就是自己造作一切,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五蘊熾盛、求不得等等的八苦,這樣一輩子,終歸就是滅,就是死了。還有心理,我們的心就是生、住、異、滅,一天的時間,隨著短暫的時間,不斷生起了瞋恨、喜樂,都在我們的心在變化。我們生起,生起一念的善心,能保持多久呢?是不是永恆?發一個善願,是不是能堅持立志,四弘誓願、四無量心?是不是能堅持下去呢?
凡夫禁不起人間的考驗,很快地,願、善很快就滅掉了,變異了,變了,心變了,志變了,這樣所以永遠都是凡夫,這就是人生。物質,成、住、壞、空;人身,就是生、老、病、死;人心,生、住、異、滅。就是這四相,無不都是在三理之中,物理、生理、心理,不離開生滅之法。
三理四相
物理:
成、住、壞、空
生理:
生、老、病、死
心理:
生、住、異、滅
但是,我們若能透徹了解,無不都是法身,諸佛覺悟就是覺悟在這裡。佛陀出現人間,將這些眾生無明法,佛陀一一來向我們開示、分解,為我們分別,為我們解釋,希望我們諸惡莫作,讓我們了解惡業,從我們的起心動念中出,一切的罪行業障,從我們的開口動舌、舉步動足,我們的行為中造,這是身,結果招來了,大地眾生共住大地破滅,這就是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用種種方法,來為我們「開、示」。眾生是不是有「悟、入」呢?好像很難啊!只要我們能悟入,「必會有去來之應身」。我們若能透徹了解,我們的人生有去有來,無明煩惱,凡夫心帶業而來,凡夫造作無明,帶業而去,這是應我們的依正二報,隨順我們的業這樣牽引我們。我們也有應身,應我們的正報、依報,這個業力牽引我們,由不得自己要生在哪個國度,要依哪一對父母來生,什麼樣的社會,什麼樣的環境,讓我們無法選擇,就這樣生在那個地方。
但是,若是諸佛菩薩,他就是應身來人間,在人間煩惱無明中,應化度眾生,這就是應身。也是一樣,佛也有去來,他是應眾生所需要來人間,教化人間,同樣應世壽,人間的壽命是這樣,佛,諸佛也要應人間一般的世壽,來示滅,那就去了。去,還會再來,所以應如是法而來人間,所以稱為如來,這就是諸佛來來去去的應身。
所以「從法起應攝應歸法」,從這個法,世間法,很多惡濁的法。所以,寶塔開闊二百五十由旬,那就是表示萬里,人,眾生業力的基礎,真的是開闊,我們人生就是這樣。但是諸佛,因為人生這種煩惱無明,多少萬萬種,所以要「從法」,眾生的無明法,佛陀要用清淨,天地宇宙萬法的真理,來應對眾生的無明,所以要「從法起應」,來感應眾生。眾生若在受苦難,就求佛、菩薩要來感應。是啊,諸佛菩薩就是要感應眾生,所以來感應眾生,就是來「攝應歸法」。眾生的無明,佛陀要用覺有情來應度眾生,歸納、回歸這個善法。佛陀,諸佛菩薩就是這樣,「從法起應」,從眾生的業力,諸佛菩薩應慈悲來人間度眾生,無非就是期待人人煩惱無明歸於法,正法,這就是諸佛菩薩來人間的去來。
但是諸佛菩薩去來自在,眾生就是隨煩惱業來牽引我們,眾生總是在無奈中,諸佛是在明朗、清淨,這樣而來而去,所以說,「諸佛持總願」,是四弘誓。「四弘誓願」,是諸佛的總願。每一尊佛,「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修行的過程,就要斷盡一切煩惱無明,才有辦法度眾生。法門很多很多,累生累世應世學法,那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這最終的目標,就是「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每一尊佛共同的願,共同要發心,開始的第一願,就是要起慈悲心,「大慈悲為室」,每一尊佛沒有不從慈悲心起,要度盡一切眾生,就要斷煩惱,要修法門,最終才能成佛,這是我們要知、要覺,我們大家要很了解。我們若能了解,聽法才會清楚,法入心,才能無漏,不會讓它漏掉,我們的心志才能堅定。所以要大家用心,要深心信願行,要深信,我們才有辦法這個願行。
前面的文,好好來看:「佛告大樂說菩薩摩訶薩:是多寶佛有深重願,若我寶塔為聽法華經故,出於諸佛前時。」
佛告大樂說
菩薩摩訶薩
是多寶佛有深重願
若我寶塔
為聽法華經故
出於諸佛前時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不能忘了這段文,釋迦牟尼佛,就向大樂說這位大菩薩這樣說,多寶佛他有深重願。因為大樂說菩薩已經向佛要求:「我既然聽到塔內的聲音,我們大家很期待,能看到塔內佛的全身。」這是大樂說菩薩所提出的請求,所以佛陀就向大樂說菩薩,這樣解釋,說:「是多寶佛,寶塔中的多寶佛,他有深重願。」多寶佛的深重願,那就是這樣說:「若我寶塔,為聽法華經故,出於諸佛前時。」這是多寶佛的願,他的寶塔既然現在法華會場,若大家想要看他的佛身,「其有欲以我身示四眾者」。
其有欲以我身
示四眾者
彼佛分身諸佛
在於十方世界說法
盡還集一處
然後我身乃出現耳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說《法華經》,這尊佛若有要求,要求我的身,能當場四眾都見得到,這樣我也有要求,就是講《法華經》這尊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的諸分身佛,也應該要「盡還集一處」,就是這些十方分身,全都回歸到道場來時,這樣我的身體才開始要出現,讓四眾大家看得到,我多寶佛的身形,這是多寶佛的心願。也請求釋迦佛,在十方世界的分身佛,都能集合過來,那時候他的身形才願意現身。這是多寶佛的心願。
下面的文再這樣解釋:「大樂說!」就是佛陀這樣說:「大樂說!我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者,今應當集。」
大樂說
我分身諸佛
在於十方世界
說法者
今應當集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釋迦牟尼佛也表現出來了,多寶佛為了娑婆世界,釋迦佛講說《法華經》,多寶佛就能以寶塔現前,千古的古佛,離娑婆世界遙遠,無量阿僧祇世界那麼遙遠的佛,都能來到這個地方,這樣的要求,現在釋迦佛的分身佛要集中,釋迦佛也是要應人情,所以說:「我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者,今應當集。」
大樂說
我分身諸佛
在於十方世界
說法者
今應當集:
汝欲見此多寶佛身
我當應集分身諸佛
這就是你們大家想要見多寶佛身,我也應該來集合所有分身,分身的佛全部要集會。這是釋迦牟尼佛開始,也要顯出他的神力,將十方分身的諸佛,也要集中來了,這是多麼震撼人心的事情呢!既見多寶佛塔,也即將要見到多寶佛身,又是能看到釋迦牟尼佛,分身在十方的佛,也要集合過來,真的是振奮人心啊!
應集有二:
一、 多寶佛塔圓
願現十方
釋迦一人分化法界
今集者
顯古今諸佛道同故
二、 權小之人
唯知佛化調適堪忍
不知分化無方
今集者
顯佛智深廣
「應集」有兩種意思,一是「多寶佛塔圓願現十方,釋迦一人分化法界,今集者,顯古今諸佛道同故」。第二就是權,「權小之人,唯知佛化調適堪忍,不知分化無方,今集,顯佛智深廣故。」
第一,要聽清楚,多寶佛塔是自古,到底多久不知道,真的是遙遠遙遠的時代。因為他的國土也離娑婆世界,無量阿僧祇世界那麼遙遠,這是一個譬喻,很遙遠的古時代。多寶佛塔,圓這個願,表示遙遠,佛的心願是在很遙遠;塵點劫、塵點劫以前,就開始有行菩薩道的心願。已經成佛了,尤其是又那麼長久的時間,以前成佛。成佛的心願,那時候,雖然缺了那個緣,未曾說《法華經》,但是他有這個心願,要來圓這個願,任何世界有佛講說《法華經》,他的寶塔全身就要現在那個世界,那個法會上,這就是表達出了圓願。
就如釋迦牟尼佛四十多年來,緣還未成熟,還未成熟,他就還未講說《法華經》,四十二年後,靈鷲山,佛陀,釋迦牟尼佛,認為不得不說的時候,舍利弗啟機,當機者有文殊、彌勒菩薩,首先來序幕,〈序品〉開始,要讓大家知道,知道遠古以前的佛,二萬日月燈明佛,佛佛同名,就是已經顯示了佛佛道同。這二尊大菩薩,一位是過去已成佛的菩薩,一位是未來佛。二尊佛來對唱,到了佛出定,佛陀不斷讚歎佛智的境界,大家無法了解,這就是要引出這個因緣。
你沒人能了解,那就沒有因緣可問了。好在有舍利弗,舍利弗來當機啟問,這就是緣起,開始佛陀還是要警惕大家,要很慎重,要聽這部經,大家要很慎重,要珍惜、要慎重,所以才會「三止」。但是,舍利弗的智慧,就是「三請」。釋迦佛說:「汝既三請,豈得不說?」《法華經》因緣完成了,開始講出了《法華經》,一路一直下來。
所以說「多寶佛塔圓願」,那就是表示,佛陀過去長久的時間,因緣還未成熟,還未成佛,現在因緣成熟,成佛了。講法四十多年,因緣未成熟,還未講說《法華經》,現在釋迦佛因緣都成熟了,所以「多寶佛塔圓願現十方」。完成了他的願現十方,釋迦佛一個人,竟然是分身化度在法界中,法界中的分身佛。現在,「今集」,一起要集合過來,這就是已經顯出了「古今諸佛道同」。這就是應集,釋迦佛應集,集他的分身集在一處。古佛,多寶佛都已經寶塔現前,是為《法華經》來,釋迦佛也要集,法界中的分身佛也要集會,來見證《法華經》之妙。
第二就是權,「權小之人,唯知佛化調適堪忍,不知分化無方,今集,就是顯佛深智。權小的人,小乘教,只是知道佛陀來人間教化眾生,要眾生人人修行,在這個娑婆世界,就是「調適堪忍」,意思就是調伏堪忍世界的眾生,就是娑婆世界。大家以為釋迦佛,只是來這個堪忍的世界,娑婆世界而已,卻不知道釋迦牟尼佛還有分身,化度在十方無量數的地方,盡虛空,遍法界,有法的地方,就是佛陀所化身。因為佛是三界導師,看看他出生是在迦毘羅衛國,現在的尼泊爾,卻是佛的化身應在天下間,沒有時間的限制。二千多年前的成佛,二千多年後的法身還是存在;二千多年前的迦毘羅衛國,二千多年後,現在在臺灣,這都是法界。不只是在臺灣,普天之下,這個法無處不在,這個化身的佛。這就是要顯出佛智深廣。
〈方便品〉,佛陀一直一直讚歎佛智深又廣,這是在〈方便品〉時,所以大家愈聽愈無法理解。舍利弗的智慧,知道佛陀的心意,所以,一而再,再而三,促使這個因緣,講《法華經》的因緣,這我們在這一段就能了解。
接下來的經文再說,「大樂說白佛言。」現在大樂說菩薩就要來血佛陀說:「世尊!我等亦願欲見世界尊分身諸佛,禮拜供養。」
大樂說白佛言
世尊
我等亦願
欲見世界尊分身諸佛
禮拜供養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大樂說白佛言:
大樂說菩薩
聞釋尊述說
多寶佛重願
已重白佛言
大樂說菩薩聽佛這樣說,趕緊就向佛陀說,說我們大家,不只是想要看多寶佛,多寶佛的重願,是我們大家也是最期待,期待能看到釋迦佛的分身,就是世尊諸佛,我們大家也很期待。不是只有看多寶佛,希望能夠看到釋迦佛的分身,是我們大家最期待的。
世尊
我等亦願
欲見世界尊分身諸佛
禮拜供養:
所以欲見
為修供養
「大樂說白佛言」,現在大樂說菩薩就要來向佛說:「世尊!我等亦願欲見世尊分身諸佛,禮拜供養」。「所以欲見,為修供養」。就是要看到佛身,我們大家願意不斷來供養。這是「釋迦佛欲以,多寶如來法顯示於眾,即與欲自自顯示其法身無異」。這就是已經開始很明顯,釋迦牟尼佛就是引出了多寶佛,多寶如來他的法身顯示,就是要顯示自己的法身,是沒有兩樣,多寶佛的用意,釋迦牟尼佛的用意是一體,同樣的,這是不可思議。
釋迦佛欲以
多寶如來法身
顯示於眾
即與欲自顯示
其法身無異
是與顯一切佛之
法身無異
以一佛即一切佛
一切佛即一佛
故十方世界諸佛
亦稱佛之分身
多寶佛塔能現前在大家面前,釋迦佛,盡虛空法界十方的分身,都要集合過來,這都是很稀有,同樣的道理。所以「是與顯一切佛之法身無異」,佛佛道同啊,每一尊佛的法身都是一樣,道理是共同,是一體,是一樣。「以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故十方世界諸佛,亦稱為佛之分身」。
所以十方世界在說法的那些佛,也可以稱為一尊佛,所以道理是一。因為道理是無形,無體相,人的覺悟,覺悟所了解的法,就是與天地宇宙無兩樣,那個道理無兩樣,都是一樣,共為一體,無兩樣。
至所集諸分身佛之
法身既顯現
是即釋迦牟尼之
法身顯現
亦即為多寶如來之
法身顯現
所以「至所集諸分身佛之法身」,集所有所有的分身佛法合起來,法身顯現,就是釋迦牟尼佛法身顯現,集所有所有的佛分身法身顯現,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現前。我們若將法身當做都是道理,道理,千千萬萬的道理,都將它會合起來,這無不都是合為一身,「亦即為多寶如來之法身」。是釋迦佛的法身,也是多寶佛,多寶如來的法身。我們若能清楚,天地宇宙萬物之間,萬物無不都是理,今、古,現在與古代都是一樣。多寶佛,就是譬喻古代,很古很古以前的道理;釋迦佛是譬喻現代,現代天地宇宙間一切法,無不都是道理。就是佛,佛叫做覺,所覺悟之後,這些道理都回歸合一,這叫做佛的法身。道理分散在各地,要有人去體會,有人去動作,將這個道理,要如何從無明眾生中,一一把它啟發出來。這就是我們要去體會,這個道理要真實去了解,道理的方法。所以說,我們要用心、用法,用心才有法。
就如我們慈濟人,說「慈誠」好了。慈誠,我們有一位是曾居士,曾清泉居士,是慈誠。他受證之後,他的過去也是凡夫的人生,但是受證之後,他就發願:我既然是已經受證了,我應該也要付出去度眾生,就是能做的事情,我盡量做。慈濟一切的法,四大志業,他都投入,環保也是這樣很用心做。但是他有一位堂弟,這位堂弟從小就是父母疼愛,一直到長大了,寵過頭了,長大了,所做的事情,都是忤逆父母,父母無法教。十五歲就去跟人家入幫派,在幫派裡,就去為非,做很多讓父母很傷心的事情,甚至去吸毒,吸毒,亂了家庭,亂了父母心,亂了社會等等。所以,到了,一直到他二十八歲這一年,光是在監獄裡,就生活了八年的生活。父母無奈,親戚放棄了,唯獨我們的慈誠,曾居士,他就常常這樣說,他就說:「『眾生無邊誓願度』,離我這麼近的人,我都度不到,我還要去度誰?」所以立定志向。有時候慈濟人到監獄去,去教化,他也進去,也去找他,就是這樣將他找來,聽慈濟人的法。來來回回,經過十幾次。總是在最後這一次,已經出來,現在是更生人,還是更生人。現在將他帶入環保站,開始這位更生人,就是堂弟,也開始真正徹底覺悟。一段時間已經這麼長了,他還是每天跟著他去環保站,跟著他做慈濟。他要忍,要吞忍,工作很辛苦,不論是隨車,不論是去搬,搬垃圾、搬資源等等,他立定志向。已經一段時間很長了,開始大家肯定他。現在他覺得:「原來改過過來這麼舒服啊,生活過得這麼自由,我又能去向人說話。同樣他也到監獄裡去說話,他說,現在被人叫老師。」又再是他的祖傳,就是演布袋戲,現在他的職業演布袋戲,帶一些徒弟,徒弟稱他「師傅」,監獄裡面的人叫他「老師」,所以他覺得,好好做人的人,原來是這麼自由啊!解脫了。當然是解脫了,受人尊重。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法,法的化身,將法在人的動作中吸收進來,動作出去,教導眾生。這就是道理,這就是法。所以,只要有心,時時落實在生活中,這樣是不困難。十方的諸佛要來會合,也是很簡單,只要大家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