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2月06日】修習法華 得近泥洹

Community:
Branch:

「乾土施功不已者,喻入乾慧地,由施功漸而進。濕土喻歷聞般若,至泥喻至今聞妙法法華經。」

  昨天我們就大概說到這段文,我們要很用心來體會。修行,到底是不是真的已經得到智慧?聞法,無非就是要能開啟智慧,過去的愚昧,從我們有生以來,一直都是在人群中,世間很多煩惱、無明污染我們,我們隨波逐流,就是這樣在過。現在已經聽到佛法了,人生的道理,要開闊心胸,不是只守在自己的利益。知道了,因為守在自己的利益難免就是計較,計較,惹是生非,就會生很多煩惱。所以我們清楚了解,我們要追求佛法,開啟心胸,捨棄己見,如何能接受,與佛同等,體會天地宇宙的真理,人與人之間要如何互相容納,人與人之間要如何去付出,這就是我們學佛,從人事中去體會這道理。我們若是只知道人事,知道了、知道了,人生無常了解了,不要與人計較,我來獨善其身。這就是譬喻我們站在高原裡,在那裡鑿井,但是在高原上鑿井,看到的就是乾的土,你很用功,但是這一片土都還是乾的。

  這與我們知道佛法,開始在用功,在人事上,我們體會、了解,生老病死,人生苦難有八苦,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加起來就是八苦。光說人的一生,每一個人都逃不過的八苦。知道了,無盡期,生生世世,尤其也了解了,無明複製,再來生不一定是人身,再來生說不定在畜生道。畜生,我們都有看到了,在世間看得到畜生道,這種的生活由不得自己,任人宰割,這是畜生道,這種的生也是同樣在眾生中。更有的人,生來人間,苦難啊!人間餓鬼道,我們應該也常常看到,國際間多少貧困苦難的國家,貧窮加上天災,加上人禍,這種飢餓等等,這像是人間的地獄,像是人間的餓鬼,都由不得我們自己。大家透徹了解了,所以決定修行,唯有修行,看是修人天福,或者是要了脫生死。我們昨天說過,有內的凡夫,教內的凡夫,當然有教內的凡夫,就有教外的凡夫。

  教外的凡夫,那就是只知道造福,不想要研究佛法,不想要聽經,不想要入佛團隊裡面,只是在外面聽、外面知,在外面知道要信,積福之家有餘慶,聽進去了,所以願意修行,所以拜天、拜神、拜地,一直拜,也願意做一些小善事,這樣這就是外凡,沒有入佛法,佛法沒有入心,不知道佛法。有的人拜拜,他就認為:我是佛教徒,我有拜土地公、城王爺,我拜好兄弟,拜很多……,所有的神有名的全都請,以為這些神都可以求,可以保佑,可以……等等。這就是外凡,在佛法外的凡夫,就是求人天福。若是教內的凡夫,那就是知道佛法的道理,但是就是求自己,獨善其身,不顧他人,各人修行各人得,這就是內凡,教內的凡夫。

  這就是「乾土施功」,在乾的土,沒有水脈的高原,在那個地方一直在掘土,想要能求得水,這就像入乾慧地一樣,雖然很用功,有得到智慧,卻是很膚淺,沒有水分來滋潤,即使有智慧的種,沒有水來滋潤,也無法再延續這個善的種子、慧的種子。我們應該要有慧的因,才有辦法生出福的緣,慧因福緣要會合起來,就是真理。但若只是修慧,沒有想要修福滋潤他人,這就只是在乾慧裡面,叫做乾慧地。因為施功,真正學佛的人在用功聽法,就要用心聽進去,所以已經了解方向了,知道我們要得水,一定要在有水脈的地方,我們才有辦法得到水。只是在高原裡沒有水脈,一直施功,很努力在用功,只為自己,這就像一片乾燥的土地,沒有方向。要有方向,有了方向要用心去精進,去施功,好好去付出,漸漸而進,自然這個濕土就會看到。我們方向對了,水脈對了,開始看到濕的土了。濕土,已經看到,就知道下面應該有水,所以這就是譬喻「歷聞般若」。

  「至泥」,是「喻至今聞妙法法華經」。現在已經在般若裡,那個真實的智慧,了解一切皆空,要求什麼人天福,沒有啦!要求什麼自己斷生死,你煩惱還未去除,帶著煩惱、自己的執著這樣在用功,哪有辦法真正去體會到真理呢?自己還沒有空掉。雖然已經聽般若,還沒有空掉己見。《般若經》也已經聽了,卻是,我,一直有「我」存在。真正的般若,就要空掉了一切,到了真空,連自己都沒有了。那個自己都沒有的般若,那就不是為自己,是為天下人群,這就是無私、無己利,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是求天下的利益,是求天下眾生的平安、解脫苦難,不是求自己。這種已經到無我相、無人相、無壽者相,一切全都沒有了,這才是真正入般若真空。所以說「施功」,我們在水脈上開始在用功,看到濕的土,那就像在《般若經》中已經得到智慧了。只是得到智慧還不夠,所以要再繼續開鑿下去,因為智慧了解,了解真空,真空就是含著「妙有」,這個「妙有」能得,那就是要到淨水。因為水,淨水能滌,洗滌一切煩惱垢。

  所以,那濕土再下去就是濕泥,看到了濕泥時,就知道再下去就是淨水了。「至泥」就是譬喻現在已經聽到了,聽到妙法《法華經》,就是已經聽到《妙法蓮法華經》,出污泥而不染,這清淨的水。這就是我們要追求的佛法。所以佛法在人間,我們要很用心。若只是為自己修小法,自己修的是小法,想要得到大利益,這是不可能的,就像佛陀在世時,他向弟子講法,也就是用譬喻來教育。佛陀向弟子說,過去過去有一位貧困的人,這個貧困的人雖然是很貧,但是身邊還有一點點錢,這個錢是從他做工得來的錢,有一點點錢在。但是他看到很富有的人,這麼多錢,自己做工才得到這一點點錢而已。就一直這麼想:我若是將這些錢來與有那麼多錢的人相比較,實在是太少了,這麼少的錢,我留著要做什麼呢?將它丟到水裡去。身邊的人趕緊就將他擋下來說:「你為什麼要將這些錢丟到水裡啊?」他就說:「我一點點的錢,你看,人家他們是那麼多錢,那麼富有,我這一點點,要與人如何比啊!」旁邊的人就向他說:「雖然你這一點點錢無法與富有人比,不過你這一點點錢也可以維持你好幾天的生活,你怎麼這樣就要將它丟掉呢?」

  佛陀說到這裡,就再說:「世間人與這樣相同,有人,這種愚癡的人,雖然聽到佛法,知道佛法很好,我願意出家,因為我在世俗殷殷勤勤做工,要得到三餐生活不容易,苦勞得來的錢是這麼少,還很辛苦。我聽佛講法很好,我願意修行,就不用擔心三餐,不用這樣做工這麼辛苦,我願意出家,這樣就出家了。出家在僧團裡,他希望能與大家都一樣,有德行的人受到信徒這樣這麼豐盛的供養,自己出家之後,雖然三餐不用擔心,但是所接受到的供養無法與高僧大德相比。人家的恭敬,信徒的供養,無法與他比,還差這麼多,所以,我在這個僧團裡這樣在修行,我也覺得還未與人平等。」

  佛陀說到這裡,再說:「這就是愚癡的人,你滿心煩惱,道德還未成就,你就很想要與那道德高的人相比。道德高是因對方老實修行,心的煩惱去除,顯出了他的德相,顯出了他的德行,得到佛教徒、平常求佛法的人所尊重,所以人家對他的供養、對他的尊重,當然就會不同啊!修行的德行是自己要好好修,要得來了慧的德,你平時就要去除煩惱,有福,要修福、修慧,才有辦法受到大眾的供養。」佛陀說這些話,讓修行者了解,讓修行者知道,修福、修慧是累生世修來的,不是只是現在發個心,入僧團,就要與有修行的人做比較。比較,那就是一直為自己在計較,就像那位愚癡的人,做工所得到的錢少,但是,入僧團來,是為了能三餐不用煩惱,不用去勞苦在外面做工。

  三餐既然能夠不用煩惱了,一缽千家飯,但是你還未修行,就想要受人恭敬、尊重、供養,這就是愚癡的人。不論是在家,還未得到佛法之前外面的凡夫,或者是入佛門來,在僧團中在修行,這是門內的凡夫,就只是為了自己,這全都是愚癡的人。但是,入佛門來了,也是要很認真修行,只是看到今生此世,沒有想到累生世以前,我們到底修多少慧呢?我們到底結多少福緣呢?我們只知道現在,不知道過去。我們應該安分守己,守在現在,對的事情,就是認真做,這就是「施功」。我們要好好用功,要漸漸接近,對準方向,一步一步接近,自然你就從「阿含」而「方等」,而「般若」,了解世間的事情不用計較,知道人生苦短,這一生的慧要如何在法中得,這一生的福應該是在人群中得。人群中修福緣,在法中得慧,福慧雙修,應該是這樣漸進,這才是真正我們能從濕土到泥,至泥的地上,才能往下鑽下去,那就是清淨的水,水能滋潤大地,水能增長善種子,成就功德林,應該這是要照著這個道理、順序。

  所以我們學佛應該要有這樣的信心、耐心,用很純真的心去探討這樣的法。佛法不離人間法,離開人間求佛法,如同龜毛兔角,在龜殼上要求牠的毛,哪有啊?在兔子的頭上要求角,哪有可能呢?這是求不得啊!所以我們要真正順其道理,所有的生物都有他的道理,天地宇宙間,萬物皆有道理,就是要順它的道理,順它的法則,這樣才是真正我們學佛的方向。來,前面的文就是「施功不已」,

經文:「施功不已,轉見濕土,遂漸至泥,其心決定知水必近。菩薩亦復如是。 」

  因為在高原這樣穿鑿求水,在高原要鑿井,要求水,沒有水脈的地方,要在那個地方求水,這離水還很遠,這是前面所說的。我們昨天又說「施功不已」,因為這樣,在高原鑽水,一直一直鑽,很用功。就是要知道,他一直鑽下去,同樣的,就是方向正確,水脈找到了,這樣就「轉見濕土」,一直找,從乾土一直找到濕土,看到濕土了。「遂漸至泥」,漸漸就看到泥,泥就有水了。「其心決定知水必近」,就知道,已經是接近水了。「菩薩亦復如是」。掘井就是這樣,先看到泥土,再看到水,這個水還未清,濁濁的水,你就要再一直鑽下去,鑽到那個水抽上來是很清的水。在鑿井都是這樣,這就是地底下,我們需要水,就要很用功。接下來這段文再這樣說,

經文:「若未聞、未解、未能修習是法華經,當知是人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尚遠。」

經文簡釋:
「若未聞、未解、未能修習是法華經」;如此之人,未聞,未解者,即未能修習是法華經,故於煩惱未能解脫。

  我們已經知道了,若是我們還沒聽這部《法華經》,聽了,還沒有了解經的意義,也就是表示我們還沒有用心,很用心去修行,去薰習這《法華經》的道理,我們還沒真心去薰習。所以這樣的人,就是還沒有很用心,所以還有煩惱,煩惱還未解脫,如在那個高原上,還是在乾慧地裡,只知道世俗事,全都清楚了,苦、集、滅,也知道要求道,但是只知道苦,知道苦是從集來,還不知道求道的方法。所以要如何滅,滅掉煩惱?若還帶著煩惱在修行,就如在高原鑽水,還有煩惱還未去除,所以未能解脫。

經文簡釋:
「當知是人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尚遠」;如是應知是人距離去正等覺法尚遠。
如見乾土;知水尚遠。

  「當知是人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尚遠」,還是很遠,離覺道還很遠。「如是應知」,我們就能知道,「是人距離去正等覺法尚遠」,這個人距離到那個正等覺的地方還很遠。去水尚遠,就是說距離,距離正等覺的路還很遠。「如見乾土」,這就是我們開始在用功,只是知道苦、集,這樣而已,要如何滅呢?那個道的方向,我們還不很清楚。所以已經入乾慧地,知道人間事,人間一切苦、空、無常,這我們都很相信,我們也很了解了,但是要滅掉這些苦集的源頭,這個道要如何走?方向還沒有很清楚,所以還在乾土上,我們離水還很遠。

*尚遠得近,譬喻可知,如此經獲圓觀三慧,方能近果,非阿含,方等般若教中,聞解思惟修習。

*三慧:聞思修聞慧是聽聞佛法能生智慧;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修慧是勤修禪定能生智慧。

  所以,還很遠,要到接近了,就是用這樣來譬喻,我們就能了解。就如佛陀要向弟子說話,不可輕視小小,我們要先從起步開始,若小小的功德,就要與德行很高、有修行的人相比,這是愚癡。所以我們出家入佛門,要老實修行,按照規矩好好修行,不要與人比,各有因緣,別人過去生的因緣,所結的因、所造的緣,所以他與別人之間,人與人之間有緣,但是我們與人的緣還差這麼遠,我們更得要認真,要與人結好緣。要求慧在法,要求福在人,在人群中,人群中,入煩惱中才有辦法去體驗,與佛法會合,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你若將佛法與人群分開,這樣我們就無法去真實體會,如在那乾土要到淨水,那就是永遠很遠,因為你的方向不對,你沒有對準地底下的水脈,所以你要再繼續用功去找到方向,找到水脈,自然就有濕土,自然到泥,再往下去,那就是水了。

  所以,我們必定要知道世間事之後,世間的事,我們看得到,「四諦法」,了解清楚,我們就開始要用方法滅,這個方法要滅掉這些苦,這個方法就是在「道」,這個「道」就是要福與慧要兩足,兩項都要具足,鋪出來的路,這我們要用心。佛陀在講經,無不都是用這麼淺顯這樣來教育。做工辛苦,錢賺得少,和有錢人比,他就要將少少的錢丟掉。當中有人來勸他:「雖然錢少,你也還能維持一段時間的生活。」這才是正確,但是,他覺得:「這樣很辛苦,我不如去出家。」出家雖然是好,生活安定,但是德行還不夠,就覺得這不公平,一出家就要與人平等,不了解要慈悲等觀,我們自己要去修行,修到眾生人人平等。眾生,有苦難的眾生,為什麼他會苦難?就是他的過去生中所造作來的因緣,所以在這正報與依報,依正二報在這個苦難中。

  法,你若不了解,苦難的人要與富有的人相比,這要怎麼比?同樣的道理。入佛門來就要去透徹了解,世間法全都清楚了,佛法一點點都不能馬虎,也是要很認真。所以在佛法中,就要了解佛法用世間法讓我們看,從世間法要回歸佛法的真理。說來是這麼簡單,做起來是這麼的不容易,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叫做用功。在高原,已經是乾慧,以及方向要再對準,我們應該要知道。「如此經」,這部經,「如此經獲圓觀三慧」,在這部經裡,此經,那就是《法華經》,它有三慧。三慧,大家知道嗎?聞、思、修。聞慧,那就是從聽聞佛法,生起我們的智慧,要從聽來,我們才能體會,我們才能了解,所以聞慧是從聽聞佛法中得,得智慧。思,思慧是思惟佛的真理,我們要用心去透徹了解他的道理,這樣就能生出智慧。佛法中,我們光是聽了就過去,只是知道世間事,沒有好好入心再去思考,這樣就是無法得到真實的智慧,必定要思惟,聞、思、修,所以「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

  修慧是勤,要勤修,要從很勤的心,修起禪定,禪,就是善思惟修。思惟修,那就是得定,就是定慧,這是從聞思修來。你聽法,得到智慧,要好好地用心思惟,思惟就要去身體力行,按照佛法指導我們,我們依照法這樣去修。所以在佛法,佛陀說這部經,鼓勵我們要入人群去,我們就要依照佛所教,行菩薩道,不離眾生,入人群中去行六度萬行,這就是三慧。這部經是圓教,要好好去用功,觀,就是觀想,要好好去用功,好好去想,這樣我們才能近果,《法華經》要好好用心。

  「非阿含、方等、般若教中,聞解思惟修習」。不是只在「阿含」而已,還要在「方等」、「般若」這樣聞、思、修,若到那裡就斷了,我們這樣就會偏,偏「有」、偏「空」。來到《法華經》,就是空有合一,空中妙有,真空妙有,就是圓,這就是要我們不要只執著在「阿含」的因緣果報,這樣而已。我們還要再向前前進,「方等」,開闊我們的境界,然後進入「般若」,了解一切皆空,無常、苦、空,我們都能體會。這是「聞解思惟修習」,我們都要了解,不是只停滯在那個地方。所以「若得聞解、思惟、修習,必知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接下來,再一段文這樣說。

經文:「若得聞解、思惟、修習。必知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經文簡釋:
「若得聞解、思惟、修習」;如前喻中,於如來所說一切法,思惟籌量,憶念不忘加功不已。

  「若得聞解、思惟、修習」。就像前面所說的,就是「於如來所說一切法」,我們要好好「思惟籌量」,要非常用心去體會、去了解。我們聽了,這樣聽進來了,我們未來的方向要怎麼走?佛陀是這樣教我們,我們的方向要如何走,要去籌量。「憶念不忘,加功不已」。就如在開路的人,你要先去測量,從這個地方要對準到佛的境界,從凡夫地要對準到佛的境界,我們要好好測量,要真正憶念,要思考,不斷不斷地思考,聽的經法與日常的生活,與世間人群的生態,我們都要用心去籌量。佛法不是只在白紙黑字裡,不是只從聲音聽來,放在心裡就好。我們是要放於天下,真正佛法的方向,所以我們要籌量憶念不忘,加功不已,應該要很用功,在我們的觀念上。佛法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是我們的慧命,是我們的思想,要去向天下去體會、去了解。

經文簡釋:
「必知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漸得見濕土泥洹,即涅槃又名滅度,是滅盡煩惱,度脫生死之意。

  所以,我們若能這樣,「必知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能這樣修行,方向對準,聞思修持,我們的方向對準,這樣去籌量。普天之下,籌量所有人間一切,我們體會了解,方向就是這樣,以佛心為天下眾生苦,我們要如何去投入人群,去體會人群的苦難,人群中的煩惱,這就要去開啟智慧,淬鍊的地方,這就是我們的方向。「如漸得見濕土泥洹」。泥洹就是涅槃,涅槃也就是叫做滅度,所以苦集滅道,我們要滅,滅盡一切苦,不是只滅我們自己的苦而已,是要滅盡人生種種的煩惱無明苦。眾生有煩惱,在造作無明,造作、複製無明,也是讓人間不得安寧。所以,「我」,是要說「大我」,非「小我」,為「大我」而修行,不是執著在「小我」,這樣這就是我們要滅度的地方,真的滅掉了人間的苦難,這就是寂靜清澄的境界。我們自己就要這樣去用功,希望能自利兼利他人,自滅苦難,也滅眾生的苦難。

  就是滅盡,滅盡煩惱,就是要自己的煩惱去除,也希望去除眾生的煩惱,完全淨盡,全都很清淨,全都沒煩惱。所以度脫生死的意思,叫做「泥洹」,泥洹,就是已經得到解脫了,解脫就是「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至等無上的正覺」,這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經覺悟得道了;覺悟得道,叫做泥洹,也叫做涅槃,也叫做滅度,這就是至真等覺,這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各位菩薩,學佛不是口頭上稱的菩薩,是要身體力行,利益人群的菩薩。我們自己修行,修行,不是只有自利,我們還要兼利他人,不是只求自己的範圍平安,是要兼利天下,能夠人人輕安自在,這才是祥和,真正是很祥、很和氣的人間,也就是人間淨土。我們真正需要法水來洗滌我們的心,人人慧命還很乾,我們的慧命應該要有法水時時來滋潤。法水,我們就要用功,才有辦法吸收到法水來滋潤我們的慧命,這是要靠我們自己要時時多用心。

***********************************************************

【註解說明】〔內凡〕
(術語)未得真證以來,總名凡夫,此中分內外二種。得似解之位為內凡,未得似解之位為外凡。小乘以五停心、別相念處、總相念處,之三賢位為外凡。軟、頂、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位為內凡。大乘之行位,以十信之位為外凡,十住已上之三賢位為內凡。天台之六即,觀行即以前為外凡,相似即為內凡。四教儀集註中曰:「相似見理名內,未得似解名外。」又曰:「漸見法性,心遊理內,身居有漏,聖道未生,故名內凡。」大乘義章十七末曰:「種性以上漸息緣故,內求真性,故名為內。」(佛學大辭典)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