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1月29日】有是經處 即佛法身

Community:
Branch:

「有是妙法經處,即信根得道處,是轉大法輪處、大涅槃寂滅處,故此經所在,須起塔表誠供養。」

能夠了解,妙法經處,有《妙法蓮華經》這個地方,或者是我們人人有信根,信根深,法能入心,入心的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地方,還有,能轉大法輪的地方,這全部就是有佛全身的舍利。這是表達出了有佛法的地方,就能轉法輪,法在人心中,如實在人間裡,這就是佛法普及人間,這就是我們佛法如何能讓人人心中得到大涅槃寂滅。我們的心煩惱、無明起起伏伏,分秒鐘都靜不下來,我們的心念不斷此起彼落,學佛,就是要學得心能很靜,寂靜清澄,回歸我們心靈的境界,在心靈的境界是遼闊、寂靜,無所障礙,這就是我們寂靜心靈的境界,不受污穢來染著,也不受煩惱、無明來影響,就是寂滅的心境,這是我們要修行的境界,不是到了往生、入滅了,才叫做涅槃。

佛陀在修行過程中,突然間與天體合而為一,大天空寂靜,大宇宙間萬物真理融會貫通入了佛的心腦裡,這個時候,什麼樣的人間世事都不污染到佛的身心,都沒有污染,他無明煩惱已經完全解脫了,解脫了無明煩惱,不受人天種種的環境來困擾,已經入了寂靜清澄的境界。佛陀所以不生不滅為大涅槃,這也就是我們修行的目標,我們若能這樣,過程必定要經過菩薩道。菩薩道就是入人群中,人群種種的苦難。雖然人間苦難,但是不影響菩薩入人群的心境,因為已經堅定道心了,信根已經堅定了,所以菩薩的心境不受人間種種苦難所影響,願意入人群中去,這就是行菩薩道。菩薩道的法,就是在《法華經》中,佛陀所教化。從開始,佛陀讚歎佛智,佛智、道種智、一切智、無師智、自然智等等的智,這智慧來啟發我們的悲心,從我們的悲心來引領我們的智慧,這叫做福慧雙具。

福就是要在人群中得,造福在人群,因緣,好緣,結好緣在人群,好因好緣就是在我們六度萬行中得來的。六度就是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樣得來了我們所有的智慧。因為我們有六度,有萬行,入人群中完成我們的因,去成就一切緣,因緣圓滿。要能等到於眾生人群中,所修得的六度萬行因緣圓滿,那就是要依照這部經,「經者,道也;道者,路也。」我們就是要走這樣的路過來。

就像昨天與大陸福建省,廈門、福州兩個地方慈濟人視訊會議,還有在台中,還有花蓮,四個地方運用科技,大家這樣來互動,來了解這十天的時間,他們投入災區裡的見聞,描述出了他們的心境。在福州有百多人聚集一堂,大家說出他們的心聲、他們的見聞。這一次,大家來參加,年輕人很多,中年、青年、老年人都有,裡面有教授、老師、護理師,還有醫師、律師,還有五星級的大廚師,應有盡有,人手這樣,大家都是伸出他們的雙手,做出了他們不曾做過的事情,投入了救災的工作。聽他們的心境,實在讓人很感動,尤其是聽到委員,她就是說,雖然她已經要待產了,不敢出去,家裡的人也不允許她出去,但是她還是認領了任務,在家裡,她就是做後援勤務的工作,也是同樣沒有空檔。有的是帶孩子,孩子年紀小,無法帶出去,所以她還是同樣,她也是要負起責任。像這樣,他們能做後援,傳達後勤的訊息,甚至外來的,像是台灣去的、外縣市去的,要住哪裡呢?就要幫助他們聯絡飯店,安排住宿等等。無法出門的人,他們在裡面,在家裡,他們也是要這樣做接送、安排的工作。

有的人到了災區,從來不曾做過救災的工作,但是看到災情那麼的慘澹,他們要如何去付出?到了那個收容的地方,看到老人腳已經受傷了,感染了,不捨啊!護理師發揮了他的專長,趕緊將他的腳好好清理,整個髒污幫他清理好,好好地為他抹藥,好好地為他處理。還有委員,年輕的委員,看到老人在那個地方就開始哭了,趕緊將她摟過來,抱一抱,跟她說:「不用怕,不用怕,我們大家都在妳的身邊。」像這樣。也有八十多歲的阿嬤說:「我沒有孩子,只有和我的老先生,只有我們兩個人,現在受這麼大的災難,苦啊,很苦啊!」同樣,慈濟人將她摟過來,疼惜一下,「阿嬤,您還有我們啊!我們這些都是您的孩子啊!」這樣將她安頓到讓她心能安下來,用這樣的方式。甚至阿嬤也說:「我已經吃好幾天麵包了,已經吞不下去了,好幾天沒有吃飯了。」就這樣,大家趕緊來互動,彼此會合,要怎麼辦?趕緊來為他們做香積。從這樣開始,展開了設爐灶。

要設爐灶有那麼簡單嗎?要先清掃,這些人都是教授、老師,還有律師等等,都是坐辦公室,動腦不動力的人,忽然間要做這些事情,要怎麼做啊?很辛苦,又要打掃。有願就有力,這個願一出來,大家不怕髒,趕緊先清掃。看他們在清掃,也是這樣不怕髒,整個中學的廚房是那麼髒,他們就是這樣整片去刷、去擦、去清,清出了亮麗清淨的地方。開始有人送來菜,再鋪排下去,菜滿滿的,很多。又有人送米來,只要好事,有人引導,好心的力量就聚過來。志工開始將這些東西變成熱食,讓這些老人也好,孩子也好,總是所有的災民聞到菜香、米飯香,很歡喜。不只是供應給他們吃,要發揮智慧,要如何讓他們吃到沒有廚餘?沒有剩餘,讓他們能吃得很飽,又能沒東西留著,看他們每個碗都吃得乾乾淨淨。慈濟人的服務不輸五星級,因為讓他們在桌子前面坐好。排桌椅,也在那裡拉線,這個桌子與椅子都要排得很平齊,讓他們平齊進來,坐著有次序。

吃飯當中,慈濟人在桌邊,這樣仔細地為他們服務。開始的一兩天服務,慈濟人又來收碗筷,又去洗碗。從做中智慧開始了,慈濟人的智慧再次發揮,就向大家說:「大家都來自各不同的地方,遙遠的地方,有從台灣來,每一個人都有家業、有事業,每一個人家境都很好,為了愛,不忍心大家受這樣的災難、苦難,放下了自己的事業、職業,從遙遠的地方來幫助大家。為了讓大家吃得飽,營養足夠,又再來煮飯。」後來有一位是五星級的大廚師,很有名的大廚師,也來投入,色、香、味、營養全都有,這些人有的要請假,請假就要被扣薪水,有的老闆,則是將他的事業交給別人,來到這個地方。現在用這麼尊重的愛付出,希望大家用惜福感恩的心,我們吃完飯,自己的碗,除了吃得很乾淨,再自己去洗乾淨,就不用再讓那些從那麼遠來的人,洗這麼多的碗,有好幾百個,上千個碗,要洗很久,讓他們多些時間還能做更多的事情。」

智慧的輔導、愛的表達,讓他們能用感恩心,這樣他們也動起手來幫忙,不只是能洗碗,自己洗碗,又能來當志工,這就是智慧。從開始這樣將他們覆護著,就像如來覆護持經的人,我們菩薩就是覆護苦難的眾生。不只是覆護苦難的眾生,又是要教導苦難的眾生,也啟動他們能付出他們一分的力量。很多菜,每天都有人送來,每天都煮不完,這些菜也不能讓它爛了,也不能讓它浪費了,吃不完要怎麼辦?誠浩就在那個地方輔導他們,「不要緊,爛掉的菜,我們大家來掘土,掘一個洞,爛掉的東西將它埋起來,埋在地下,讓它做肥料,這樣地上就可以種東西。再來,這麼多的高麗菜、大白菜,這些東西吃不完要怎麼辦?他也懂得引導:「來,我們將一片一片的菜葉這樣剝開剝開。」沒有刀子可以一個一個用刀剖,他就教人用手,一層一層將它剝下來,就這樣晾開,讓太陽曬,曬成菜乾,有時沒有菜可吃的時候,就有菜乾可吃。用這樣教他們。

「大家,來啊來!來幫忙做。」志工,這些災民就化為志工,大家在那裡動起手來,也會洗碗,也會來剝菜葉,也會來幫忙晾菜,這樣就不用一直坐在那裡,一直煩惱。開闊了他的心,也動了他的身,讓他的身體有活動就健康,將他的心,那鬱卒的悶氣,化成人與人之間互相的互動、來付出,發揮他們人生的價值,這樣他們展開笑容了,他們歡喜了。雖然這件事情很微小,曬菜乾,這有什麼啊?但是這是很大的道理,我們能讓人的心,開闊他的心,讓他能活動他的身體,讓他忘記了煩惱,讓他在與人與人之間互相互動,互相結一個好緣。

你看我,笑一下,我看你,歡喜,我們認識了,我們互相來安慰,你是受災的人,我也是受災的人,互相遇到了,彼此之間互相勉勵。這就不用彼此就是陌生,你與我沒有關係,我比你還苦,所以你不了解我,彼此就是陌生。現在互相收容在那個地方,雖互相不認識,但我們若是這樣打開他們的心門,互相容納、互相關懷,彼此之間結好緣,又懂得惜福,聽慈濟人來說惜福,從這樣開始帶動他們做環保,一開始就教他們做環保。大家除了會曬菜乾,又開始做環保,教他們如何分類回收等等,讓他們知道我們發放給他們的物資,毛毯,就是從這寶特瓶,塑膠類回收、分類,處理得很乾淨,再製成瓶片、酯粒,向他們說得很清楚,抽紗、織布變成毛毯,讓他們都能了解,他們就知道,原來我丟掉的這些東西回收回來,就是可以救人的東西,是人類很需要,能夠禦寒的毛毯。

甚至織布做衣服等等,讓他們都能了解,像這樣,雖然是微小的動作,讓他們能懂得大道理,展開他們的心志,彼此互相關懷。若能這樣繼續地帶動下去,凡夫成菩薩。不要說小小的動作,不痛不癢,小小的動作,就含著大道理。看到他們當律師的人,當教授的,承擔去做交通,總指揮是醫師,交通總指揮,同時也去承擔總務,什麼都做。不論他是什麼師,就是做他們原來不曾做過的事。單獨一位大廚師例外,他本來就是大廚師,所以他進來就做廚師,一開始時他說:「看需要做幾天,我就做幾天。」願意每天做。人家問他:「會累嗎?」他說:「累啊!就是累才要走出來,去做慈濟就不累。」這是智慧,是累啊,整天在那火爐邊,怎會不累呢?累,才要走出來,進來做慈濟就不累。問他:「你要做幾天?」「看需要香積幾天,我就是做幾天。」

看,這位大師傅,願意這樣付出,這是愛的力量。總而言之,要知道,用心用愛去付出,無不都是感動人的故事,是感動人的歷史。真的是昨天聽了很多,差不多從下午三點開始,一直聽,聽他們講了將近三個鐘頭,兩個半鐘頭聽他們分享,後面半個小時,我向他們分享。一直聽,從福州聽到廈門,從廈門聽到台中,輪到花蓮這個地方,我才向他們回應回去。看看,這就是菩薩現神通力,他們安住不動,在福州的道場,在那個地方聚集百多人。他們說完,在那個地方就換成聽眾,來聽廈門分享,廈門也是一群人,才從災區回來,他們就在廈門來分享。台中也聽,聽在福州、聽在廈門的分享,台中慈濟人也出聲了,換他們來分享。不只是聽聲音、看人,聲影全都有,同一時的時間,在大陸兩個地方,包括台中,三個地方,同一時間回到花蓮。

在花蓮,師父一個人,在同一個時間,到他們三個地方,在福州,師父的影像也在那裡;在廈門,師父的影像也在那裡;在台灣台中,師父的影像也在那裡,所以他們同時看到我的影像,我同時看到他們大家的影像,大家會合來,回到台灣,我全都看得到,這不就是現在的科技,來幫助現代的菩薩現出神通。這樣,兩個半鐘頭,聽他們各人分享,我實在很感動,這就是妙法華處,妙法華的道理,《妙法華經》所在的地方,教菩薩法,是真實的菩薩,都在那裡救人。

問他們:「你們是不是這樣結束了呢?」在福州的慈濟人說:「還沒,我們會繼續。」「要做到什麼時候?」「現在災民已經慢慢投親靠友去了,學校要開始整理,因孩子將要開學讀書了,而收容的人也慢慢要設法投親靠友。」政府才給他們每個人每天二十元人民幣生活費,就是我們的台幣一百元,這樣讓他們生活,這些人慢慢就會搬出去,我們就做到住在收容所的這些人都離開,他們就結束了。這樣是不是結束了?我後面就接著跟他們說:「這樣還沒有結束,我們開始要與這些人不間斷地互動,這條線要拉好,我們要繼續了解他們的生活是如何?將來沒有房子可住的人,政府土地找在哪裡,要如何為他們建屋?貧困的人,政府的補助足夠嗎?他們要用什麼方法來復建他們的家園?菩薩長情大愛,我們要再擴大愛,再拉長情,這些都要再繼續關心。」這是我最後的叮嚀。大家做得到,願意這樣繼續做下去,這就是昨天與三個地方所分享的。

感覺上,那些都是菩薩,都是「妙法經處」,他們無不都是在行菩薩道,所到的地方,無不都是菩薩,即是「信根得道處」,他們的信根鋪在路上走,照這樣聽,就是用路來走。「經者,道也;道者,路也。」經的道,是要讓我們走得通的路,所以,這就是信根,他們有信心,所以他們願意付出,走在這條路上。所以「即信根得道處」,走過了,真正擁抱到苦難的眾生,擁抱蒼生,是菩薩,菩薩擁抱眾生,如佛陀將我們摟過來一樣,他們做到了。所以「是轉大法輪處」,微小的工作,教他們如何做,裡面的大道理,要教他們洗碗,要教他們做環保、教他們曬菜乾,這是大法輪,也要用一些智慧,不傷到他們的自尊,說這些人來自哪裡哪裡,他們的職業是什麼什麼,讓他們了解,這些人不是吃飽沒事做,這些人都是自動自發,因為那個愛心來的,讓他們感受到愛,才會發起感恩心。

有感恩心,他們就自然會動作起來,他們就與大家共同來動作,打開他們的心胸,發揮他們的力量,這就是轉大法輪。菩薩,大家自掏腰包,那麼辛苦,走那種泥濘不堪的道路,很辛苦,但是他們心無掛礙,不受染著。就像那位大廚師,累,累就要走出來,走入慈濟做,歡喜就不累了。看,所以不受這個累來影響我們的道心,心寂靜如一片的虛空一樣,什麼樣的環境,都不影響到他們的身心體力,就是那麼的甘願付出,這種身心不搖動。「故此經所在,須起塔表誠供養」。這是在經文裡面,經文這樣說,有這部經的地方,有信根的地方,願意持經,能講經的地方,能轉法輪的地方,或者是佛出生的地方,這都是能建塔的地方,這表示很尊貴的地方。我們昨天說有四個地方應該要建塔,那就是「佛生處、成道處、轉法輪處、涅槃處」,這些地方,全部都能建塔,這是表示尊敬。

*此塔中已有佛法身,不須復安舍利,碎骨是生身舍利。此經是法身舍利,不須復安生身舍利。

這個塔中已經有佛的法身,有這些事情能出現,這就是佛的法身在。佛的法身就是道理、真理,真理在的地方,就不必說建塔一定要安放舍利。昨天我們有聽到,「起塔不須復安舍利」,因為佛的法身已經在那裡了。所以「碎骨是生身舍利」。就是生身的舍利,火燒過之後的骨頭結晶也叫做舍利。建塔難道只是為了這樣,佛的舍利,佛的身體才一個身體而已,怎麼會有那麼多的舍利呢?我們就要知道,「此經是法身舍利」,這部經在的地方,就是佛的法身舍利。「不須復安生身舍利」,就不必再說要生身的舍利,才是叫做建塔。建塔的地方是表示很高貴的地方。所以說來,有《法華經》的地方,就是法身存在的地方,我們就要用心去體會。我們現在來看前面的經文,

經文:「藥王!在在處處,若說、若讀、若誦、若書、若經卷所住處,皆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不須復安舍利。」

我們大家已經知道了,只要我們將這部經,道,能去實行的地方,你走得到的地方,應該都是可以處處在在,都是可以起起七寶塔,但是有些地方不必安舍利,這就是有實行經典的地方,就是最高貴的地方。接下來這段經文,

經文:「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此塔應以一切華、香、瓔珞、繒蓋、幢幡、伎樂、歌頌,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經文簡釋:
「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經明妙理,理性清淨,即是如來清淨法身;有是經處,便為是塔,經文即是佛之舍利。

為什麼?就是要告訴我們妙理,「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因為明白這個妙理,理的道性就是清淨,「理性清淨即是如來清淨法身」。理就是不受污染,這就是法,就是真理。真理,看不到,它不受污染,但是能教育人心,淨化人心,人類身心能和平相處,這是一個清淨的地方。如來清淨的法身就是真理。有經的地方,有道理的地方,「便為是塔」。只要是有這部經的地方,那個地方就叫做塔。「經文即是佛之舍利」,有這樣的經文,這樣的經,有這樣在抄寫、讀誦、講解,身體力行,這都是佛的舍利,就是佛的道理存在。

*經中:如人志心求佛舍利,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此意謂 :求佛法身舍利。

經中,若有人,我們《法華經》中還是同樣有這段經文,「如人志心求佛舍利,如是之人,乃可為說」。要講這部經,前面的經文就這樣說過,有人志心,就是願心,求佛舍利,「如是之人,乃可為說」。這樣的人,意思就是說,「求佛法身舍利」。就是要求佛的法身,佛的法身就是真理,若有真心志願要求佛真理的人,這樣的人,才能向他講《法華經》,意思就是這樣。求佛舍利就是求佛的真理,這樣的人就可以聽這部經。

經文簡釋:「此塔應以一切華、香、瓔珞、繒蓋、幢幡,伎樂、歌頌,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此之寶塔,應以是等而為供養。塔內本應安放舍利,而此因經典所在之處,即云不須復放者,以此經義悉為佛自證之法性所流露。

所以「此塔應以一切華、香、瓔珞、繒蓋、幢旛、伎樂、歌頌,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有這個塔的地方,就應該能得到這麼多的寶,這樣來尊重供養。用七寶來起塔,來供養。因為這個地方就是寶地,因為它什麼都具足,具足了佛的全身舍利,就是佛完全的道理。《法華經》就是佛的全身舍利,不只是從華嚴的境界,一直到方便法,「阿含」、「方等」、「般若」,一直來到「法華」,這所有的法,都涵蓋在這部經之中。這是佛的真理,佛的全身舍利。所以因為這個地方,「塔內本應安放舍利」,但是因為經典所在之處,所以不須復安舍利,就不用了。所以「以此經義悉為佛自證之法性所流露」,因為這個地方,是佛覺悟之後,他的法性所流露出來的真理、經典都在這裡,就如塔內不必一定要有碎骨的舍利,經典就是他全身的舍利。

*佛口所宣揚,此處有經即已兼佛之法身、報身而盡有之,等於有佛之全身,較僅有佛之舍利,更益為尊重。

因為「佛口所宣揚,此處有經即已兼佛之法身、報身而盡有之」。佛已經將這部經說出來了,已經集成為經典,這個經典就是兼佛的法身、報身盡有之。不論是法身、報身、化身,全都在這個地方,所以「等於有佛之全身」,已經都有佛的全身。佛陀的精神,所有的道理,佛的身心本懷,都在這個地方,從佛口流露出來,而且這樣成為經文,經典所在的地方。我們又身體力行受持,所以,比僅有佛之舍利更益為尊重。因為你若只是放碎骨的舍利,就只是放在那裡而已。必定要讓佛的精神復活起來,讓佛的精神、智慧復活,流露在人間,所以供養這樣的地方,比起供養放佛身的碎骨舍利更有價值。因為它利益人群,佛法活化起來,活化在人間,人人都是菩薩,人人都能在人間救度眾生。

所以,愛的力量,不一定是對有形的東西,就要在那裡拜,這是佛的真身,佛火化後的骨安奉的塔,我們千萬里路去那個地方禮拜,這樣才是叫做供養、敬佛,不是。真正活化的塔在我們的腳底下,我們身體力行走出去,你所走的,步步都是佛陀從佛口流露出來,他鋪路讓我們走過來,這就是我們要學的菩薩道。此中已有佛全身,碎骨是生身的舍利,此經才是真正法身的舍利。所以建塔不必安碎骨舍利,最重要的,有經典的地方,它就是建塔的地方,所以叫做處處,無不都是佛的法身在。各位菩薩,愛心就是佛的法身,清淨無染就是佛的法身;身體力行走入人群中不受污染,就是佛的清淨心。這無不都是佛的法身,在在處處,只要我們用心,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