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初心學人讀誦修持此經,既具煩惱,若加毀訾障礙,能令所學事廢,則佛種斷絕,故獲罪甚深重,泯滅持法藏。」
就知道,持經功德大啊!哪怕是一句一偈,能發歡喜心,將法了解,將法傳誦出去,這樣的功德就很大,因為他將佛法能傳誦,讓人間更清楚、更了解道理,知道因緣果報,這樣人人的心,就能守住這念清淨的心。但是初發心在學佛,聽到法歡喜,這樣在讀誦,這樣在發心、在受持這經裡的道理,但是又有人,若故意要來毀謗,但是這個初發心的人,他還是內心的煩惱還未完全去除。修行,要將煩惱全都去除,就已經不容易了。看看與佛在世,同在佛僧團中修行,就還無法全部將煩惱去除了,何況初發心將要學佛,接受經典來讀誦的人,何況佛陀滅度之後,要來持誦這部經,更是困難中的困難,更何況想聽法,還是有煩惱,內心還是具足了煩惱。
假使若聽到有人在毀謗經典,他無法去向他解釋,道理雖然知道,但是還未很通徹,只是聽人這麼說,對經典就起了懷疑。若像這樣,這就是障礙,障礙發心要受持這部經,想要聽,想要了解,但是心中起了懷疑,這就是障礙。有人毀謗,他就懷疑了,就受障礙。所以這樣,「能令所學事廢」,使令想要學的、要聽的,要來學法、要來聽法的人,本來很精進,卻是聽到這種對佛法有所毀謗,這樣他對這位修行者,要精進的人,這樣他就會毀掉了,他要精進的那個功課,他自己會廢掉了。精進,就變成了懈怠,變成了對法漠不關心,不關心了,不只是不關心,還跟著人生疑,這樣就是斷佛種,這佛種斷絕掉了。所以我們就知道,毀謗佛法實在是罪業深重,我們要多用心去體會。我們一毀謗,影響到修行者的心,讓修行者起懈怠,讓修行者退失道心,讓想要清修的人,心起煩惱障礙,這就是因為毀訾持經。本來就有想要發心立願,來弘揚佛法,身體力行來修行,卻是聽到聲音來毀謗,使他發心起來的這個善種子,佛種在他的內心,就這樣斷絕抖掉了,可見凡夫修行不簡單啊!
外面的環境破壞佛法,謗佛法,破法,來毀謗佛,破壞佛法,從佛陀的時代就有了。佛陀的時代,佛陀他有一段時間在祇園精舍,那時候他有一千二百五十位的弟子受國王,波斯匿王所邀請,就是要邀請他們入皇宮去受供,也邀請佛陀受供後能說法,讓更多人能了解佛法。佛陀接受了,帶領著千二百五十人,從祇園精舍這樣出發了,所過的路,很多的國民,民眾就是這樣列隊,在他們的門口,就這樣很恭敬,目送佛陀要入城去了,大家很歡喜,甚至佛經裡面的描述著,天龍護法也是皆大歡喜,國王的發心,國民的虔誠,千二百五十位的比丘,那隊伍的浩蕩長,莊嚴的隊伍,真的是大家都很讚歎。
但是已經將到王宮了,國王也已經帶著大臣,列隊出來了。在這當中,忽然間竄出了一位,那就是比丘尼,比丘尼的形態,她的名字叫做「暴志」,這位暴志比丘尼好像是懷孕了,這樣肚子大大的,就來到佛的面前,拉著佛的衣服,就說,她說:「是佛你讓我懷孕的,卻是不顧我的生活,這件事情,我要公諸於大眾,讓大眾知道。」這時候,大家;包括國王,包括僧眾,包括在周圍,目送佛陀要入宮的人,還有天龍八部,忽然間因這件事情發生,大家議論紛紛:「這哪有可能的事?是不可能啊!佛是一切三界之尊,佛陀已經心是清淨,過於琉璃摩尼珠,是很清淨,就像摩尼珠一樣,就如琉璃一樣,沒有一點點的瑕疵,為什麼啊,怎麼會有這種事發生呢?佛的智慧,已經超越了日月光明,為什麼啊?」大家在那個地方議論紛紛。
「佛陀應該內心的煩惱,一切的魔患,煩惱魔也全都降伏了,為什麼那個心,還有起這樣不軌的心態,讓一位比丘尼來懷孕呢?」這是不可思議,絕對沒有人敢相信,但事實擺在眼前,這是要何來解釋呢?在這當中,佛陀他微笑了,默默無語,只是抬頭仰視。這樣忽然就一隻老鼠,就這樣鑽進,這位比丘尼的衣服裡面,將繩子咬斷,原來掉下來的東西,那就是木瓢。木瓢,以前的人在舀水,就是用木料這樣去挖洞,就像這瓢一樣,水瓢一樣,所以這個木的舀水的,就是這樣一坨,她將它拿來綁在肚子上,用繩子綁住。老鼠咬斷了這條繩子,所以這個木瓢就這樣掉下來了,眾目昭昭看到了。
國王忽然間很生氣,大家的懷疑解開了。國王很生氣,說:「妳一個比丘尼,既然妳已經是發心,斷除了你家屬的愛,心應該是清淨,隨佛出家應該就是要讚佛護法。妳既無讚佛,既不護法,又用這樣的形態來毀謗佛,破壞佛法,這罪不可赦!就發令出去,要挖土,就是要將這位比丘尼,將她顛倒,這樣倒,顛倒這樣埋起來,讓她的頭在下面,腳在上面,挖這樣的深坑,就是要將人顛倒埋起來,活埋。
佛陀就開始說話:「國王,緩刑,不能發這出這個令,一切都是因緣啊!來,向大家說法正是時候。」在這時向大家來說法。就說過去過去無量劫前,有人在海上取寶,得到很多珠、珍珠,這些珍珠集中起來,在這市場裡,這商人將這些珍珠要拍賣時,有一位女人,她就是捧著一個臉盆,這個盆,就要將它全部收買下來。在論價時,忽然間一位男子,也是拿著一個盆來,他就說:「不論你有多少?不論你的價錢,你開多少?我全都收買。」就這樣,那位商人本來與這女人,說的價錢,差一點就成交了,忽然間跑出了這個男眾來,他就:「你開多少,我就多少給你。」這樣全部的珠就是這男人,這樣全部收買走了。這個女人很生氣,心生嫉怨,很嫉妒,整盆的珠被一個人這樣買走了,他能去賺很多錢,自己就是為了,只差一點點的價錢,卻是失掉了這麼多的寶珠,失掉了再去販賣得利的機會。所以她對那位,全部的珠都買走的人起了嫉,又是嫉妒,又是恨,那種懷恨、嫉妒在心裡,就說:「你用這樣來奪去了我的利益,我絕對生生世世對你沒完沒了。就是不放你能事事成功,讓你生生世世將要成功的事,我就要讓你有煩惱。」就這樣的願。
佛陀說到這裡,就向大家說:「國王及諸位,那位男人用著盆,所有珠寶全都收買走,得意離開,那個人就是我現在,那位同樣用盆來論價,失去了這個機會,懷嫉恨的那個女人,就是現在這位比丘尼。這是在因緣果報,我生生世世甘願接受,這是因緣果報啊!」大家心開意解了,既然佛都願意原諒了,國王當然依教奉行,就不再去執行這個法了。佛陀就是順利入皇宮接受供養,同時供養之後,佛陀還是要為大家說法,也講出了前面這段,知道護法是大功德,毀謗佛法僧業重,就是那位比丘尼。她自造業,雖然我是原諒她了,但是她自造業,同樣還是業,未來的罪業、障礙還是重重。佛陀感慨眾生的業重,一念心,這念心,恨沒有解開,不肯懺悔,這個業永遠都是隨身。儘管佛陀的原諒,但是她沒有懺悔,雖然佛陀當場說起了,過去生中的這個因緣,但是沒看到這位比丘尼,當眾懺悔,沒有,佛陀隨著國王入王宮去了。所以,沒有懺悔的心,這業還是同樣隨身。
對佛來說,一點都沒有影響,我們昨天不是這樣說過了嗎?毀謗佛法,毀謗佛,於佛不增不減,佛德就是這樣清淨無染,但是,對普通的人,那就說在這裡毀訾佛法,初發心的人影響就很大了。剛剛那個故事,佛陀若沒有在那當中,剛好有一隻老鼠,這就是護法,他仰天,卻是天龍護法自然有幫助,化為一隻老鼠,咬斷了那條繩子,佛自有護法,要不然大家不就是起疑心嗎?這種疑心一起,道心就退轉了。隨佛出家都有疑了,何況佛滅度後呢?有人起了不善心來毀謗佛法,想要修行的人難道不會起疑,道心難道不會退轉嗎?沒退轉道心,除非就是信根深固,這在《法華經》的開頭,佛陀就是一直這樣說,信根要很深,要很穩固。以及過去也說過,《法華經》,不是對普通人就能隨時就說,不對的人,我們向他說,也是會生起毀謗。要講這部經,要因人、因時、因地,這在過去,一段時間也一直在說,不要隨便就說,隨便就說,人的心就容易起了邪知邪見,容易招來了毀謗。
這過去已經說過,現在經文說到這裡,即使有人願意接受,願意發心來受持、說法,也是在這當中,佛滅度後,也是會受到世間人這樣來毀謗。這樣對初發心的人,就「能令所學事(廢)」。在學的過程中,若聽這種毀謗,他精進的道心就懈廢,懈怠、荒廢掉了,這就是斷了佛種,佛種斷絕,這業很重。「故獲罪(甚)深重,泯滅持法藏」。是因為斷滅了持法的人,想聽法、要說法、要傳法,這樣的人聽到毀謗,道心自己不深,沒有很穩固,他自然就斷滅掉了。因為這樣來斷滅了法,所以,毀謗的人就是罪業深重。初發心的人,這個法就這樣放棄了,所以我們修行要堅定道心。
前面的(經)文說:「藥王!若有惡人,以不善心,於一劫中現於佛前常毀罵佛,其罪尚輕。」
藥王
若有惡人
以不善心
於一劫中現於佛前
常毀罵佛
其罪尚輕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剛剛那個故事,就能來解釋這段(經)文。因為佛已經是超越三界了,身心清淨,佛德不受影響,但是若是初發心的人,影響就很大。
下面這段(經)文這樣說:「若人以一惡言、毀訾在家、出家讀誦法華經者,其罪甚重。」
若人以一惡言
毀訾在家出家
讀誦法華經者
其罪甚重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若是有人這樣,以一惡言,輕輕一句話,去影響到修行人,是在家修行或者是出家修行,想要聽法,大乘法的人,被他輕輕的一句話,破壞了他修行者的心,這種毀訾在家、出家。只要有心想要修行,就受到這種的毀謗。訾就是因為不明道理,是真是假不清楚,只是聽到人家說,就這樣傳,讓出家的人,或者是在家的人受毀謗。這就是佛陀在教誡我們,不可,不可惡口。
若人以一惡言
毀訾在家、出家:
教誡莫惡口
但出一句惡語
加彼於持經者
令他受惱
名為惡口
無論在家學佛
善男子、善女人
並出家僧尼
及沙彌等
惡口,光是單獨出一言的惡語,不必說連篇,光是對在受持《法華經》的人,不論是對在家人、對出家人,輕輕一句,道理不清楚,這樣來毀謗。單一句,這樣「加彼於持經者」,一句惡言,在持經人的身上,來毀謗那個人,這「令他受惱」。我讀經,有哪裡不對呢?我說佛陀所說的法,傳承給別人,有哪裡不對呢?為什麼要來毀謗我呢?因為我的煩惱還未都斷除,受到人家毀謗我,我也會煩惱。所以「名為惡口」。那個毀謗他的人,讓一個持經的人受煩惱,這樣那個對方叫做惡口。只要讓人,修行者起煩惱,他就是叫做惡口。輕輕一句話,擾亂了修行者的心,這叫做惡口。
所以,不論在家學佛的,善男子、善女人,或者是出家的僧尼,或者是初發心,還未受戒的沙彌、沙彌尼等。一句話,輕輕地讓這些人,學佛的人,不論在家、出家,初發心的人,心受影響,這都叫做惡口。這些人,有心要讀誦《法華經》者。前面說過,不論在家人、出家人,發心要讀誦《法華經》,因他的惡口這樣來毀謗,那個罪就是很大。
毀訾讀誦法華經者
其罪甚重:
四眾讀誦法華經者
由謗人故
損退行者道心
障礙弘通教法
處世正法難行
所以罪重
所以「四眾讀誦法華經者」,因為毀謗,這樣損害他的道心,讓他的道心退失,要身體力行,行菩薩道的人,心也退了,這樣障礙,障礙修學佛法,身體力行。就如這段時間行腳在外,也有聽到不少人就這樣說:「人家就這樣傳,傳說慈濟很有錢。」有的委員就說:若是這樣,我們去會員家,會員就這樣說,我們還要再去收會員,還要再去會員家嗎?唉呀,我們可以停了啦!」這樣的人不少呢!這一趟,隨師者在旁邊和委員聊天,也有聽到這樣的語言,我本身也是有聽到。已經跟隨師父幾十年的委員,只是輕輕的一個無明風,就受影響,你想,行菩薩道就有這樣會受影響。其實,面對著會員,不是為了要去收錢,是要牽引他的道心,讓他看到委員是慈濟人,慈濟人了解慈濟事,到了他家可以和他聊天,告訴他,慈濟現在在社區裡做什麼事,在社會上推動什麼樣的活動,在國際間,救濟什麼樣的天災人禍,由慈濟人將這個訊息,這樣傳到會員的家庭,將這個法,好事讓他入心來,讓他道心、愛心、造福的心不間斷,目的是這樣而已。
但是,我們的道心受影響了,行菩薩行,這個行動也已經受阻礙了,自己內心起了障礙,若像這樣,你們想,佛法要如何弘通出去呢?弘通教法都備受障礙,因為人的道心受障礙了,受影響了,道心已經受損,已經退失他的道心。行者的道心受到障礙,「弘通教法,處世正法難行」。處世正法要(傳),很不容易,佛法用愛鋪路,這樣一直鋪出來,只是一個小小的無明風,無來由的無明風,就影響到了。你想,處在人間的正法是不是難行呢?用愛鋪路,用覺有情來牽長久的情,菩薩的道路,希望人人這樣,人人覺有情,人人發揮他們的愛心,這條道路,就已經面臨到這種被毀謗,想,是不是世道險難呢?前面〈化城喻品〉,已經跟我們說了,世道險難,所以,弘揚佛法真的是很困難。
所以,初發心的學人,初發心者,「讀誦此經,既具煩惱」,因為才初發心,還是煩惱還未斷。
初心學人
讀誦此經
既具煩惱
若加毀訾障礙
能令所學事廢
則佛種斷絕
故獲罪甚重
隨佛陀四五十年的人,都還是有少分煩惱,何況佛滅度後的現在,才初發心,聽到佛法,開始要來讀誦,要來聽、要來了解,這樣的人,當然煩惱是都還未去除。所以聽到這個無明風,自己就心起障礙,這都是具有煩惱。所以「若加毀訾障礙」,這種還有煩惱在的人,又聽到這種毀訾,無因由、不確實的事情,這樣在傳,這叫做毀訾。不確實的事情這樣傳,這樣來障礙,讓人的心起心動念,這都是叫做障礙。所以「能令所學事廢」,所學的事情都廢掉,「則佛種斷絕,故獲罪甚重」。
長久的時間,若再一直傳,「久至一劫」,就是長時間,「此已顯其罪重」。
以不善心
當面訾佛
久至一劫
此已顯其罪重
而猶不若以片言
毀訾四眾讀是經者
之罪甚重
「而猶不若以片言,毀訾四眾讀是經者,之罪甚重」。讓這些人,四眾弟子,在家二眾、出家二眾,四眾弟子僅僅受到這樣影響,這個罪也是很重。人家說,人云亦云,又影響到其他人的道心,這個罪很重。這就是用長久,已經事情過去,要趕緊懺悔,不只沒懺悔,又想盡辦法要如何去毀滅道,毀滅覺有情法,若這樣,這個罪真的是很重。顯出了這種毀謗的聲音,真的是讓人覺得煩惱很多。
又「以佛不因毀罵,而有所動」,但是對佛法本身,實在是一點都沒有影響,真理歸真理,永遠是真理,一點都不受影響。
良以佛不因毀罵
而有所動
毀罵亦無能
有傷於佛
若毀訾讀是經者
則自損即以損他
容可以一言妨阻
無數行者
自利利他之功德
所以「毀罵亦無能有傷於佛」,怎麼毀罵,對佛、對法是無傷。「若毀訾讀是經者,則自損即以損他」。像這樣,不知道到底是對或不對,跟人家這樣說,去毀傷讀誦經典的人,這些讀誦經典的人,他的煩惱還未斷,被你們這樣毀傷,自然毀傷他人的人,自己也先自毀。毀傷他人,讓他們道心損失,又引動他們起心動念,生出很多煩惱。
「容可以一言妨阻,無數行者,自利利他之功德」。因為這種的毀謗,光是一句話就妨礙了,阻止了,防礙、阻止很多想要學法,想要行菩薩道,入人群,自利利他,想要進行的人,就已經受這種的謠言,這樣來妨礙他、來阻止他,使他的心已經對功德,不再進行了,內修外行的行動就停止下來。這種「妨阻無數行者」,去阻礙很多將要發心的人,這個自利利他功德,將要去進行的人。
且此經為
三世諸佛之法身
一切佛功德之父母
毀訾是經
及與讀是經者
是即毀壞
一切佛功德之種子
故其罪莫重於是
而甚於罵佛
「且此經為三世諸佛之法身,一切佛功德之父母」,要將這部經能流傳於後代,這是要淨化人心,這是要使令佛法永恆在人間,這部經,過去、現在、未來。我們昨天也說,乘如是法而來人間,守護佛法是為如來使者,也是如來所遣的人,這些人應該要信心很堅固,但是受他阻礙了。如來的使者,或者是如來所遣,來人間弘揚佛法的人,備受影響,你們想,這種毀訾經典的人,這是罪業有多重。以及與讀是經者,「是即毀壞,一切佛功德之種子」。在毀謗經典,與毀謗讀經的人,這都是斷絕了佛的種子,也就是毀壞佛法流傳在人間,就是毀害將要修行者的道心,法就不傳了。
「故其罪莫重於是,(而)甚於罵佛」,這個罪真的是很重,比在罵佛還更重。在佛的面前來罵佛,佛陀是這麼輕鬆,用因緣果報來解釋過去了,但是,同樣是發心修行,已經起一念心捨家出家,比丘尼僧團中在修行,但是一念心動,假使若不是佛陀的時代,佛陀他的德行,能夠有這樣的護法,(化成)老鼠咬斷那條繩子,你們想,佛法還有辦法可留下來嗎?
常常說,「獅子蟲自食獅子肉」,毀謗佛法,毀害佛法,行菩薩道的道路要把它毀掉,不是一定在外面的人,是在教內,也會毀壞這樣的法。各人修的法不同,各人的法門,輕輕一句話,這樣就會影響了在行菩薩道的人。
記得過去一段時間也都一直傳,「哎呀!你們光修福不修慧啦!」很多的委員也是這樣起心動念,「我們在慈濟裡只是修福不修慧,我們要趕緊求慧才會斷生死。」也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呢!總而言之,佛法,大乘法要在人間,談何容易呢?唯有發心立願的人要把握自己的心,道心、信心要堅固,行在菩薩道上,要不然,〈化城喻品〉,我們才說過沒多久,世道險難,正法要處在人間,談何容易?唯有我們發心立願的人要用心,時時要多用心!
【註一】佛說旃闍摩暴志謗佛經第九
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國王波斯匿,請佛及比丘眾,於中宮飯。佛出祇樹,與大比丘及諸菩薩、天龍神鬼、眷屬圍遶。釋梵四王,華香妓樂,於上供養,香汁灑地。於時世尊與大眾俱,入舍衛城,欲詣王宮。有比丘尼,名曰暴志,木魁繫腹,似如懷妊。因牽佛衣:「君為我夫,從得有身,不給衣食,此事云何?」時諸大眾、天人釋梵四王、諸天鬼神及國人民莫不驚惶:「佛為一切三界之尊,其心清淨過於摩尼,智慧之明超於日月,獨步三世,無能逮者。降伏諸邪,九十六種,莫不歸伏。道德巍巍,不可為喻,虛空無形,不可污染。佛心過彼,無有等侶。此比丘尼,既佛弟子,云何懷惡,欲毀如來?」
於是世尊見眾會心,欲為決疑,仰瞻上方。時天帝釋尋時來下,化作一小鼠,齧繫魁繩,魁即墮地,眾會覩之,瞋喜交集,怪之所以。時國王瞋:「此比丘尼,棄家遠業,為佛弟子,既不能暢歎譽如來無極功德,反還懷妬,誹謗大聖乎!」即勅侍者:「掘地為深坑,欲倒埋之!」
時佛解喻:「勿得爾也!是吾宿罪,非獨彼殃。乃往過去久遠世時,時有賈客,賣好真珠,枚數甚多,既團明好。時有一女詣欲買之,向欲諧偶。有一男子,遷益倍價,獨得珠去。女人不得,心懷瞋恨,又從請求復不肯與,心盛遂怒:『我前諧珠,便來遷奪,又從請求,復不肯與。汝毀辱我,在在所生,當報汝怨,所在毀辱,悔無所及。』」
佛告諸比丘國王及諸比丘:「買珠男子,則我身是;其女身者,則暴志是。因彼懷恨,所在生處,常欲相謗。」佛說如是,眾會疑解,莫不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