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5月01日】說種種法 置之善處

Community:
Branch:

「菩薩知諸眾生造諸惑業,而受生死逼迫沉溺惡道,說種種法示教除不善法,置之善處令彼各獲安隱。」

 

人間苦難偏多,唯有諸佛、菩薩了解眾生苦從何來。菩薩知道眾生就是造諸惑業,迷惑在人間不清楚,道理分不清,一念妄動,就不斷複製迷惑。迷時不知道人生方向,就有了惑、有了疑,在人與人之間製造是非,苦難不斷不斷產生,這就是眾生在迷惑中所造作的業力。一旦造了業,業力就纏綿不休,不斷地纏著我們的心,讓我們由不得自己,一直沉淪下去。「而受生死逼迫沉溺惡道」。由不得不生,由不得不死,生死由不得我們的主張,這就是人生的苦,沉溺在惡道中。

 

諸佛菩薩慈悲,入人群中「說種種法示教除不善法」,不斷應眾生根機需要,用種種方法為我們施教,希望我們能將不善的法除掉,從事善法,這是佛陀對眾生的教育。人人去惡從善,這是最基礎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佛示教,所有的佛、菩薩都是這樣教育我們,希望我們要從人生為善開始,先培養這念善心、愛心,這是很基礎,也是很簡單,我們人人都做得到的。

 

法並不困難,只要我們用心,願意接受,從最基礎的一念善開始,自然善心日日起,善事不斷做。善念起,善事做,每天都很歡喜,這樣用一段時間養成對善的興趣,培養行善的習慣;多做善事,自然惡事會慢慢去除,沒有習慣行惡了,也沒有興趣在惡習中牽纏。這就是培養我們的善念,慢慢消除惡念,自然好的習慣培養起來,不好的習氣就去除了,這不是不可能。

 

這樣基礎的修行法,我們若培養起來,自然我們就能再向前前進。小小的忍培養好了,我們能忍得住物欲,不動心。「這件東西這麼漂亮,我很喜愛。」過去的習氣是喜愛就買了,養成了消費的習氣,所以這小小的忍,我們要忍住不去買。口欲,平常愛吃的都是活生生的動物被殺,煮來滿足我們的口欲,現在慢慢了解了蠢動含靈,我們要茹素,常常素食,自然看到動物就會生起生命平等皆有佛性之心。我們相信,所以忍著口欲,不去吃牠,還會尊重牠。

 

這就是忍住不該做的事,我們壓制這分起心動念的愛欲,就是忍。忍得外面的境界,忍得人家來罵,人家來誹謗,人家來……,很多;讓我們不如意的——「就不是這樣,為什麼你要這樣說呢?」「哎呀!忍啊,忍一步海闊天空。」這個忍,從小忍慢慢養成大忍辱行,自然我們對人、事、物,就能養成一分大善、大忍,不只是忍得不貪為己有,也忍得割捨我所愛的,願意布施出去,這就是從小小的習氣養成大大的發心。

 

這是佛陀、諸佛菩薩教育我們最基礎的,我們要懂得接受這個法,從小法漸進入大法來,除去不善法。小小的不善,我們要去除,從小小的善,我們來做,一直培養到我們行大善,可以大忍辱行,這也是行者、修行人、接受佛法的人一開始就是這樣走過來。

 

佛陀這樣教育我們,希望我們能到達「置之善處」,將我們凡夫的習氣,慢慢移動到最善的地方。善注入我們的心,「令彼各獲安隱」,我們每天都能很安穩,問心無愧,所做皆是善。佛的教法,我們都接受進來。所作已辦,應該做的,我們都做了,我們的心就能很安穩。

 

雖然能到安穩的地方,但是我們還是行者,所以要將佛法收入自我的心來,我們要身體力行。修行者不論在家、出家,就是接受佛的教法入心來,好好依教奉行,要不然我們要走這條路實在是坎坷險難,曠野無人,真的是很可怕。

 

我們人──生是自己來,死也是自己去,各人一條生死路,儘管家屬眾多,一切還都是自己。成長過程的感受,我們的心是很平穩過日子,或者是一天到晚心思不定?這都是我們自己。有人覺得你的心思不定,你凡事看不開,你愛鑽牛角尖,儘管有人勸導你,但是你還是打不開心門,同樣憂憂鬱鬱,變成了心理病態。誰能陪伴你呢?還是自己一個,同樣很孤獨。

 

心的煩惱,每天都是不快樂,勸你的人無法時時與你作伴,你的內心深處就是曠野無人,只有你自己,你很驚惶,你很憂鬱,就是你自己。到老、病、死,老也是我們自己老,誰都阻擋不了,我們自己也無法停止,一直到死。想,我們的人生,來到人間不是很孤單嗎?每個人都是「曠野無人」,凡事都是我們自己造作業,自己自受報。

 

自己的心裡常常有無明、煩惱,也是自己造作;業力造作完成後,還是我們自作要自受。這顆業的種子不會搬到別人的藏識裡去,在我們自己的藏識,是我們行為的結果,這顆種子入我們的藏識,由不得自己。還有,所受的是眾生共業的苦,人人都有業,業力共聚,影響天地人間,這就是眾生從各人的造業,到了我們的依報共住,眾生共業。

 

現在的難民也是這樣,各人過去生中的因緣果報,在這個時代共住一個國土,共業因緣成就,所以人間不得安定,少數人心態一動,讓多數的人成為難民。人間這條路是非常險要。從二0一一年開始,敘利亞發生動亂,社會問題延伸,也是因為人心的問題,延伸到社會,延伸到全國,延伸到難民潮,現在二0一五年了,已經超過四年的時間。

 

那個國度的人口總共也才二千多萬人,為了這一波動亂,往生者已經有幾十萬人了,逃難的人超過千萬。想想看,一共二千多萬的人口,四處流竄,家破人散,甚至有人攜家帶眷往外逃難,就有千多萬人這麼多,這是多麼苦啊!每天的新聞都不間斷在報導。

 

敘利亞北部原本比較商業化,生活環境好多了。生活這麼好,平時經商,在國際間或是國外有親友,他們逃難時,若外面的人能接應,生活會比較好過一點。有的人,他們到靠近都會區的地方,就如土耳其,土耳其所收容的,差不多是北部人,因為敘利亞北部的人口是逃往土耳其、歐洲等等。若是到約旦,多數就是敘利亞南部人,南部的人就較貧困,因為都是務農,從事農業的人,生活比較不好過,所以南部靠近約旦,他們就是逃到約旦。

 

但在約旦難民營裡也是很可憐,這三四年來,約旦慈濟人長期用心。因為在約旦的難民人口不少,在那個地方付出的慈濟人,與當地的慈善機構也是要合作,愛的力量,大家來會合。除了與其他的慈善機構合作以外,慈濟這個小團體也同樣長期陪伴著。

 

有苦難病痛者的協助就醫,或是居無定處的家庭,連這個地方的帳篷要很快地遷徙,慈濟人也追著關懷這些難民。家庭孩子多,有病痛的,很辛苦,我們都知道,我們會隨著這些特別苦難的人,他們遷到哪裡,慈濟人就到哪裡,去找出這個家庭,長期的幫助。這是我們能常常接到的訊息。

 

尤其是醫院裡;有一位中年人,逃難當中遭受槍彈打傷骨盤,連腳踝也受傷了,住在那間醫院裡,整年的時間。他們那裡有一個好處,人人有一支手機,知道哪個地方有患者,現在很困難的,他們能用手機聯絡,哪個地方的人能來幫助這個在醫院裡最困難的人。

 

有人就通報訊息給慈濟,慈濟人接到訊息到醫院去,發現這位阿罕默德先生,很可憐,只是躺在病床上,患處都發炎了,怎麼辦?慈濟人要到外面買藥,買消炎、抗生素等,交給醫院為他治療。又發現他的骨盤都碎了,所以要求醫師為他換人工骨盤。終於在慈濟人的幫助下,換了人工骨盤,一年多的時間在那個地方調養,終於能出院了。

 

他很思念家鄉的妻兒,因為他太太是巴基斯坦人,無法逃出邊境,一年多的時間,音訊無法清楚。現在已經治療好了,也能站起來,慢慢復健之後,他在慈濟人的幫助下,回家了。最近和慈濟人聯絡上,用他的手機傳來全家福照片,他和妻兒團圓了。雖然是很不安定,但總是一家人能在一起了。

 

在這難民營裡,慈濟人繼續關懷困難的,也隨著難民的遷徙,為他們發放。有一天,一位難民看到濟暉(陳秋華),跟濟暉說,慈濟人所救濟的阿罕默德,回到家了,每天都會傳出訊息。看到他能回家,又看到約旦多少難民的苦難,慈濟人是如何救,而且不是一次,是長期連接的照顧,再忙,至少兩天去看一次,也常常都是每天去。他說,這是長時間的照顧,施醫、施藥、施營養品,他們的訊息傳出去,敘利亞人都差不多知道有這個慈善,這些人的愛是長久、永恆的在幫助人。這是透過難民向濟暉說的話。

 

總而言之,世間多險難,看現在的世間,這個時代的天地之下,人間的苦難,真的是苦不堪。本來我們的生命就由不得自己來去,很孤單的人生。在迷茫中所造的業,也無不都是要自造自受,面對人間事事不如意,受很多的折磨,所以「受生死逼迫沉溺惡道」,這就是眾生。

 

唯有佛陀、菩薩,人間來來回回,說種種法,來施教,教育我們去除不善的法,培養我們往善的方向走,讓我們能發揮大愛在人間,儘管人間苦難,讓我們能做人間苦難中人的貴人,去救人。這就是要培養一念心,讓人人回歸到好的地方,而且安穩的地方。這位回到敘利亞的難民,我們要祝福他,一家團圓,長長久久,再也不要有分散,也希望他們的社會早日平安。但是這需要菩薩幫助,也要靠他自己的共善業力來恢復,希望人人要有心。

 

前面的經文這樣說,「導師多諸方便而作是念:此等可愍,云何捨大珍寶而欲退還?」

 

人生就是這樣,本是安全的路,就因我們一念無明,變成了步步險難,好不容易導師來引導我們,卻想要退失。所以導師不捨,覺得這些人很可憐,為什麼呢?寶處就快近了,為什麼要退還呢?三乘之道,已經走過二乘了,為什麼到大乘道,你要停住、要退還呢?可憫啊!所以必定要設方便,再次誘引、勉勵。

 

⊙「作是念已,以方便力,於險道中過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告眾人言:汝等勿怖!莫得退還!」《法華經化城喻品第七》

 

接下來經文,「作是念已」,覺得這些人很可憐,怎麼可以停下來,這樣退失,退大向小呢?所以「作是念已,以方便力,於險道中過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告眾人言:汝等勿怖!莫得退還!」

 

佛陀趕快跟大家說,要大家安下心來,因為佛悲憫這些眾生,佛「心思念已」,考慮、思考的心念都是如何讓這些人能夠繼續向前走,所以「權以三乘方便之力」。

 

⊙作是念已,以方便力:佛作如是心思念已,權以三乘方便之力。導師念而愍之,此即其方便智。說斷惑、業、苦等法,令出三界成阿羅漢,便許為已入涅槃之城,此即導師之方便力。

 

還是要再用「權」;權就是方便,用三乘法。以三車來慢慢誘導,先讓大家脫離火宅,然後指導他們這三輛車的功能。這是導師的慈悲。

 

「導師念而愍之」。因為佛陀的悲懷,對眾生不捨,每一位眾生都是佛的孩子,他是「四生慈父」,不只是人,所有的動物,有生命的東西,佛都愛惜。所以佛如導師,念而愍之,看到人類既然能夠修行,難得人身已得,難聞佛法已聞,,為什麼要退轉呢?所以「念而愍之」。

 

「此即其方便智」。佛陀運用方便智來接引,所以「說斷惑、業、苦等法」。佛陀開始度眾生,所講的法就是斷惑、業、苦等法。眾生的業,真真正正是累生世不斷地造作業力而來,人人各造己業,各人自受,要如何讓這些人能斷除造作無明、惑的業呢?所以,唯有好好接引大家出三界。

 

「令出三界成阿羅漢」。這是佛陀開始接引大家出家,唯有出家才有辦法超脫生死,因為出家無牽掛、不攀緣。修行入人群中不攀緣,度眾生,不受染垢。若是在家,再如何了脫,還是有家庭親眷的牽掛。出家就沒有牽掛,不再有攀緣,能夠了無牽掛,入人群中去度眾生。所以要從斷除煩惱,訓練出完全去除無明,斷除起心動念,才有辦法證得阿羅漢果,阿羅漢就是完全去除這些見思無明、惑。

 

所以「便許為已入涅槃之城」。這樣告訴他們,你若證阿羅漢,就能入涅槃這個地方來了。這是佛陀的慈悲,芸芸眾生要如何度,所以開始為他們說「苦、集、滅、道」等等的法,一直到大家已經了解,煩惱已除了,入涅槃之城來了。涅槃,就是大家認為滅除了一切無明煩惱,心已經到了無生無滅的境域,「此即導師之方便力」。但是,是不是真的到達了呢?

 

「於險道中過三百由旬」。

 

⊙於險道中過三百由旬:於五險道中,到三界外方便有餘土,即二乘與未證得法身菩薩所居土。又行者歷經五險道中,並越過三百由旬:喻已斷三界之惑、業、苦。

 

在人間,已經脫險過了,我們現在都知道,五道四生,若在人間造業,就容易墮落在五道中,這是很危險的路,我們已經知道了,我們也在修行了。所以通過了五道,到三界外方便有餘土。欲界,我們已經棄捨了;色界,我們也已經了解,去除無明;(越過)無色界;還有有餘的惑。

 

這是聲聞阿羅漢到這樣的境界,已經過三百由旬,在這三百由旬的三界外方便有餘土,還沒超脫,因為尚存有餘的惑。這就是「二乘與未證得法身菩薩所居」的地方。

 

修行者他們的心,現在已經明白五種險道過去了,五道四生的道理都了解了,無明也去除了。這是修二乘法的人,以及發心行菩薩道的菩薩,他們已經了解這樣的道理在付出,已經脫離了五道。我們人人都是新發意菩薩,雖然在人群中不斷付出再付出,也付出無所求,卻還是在凡夫地,我們還有很多道理不很清楚,有時候遇到境界還是起心動念,同樣煩惱重重。

 

「又行者經歷五險道中,並越過三百由旬」。修行已經到這樣的程度,五險道已經經過,經過就是了解的意思,這個法已經過了行者的心,了解了,透徹了。所以譬喻「已斷三界之惑、業、苦」。超越三百由旬,就是譬喻已經斷三界的惑、業、苦。

 

有惑,還是會造業,我們要將惑斷盡。惑微細得如塵沙一樣,我們前面說過了,見思煩惱、無明、塵沙,有這三種惑。見思煩惱常在我們日常的生活,「唉!我很煩惱。」還有無明,無明也常常隱覆在我們的心,時時都是無明,道理不清楚,這種無明覆蔽,無明一起,很大的惡事都做得出來。所以現在已經去除了見思煩惱,卻是塵沙惑還很多、很細,這我們要再繼續修行。

 

所以要斷見思惑,這就是用方便教。

 

⊙此用方便之教,度化二乘,斷見思惑,出三界苦,故云;於險道過三百由旬。

 

同樣的,佛就是這樣指導我們,度化我們。二乘人要再進步,要再進一步斷見思惑,所見、所思考的,所有細節,很微細的惑,我們也要很用心去注意。能斷見思惑,我們才能進而「出三界苦」。這些欲念、思考,與我們的起心動念,我們要時時注意。才能叫做「於險道過三百由旬」,經過了五險道,也已經超越三界。

 

⊙化作一城,告眾人言:以方便假設,即權說小果,令其於權教證小果,故云化作一城。

 

大家已經累了,要停下來了,停下來就是退了,無法再精進。所以「化作一城,告眾人言」,這是導師的智慧,「以方便假設,即權說小果,令其於權教證小果故云化作一城」。

 

在權教中讓大家暫時,證個小果,告訴阿羅漢:「你們已經得到阿羅漢果了,自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你們已經到達阿羅漢,小乘頂級的果位,所以你只要這樣一段一段修,就能夠完全斷除見思惑,這就是證果了。」這就是用方便假設,不斷鼓勵、鼓勵。「權說小果」,用方便法,說你證到什麼果了,使令修行者在權教中先證小果,先給他一個小位置坐一下,「故云化作一城」。

 

⊙喻四諦三轉。小乘滅度,本非究竟,亦無行者可依止之處。而佛施權至此,即為滅度之境,故曰化作一城。明此城並非實相。

 

這就是譬喻「四諦三轉」。佛陀開始說法度眾,就不厭其煩,三轉法輪,開始說「四諦法」,不斷不斷循環用這樣的小教,讓大家了解人生是苦。就如我們現在講《法華經》,從開頭到現在,都一直在說苦、苦、苦,人生無不是苦,經文就是這樣。除了苦,還有險難,到<化城喻品>,看,多麼危險啊!不只是苦而已,這條險道是真實是苦,一直不斷在轉這樣的法。

 

所以,「小乘滅度,本非究竟」。小乘入涅槃,本來就不是究竟,雖然滅除了煩惱,自己得度,但這不是究竟。「亦無行者可依止之處」。他們在這個地方獨善其身,他們再下去要去哪裡呢?是不是真的斷生死了呢?他們到底要去哪裡呢?沒有一個真正安定的去向,他們還沒辦法了解要安住在哪裡?佛已經到佛的境界了,但是他們要安住在哪裡?當然,佛陀就教他:「你要再向前走,走到佛的境界去。」這是佛的心意。要向前走,就是要再行大乘法。

 

所以下面說,「而佛施權至此,即為滅度之境,故曰化作一城」。現在這些人來到這裡,已經得到小乘果位了,佛陀開始要讓大家知道,「你們到的這個地方是一個化城而已」。「明此城並非實相」,你們再走來的這個城,有讓大家休息的地方了,到最後也會跟他們說:「你們停止在這裡不是真實的。」只能先向大家安心一下,「那裡有一座城,你們大家不必怕,不要退還,也不要停住,來,再向前走,你看,前面已經有一座城在那裡了,我們若入這座城,就安穩了。」

 

所以「汝等勿怖,莫得退還」。

 

⊙汝等勿怖!莫得退還:汝等小機,勿於大教生怖畏心,莫得疲厭,中路退還。勸轉,勸令前進入城。

 

「汝等」就是小根機的人,「勿於大教生怖畏心」,不要在大教,就是大法,能利益他人處,生出怖畏的心,不可以。「莫得疲厭」,不要疲勞,要再提起精神來,不要厭入人群,要再向前走。中路懈退,不要這樣中路就退轉了,不可以,大家還是提起精神來,向前走,前面的化城近了。這就是開始向我們「勸轉」,要轉小為大。

 

<化城喻品>,就是要向這些小乘人「勸轉」,勸他:「你要再向前前進,寶處在近了,再提起精神來,向前前進。」這是佛陀的智慧,鼓勵這些守在小乘的人,要向大乘道路走。佛陀用心良苦啊!我們大家要了解佛的心意,佛心、己心,必須我們自己時時多用心啊!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