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4月27日】初心懈怠 半途欲退

Community:
Branch:

『身心懶惰於諸道業不能精進,因而退大向小懈怠惱亂初心,隨煩惱障礙大道業半途欲退。』
 
我們看看這段文,這幾天一直在說人間道險難,曠野無人,甚為恐怖。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要好好用心,思考我們這輩子,從開頭不由自己地來人間,今所了解的人間世事不盡人意,很多事情都是由不得自己。看透了,了解了,選擇修行。修行一段時間後,道心會慢慢退失,『身心懶惰於諸道業』,對道業已經慢慢不稀奇了、不認真了,回歸與平常人一樣的生活,就是帶著煩惱雜念,一點道氣都沒有。
 
自己內心道業已經放鬆了,無法如初發心那一念精進,所以退大向小。開始時的熱情,要為佛教、為眾生,要自度也要度他人,這念心慢慢退失了,回歸到修我自己就好了,顧好自己,不必管別人;做『為眾生』的事業,面對著各形各色的人,真的是很複雜、很辛苦,不如顧好自己就好了。
 
自己的內心已經懈怠,懈怠心一起,就惱亂了我們的初心。起初這念心往哪裡去了呢?提不起這分入人群中的熱情,慢慢地隨著煩惱障礙大道業,半途欲退。
 
自己的心態,自己來思考看看,初發那一念心,是不是與當初幾十年前、十幾年前,很多年前開始所發的那念心,到現在還保持著嗎?自己可以自問。
 
就如佛的時代,佛陀在靈鷲山講經時,有一位下定決心辭親割愛,來到佛的道場,向佛陀懇求:『佛啊!我想要修行。』佛陀問他:『你為什麼要修行呢?』他說:『在一個家庭裡,只是為了妻、兒,一輩子庸庸碌碌,很辛苦啊!家庭有很多很多的牽掛,無了時。我想通了,很想向佛的道路追求,求佛讓我出家,走在這條佛的覺道上,若能了解道理,我也能將佛法傳達給大家。』
 
佛陀說:『你有決心嗎?你能守你的志向嗎?』他向佛保證:『我已經下定決心了。』佛陀就為他落髮,修行了。一段時間後,他向佛陀說想要到山裡去,靜靜地找一個山洞好好修行。佛陀答應了,他真的找到一個山洞,距離靈鷲山還有一段很長的路。在那個地方很精進,認真地思考佛陀的教育,用什麼方法觀世間無常法。
 
他在那個地方用心觀察,經過了三年,他想:這三年時間裡,一直在觀察世間的無常,樹木、花草,水的流逝等等,儘管看到這些景象,知道這是無常,自然的法則,但是又能如何呢?我只知道這樣,每天都是在這樣境界裡,三年的時間過去了,到底我得到什麼呢?好像什麼都沒有得到。
 
自己又想:既然過著這麼無聊的生活,不如歸去,回家享受天倫之樂,以後的人生再說了。內心就這樣打定了主意,開始行動,離開山洞往山下走。佛陀知道了,也離開靈鷲山,往修行者住處走,一個是下山,一個是走到山下去等。遠遠地看到這位比丘果然是下山來了,佛陀運用他的神通,變化成普通的出家沙門的身形。
 
兩人相遇了,沙門就問從山上下來的比丘:『你要去哪裡?我想向你問路,我要上山去。來到這個地方很累了,到山上的路不知還有多遠,不如我們坐在這裡好好說說話。』
 
坐下來開始說話時,忽然間出現一隻看起來蠻老的獼猴,也是離開山上,來到平地。他們兩人話機一轉,沙門就問比丘:『奇怪啊!猴子應該是以樹林為家,生活在山林裡,為什麼會來到平地呢?』這位比丘就說:『這隻老獼猴,我觀察牠生活有三年的時間,我了解牠。牠有一群猴群,有妻、有子,這隻老獼猴每天每天都很辛苦,要不斷去有果樹的地方採果、取水,來供應家族,爬上爬下,看,牠的手腳都已經磨破皮了。可能太辛苦了,只是為了家族,這樣庸庸碌碌,磨破了手皮,是沒有意義,所以牠下山來,取得清閒。』
 
說完之後沒多久,這隻猴子離開平地,轉向山林去了,沙門就向比丘說:『奇怪,牠都離開山林了,為什麼又向山上去呢?』『可能是不捨眷屬,心有所戀著,所以又回歸山林去了。』這位沙門聽了之後,就開始向比丘說話。
 
比丘看著沙門,說話好像很沉著,說出來的聲音,是一種莊嚴、柔軟的音聲。他認真看,一直聽,沙門也慢慢恢復為佛陀的形象,比丘看到沙門的形象全身發光,自己的內心起了很慚愧、懺悔的心,覺得:佛陀知道我的心已經退轉了,了解我半途退失道心了。佛陀為了他,捨去在靈鷲山說法的身形,來到山下。所以他向佛頂禮、膜拜,求懺悔。
 
佛陀就說:『一切意流衍,一切就只是一個心意,就如溪水流,是日已過,命亦隨減,現在看到的溪水,不是當下看到的這個溪水,因為你看到的這一段溪水已經流逝過去了。你的意一樣的,逝者如斯夫,就如流過的水,這念初發心不存在了,隨著溪流過去了。
 
一切都是在六道輪迴中,就如愛結如葛藤,人的心就是貪於愛,愛的結如葛藤一樣將樹枝、樹幹纏住了。這就是欲愛未盡,煩惱未淨;煩惱還未清淨,欲心還未去除,如葛藤一樣纏住了。
 
唯慧分別見,唯有智慧,你要用智慧來分別。你三年時間觀無常,心無所得,因為沒有啟發智慧。你靜中有變,都是用你自己的心意,讓心意不斷隨境界而生活,沒有提醒自己無常的真意義,那個愛結還將你纏住,你想要再回到家庭享受家庭的天倫之樂,這就是愛的結未盡,你的慧命、智慧並未成長。若能用智慧觀察無常的境界,自然會啟發慧命。就是因為意還未斷、愛還未盡,所以智慧未增長。唯有智慧,才有辦法讓你能分別周圍的境界,斷除了愛的根源。』
 
這位比丘聽了之後,『對啊!我的意識,只在這個境界裡,每天雖然人很靜,看花開花落,春、夏、秋、冬,知道這是無常;看溪水流淌,知道水的流逝,無法再逆流回來,所以只是知道它流過去,不知道人的生命也隨時光流逝過去,不會再回歸,如隨溪水一直流,這些水不會再逆流回來。這就是愛結,因此起了一念不如歸去,不如回家吧,這種心念,愛結的這個葛藤還是將我纏住了。』這就是心的無明煩惱。
 
『感恩佛陀在半途指點我的迷津,我一時糊塗懈怠,生起退失,退大向小,修小乘法的心。本來打算若是修行有成,我要度眾生,這個﹃我要度眾生﹄那念心已經退失了,還想要回家享受家庭的快樂,這是錯了。』他向佛陀表達他的錯。佛陀很歡喜,『能夠想得通,了解了,你就回歸僧團,好好在僧團中修行吧!』就這樣隨著佛陀回歸僧團去了。
 
這是在佛經裡一段佛在世時的故事,佛慈悲,弟子內心在想什麼,佛知道,及時半途呼喚再回歸。這就是我們凡夫心,時時都會起心動念,這念心若沒有好好照顧好,『因而退大向小懈怠惱亂初心』,『隨煩惱障礙大道業半途欲退』。
 
⊙中路:非是半途,但以發心為初始,至佛為終,於此中間,而起退大之意,故名『中路懈退』,即擬向往菩提大道。
 
我們前面說過了,到半路就想要退轉了,其實這是一種形容。發心起步向前走,從最初發心要修行的起頭,開始向前走了,以那念想要到成佛的心,做為他的終點,但還沒到終點,在半路就想要退轉的心態。
 
我們修行,發心容易,所發的心也很宏大,一定要到佛的境界去,但是經不起人我是非的考驗,不必幾年就停滯了,心就退轉了。本來迷失的人生,有一位導師來帶路,隨導師向前走,但半路就想要退了,要走回原來的路。『於此中間,而起退大之意』,在往菩提大道的半路上想要退轉,這叫做『中路懈退』。目標還沒到,但是我們在中路就想要退轉。
 
前面的經文說,『有一導師聰慧明達,善知險道通塞之相,將導眾人欲過此難。所將人眾,中路懈退。』
 
『所將人眾,中路懈退』,這是指聲聞、緣覺二乘人,本來發心修行,但是根機很小,佛陀應他們的根機,說他們所需要、聽得進去的法;然而聲聞就停滯在聲聞,緣覺停滯在緣覺裡,在半路,不想要再往前走,不想要到成佛的境界,不想要走過這條大菩提道。
 
下面經文再說,『白導師言』,想要退道的人,開始向導師這樣說:『我等疲極而復怖畏,不能復進,前路猶遠,今欲退還』。
 
⊙『白導師言:我等疲極而復怖畏,不能復進,前路猶遠,今欲退還』。《法華經化城喻品第七》
 
這群人不想要再向前走,這是譬喻佛陀要講《法華經》了。《法華經》乃是成佛之道,希望人人發大心、立大願,再向前行菩薩道,走過菩薩道,才能到成佛的境界。佛陀這樣告訴大家,二乘人怕了,『修行修得很辛苦,好不容易才將無明煩惱去除,又要我再入人群,行菩薩道,我會怕。』所以不想要再向前求大乘法。
 
因為行菩薩道,往前的路好像還很遠,萬一受到濁氣污染,我們不就又退回去了;好不容易已經斷煩惱了,前面的路這麼遠,我們不敢再向前行,所以欲退還。這就是修行的過程,就如走路一樣,修行的過程是這麼辛苦,要用這麼長的時間,很辛苦。
 
導師,有四種導師。
 
⊙導師有四:通途慈悲導師、結緣導師、權智導師、實智導師。
 
第一種就是『通途慈悲導師』,能夠通達這條路的去來,這樣的導師要帶人過這條路是很安全的,因為這條路他很熟。就如現在說的,登山有嚮導,這就與導師一樣,帶人登山,才不會迷山了。
 
這條險要的道路,很危險,有導師來來回回,引導人人平安走過,不只是通這條路,還能『通他人心而導正』,這就是導師。不只是識路,也了解人的心性,帶人走正道。所以在經文中說,『有一導師將導眾人』,這麼的通達,不只是路通,也能通人心。
 
⊙通途慈悲導師:通他人心而導正,文中有一導師,將導眾人。 結緣導師:從我師故,文中所將人眾白導師言。
 
再另外,第二就是『結緣導師』,『從我師故』,就是侷限在一個範圍裡,帶你走這一生、這一世,這一段的人生。就如我們讀小學,有小學老師,讀中學,有中學老師,讀大學,有大學老師,畢業之後,就不必有老師了。如此一階段一階段的導師,這是『結緣導師』,生命中與我們結緣過的老師。
 
『文中所將人眾白導師言』,是指帶的這些人,被帶了一段後,就向導師說:『我怕,我要到這裡就好。』與我們平常小學畢業之後,要再向中學走,小學就到此為止,要告別他的老師,再向他另外一段的人生;或者是『讀書很辛苦,我到這裡就好了。』畢業了,這一段這樣就好了。這就是與人生中,為我們帶路的結緣導師一樣。
 
⊙權智導師:隨機施小教故,文中導師多諸方便是。
 
第三就是『權智導師』。權智導師就是『隨機施小教故』,『文中』所說的『導師,多諸方便是』,如前面的經文,用種種方便法,讓你不必怕,向前走,過去的路很危險,你已經走過這段路。佛陀弟子中的聲聞與緣覺,佛陀投其所好,所說的法,他們都能接受,隨佛的教法接受,聲音入心來,斷諸煩惱。而緣覺,佛陀所指導的,『看,人間無常,十二因緣法,生死的源頭在哪裡,你要很清楚、了解。』緣覺清楚道理了,緣著這個境界,了解人生的生死無窮盡。這都是教聲聞、緣覺的方便法。
 
⊙實智導師:取開權故,文中導師知此人眾。
 
第四,是『實智導師』。實智導師就是『取開權故』,已經到這裡,你該斷的煩惱斷除了,該解的結也已經解開了,你應該要再向前前進。
 
法度入心來,你要用功、知道道理之後,要再去度他人。所以『滅度』這二字就是『涅槃』,『涅槃』就是『滅度』。『滅度』就是滅盡一切煩惱,將法度入自心,再度他人,這也就是『涅槃』。小涅槃就是緣覺、聲聞,只是斷煩惱;還有大涅槃,就是法度入心來,還要投入人群去度化眾生,心不受動搖,這條路要繼續走。
 
⊙四從時異,人只是一,並是王子。
 
這是佛陀用這四種階段,循循善誘引導人;而依這個方向,雖然分四種階段來引導,其實是『一』。所以,『四時雖異』,人只是『一』。
 
時間不斷過去,四十多年了,這些人一直在修行,過程是這樣,不要再停滯了,要趕緊向前。其實人人都是佛子,也是王子——法王之子,也就是佛子,不要在半途,應該要承擔佛的家業,荷擔如來家業,入人群,度眾生。
 
所以『今白者』,就是這些人開始有起了疲倦的心。
 
⊙今白者,正白結緣之導師。以其退大則大滅,接小則小生,一生一滅感於法身,呼此為白。王子知其退大,即是聞其所白。
 
『正白結緣之導師』。『以其退大則大滅』,用另外一個說法,小學畢業,就是告別了小學,中學畢業就告別中學,這樣一段一段。當然,我們也要再連接下去,到大學,到博士班的程度,應該要一段一段向前走,若是退回去,那就是沒有畢業。若是小學畢業,就不想再上中學,這只是結緣而已。若過了一段,能再向前前進,修完博士後,就當教授了,同樣的道理。
 
對修行的方向來說,這一輩子的種子帶到來生,繼續修行,時間要很長久。<化城喻品>的一開頭就告訴我們,塵點劫前,無始以前,生生世世,就是這念心,一段的生死,是一生一滅感於法身。法身常隨我們生生世世過來,也就像結緣導師,生生世世,一段再來一段;段段的分段生死,段段的生死都有結緣導師,不斷在指導我們。因為路很長,段段的生死,段段都有法身。
 
我們的心來回在生生世世中,常常聽到『生生世世在菩提中』,就是這樣的道理。也幸好有結緣導師,佛陀不捨眾生,段段、生生世世,在我們還未成佛之前,不斷靠著導師生生世世引導我們。所以『感於法身,呼此為白』,如此來呼喚導師。
 
『王子知其退大』。法王之子,我們要有善知識,善知識若知道我們要退大了,他會呼喚我們要往前走,路才是平安的。『即是聞其所白』。在這裡,彼此之間也要有善知識來相伴。『將導眾人』,不是只有一個,要引導的是這麼多人,這當中,若有人想要停滯,就有人能好好地輔導他。
 
所以『我等疲極而復怖畏』。
 
⊙我等疲極而復怖畏:我等小機,疲倦困極,而復於大,生怖畏心。『疲極』,善根微弱,無明所翳,則不能進。『怖畏』,厭生死,則亟欲退,故需有休息之所。
 
我們這群人疲倦了,開始要向導師呼救了。向導師呼救,叫做『白佛』。『我等小機,疲倦困極』,我們來到這裡,已經很疲倦了,修行到這裡很累了,難再發大心、立大願。『而復於大,生怖畏心』,因為前面的路還很長。
 
所以,凡夫啊凡夫,生生世世難免還是由不得自己,這時候我們有這顆種子,能遇到善知識,有導師引導我們,但在生世中也是會『疲極』。『疲極』,因為『善根微弱』,就會疲極,覺得很累,所以『無明所翳,則不能前進』。翳,就如眼睛看東西,模糊了,是因為眼睛生翳。眼睛模糊了,要看到前途,好像很遠一般,會怕,不敢去。
 
『怖畏』,就是『厭生死,則亟欲退』,我們已經從小乘好不容易斷了煩惱,能滅生死,何必還要在生死中入人群去呢?所以我怕、我厭,厭生死的苦難;一直想要退道心,想要休息,我們現在只想要找一個地方來休息,不想要再向前前進。
 
⊙不能復進:遙望前路道遠,心生疲困不能起精勤進修。云不能復進向大道。
 
『不能復進』,遙望前路,道還很遠,不知道到底還有多遠。『心生疲困,不能起精勤進修』,不想要再向前進修了,只想找一個地方休息。『不能復進向大道』,不想要再往前面的路,不論路有多大,我只想要休息。
 
所以『前路猶遠,今欲退還』。在這裡稍微休息一下,想要再回頭,我們不想要前進了,這樣就好,只要不再淪入生死輪迴。這就是『凡愚望佛』,凡夫愚癡,只能看佛,但是『隔絕五道』,他所看的遙遠,是遠在哪裡呢?佛是在五道的另一邊(編按:涅槃的彼岸)。我們凡夫在五道之中,要見到佛,就是要超越五道。要能修行到真正超越五道,時間還很長,我們凡夫愚癡,要看佛,還是看不真切,還是隔得很遠,所以叫做『猶遠』,還很遠。
 
『自惟己力所不及』。自己覺得已經沒體力了,無法再向前走。小乘人就是一直覺得修行只能斷煩惱、斷生死,因為生死可怕,人間很複雜、很險,一不小心就要墮落地獄、餓鬼、畜生道,不能自拔。只是怕,不敢挺胸向前走,這樣畏縮在原地,自己想:我一己之力辦不到。自己有法也還不敢度人,『自惟己力所不及』,覺得自己不及,所以『今欲退還』。
 
⊙前路猶遠,今欲退還:凡愚望佛,隔絕五道,故云猶遠。自惟己力所不及,故今欲退還。
 
學佛,我們要很用心,身與心雖然每天都覺得很累,但是每天也都要該做的事情。『為佛教,為眾生』是初發心的使命,沒有一天不說累,但是每一天都是要面對芸芸眾生,隨著日子一樣要向前,生命是減少了,但願與眾生結善緣、造福業。這就是我們發心,這一生中應該盡的。我們要發心如初,成佛有餘。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