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03月04日】愛灑四方 眾善共行

Community:
Branch:

上人勉勵大眾:「只要愛的一念,可以不斷地傳,淨化著,可以讓更多人得到幫助,菩薩一個個的慧命增長,看到每一個菩薩我都心生歡喜,很感恩!」(攝影者:王棉棉)

【證嚴上人3月4日志工早會開示】
「真的是感恩啊!每天,有這樣彼此之間來互動,互相分享真的是很感恩,尤其是現在在三重(靜思堂),應該有千多人單線連線中,也都是為了精進。」

每三個月舉辦一次的慈濟大型精進日共修活動,3月4日在慈濟三重靜思堂舉行,透過視訊連線,全臺各慈濟會所得以同步進行。證嚴上人在今日(3/4)志工早會上,感恩現代的科技發達,能讓大家無處不在,彼此分享投入慈濟的心得。

「期待人人日日精進,時時共修,共修不一定說天天共聚在一起,因為人間菩薩分布在各社區、各地方勤耕福田,但是也更需要,我有志一同,共同行在菩薩道上,方向如一,我們志願堅固,總是為天下苦難眾生而付出。現代的社會很需要人間菩薩社區關懷,更需要人間菩薩招生,人與人之間彼此服務,互相關懷,所以我們要時常要有共同一念心,也要時常都有這樣的聯誼活動,共同勉勵、互相精進。」

有心援助路坎坷 廣招菩薩度人間

上人感恩人間菩薩們愛的能量時刻都在發揮,同時亦感慨天下災難偏多,全球大乾坤不調和的事情,天天都在國際新聞中看到。

「索馬利亞那樣乾旱,很苦,長年累月在不安的國度裡,貧窮的人間真是苦不堪,加上旱,所以寸草難生,如何耕種呢?看到地上很多牲口,也都乾渴死掉了,植物也很難耐旱,也都乾枯掉了,何況人呢?」

位於非洲的索馬利亞長期遭逢乾旱和戰亂,鄰近的肯亞近來同遭逢旱象,非洲東部因旱災產生種種嚴重的人道危機,讓上人不禁回想起慈濟曾經援助過的衣索匹亞;衣索匹亞與這兩個國家相鄰,慈濟曾在1993年與法國世界醫師聯盟簽署投入為期三年的「衣索匹亞醫療援助方案」,為當地建立醫療中心、門診中心、醫療站,並訓練當地的醫護工作人員。然而,過程仍是十分艱鉅不易。

「不只是道路難走,其實文化也很難溝通。比如說有一段時間,他們的醫療非常缺乏,我們與無國界這樣的醫療團隊想要去幫助,到了村莊裡去,拿起照相機,他衝鋒槍就拿出來,他說『這不能攝,攝就把我們的靈魂攝走了。』還是那樣的原始,真的很多都各不同。你要給他們醫療真的也很難,無法去施展,種種都是行不通的,就是要去施展愛的能量,真的也是很難。」

事隔多年,上人回顧當年要在當地蓋醫療中心,連磚頭也買不到,只能買大石頭回來,自己切成一塊塊來搭蓋,範圍也只是小小的一間;為他們培訓的醫護人員,其實也僅能止於一般非常簡單的醫護工作而已。

「為他們訓練三百多位,應該也不是叫醫師、護士,他們就是說醫療工作人員,教他們如何認識傷口,教導他們如何擦藥,給他們很普遍的感冒藥、胃藥等等,教他們都是很簡單的,設備也很簡單,他們就叫做醫療中心。」

不忍曾經走過的地方如今仍陷於苦難中;然而,即使現在想關心也仍是障礙重重,難以達到將物資直接交付給苦難人的目的。因此上人即使於心不忍,也只能暫嘆無奈。又看到南美洲秘魯中部發生土石流,至少有三十棟房屋被掩埋,許多人往生;還有委內瑞拉經濟每況愈下,糧食和醫藥的缺乏,已產生嚴重的人道危機,令人不捨。

「這都是在國際間,不管是無常的發生、天災的造成等等,都是感覺很無奈,我們要人間菩薩大招生。剛剛我說的,在臺灣,每三、六、九月,他們都有在大精進,這大精進現在的三重連線,也有一千五百人,都是慈濟幹部,這都是人人要認識如何培訓新進的菩薩,我們如何招生,我們要如何培訓他們。」

一念善翻轉人生 一把米勤耕福田

這幾天,馬來西亞、緬甸等多國慈濟志工也專程前來三重靜思堂精進取經,學習如何傳承慈濟慧命,菩薩招生。

「2008年的一個因緣,一個(納吉斯)風災,慈濟人踏上緬甸,也感恩馬來西亞,馬來西亞跟緬甸比較近,比較方便,因為馬來西亞精神的理念很扎實,讓我很放心,所以我就請馬來西亞的菩薩到緬甸去,從這樣踏上緬甸,開始發揮到布善種子,耕種福田,看到他們就地取材,緬甸的菩薩就地取材。這幾年來多開心,這就是歡喜心,他們已經傳給當地。」

緬甸志工3月3日回到花蓮靜思精舍分享當地的慈善足跡,特別是從慈濟援助被當地人稱為「福種」的優良稻種後,當地貧窮的農村感受到慈濟竹筒歲月精神,農民自發性以每餐少吃,取出一把米合起來幫助更窮困人家的許多故事。

「烏丁屯曾經是很貧困的貧農,現在轉個身,翻轉人生,過去破爛的房屋,現在是磚瓦的房屋,而且他開始耕種的時候,如何開始改善耕種的方法,從灑農藥、化肥,一直到改善過來,不灑農藥,用他的誠心,天天都在田間裡,那樣繞著在田間裡唱著祝福,而且跟稻田說好話。」

不可思議的是,這幾年下來,烏丁屯的稻田不灑農藥,竟然年年豐收,比灑農藥的稻田生長得還好,生活逐漸改善,原有的草茅屋也已經改建成為磚造的房屋。

「他還把他的草茅屋留著,沒有拆掉,前面的那一個房屋,跟後面那房屋完全不一樣,這房屋也可以成為跟聯絡處一樣,每一次要講慈濟的精神都是在他的家裡,他去年(2016年)已經回來受證,他人生轉變,多年來不斷看他的進步。他現在另外又買了一塊田,他就把這塊田的收成,完全都是做慈濟,成為慈善的一塊田,那就是名符其實的『福田』。」

愛心擴散遍鄉鄰 淨化自心長慧命

而隨著烏丁屯及緬甸慈濟志工的推廣,一把米助人有如慈濟竹筒歲月精神的慈善行動,就在緬甸農村中擴散開來。某次慈濟志工在推廣米撲滿助人時,一位農民烏善丁先生一下子跟志工要五十個塑膠桶時,還讓志工半信半疑,一時無法置信。

「她(志工)就是在說話的時候,這個庄頭,另一個村莊,有另一位叫烏善丁,他就是發心;講的人沒有感動,聽的人很感動,當場跟她要五十個這樣的桶子。講的人以為,『這個人會不會太貪心啊?』因為講的時候前面有一位婦女,就說:『這桶子不錯,我們領回去可以放東西。』所以這一位年輕的菩薩,耳朵聽到心裡就起一念,心裡想著『妳怎麼會這麼貪心』,後面這位先生要五十個,難免又起了一個動念,就說你貪得更大,就不理他了。好在她話沒有說出來,只心裡這麼想。」

這位志工就告訴烏善丁,隔天要發放了,請他隔天再來,心想這位農民隔天應該不會再來了。但沒想到,隔天烏善丁仍然來到現場,而且一樣要求要五十個塑膠桶。

「好在有另一位師姊問他說:『你為什麼要拿這麼多?』『我要拿回我的村莊裡去推動。』果然,他回去了,真的在推動。因為我們年輕菩薩要去看看這個人這麼貪心,拿五十個回去要做什麼?果然他回去已經勸募三十多人了;可是現在,知道嗎?已經八個村莊,村裡每一戶都是米撲滿的會員,他們可以每個月都要跑,每個月回收回來有五百多公斤,可以維持二十八戶人家,很窮的人家。」

烏善丁的善行令上人無比讚歎,一個人可以影響到八個村莊,而且每一戶都不放過,用募得的五百多公斤米,達成每個月幫助二十八戶窮苦人家的心願。

「這都是很不簡單,八個村莊都這樣走過來,月月都這樣走,真的是很感動呢!各位菩薩,我們人間菩薩招生,很感恩仰光的菩薩,這樣很難走的路,他們還是每個月都會去回收,而且發放。昨天聽到他們分享的慈善與教育,我今天要聽的就是醫療和人文,還有繼續的,真的是緬甸功德無量。」

感恩緬甸志工的用心,上人以此勉勵大眾:「只要愛的一念,可以不斷地傳,淨化著,可以讓更多人得到幫助,菩薩一個個的慧命增長,看到每一個菩薩我都心生歡喜,很感恩!」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