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0月24日】無漏福慧為最後身

Community:
Branch:

『斷除諸煩惱清淨定慧無漏,無量數劫修福慧為最後身,思惟修無漏證二乘無學果。』

修行,就是要斷除煩惱,煩惱斷除,我們的心才能夠清淨無染著,無染著的心才能夠定,定而生慧。戒、定、慧是三無漏學,這是修行者平時修行不可缺少的,而要修的時間是無量數劫,不是短暫的三五年;我們的無明佔滿了心地,這種無明煩惱是累劫這樣不斷累積來的,不是一輩子有辦法掃除。

就如垃圾,我們平常沒有整理,如果囤積太多骯髒(之物),要整理好,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必定要耐心地每天每天整理。我們住的空間,同樣也要有時間來重新清理,何況是我們的心宅──真如本性。

清淨如來本性,那就是無染的智慧,所以說,我們必定要有清淨無染的智慧。如何讓我們的心宅清淨?就是要好好的自我建設,心量有多大,智慧就有多大;你的心量若能遍虛空法界,將虛空法界的真理入我們的心來,心(更能)無限量,無限量的界址,無限量的境界,無限量的法都能入我們的心。這種無限量的境界,需要(心宅)遍清淨而定,這不是一生一世,是要無量數劫的修。

要修什麼呢?修福、修慧。福,要入人群中去與眾生結福緣。在芸芸眾生中去尋覓,覓出了煩惱,用什麼方法來滅除煩惱?那就是用智慧,在芸芸眾生中修福,增長智慧。

(諸佛菩薩)修行的過程或從聲聞,或由緣覺;開始時從耳根聞法,瞭解了法的道理,再用心的思惟修,好好地思惟,好好地長時間來修行,要修行什麼呢?四諦、十二因緣、六度,這樣多管齊下,不離戒、定、慧。從聽來之後去思惟,同時身體力行去體會,才會有福、有慧。聲聞、緣覺到了修行的最後身,就是煩惱都去除清淨了,佛陀再進一步鼓勵,不只是獨善其身,還要轉小為大。

佛陀希望我們知道了道理,不要再結惡緣,要清清楚楚結好緣,在芸芸眾生中去體會煩惱無明的來源、道理,預防自己不再犯無明,不再由不得自己隨著外面境界牽引。你不入芸芸眾生中,哪有辦法斷塵沙無明惑呢?經過了入人群的菩薩行,這樣磨過來、鍛鍊過來,增長慧命,這就是『思惟修無漏證二乘無學果』。在這當中,二乘無學果才是叫做最後身。

最後身之後,還有進步空間,那就是菩薩,完全清淨,不怕眾生污染,這就是要用心修行,去除煩惱,『清淨定慧無漏』,這必定要用長久的時間,用很微細的智慧思惟修,修無漏行。我們凡夫想要修行都離不開這些法。

⊙『爾時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旃延等,皆悉悚慄,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捨』《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前面佛陀為迦葉尊者授記,接下來還有,其他的弟子很盼望佛陀能點到他的名字來授記:迦葉已經受記,後面有沒有我的名字?他們會擔心,擔心沒有份,所以『悚慄』,很驚惶、很擔心,就是心不安,所以『一心合掌』,一直在等待。『瞻仰尊顏,目不暫捨』,表示很期待的表情。這是我們昨天說過的,已經解釋過摩訶目犍連。

接下來須菩提,須菩提也有須菩提的因緣。

⊙須菩提:此云空生,初在母胎便知空寂;又云善現尊者,生時善相現故。

『須菩提』解釋為我們(華文)的意思,叫做『空生』。因為他的母親從懷胎開始,看到什麼事情就能體會『一切皆是空有』,母親對東西的見識,與還未懷孕以前都有所不同。所以,他剛剛出生時,家裡的庫藏忽然間無緣無故消失了,大家都很驚惶:小主人一出生,為何家裡的庫藏一切都消失了?所以就請相師來看這位剛出生的孩子。

相師就說:『這是吉祥吉兆,這個孩童一來,他就能體會到世間一切事物的原理。』所以這是一個吉祥,一個吉兆,知道他的母親懷胎時,對所看見的事物都能通徹,一切的道理,一切的事物,最後都是歸空。所以將他命名為『善現』,因為他出生的時候,家裡的東西,所有的寶物都空了,將他取名後,一切庫藏的東西又再回歸。所以後來須菩提,有人稱他『善現尊者』。

⊙須菩提漢譯善吉,其生之日,家室皆空,父母驚異,相師占云,此是吉相,故名。又譯善業,稟性慈善,不與物爭,及其出家,見空得道。

須菩提,(華言)也叫做『善吉』,他出生後,從小到大,一直『稟性慈善』,就是很仁慈,很善良,『不與物爭』。

後來出家『見空得道』。聽聞佛陀所說的法,他瞭解一切的事物都是四大合成的;事是煩惱,煩惱惹是非,聽、看(世間的)這一切都是歸於空,空寂的道理很清楚,所以說『見空得道』

⊙兼修慈心,得無諍三昧,善護三業,故名。又譯空生,以其生時,家宅皆空,故名。須菩提出生婆羅門教家庭。

『兼修慈心』。他知道一切皆空,卻是很慈悲,從小一直到修行,都是為別人設想,『得無諍三昧』。與人無爭,與事無爭,與世無爭,就是這麼寬闊的心。所以『善護三業』,他很堅守身、口、意三業,保護自己這念心,所以他能三業清淨,這就是修戒、定、慧,是無漏,是清淨。這種的清淨心,在佛門中,為人人所尊敬。

他修行之後,又回到家鄉度他的父母。其實是他的父母先信仰佛法,在家時,他深心體會佛法,才去出家。他本來的生活很富有,出家之後,依照佛制,也同樣去托缽,但有一個原則,乞富不乞貧。

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在僧團中受到比丘的議論紛紛了,批評他看不起貧窮的人,喜歡去富有家庭托缽是為了食物豐盛,後來他就向大家解釋:『我不是這樣,只是想到貧窮困苦的人,吃都不夠了,維生都困難了,我們若去托缽,他還要多準備一份(糧食)來供養我們,如何還有餘糧呢?若是向富貴人家托缽,對他的食物並無損。』他完全是為人設想,而不忍心去貧困的家庭托缽,所以他乞富不乞貧。但是迦葉尊者則完全相反,他是乞貧不乞富。

摩訶迦葉這樣說:『我完全是乞貧不乞富。我的理由是,貧窮人的過去生中就是沒有造福,今生此世才會貧困。我希望這些貧困的人有機會種福田,有機會布施供養出家人,讓他造福,在來生免除饑饉,來生不再沒得吃。希望貧困的因去除,讓他轉貧為富。』就是讓這些貧困的人種下一念布施的種子,將來有福,有機會去除貧窮饑饉的環境。

我們過去有解釋迦葉尊者乞貧不乞富的原因,貧婆乞來一碗餿了又不乾淨的稀飯,迦葉尊者依然向貧婆乞這碗粥,貧婆說:『我這碗稀飯已經餿了,已經不乾淨了。』迦葉尊者還是不嫌棄,就說:『這也是一分供養。』所以這位貧婆將餿了的稀飯倒進缽裡。

迦葉尊者擔心貧婆不信任他,就在她的面前將這碗已經餿了,污穢的粥喝下去。這位貧婆很高興,她覺得:我就是無法供養,今天尊者真心接受我的供養,我虔誠地感恩。後來貧婆過世後,就生到天堂。

所以說來,迦葉尊者他的乞食與須菩提的乞食,兩人剛好相反。一個是乞富,一個是乞貧,這兩人的方式佛陀都不贊成,沒有哪一個人是對的。所以佛陀訶斥他們:『你們兩人(的作法)都不對,因為(乞)貧與(乞)富都是極端,不是中道。』

其實我們要隨緣托缽,合乞食法。我今天走出去在哪個地方托缽,分到這個地方開始見到人家的第一間,不論有錢沒錢,若是沒因緣,也是空缽到第二戶;第二戶若貧困,給的量不夠,一點點而已,我再到第三戶,直到第七戶(,如此的次第行乞)。

我今天的因緣就是這樣,有的人沒有給我,有的人給的很少;量還不夠,我還能再到第二、三,到第七戶,今天的因緣就是這麼少,今天的福就是這麼薄,就不再走到第八間。我若是托缽一戶,量就夠了,(只要)托缽一戶就可以了。這就是佛制的沿門托缽乞食,不論是貧或富。

我們出家人的這個缽叫做『應量器』,意思是我們今天這個缽食是應身體的營養吸收,也就是(缽器內的份量)剛好讓我們能吃飽的程度。

我們出家人真正的佛制乞食是不擇貧富,不分污淨,不分穢淨,也要很嚴肅威儀,次第行乞。『次第』就是第一家、第二家,依照次序行乞。所以須菩提受持佛教,自然就會隨順糾正,他乞富不乞貧的做法,已經開始隨順佛陀的教導,也乞富,也乞貧,他改過來了,但是迦葉就是說:『我要修苦行,面對的就是苦難眾生。』佛陀對迦葉頑固的這一個缺點,也是無奈:『隨他去吧!』雖然他這樣是不對,不過改不過來,所以隨他去。

總而言之,我們學佛就是要很清淨,要真正重視因緣果報觀,在僧團中不是沒有是非,同樣的(也有),他是如何修行,就有人如何的批評。你們想,過去的社會,佛陀的僧團就有這樣的情形了,何況是我們現在呢?法,總是一切皆歸於空,我們要如何讓真如本性能時時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這才是我們修行的方向。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啊!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