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0月10日】隨其心淨則國土淨

Community:
Branch:

『國土天時人間,正依行與法;國土淨者,平等淨心之所感;瓦礫荊棘,雜心感;便利不淨,染心感;坑坎堆阜,諂曲心感。』

昨天我們說過了,迦葉尊者未來能夠值遇三百萬億佛,所得到的國土很莊嚴、很平坦,這是他所修來的。

經過了這麼多佛的教育,心調整得很平靜,心淨即國土淨,所以『國土天時人間』。他的國土裡有這麼多智慧的人,時間也是同樣,佛的壽長十二小劫,正法二十小劫,像法二十小劫,佛的名是『光明』,國土名是『光德』,這都是修行的因,從自己的內心,清淨光明的德行所得來的。

(『正依行與法。』)外面再經過三百萬億佛的教育,應該是說累生世與這麼多眾生所結的福緣,所以他得來了國土、天時、人間之正報、依報,他的正報、依報是來自於行與法。『行』就是累生累世堅定信心,累生累世親近佛。正法,是在我們的心裡,有心受法,身體力行,正法就永遠在我們的心中。

就算佛在世時,我們若是沒有歡喜去親近佛,與像法有什麼差別?與末法有什麼不同呢?有看到佛,但是心不起恭敬心,有聽到法,卻認為與我一點關係都沒有,這樣即使與佛同世也不是正法,這樣的人,心中沒有法,根本就沒有正法、像法的差別,這是完全沒有法。

我們既然有幸聞佛法,我們應該要用很虔誠的心來思惟修,要時時思惟,聽到的法到底是什麼法?在人世間有什麼作用嗎?我們現在一邊聽法,一邊印證。現在的世間,在濁世中,聽到人世間怎麼這麼多不調和呢?有四大不調,有人心不調。

四大:地、水、火、風。地大不調,現在的尼泊爾震災後,昨天視訊互相溝通,傳回來的畫面,看到秋良居士(黃秋良)第一個來說話,聽到他的聲音,第一句話就這樣說:『師父,我很想哭,不過我不能哭。這塊土地的人民苦不堪。雖然我們為他們搭起帳棚,大帳篷已經搭起來了,但是一個帳篷裡面擠百多人,住的品質很不好,又沒有廁所,實在很苦!師父,我們想辦法來幫助他們?是不是能像菲律賓那種簡易屋嗎?』

我就告訴他:『暫時棲身啦!這個大帳篷,本來能住四十人,因為它二十四坪,四十張床放進去,應該比他們用竹竿撐起破爛的塑膠布,好多了,這樣能先改善他們的環境。』但是,他們人很多,彼此之間心寬念純,『來啊!來啊!可以大家擠在一起。』所以一擠進去,四十人住的變成百多人(一起住)。

我們現在來為他們增加帳篷,想辦法將福慧床趕快設法送過去,若能夠帳篷增加,床一張一張排起來,一頂帳篷,給他們四十張床,這樣他們的生活就完全改觀了。因為簡易屋談何容易啊!簡易屋要準備,到了那裡還要重新搭建,時間要拖得很久。

我們趕快用目前能買得到的,趕快送到那裡,福慧床也趕快大量運輸過去,改善他們現在那個在塑膠布底下的生活環境,那就有很大的差別了。先把心靜下來,我們專心來為他們目前,救急的時間要如何做。』

這就是我們在娑婆世界,四大不調中的『地大不調』,瞬間的地震之後我們看到一大堆、一大堆幾樓高的破瓦、磚塊,這實在是無常啊!地大不調、風大不調、水大不調、火大不調,在天下之間,這是大自然,在這個娑婆世界多少的苦難。

還有人禍,人心不調和,『只要我高興,有什麼不可以呢?』『我想要罵人就罵人,這是我的自由啊!』不管真的假的,總是盡我所高興,所以沒有法可治。這是我們現在社會人心不平。

但是回歸回來經文,佛陀讚歎迦葉尊者將來會成佛,但是要去親近、奉侍、恭敬、尊重三百萬億諸佛,這樣的付出。當然昨天就跟大家說,我們若看人人是佛,對人人恭敬、尊重,希望接受到我們的誠意,能夠調整心,心平氣和,能夠受法,這樣國土才能平正,才能多一些好人,智人——有智慧的人,才能再增加上來。

再說,『國土淨者,平等淨心之所感』。這個國土要能夠真正平和,就要慈悲平等觀,自然我們這個國土就天時地利人和,因為人間的天、地、人都能很清淨,人心清淨,慈悲平等,才能感得我們的社會祥和、平安。

『瓦礫荊棘,雜心感;便利不淨,染心感』。為什麼會『瓦礫荊棘』?這『瓦礫荊棘』就是我們的雜心所感。雜心,就是心不專。修行心不定,欠缺思惟修,一天到晚全是煩惱,心常常都像垃圾,說話常常像刺一樣,那些無明一直要去傷害人。這樣的心態,就是瓦礫荊棘。染心感便利不淨,『染心』就是污穢的心,染來很多不好的習氣,很多不誠意的心。

『坑坎堆阜,諂曲心感』。這樣崎嶇不平,這種『堆阜』很多,意思就是有這種諂曲的心,累積起來很多,將來遇到也是這樣的環境。所以,我們現在要很用心,如何將心整治得很平,如何用心莊嚴我們的心地。

⊙『國名光德,劫名大莊嚴,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說這麼多,我們現在要了解,因為佛陀向迦葉尊者授記,未來成佛的名字叫做光明,應該大家還記得。他的國名是光德;劫名大莊嚴,他的時代都是大莊嚴,因為裡面有很多智慧的人;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住世二十小劫,很長。『劫』就是劫波,長時間。

再接下來的經文說,『國界嚴飾,無諸穢惡、瓦礫、荊棘,便利不淨。其土平正,無有高下、坑坎、堆阜』。

⊙『國界嚴飾,無諸穢惡、瓦礫、荊棘,便利不淨。其土平正,無有高下、坑坎、堆阜』《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這個地方都沒有這些。剛剛我跟大家說了這麼多,這些環境在光明如來的國土都沒有,全都是很莊嚴,街道、房屋都是很莊嚴,更沒有那些不淨的東西,都是很平正。

⊙國界嚴飾,無諸穢惡:依報清淨,離諸惡相。國土淨者,皆由平等淨心之所感。

『國界嚴飾,無諸穢惡』就是『依報清淨』。依報,依這個地方而出生。這『依報清淨』,是指『離諸惡相』,都沒有惡的形態出來。

所以『國土淨者,皆由平等淨心之所感』。平等就是慈悲等觀,大家過去生中都有這樣修行,慈悲善良,人人平等,這種『平等淨心之所感』。這是因為過去生有這樣修行,所以我們會來到這個地方。

⊙瓦礫荊棘,便利不淨:瓦礫坑坎、荊榛棘刺,大小便利,及諸不淨,一切皆無。

『瓦礫荊棘,便利不淨』。瓦礫就是沙、石等等;『坑坎、荊榛棘刺』,像這樣的樹叢『荊榛』(指帶刺的叢生灌木),樹木都會很硬,還有『棘刺』,是很尖又長又粗的刺,所以叫做荊棘。

『大小便利』,那就是糞便尿等;『及諸不淨』,這些一切的東西都是很不淨物;『一切皆無』,在這個國土完全沒有這些東西,因為他的國土很莊嚴。

⊙其土平正,無有高下,坑坎堆阜:心地平正,無高下相故至感果地亦如是。

『其土平正,無有高下,坑坎堆阜』。那個國土很清淨,而且沒有高低,一切都很平坦,這就是說心地,大家的心很平和,很正直,這種『心地平正,無高下相』。這是以至誠來感得這個果,土地就能這麼的平坦。

⊙雜心感,瓦礫荊棘報;染心感,便利不淨報;諂曲心感,坑坎堆阜報。

接下來『雜心(感,瓦礫荊棘報)』,雜心所感的是瓦礫荊棘。因為瓦礫荊棘就是我們的雜念心,這種一直要去刺人、要傷人的心態,都是很不好的東西。我們人真的要將這種瓦礫荊棘的心態消除,不要動不動就想要傷人,看人家在煩惱無明就很高興。不可這樣。

『染心感,便利不淨報』。因為我們的染心,所以會得來了這種『便利不淨』,土地上不淨,建設不周全,所以人的排泄物都很不乾淨。我們人若有這種染心,自然會去遭受住的地方很不乾淨,這樣的果報。而諂曲的心,他就會感得『坎坑堆阜』的報應。

所以說來,雜心,將來會得到什麼報呢?得到所住的環境『瓦礫荊棘』的報應;若是染心,將來會得到什麼報呢?將來所住的環境就是『便利不淨』之報。現在我們若有諂曲的心,將來我們的依報會在哪裡呢?就是生在『坑坎堆阜』的報應。這就是我們住的環境。

依正(二報)的環境,都是來自於我們過去生所造作的心念,所以今生就是這樣的依報,由不得自己。迦葉尊者未來能成佛,國土都沒有這些不好的環境,都是很莊嚴的環境,人心都是有智慧的,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

『諸佛無雜染諂曲,故國界嚴飾,無諸穢惡,唯修清淨妙行,故其土平正,寶華周遍』。

⊙諸佛無雜染諂曲,故國界嚴飾,無諸穢惡,唯修清淨妙行,故其土平正寶華周遍。

因為諸佛已經過這樣這樣,這麼長時間修行過來。就如迦葉尊者奉覲三百萬億諸佛,經過這麼長的時間,心很定、很專注在供養諸佛,用平等心、慈悲心在對待眾生。你想,他所成佛之後,國界這麼莊嚴,沒有穢惡。

『唯修清淨妙行,故其土平正,寶華周遍』。那個環境很好,我們若要出生在那個地方,我們就要有很清淨的心,好好修行,修清淨妙行。這樣『國土平正』,又『寶華周遍』,很多好環境,景觀也很美。

⊙淨: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此其證。

淨,意思就是要『隨其心淨則土淨』。哪個地方是淨土呢?淨土就是我們的心若淨,一切就功德清淨,我們將來自然證得的依正二報,就能在這樣清淨的國土中。

總而言之,學佛要用心,時時清除我們的心,不要有雜念,不要有歹念,不要有『林投竹刺』(臺語。意思是沒有用處,只會刺人),這種瓦礫荊棘,一直要去傷害人,一直要作亂社會,若這樣,將來所生的地方就是這樣。我們若是這些心態都沒有,還要殷勤精進,好好修行,清淨心地,莊嚴心地。若這樣,心淨土淨,我們來生來世,帶法入人群中,淨化人心。這就是我們學佛的方向。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