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如來心等同天體宇宙,總持能遮蓋大地萬物,持一切善法使不令散,持法使惡不起之力用,增上念慧能任用總持。』
『如來心等同天體宇宙』。天體宇宙到底多大?實在無法測量。佛心等同天體宇宙,我們應該要知道。所以人人要有佛心,就是要打開我們的心,開闊心胸如天地虛空,這是我們要學的佛心。
因為佛心開闊,他『總持能遮蓋大地萬物』。因為宇宙那麼浩瀚,有多少的天體星球在宇宙間,何況我們這顆地球,天地萬物就是受宇宙所蓋覆。這是佛心,佛的智慧,整個宇宙所有一切物理,無一不知,無一不解,完全都在他所蓋覆之中。可見天地萬物所有一切的真理,都在佛覺慧海中,所以他有辦法總持遮蓋。
同樣的道理,能『持一切善法使不令散』。佛陀講經四十九年間,天地萬物的道理、人的心理,還是無法完全說得透徹,因為道理還很多。問題不是出在佛無法講,是出在眾生無法解。佛陀的心量就是要讓所有眾生都能體解大道,一切善法都不要散失。所以我們一直說,我們要持無漏法。
善法不要散,我們一定要好好地聽入心來。光是聽入心還不夠,我們要身體力行,做出來,才有辦法體會;你體會到了,不只是對善法能瞭解,自己經由接觸,從內心理解後再產生出來的法,比聽到的更清楚。這與我們的慧命、生命都息息相關,自然就成長我們的慧命。
『持法使惡不起之力用』。佛陀也是教我們堅持道心,對法要堅持,不要外面的境界一來,很快就被它誘引了。不可啊!我們的心中若有善法,就能『使惡不起』。這個惡,外面一切惡法不會來染污我們的心,因為我們已經持一切善法,善法不散,自然惡法不起。這是一股力量,我們必定要再增加,不斷不斷『增上念慧』,慧命增長,智慧就能『任用總持』,任由我們運用。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
過去我們也曾與釋迦佛同時修行,在無量數佛所,也是這樣修行。但是,我們修行沒有用心,沒有堅持善法,所以心又受了外面的境界誘引,一念偏差,千念錯,再度流落五道四生。窮子的譬喻就是這樣,在外面流浪二十乃至五十餘年。這『二十』,就是譬喻在天道、人道輪迴。
天道要修十善,人道要守五戒。十善法能很徹底身體力行,就是生於天堂。做人守規矩,不失五戒,才能再來生人間。但是,人間是五趣雜居地,凡夫在人間很容易受環境誘惑,一念惡心動,就會流落三惡道,下輩子就到地獄、餓鬼、畜生道去了。這叫做五道,譬喻『五十餘年』,這是《法華經》已經很清楚譬喻,讓我們瞭解。
前面的經文說,『如富長者,知子志劣,以方便力,柔伏其心,然後乃付,一切財物』。
就像那位富有的長者,找到兒子了,但是兒子的志意下劣,他就要脫下了莊嚴的衣服,穿粗弊垢衣去親近他的兒子,這是多麼辛苦。佛陀為了度眾生,他必須再現相人間,來生於人間,還要經過很多的磨難苦行,現這樣的形象來成佛,這樣才能有故事可教育。他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和人類一樣經歷生、老、病、死,要成佛就必須經過一番苦練,與一般人的生活不同,這叫做修行。
修行者若和一般人一樣,哪有行可修呢?若不修行,如何能覺悟呢?所以佛陀必須示現這樣的形象,讓大家明白,不應該以種族來分貴賤,不應該人與人之間互相對立,不應該為了名利、地位而執著,所以他放棄一切去求真理,再去向大地眾生教化,引導人人去除煩惱無明的固執。這是佛陀的心願,也是無始以來諸佛的心願,這就是覺悟者的心願。已覺悟的人,不忍心一切眾生受苦難,所以必定要用心投入。
不過,眾生還是沉迷,儘管是在修行,他還有執著,不敢接受大乘法。所以,如那位富有的長者,知道兒子的心志劣弱,就『以方便力』,用小教方便,這樣用心柔柔地調伏他的心,然後才付託一切財物。這是長者的心願。
⊙『佛亦如是,現希有事,知樂小者,以方便力,調伏其心,乃教大智。』《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接下來這段經文,『佛亦如是』,佛陀也是這樣,『現希有事』,所現出來就是很稀有。『知樂小者,以方便力,調伏其心,乃教大智』。佛陀瞭解弟子的心意,根機還未到,心意還未開闊,都還樂於小法,只為自己的利益而修行。佛陀很透徹瞭解,所以用方便力來調伏這些弟子的心。差不多了,時間差不多了,根機也差不多了,這時候『乃教大智』,才開始用大法啟發他的大智。
⊙佛亦如是:佛用方便,以長者譬喻。現希有事:如佛示現方便智力,世間所無,名希罕有事。
『佛亦如是』,就是『佛用方便,以長者譬喻』。
『現希有事』,佛陀示現方便智力,世間所無,叫做『希有』,稀罕的事情。用種種方便法,這就是智慧。方便法也是一種智慧,若不用方便法,你無法接近眾生,無法與眾生談心,所以要用方便法度化,這也是佛陀的智慧力,『世間所無』。我要啟發你的心,必須你喜歡我,才會願意來親近,願意聽我的話,還能理解我的心。世間要得到這樣實在是很難,所以叫做『希有』,很稀罕,非常稀罕的事情。
覺悟的境界等同天體宇宙,這種境界,佛這樣說,我們有辦法體會嗎?沒辦法。所以佛陀就要用種種方法來引導。
⊙知樂小者,以方便力:知諸修學法人,樂獨善小乘者,以方便力,循循教用,方便引導。
『知樂小者,以方便力』。佛陀是為眾生而修行,為眾生而成佛。但是小乘人是為自己而修行,為自己而覺悟,這種獨覺,獨善其身。所以要『知諸修學法人』,這個人願意修行,願意學法,到底他所想要得的是什麼?『樂獨善小乘者,以方便力』,佛陀不得不施展方便的力量,『循循教用,方便引導』,循循善誘的教導,這樣來調伏其心。
⊙調伏其心,乃教大智:以方便教智慧之力,調柔善循軟實之力,降伏其虛妄心。
『以方便教智慧之力』。這也是佛陀的智慧,方便方法來教育眾生。要『調柔善循』,用非常柔軟的方式來調伏。『善循,先隨眾生他的根機。佛陀也要隨順眾生的無明,用適當的方便法來調伏我們。所以『調柔善循軟實之力』,用軟的方法,這叫做『軟實力』,雖然是軟,但是是真實力。
很多人在打太極拳,練武術的人,看起來拳法好像是軟軟的,其實他的內功已練就了力道。所以,對眾生,佛陀也要用這種軟實力來降伏其心。要如何讓眾生真正能體會真實法?這總是要用時間、用力量。當然,總歸是一念智慧,無限量的愛,如天體宇宙一樣蓋覆萬物,讓萬物受庇蔭,這樣體會法。
下面的經文再說:『我等今日,得未曾有,非先所望,而今自得,如彼窮子,得無量寶。』
⊙我等今日,得未曾有:我等聲聞,今日法會所得甚深綿密妙法,昔日所未曾有。
『我等聲聞,今日法會所得甚深綿密妙法』,這種妙法是『昔日所未曾有』。這就是覺得我們這些聲聞,本來是靠佛陀的聲音來體會道理,今日在這個靈山法會上所得到的,這麼深、這麼綿密的妙法,是我們過去不敢想,也不曾真正體會到的,實在是『昔日所未曾有』。
這時候他們已經心體會了,過去沒有想到這是我們大家想要趣向的道,自己守在自己的原地。現在佛陀為舍利弗授記,他們大家恍然大悟:原來我們大家都能成佛啊!就是這分覺性,真如覺性,忽然間被啟發出來。所以,『非先所望,而今自得』。
⊙非是本心先有指望,而於今日蒙佛開示,自然而得。
其實,『非是本心先有指望』,以前不敢指望,不敢想。『而於今日蒙佛開示,自然而得』。現在承蒙佛陀這樣為我開示,啟開我的心,也指示我們這個法、這個道理,知道心胸能夠開闊了,也知道佛心與道理、天體會合在一起,原來是這麼自然的事情。佛陀的開示,我們已經有體悟,與大自然會合了。
所以『如彼窮子,得無量寶』。這貧窮子儘管看到很多寶藏,看到事業那麼大,他都不敢盼望。聲聞如貧窮子,但是後來已經瞭解了,『聲聞之人,向來也已得聲聞果,如今再得菩提果』。
⊙聲聞之人,向來也已得聲聞果,如今再得菩提果。
因為這些人過去也已經有修行,接觸過佛法,如今在靈山法會上,在佛陀所說《法華經》當中再進一步。『如今再得菩提果』,過去的聲聞果已得,現在靈山會上更再得菩提果。佛陀已經開始教菩薩法了,要鋪一條大菩提直道,很直的大菩提道已經鋪出來了,我們可以很安心向這條菩提道走。
我們大家修行真的要用心。佛心、眾生心是同樣的,只是眾生迷,佛是覺,覺與迷原來是同一體。我們回歸大自然,就像『如來心等同天體宇宙,總持能遮蓋大地萬物』,我們的心這麼開闊,回歸大自然。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