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6月16日】當願希取大乘智慧

Community:
Branch:

『凡人不知本性有大般若,雖證聲聞小果猶存無明,求法不求智慧無有志願,非佛有吝於我自不樂大。』

人人本具真如本性,我們的本性具有大般若智慧,可惜人間凡夫都不知。大部分的人都以為,聽法,我就是要脫離生死,不再來六道輪迴了,我斷我的煩惱,我不要再攀緣了。這都是有認真修行,卻是心量只求小果,只是到聲聞、緣覺這個程度。

聲聞斷『四諦』煩惱,瞭解苦集滅道。他們知道『苦』,苦從『集』來,所以我要『滅』,要滅苦,就要修行於『道』,修得不要再去造作,集這些無明煩惱。這是聲聞乘人所證的聲聞小果。若是緣覺,他就是瞭解『十二因緣』法,一念無明,三細一生,就十二因緣一直緣下去了,一直緣到『老病死』,還要帶業再來。人間就是這樣,他瞭解了,所以他要斷了這十二因緣法,證緣覺的果。這都是小乘證小果,其實猶存著無明。

脫離三界,三界之外還有塵沙惑,還有一點點的煩惱未斷,所以我們要再進階到菩薩,要往菩薩道走。雖然到菩薩道還一點點較輕的煩惱,就是入人群中去,到底煩惱什麼呢?就是不忍眾生受苦難,所以要入人群中去鍛鍊,向人群去造福,從人群中來成長智慧。

但是小乘人就不是這樣,他是求法不求智慧,沒有志願。智慧是藏在我們的真如本性,本性中具有大般若,我們有用之不盡、無量的智慧。但是小乘人就是停下來,就像貧窮子,他只取自己每天生活過得去就好了,其實他還有內含富家子弟的財寶,這和我們一樣,自己有真如本性。所以那位長者找到兒子了,也是要用智慧,不斷接近,慢慢牽引。

用一位貧窮子的故事,來譬喻我們人人迷失了真如本性,不是真如本性不見了,是我們自己迷了,所以不認識自己的真如本性,也不知道我們含藏著真如藏性,裡面就是般若,就是智慧。違背了我們的覺性,向外面的塵、無明去會合,就像那位貧窮子一樣,往外去了。

也就是譬喻凡夫,或譬喻與佛同世,受佛教化,在佛的座下受教育的人。就如佛陀的弟子也是有修行,見佛發心出家修行,僧團的領導者,有很多大阿羅漢。其中,當然智慧第一舍利弗,已經得佛為他授記了,《譬喻品》大家都記得,佛陀已經為舍利弗授記了。然後到了《信解品》,當場大家看到佛陀為舍利弗授記了,舍利弗未來也能成佛,既然舍利弗能夠成佛,我們大家成佛就有希望了。

那時候,《信解品》開頭,慧命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大家還記得吧?他們從僧眾中同時起立,來到佛的面前,向佛陀一方面是懺悔過去守在小乘,不求大法,一方面是告白他們的感覺。那就是,過去就像那位貧窮子一樣,一時的幼稚,脫離了富家到外面去流浪,這樣經過了五十餘年。佛陀如那位長者,不捨離他的兒子,不論時間多久,他都一直追啊、找啊,尋尋覓覓,直到找回了兒子。

這是佛陀來人間為一大事,開示眾生,希望眾生能悟入,所以開示在佛,悟入在眾生。佛陀所說的法,我們若能體會,煩惱去除,自利利他平行,這樣有福又有智慧,在人間增長福報,在人群中增長慧命,福慧雙修平行走,這是佛陀的本意。

這時候,須菩提、迦旃延、摩訶迦葉、目犍連,他們已經代替所領導的僧眾站起來說這段話。『非佛有吝於我,自不樂大』,不是佛陀對我們慳吝,這個大乘法不給我們,而是我們不懂得接受,以為佛只是為那些菩薩說的,不是為我們說。是我們『自不樂大』,一直守在小乘法裡,這個過失不在佛,是在我們。

所以前面那段經文說,只執著在『得脫三界,苦惱之患,住最後身,有餘涅槃,佛所教化,得道不虛,則為已得,報佛之恩』。這是我們昨天說過的。

我們以為很認真斷煩惱,得到有餘涅槃,佛陀這樣教,我們照這樣修,所以『得道不虛』,我們都已經證果了,『則為已得,報佛之恩』。我們以為佛陀這樣教,我們照這樣修行,這樣就是在報佛恩。這是他們過去的心情。

下面這段經文,『我等雖為,諸佛子等,說菩薩法,以求佛道,而於是法,永無願樂』。

我們大家雖為諸佛子等,諸佛不只是釋迦佛,從過去諸佛的教法一直延續下來,我們所受的教育,就如父親傳給孩子一樣。『說菩薩法,以求佛道』。這樣佛佛道同在說法,所說的是菩薩法,希望我們能好好求法,求佛道,但是這個大乘法,我們就是不願意。

這是告白了他內心的想法,那是過去了,現在的表白是過去的心態。他現在已經知道了,舍利弗都能夠受記未來成佛了,大家對自己有希望了,所以歡喜踴躍。

⊙此頌是須菩提等代表諸阿羅漢,說明在法華前,自無希取大乘的心意。

現在復說偈文的是大迦葉。大迦葉尊者接著須菩提的長行文之後,復說偈文。

所以『此頌』是須菩提與迦葉尊者,還有迦旃延、目犍連,代表阿羅漢來講明,還未講《法華經》之前,他們的心態,『自無希取大乘的心意』。這是在法華之前的心態。

⊙我等雖為,諸佛子等:『雖為』,承上『已得』言,在己則果已得,在佛則恩已報。

『我等雖為,諸佛子等』。『我等』就是我們大家。『雖為』二字,就是說我們已得證果了。『在己則果已得』,自己已經得到了,因此以為我依教修行,就是已經報佛恩了。他們的觀念是這樣。

⊙般若會中,蒙佛加被,為諸菩薩,說大乘經,說六度大因,以求佛道。

所以在『般若會中,蒙佛加被』,佛陀的用心,『為諸菩薩,說大乘經,說六度大因,以求佛道』。佛陀雖然在般若會也開始為諸菩薩說大乘經,他們還想是為諸菩薩說,不是為我們說,但是他們在般若會也聽到佛講說大乘經,說六度大因,六度萬行。佛陀教大家自利利他,這個修行的方法,他們也都瞭解,也都有聽到了。

『說六度大因』。『因』就是種子。種子有很多種類,有草的種子,有灌木的種子,有大樹的種子,樹種各有不同。小乘聲聞如草的種子,或是小樹的種子,那種樹怎麼長也長不大,這樣的種子就是長成這樣。也有大樹的種子,雖然種子小小顆,將來是合抱之樹,這是大樹的種子。所以『六波羅密』,就是『六度』,這是大因,就是大種子。這些人『以求佛道』,就是大乘法的人,佛陀講大乘法,大根機的人,他們接受大乘法,他們就是要求成佛之道;求成佛之道,一定要經過菩薩道。

⊙而我等於是大乘之法皆視為餘,永無願樂矣。

『而我等於是大乘之法皆視為餘,永無願樂』。這是有餘的,最根本的是我要斷煩惱,是否要度眾生,那比較不要緊,那是有餘的,有時間再來做,再來修。如果沒時間,我就是修我自己,以自己為重。他以為這是有餘的,與自己沒有很密切的關係,有因緣的話,有餘力再來做,以為這不是很重要。

『皆視為餘,永無願樂』。所以就像『加減做』,其實要認真做,他當作『加減做』。我自己的事情比較重要,度眾生是其他的事情,不是我的本分事。總而言之,就是這樣想,所以『永無願樂』。這就是過去這群小乘行者,聲聞、緣覺,他們所求的法就是這樣。

⊙說菩薩法,以求佛道:令大乘根機人用以修持學大願行者,求成佛道。

『說菩薩法,以求佛道』。大乘法,他們大家以為這就是菩薩法,『令大乘根機人』,這些菩薩大根機的人,『用以修持學大願行者,求成佛道』。他以為這是大根機的人,他們追求佛道,自己甘願要受持大行,發大願,願意修持,這是另外一類的人。這是那個時候,慧命須菩提等人的心念,跟隨在佛的身邊,他們認為佛陀是向大乘根機人,有願要入世去救人的人所說的話,與我們是無關的。所以『而於是法,永無願樂』。

⊙而於是法,永無願樂:而於大乘般若大法,永無一念好樂之心。

我們大家對這種法,去救人的方法,這種對我們來說都沒有什麼作用,所以『於大乘般若大法,永無一念好樂之心』。他們所修的『般若』是小乘偏空,就是只有『空』。但是,對於大乘的般若大法,永遠都沒有一點點好樂,就是沒有興趣;去救人、入人群,我就是沒興趣。

大乘般若就是『真空妙有』,他們只瞭解到『空』的道理,他不願意再進一步體會那個『空』是『真空妙有』的法,他們不願意再進入,所以『永無一念好樂之心』。

⊙永無:為諸菩薩說大乘經,昔日小乘於大法,仰之彌高,絕望極矣。

他們的感覺,那時候佛陀說大乘法時,是為了那些菩薩說大乘經,那時候我們所聽到的。這些小乘人求小乘法,獨善其身,這樣的根機來聽大乘法,好像高不可測。仰望,望之彌高,覺得這離我很遠,離我還很高,小草與大樹要如何比?所以他就不願意再進修。因為他們認為人生無常,得了人身,我聽了佛法,我要趕緊認真修行,斷煩惱,才不必再來人間,或是在六道輪迴,這輩子必須趕緊了脫。菩薩道那麼高、那麼遠,我們不想再向前,我這樣停下來就好了,我已經解脫,這樣我就滿足了,所以我永無好樂於大乘法。

學佛,其實人生無常,我們才要很積極。小乘法雖然是斷煩惱,分段生死已斷,但是我們的心能夠很堅定嗎?我們能來來回回入人群中上求下化?我們能堅持這樣長久的時間嗎?這要有辦法堅持下去,才是真實斷煩惱;不堅持,入人群中,雖然畏懼再來生死,但是小乘法的煩惱雖除,萬一有什麼樣的境界現前,根本無明,還是一樣會產生。這不是究竟。

究竟,是我們要不斷鍛鍊,在人群中,大風大雨,我們都經得起。『無生法忍』,以前也說過了,我們要受得起一切的切磋琢磨,我們要經得起一切考驗,這樣才是真正到究竟解脫的程度。所以我們要好好時時多用心啊!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