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毫釐之偏,差之於千里;聖凡之差,迷之於背覺;向正之道,則是知歸途;求真向大,通達真實法。』
我們每天聽法,法是不是有入心呢?心真的要時時調整,我們若是毫釐之偏,差之於千里。看看時鐘的指針,它的中心永遠都不變,但是每一秒鐘,它的尖端就偏一下,儘管二十四小時這樣地轉,但是它的中心還是定位。同樣的,我們的性、我們的心,若回歸到我們的中心來,不論天地之間如何地輪轉,我們的心還是永恆。
經典這樣說,偏在五道四生,一念無明,偏了,真的是苦不堪,不知道回歸的路程。這就像時鐘的指針,定位脫離了,所以一直偏,輪迴在五道之中。這是我們內心,這個心的指針偏了。何時才能回歸呢?那就要真正了解方法,不論時間多長,隨著法則,永遠都在中心。
就如佛陀,釋迦牟尼佛一直在提起過去,無央數劫,生生世世,他都不脫離這念心,這念求法、成佛的心,永遠都不脫離。他的道心堅定,毫釐不偏,永遠固定一個位置,那就是本覺,他的覺性不偏差;而我們凡夫就是覺性偏差。
所以『凡聖之差』,什麼叫做凡夫?什麼叫做聖人?只是差在『迷之於背覺』。我們若是『背覺合塵』了,若要再回歸本覺,就要『背塵合覺』,只是在覺與迷之間。所以我們聽法就是要覺,覺悟我們的人生方向,不要偏差了;若是一偏,要再回來就困難了。
敘利亞難民,根據聯合國統計,每十五秒鐘就產生一位難民,所以現在難民已經超過了千萬人。因為一場內戰,流離失所在土耳其、約旦、伊拉克,這些邊界的地方有很多難民。因為人數太多了,連難民營都無法進入,流離失所在外面,什麼東西都沒有。
這麼冷的天氣,白雪紛飛,在難民營只是搭起一堆一堆的帳篷,白雪太重了,一個個帳篷就這樣陷下去。看看帳篷裡面,什麼都沒有,塑膠布鋪在地上,比較好的人就有鋪毯子,但是冰雪化為水,毯子濕了,頭上是冰雪,腳下是冰水啊!所有的寢具都濕了。我們若想到自己可以在被窩裡,再想到在那裡的難民處境,我們很有福啊!
慈濟人一直都在照顧這些難民,物資不斷,讓他們能吃得飽。這麼冷的天,看到他們又開始送暖爐和瓦斯。什麼時候才能在冬天有屬於自己家裡的暖爐、溫暖的棉被?要到什麼時候呢?遙遙無期啊!
為什麼他們會生在這個國家?是他們自己願意的嗎?沒辦法,過去的業,所以今生依正二報就是這樣,生下來就在那個國家。這個國家是天生就這樣戰爭嗎?也不是啊!就是因緣會合,煩惱無明複製,少數人的心態毫釐之偏,善惡之間就分離了,變成了惡念,這惡念一起,就開始衝突了。像這樣造成了難民潮,是不是共業呢?由不得自己啊!所以他們就是這樣地逃。
所以說『迷之於背覺』,與我們原來清淨的本性脫離了。我們現在修學佛法,就是要好好地向正道,知道路要怎麼回來。我們回歸回來,未來的人生、未來的去向就不會脫離了。這種『知歸途』,唯有『求真向大,通達真實法』,這才是我們真正要走的路。所以說來,不要有迷,人生一偏差,實在是歸途茫茫。
我們應該要用心,要不然在這個時代,想到敘利亞,我們會替他們感到很悲痛。想想我們自己,我們很有福,我們要感恩在有福的境界裡,要趕緊精進啊!想到共業的苦難眾生,我們也要感恩那些發大心、立大願,行菩薩道的人,在邊境來來回回照顧那些人,代替我們這一分愛。他們把很多人的愛心集合起來,代替我們去付出,我們也要時時為他們祝福。
前面的經文說,『於此大眾,說是我子,捨我他行,經五十歲,自見子來,已二十年』。
這是昨天我們說過了。那位長者已經召集大眾,向大家宣告:『這是我的兒子,離開我有五十年的時間。找到他時,進到家裡工作也已經二十年了。』這是譬喻佛陀不放棄眾生。眾生背覺合塵,流落在五道,有了因緣遇到佛,開始聽法,除去內心的煩惱無明。
『二十年』,意思就是聲聞、緣覺。雖然是聽法,還是停滯在聲聞、緣覺。二十年過去了,這『二十年』是『阿含』、『方等』,聽佛的教育,佛陀觀機逗教,這樣也過了二十年。接下來,佛陀就開始講『般若』。『般若』就是要說出真空的道理。道理本來是空,是因為我們的無明複製,變成了『有』,有欲念,有無明,有貪瞋癡,很多,造成了很多塵沙惑,就是迷惑了,凡事道理都迷了。這樣要再歸途,就要將這些東西都清理得乾乾淨淨,而這就要入大乘法了,在《般若經》中要去除煩惱雜念。
下面這段經文再說,『昔於某城,而失是子,周行求索,遂來至此。凡我所有,舍宅人民,悉以付之,恣其所用』。
這已經開始詳細說了。『昔』就是表示很久很久以前,五十多年前了。『失是子』,兒子失蹤了。『周行求索』,就是很普遍地找,一直在找,探尋他的兒子到底在哪裡?『遂來至此』,一路尋找,來到這個地方,才看見兒子也在門外探頭,被我看到了,趕緊叫人把他找回來。
『後來我自己就去接近我的兒子,慢慢誘引他,慢慢帶他,現在兒子和我的感情已經很接近了。我現在要向大家宣布,這間舍宅裡面所有的東西及裡面的人,我都要付託給我的孩子。『悉以付之』,全都要給他,『恣其所用』。
這段經文表示,這位父親已經要傳家財,就如佛陀將要傳法,未來的人間眾生一定要付託給弟子,弟子要傳承法脈,這樣傳下去。
⊙表明今時即父子相會,付與家業,當敘述過去失子因緣。
『昔於某城,而失是子,周行求索,遂來至此』,就是這樣一直找,找到這個地方來。這是表明現在這個時候,父子相會,付與家業,所以像這樣敘述過去失子的因緣。
⊙即是大通佛世結大乘緣成父子以來,中途彼等退失道心,流落六道,遂至今生始在此相遇會之。
即是大通智勝佛的時代,化世來人間度眾生時,大通智勝佛也是講《法華經》,同樣有很多人在大通智勝佛的座下聽法,也被授記過,很多是在那個地方,也是法華會時同修的人。這就是結大乘緣,這些弟子都一定是在過去大通智勝佛那個時代結大乘緣。
『成父子以來』。就是這樣,這麼長久有這大乘的因緣,有法緣的關係,就是血脈,也是法脈的關係,這樣一直延續下來。這意思就是告訴我們,我們與佛有緣的時間是很長,我們現在有聽經,對《法華經》能起歡喜心,那就是與《法華經》有緣,那就是大通智勝佛的時代就已經有法脈,脈脈相傳下來了。
人人都發大心了,都是有法脈傳承的願力,但是時間久了,這些人中途退失了道心,所以『流落六道』。『六道』就是在五道中再多一個阿修羅道。阿修羅在五道都普遍存在,那種瞋恨,愛恨情仇,尤其是恨仇的心很重,所以不斷在報復,世間不寧靜。所以,社會紛亂或者造成人禍、難民潮,這都是阿修羅道在作怪。
這種迷失,『遂至今生』,直到今生,就是佛陀在世的那時候,『始在此相遇會之』,一直到現在,今生此世與佛同世。
二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能夠相會遇,聽釋迦佛講法。佛陀為這些人觀機逗教,講『阿含』,說『方等』,再引入『般若』,四十二年後才開始『法華會』啟動了。所以『遂至今生始在此相遇會之』,開始才在這裡遇到了,『遇到我的兒子了』,因為法脈已經又接回來了。
『凡我所有,舍宅人民,悉以付之,恣其所用』。我所有的一切家財,都囑咐給他,完全交代給他了。
⊙此正付家財,委囑家業。恣者,已得所有權,可隨意使用。
我的家財是什麼呢?就是『阿含』、『方等』、『般若』,還有我初覺悟的『華嚴海會』,那種覺悟的境界,我也一直要說,到最後回歸本性源頭。這一一都是家財,就是法,要如何度眾生的法,一一囑咐這個家業。『恣』,就是已得所有權,我所有的法全都交代給他了,讓大家知道,給這個兒子去使用,權利都給他了。
這就是法脈相傳。我們人間說所有權,財產的所有權都交託給我的兒子,就如佛陀所有的一切,法,完全付託給我們。我們既為佛子,應該要好好利用,他的開示,我們要體解,要悟入。
現在的人,資訊很清楚。那些難民流落在很多的國家,他們的處境、他們的苦難,同在這個時代,同在這個時候,我們能去體會他們有多麼的苦呢?我們還能知道,世間人迷在聲色娛樂,這樣沉迷的人又是有多少呢?現在社會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造業,一直不斷在消耗、消磨世間的物質,還在不斷污染天,不斷破壞地。像這樣的人,生活中不知不覺在傷害,他也不知道。
所以我們應該要很細心、用心,毫釐之偏,就差於千里。同樣是來當人,道理若不懂,偏差了,是攸關於過去、現在、未來世,我們不斷輪轉,是苦不堪啊!所以我們要趕緊消滅過去,『苦、集、滅』,要消滅過去我們的無明,及時回歸我們的道路,要知道要如何回來本家,我們本覺的道路要如何回來,這是我們現在應該要好好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