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戒除諸惡既盡,煩惱結使已斷,真如契合宇宙,本覺融會浩瀚;始自鹿苑轉法,一切諸樂小者,皆從此法化生,如佛口所生子。』
感覺覺悟的境界真好,但是要覺悟之前,必定要先斷除諸惡。諸惡既盡,煩惱結使要全斷,這樣才有辦法將我們的真如與宇宙天體合一。
真如是人人本具,不要輕視自己,我們也能有與宇宙契合的一天。只要我們好好戒除諸惡,惡盡、煩惱斷,不再有無明惑來擾亂我們的心,到了那個很寂然的境界,總有一天,剎那之間與宇宙天體會合,那時候我們的本覺會合起來,那個境界之浩瀚。說到這裡,內心就很歡喜,那種境界,無法描述的境界。
佛陀在這樣的環境中,體會了宇宙萬物,世間生理、心理、物理全都包括在他的本覺慧海中,無事不知,無法不明,一切全都攝受在他的心靈境界。他覺悟的那個心靈世界,想讓我們大家都瞭解,卻是沒辦法,所以才會『始自鹿苑轉法』。他就先將那種瞭解天體宇宙萬物的真理收攏起來,回入人群中,在鹿野苑轉法輪,佛、法、僧三寶具足,僧團開始在人間弘揚佛陀所說法,從這個地方開始。
除了解釋世間的苦、天體無常、人類種種的無常,因為他解釋了物理,包括天體宇宙成住壞空,還要為我們解釋人間的無常,這種明天先到?無常先到?有辦法今天度過明天嗎?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不知道,瞬間啊!這無常,讓我們很瞭解,這是佛陀的智慧。
人間常常聽到、看到無常,但是我們有覺悟嗎?還是沒有覺悟,人類還是在煩惱結使中。一點點的事情,聞聲起舞,惹得社會無法平安,人與人之間互相連仇結恨、恩恩怨怨、起起落落,很多的煩惱,這叫做人生。但是,修行人已經瞭解了,佛陀不斷勸說,不斷解釋,明白了,所以厭棄生死,不要再來人間生死了。因為人間很苦,所以他『樂小法』,法入心,用法來除煩惱,將煩惱斷除,只要不再來人間生死。
法譬如水,能洗滌心靈的垢穢。有接觸到佛法,有道理入心的人,就不會內心的煩惱瀰漫,所以佛陀就是要這樣教育我們。有接觸佛法的人,雖然是『樂諸小法』,不會想要發大心去利益他人,不過他安分守己。他將境界看得很清楚,他沒有無明,他的無明都斷盡,『戒除諸惡既盡』,煩惱結使也已斷,所以煩惱都沒有了,但是他只想獨善其身。這樣也是很難得。
『皆從此法化生』,就是從這個法,什麼法?從鹿野苑開始,『四諦法』,再來就是『三十七助道品』,以及『十二因緣觀』,這些法都已經入心了,所以『從此法化生』。化生什麼呢?化成我們的慧命;用生命換慧命。
生命短暫,人間無常,無常先到還是明天先到,都不知道。但是法若入我們的心,隨著我們的生命捨此投彼,我們的慧命還存在。我們所帶去的是慧命、智慧,未來的人生,我們所造的是福,沒有造惡,因此未來的人生靠著我們的慧命成長,靠著我們現在接觸了佛法,懂道理,能夠很清楚分別是非,來生來世就不會這麼懵懂。
我們的慧命從哪裡生起呢?『如佛口所生子』。因為我們將法聽入耳根而進入我們的心,銘刻在我們心中,所以我們懂很多道理,我們的慧命就是從佛陀口中的真理生出來的。這位大覺者,應我們的根機,說我們聽得懂的話,我們能夠接受的法,成長我們的慧命,所以『如佛口所生子』。
《法華經》這段『窮子喻』,這是佛陀的弟子須菩提體會之後,他懺悔的告白。『我過去就是這樣獨善其身,佛陀所說的大法,我沒有興趣,要入人群,我們很怕,所以佛陀四十多年間的真實法,我們還徘徊在門外,還沒有進來。』這是須菩提他們,四位弟子來到佛前共同表達的心聲。
前面的經文,『汝常作時,無有欺怠瞋恨怨言,都不見汝有此諸惡,如餘作人。自今已後,如所生子。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
這已經有修養了。長者脫下莊嚴的服飾,走近貧窮子的身邊,已經與他相處到能夠談心了。觀察這個人的行為,已經瞭解他很認真做事,而且品德很好,都沒有看過他有惡的品性。
這位窮子與其他人不一樣。『如餘作人』,就是表示其他修行偏差的人。真正用心修行的人,與那種觀念偏差、邪知邪見的人,修行不同。所以『都不見汝有此諸惡,如餘作人』,你沒有這些惡。這是品德已經浮現了。
『自今已後,如所生子』。現在你的品德這麼好,很乖,我要認你當兒子。這樣開始,『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這樣以父子相稱。
接下來這段經文,『爾時窮子雖欣此遇,猶故自謂客作賤人』。
雖然這位貧窮子令人疼惜,值得讚歎、誇獎,甚至願意認他當乾兒子。『雖欣此遇』,他雖然很高興,很歡喜,不過他的心還有一點點擔心。這是譬喻『已證初果』,就是修行證果。
⊙喻已證初果(預流果),於一切沙門初得之果,便得進入修道位。雖欣此遇:雖然已斷見惑,而思惑猶存。
佛陀在鹿野苑時,三轉四諦法輪。第一轉法輪,憍陳如體會了;體會到,就表示初果已證。再第二次、第三次,五個人陸續證得初果了。初果也叫做『預流果』,就是已經接受了這個法,就能夠再進步,這叫做『預流果』。
『沙門』的意思就是修行者。出家修行的人都可以稱為『沙門』,就是比丘、比丘尼,通通可以稱為『沙門』。譬喻這些人出家之後,將這些法吸收入心就證果了。在《阿含經》說:『捨離恩愛,出家修道,攝御諸根,不染外欲』。
⊙阿含經云:捨離恩愛,出家修道,攝御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無所傷害;遇樂不欣,逢苦不戚,能忍如地,故號沙門。
就是說我們修行,要出家,一定要『捨離恩愛』。這種家庭的親愛要先斷,斷了小愛才能面對大愛,不被小家庭一直牽纏下去。我們的心志在天下的大家庭,所以我們常說『大家』、『大家』,『大家』的意思就是天下人。我們若沒有捨『小家』,哪有辦法為『大家』來做事情呢?我們是為天下,為眾生修行。
說過了,佛陀是為眾生而修行,為眾生而成佛。這是現相人間成佛,他也要捨家,棄掉恩愛,出家修道,這樣才能『攝御諸根』。這個『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緣著外面的境界,色、聲、香、味、觸、法;我們的身心諸根緣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不論是聲音或是色彩等等,它會誘引我們的心。
有的人聞聲起舞就亂動,瞋怒的心,是非不分,就開始跟著人謾罵。到底是對或不對?大家被他罵得一頭霧水,甚至被罵的人也跟著人家喊。眾生無明,都是從諸根,我們隨著外面的境界,是非分不清,欲念一起,不分清楚就亂放射出去,這也想要,那也想愛。總而言之,我們要好好地攝受諸根,要很清楚,很分明,該不該做?該不該得?該不該說?該不該喊?人要很有智慧,用智慧。
佛陀就是教傳道者要傳道說法,法就是要傳。所以我們要好好專心修行,將法脈延傳下去,讓大家懂道理,這樣才能去除人生的無明煩惱,轉人的無明為菩提,轉無明為覺悟。人人若不覺悟,社會就會亂。
『不染外欲』。我們的六根要收攝好,不要到外面亂攀緣,要『慈心一切,無所傷害』。我們要用慈悲心,不要被大地的人啊、物啊,無明一起,人、物都傷害。這就是不智,就是無明。
我們要知道,人生能夠好好地生活下去,物資要充足。我們能夠物資充足,應該感恩天地萬物,感『眾生恩』。農夫很辛苦的耕作,所收成的,供應給我們的食糧。能吃的東西,我們要好好惜福,不要輕易就毀掉。古人說,天地之間風調雨順,才能大地五穀豐收。要經過多少人的勞苦,才能成就糧食上市,供應給社會人人食用,所以我們要時時懷抱感恩心。
這也是慈悲,疼惜物命。所有的食物、用的東西,我們都要疼惜,不要動不動就毀掉,這樣是不對的。我們要『慈心一切,無所傷害』。
『遇樂不欣』。我們若能將平常心守好,欲念不要那麼大,外面的物欲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心。
『逢苦不戚』。遭遇苦難時,我們不要憂戚。不要說,『現在大家這樣對待我,大家如何如何說我,我很憂鬱,我很辛苦。』這種煩惱重重,無明就會覆心。事情愈看不開,苦上加苦,更苦,憂憂戚戚,實在是很辛苦。所以教我們要『能忍如地』,我們的心要好好養成安忍如大地。
大地能忍得人類如何的開發它,大地忍得人類的種種破壞,在它上面取了很多資源。你們看,山河大地不斷被破壞,大地還是安忍。否則要怎麼辦?大地是大家要共住的,總要堪受萬物在這個地方生,在這個地方破壞,大地還是要忍下來。若是大地反撲了,那就是這顆地球將要破滅之時了。所以,大地要能夠這樣很安穩,容納人人生活,唯有人類要好好珍惜。
就如修行者,沙門,我們修行就要如《阿含經》的這一段經文,我們要棄小愛為大愛,我們的愛不染著外面的欲念,我們要『慈心一切,無所傷害』,對人、物、事都不要傷害,要安忍如大地一般,因為這是人間,這樣叫做『沙門』。我們若能做到這樣,就是入初果,『便得進入修道位』,這樣我們就一步步往前走。
所以『雖欣此遇』。雖然能夠『斷見惑』,但是證初果之人,見惑斷了,不過『思惑猶存』,思考力還不夠。所以我們還要再向前進,佛法還有很多,我們要深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