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3月02日】道糧不足慧命贏瘦

Community:
Branch:

『道糧法不充足慧命羸瘦,福德不具缺緣形貌憔悴,糞土喻見思惑無明塵坌,見麤思細隱實漸教向大。』

用心啊!人生短暫,能有多久的時間讓我們充足慧命的道糧,讓我們吸收多少營養來培養慧命?多數人的道糧、法都不充足,吸收佛法、道理,我們真正瞭解的到底有多少?瞭解之後,真正入我們的心,用在我們的行,這樣成長的又是多少呢?我們要時時用心,向自己的慧命來思量,想想看。我們若是道糧、法不充足,慧命就贏瘦,營養不良,慧命成長不起來。

這是因為什麼呢?『福德不具缺緣』,因為我們福德不夠。說不定,過去生中不只沒造福,又慳貪取著,所以這輩子無福無德,福與德都不具足,又欠缺因緣,因此我們會很孤單,生活很困苦,形體也很憔悴。

看人間,這種生活形態的人很多。有時候會想,他們的人生為何這麼苦?為何好的因緣那麼少?就是因為各人的心與行為,各人造作不同,過去生所造作的因,結果帶到今生來,自己在這輩子又繼續造因、造緣,再成為結果,又帶到來生去;怎麼樣都脫不離這個因緣果報。所以,我們平時要多造福,福德要具足,別不造福,不與人結好緣,否則好的因緣都沒有,落得一輩子很苦,貧窮苦難,形貌憔悴,像這樣的人,世間很多。

我們若看到這個境界,要好好用心,要知道『見麤思細』。好好地看外面的境界,凡是看得到的境界都是粗相,我們就要細細來思量,想想看,為什麼是這樣的人生呢?這麼苦的人生是如何來的?佛法就對我們說得很清楚了。

我們用心細思,想想看,原來真實的法,我們沒有用心。我們現在要多瞭解佛陀當初的用心,覺悟之後,那種與天體宇宙合一的心靈境界人人本具,期待人人都能發現本具的佛性。可惜的是我們沒有辦法,怎麼說都聽不懂,怎麼學都學不成。所以佛陀不得不用漸教,一步一步來教育,讓我們能啟發一念心,相信自己也本具佛性,相信有朝一日,我們的心境與天體宇宙的道理也能夠契合,同樣能夠覺悟。我們若有自信,心境就會開闊,依教奉行。

所以我們自己要好好用心,譬如在排練『經藏演繹』時,對左右的人要關心,也要觀前顧後,才能動作一致。若能這樣,彼此之間的形態看起來,見粗相就知道他很細膩的心,那種微細的,對自己的動作等等都用心,這樣自然我們的法就能『隱實漸教向大』。這個實法隱藏在我們的心裡,與我們的真如本性一樣;真如本性隱藏在我們的內心,這是『實』。我們人在世間,形貌會變,但是真如不變。真如在幼小的孩子,都有與你、與我、與佛同樣的真如。

智慧也是一樣,我們用很清明的心、真如來接觸外面的境界,煩惱少的人,自然如一面明鏡,一照即清,一照即明,這片心鏡清清明明。只是後天社會環境又不斷污染了我們這面鏡子,這外面的境界雖然是粗相,但是我們這個能細思的心理——這面鏡子,永遠都是清明的,只是煩惱污染了我們,只要煩惱撥清了,這面鏡子就再度顯出清明。同樣的道理,我們要用心,漸漸受教向大。

所以道糧、法要充足,我們的慧命才能成長起來,福德要累積,才不會形體憔悴。我們應該將這些無明掃除,真如本性才能現前。

前面的經文,『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糞。其父見子,愍而怪之』。

長者的孩子已經來了,他問說:『我要做什麼工作?一天的工資多少?』開始就要先瞭解我付出多少,做什麼事情,代價有多少?其實,這整個家庭的產業都是他的,何必在那裡討價還價呢?就是因為他不知道,無明覆蔽,所以『其父見子,愍而怪之』。這在佛的眼光來看,真的是無奈啊!就像父親的心情一樣。

接下來的經文,『又以他日,於窗牖中,遙見子身,羸瘦憔悴,糞土塵坌,污穢不淨』。

孩子進來工作,長者『又以他日』,就是經過一段時間,看到孩子在做除糞的工作,全身這麼骯髒。

這道理,我們要用心來聽。『又以他日』,這就是表示『領解佛施教法由照機而隱實施權之意』。

⊙又以他日:此領解佛施教法由照機而隱實施權之意。複述前境知機施化之妙,重述佛意,故云又以他日。

我們要知道,這是須菩提他這樣的形容,自己內心已經瞭解,是佛陀的施教法,他如何來應機逗教,必須照機;用他的智慧要來教育眾生,眾生的根機就是這樣而已,他必須隱實施權。這就是他向佛說,佛當初覺悟之後,能直接將這個法說給眾生聽,只是眾生無法理解,佛陀才要用其他的方法,隱實施權,逗機施教,用佛陀的智慧來照機。

『複述前境』。這是須菩提又說起過去,佛陀就是看眾生的根機來施教。『知機施化之妙』,這是須菩提覺得佛陀的智慧,瞭解眾生的根機還未成熟,無法施以大教,用種種因緣果報,因緣觀,或『方等』、『般若』,談空說有等等方法來應眾生機。他這樣敘述佛陀用的方法,這是複述佛的意,叫做『又以他日』。

這表示佛在當時對眾生施教。那個時候,是什麼時候呢?須菩提所敘述的那個時日,是佛陀覺悟的時日。到現在四十多年了,佛陀用種種方法,不是從佛陀的本懷所施教,而是隨根機施教,所以稱為『他日』。

⊙他日:喻二乘自謂權理──偏於一方之權假之理,以為實理,望己斷滅。

『他日』,就是對二乘人來說,聲聞、緣覺,這『二乘自謂權理──偏於一方之權假之理,以為實理。』就是佛陀所說的『苦集滅道』、『十二因緣』等等,從四十多年來,說空談有,他們只是接受在偏的一方面,偏執於方便法。這是『空假』的道理,『假』就是因緣觀。

因緣,我們要好好瞭解因緣。人生一切就如一場戲,像一個舞臺,這場戲,誰演什麼角色,劇本已經寫好了,從生到老到死,這場戲就結束了,那就是『假』。其實真如本性還是存在,是我們沒有發覺,隨著劇本,我們過去生所造作的,由不得我們自己,劇本就是這樣寫,你上了這個舞臺就是這樣演,這就是『假』。

這種『權假之理』,二乘人都瞭解了,他們就執著於這個權假的道理。他覺得,這樣我瞭解了,我只要去除煩惱,守住真如,這樣就好。這就是偏,以為『斷滅』就結束了。其實,斷滅煩惱,你還要再入人群,要有福、有德,要有福慧德行才能夠成佛。無福、無慧、無德,哪有辦法度眾生呢?不度眾生,就沒有成佛的機會。

這就是『他日』,這是二乘人的心態,他自守清淨,不希望與眾生攀緣。佛陀是要我們在眾生中造福緣,但是二乘人理解成這是攀緣。我們說的攀緣,就是無所事事,東家長,西家短,這樣才叫做攀緣。其實,眾生需要幫助,你為眾生去付出,為天地人間眾生付出,這叫做『菩薩』,這才是真正的大乘。

⊙又佛施權智照方便為他,指說初覺菩提場華嚴時,望向鹿野苑為他日。

『又佛施權智照方便為他』。『他日』這個『他』字,對佛來說,佛陀是施權智來照方便,這個智慧就是表示佛的智慧。佛與二乘不同,佛是超越二乘,所以二乘人還要下功夫,就如窮子除糞,要下功夫。但是佛已經與天地宇宙合而為一,他的智慧照耀所有無明的眾生。

『指說初覺菩提場』,就是『華嚴時』,在那個時候。佛陀在那個時候覺悟了,那個覺悟,心與天體萬物合一,現出了華嚴的世界,靜寂清澄,志玄虛漠的境界。這種心境,很期待大家瞭解,大家都有清淨的佛性。所以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性。』大家常常聽師父說過,因為佛陀這樣說,我很相信,相信佛陀說天下眾生皆有如來智性,我也相信自己本身有如來智性,我也相信大家都有如來智性。

『華嚴』那個道場,就是佛陀覺悟的心境道場,想要告訴大家,但是行不通,所以『望向鹿野苑』,這叫做『他日』。他本來的心,那覺悟的境界,無法施放給眾生,只好將這個境界收進來,隱藏於內心。他向著鹿野苑走,去為那五位當初與他一起修行的人說『苦集滅道』,『四諦法』要三轉,三次解釋。這就是顯示佛陀與凡夫、與二乘人的心境。

二乘人還有煩惱,他的煩惱就是只守在獨善其身,想遠離人群,所以他無法真正見到佛性,與佛性合一,這就是二乘修行人的心態。佛陀是明明朗朗的心理,與宇宙合而為一,無處不照的智光,他能夠瞭解。這是佛心的『他日』,與二乘、凡夫不同的『他日』。

總而言之,佛法就是這麼奧妙,幾個字包含很大的道理。希望人人能夠用這個道理入於我們的內心,去多體會佛的心懷。就如剛才說的,人人本具佛性,我們的自心守得好,觀前顧後,關懷左右,這也是我們自己的心守得好,不要忘記有前後的人,不要忘記有左右的人,這就是我們修行道場的真、善、美。

最純的『真』,就是虔誠。虔誠是在『內』,我們內在清淨的本性。最『善』的就是前後左右在人群中合和;能夠前後左右在人群中合和,那種虔誠就是最『美』的,這最美的境界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各位,多用心,一切都是在真如境界中成長我們的慧命,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