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12月03日】舊法推新 智慧培才

Community:
Branch:

現在大部份慈濟人都有電子書,裡面裝有滿滿的慈濟訊息,不僅有現在正在推動的志業發展,還有過去五十年艱辛走過的點點滴滴,溫故而知新,將過去的善法用適合現代能理解的方式,再次傳遞給更多人知道。(攝影者:陳何嬌)

【證嚴上人12月1日臺南行腳座談開示】
「你們大家都有拿電子書,對嗎?你們知道中部第一位拿電子書的是誰?九十七歲的蔡寬,那時候師父是說我們要誠正信實。」 

證嚴上人12月1日行腳至臺南,上午在臺南主持第三場歲末祝福暨受證典禮後,下午與臺南慈濟人聯誼座談時開示,慈濟從草創時的竹筒歲月開始推展慈善工作,一直到現在成為國際性的NGO團體,做法上需要與時俱進。慈濟委員早期使用勸募本向會眾勸募,現在則在推動使用電子書,不僅顧及環保,電子書裡豐富的內容也能讓慈濟人舊法新知。

環境問題苦堪憂 節省能源救地球

「開始就會去想說現在的紙,我們在做環保,環保菩薩仔細地剪,白色歸白色,細細的剪,連一塊白色的紙都捨不得放在黑色紙裡面,老人家整天這樣剪,我們呢?」

慈濟推動環保志業已經二十五年,全臺超過二十萬名環保志工分布在各個社區裡勤於回收分類;然而,慈濟人勸募所使用的本子,卻是大量使用紙類,同時礙於個資法的保障,使用過的勸募本不僅無法隨意處理,同時需要列管保存,如果有人想要查詢自己的捐款紀錄時,可作為徵信之用。

「所以想到我們應該用電子書,電子書一本就可以(解決環保與個資法的問題)。師父常常跟大家講,我們要記得過去,要舊法新知,哪怕是今年才受證,人家若問你,你們慈濟哪裡做不好,為什麼?你們就可以拿這本電子書開給他們看,我們是點滴收來的錢,我們的錢用在世界上,雖然我們是從臺灣起步,但是我們是要救天下眾生,這是佛陀的心,佛陀就是要拯救天下眾生,這是佛的心願。」

所做之事皆己獲 身心付出報答恩

慈濟人聯誼座談會中,幾位老菩薩用他們的生命經驗與大家分享,他們是如何珍惜生命,把握可貴的時間去付出。許多人說老人是現代社會的問題,這讓上人略為感慨。

「你們不要說老人是社會的問題,老人哪有給你們造成問題?我也老囉,你們若沒有這些老人家,你們哪有今天的社會呢!我們應該提倡要如何來『孝』,行孝、行善不能等,父母能在我們的家中,受我們奉養是最好,他若是身體健康,不是有病痛,應該要在我們的家中;現在多數的家庭都是雙薪,年輕人上班就說我沒辦法照顧老人家,其實老人家不用你怎麼去照顧,讓他心歡喜,讓他去環保站,或者是帶進來慈濟,他們絕對不寂寞。」

此次在中區舉行的海外培訓受證研習會中,不乏年逾八十、九十歲的老人家,這讓上人想起前幾次行腳至桃園時,一位八十一歲的慈濟委員自告奮勇接下協力組長的故事,她勇於承擔的精神讓上人讚歎而感佩。

「她分享之後,我就問她:『妳到底是幾歲?』她說:『師父,我才二十一歲而已。』哇!我說怎麼差那麼多,旁邊的人就說,『師父,她六十歲存在銀行裡,很樂觀!』對啊!六十歲存在銀行,那就剩下二十一歲而已,從二十一歲開始,所以說老人沒問題,只要她心腦快樂。」

人生的價值何在?就是要用健全的身心,回饋天地以報父母生育、養育之恩,「父精母血給我們這個身體,不論父母健在還是不在,我們要愛惜這個身體,疼惜這個身體不要做錯事,沒做錯事是感恩父母給我們這個身體在人間做好事,這是父母的功德,也是為自己、保護自己,所做的事分分己獲,這是佛陀所教示的因果觀。」

培才用心入人群 以身作則立典範

社會世代在交替,人人也要做好傳承,讓代代延續。傳承帶人不僅要帶心,還要適應現代人的問題,要用法度一個人,讓他能修正不好的習性,將頑劣無明的觀念,轉化成守戒有序的人品典範。

「師父常常說,我們需要質喔!不是需要量,當然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就是要將眾生都度進來,希望人人都受淨化……人生一改變,家庭就改變,家庭改變,在社會人與人之間互動(就會變好),又可以再影響其他的人,這就是我們要先做好模範,自己沒改,要勸人家改,是有些不可能。」

以身作則立典範,組長與隊長沒有「上去」與「下來」的分別,不論是處在什麼樣的位子上,都要開闊的心胸、用智慧引導培育人才,即使不當組長或隊長,還是要陪伴新接棒的人去帶人。

「其實我們沒退喔!我還要去陪伴,若是真正推不出人,我也甘願承擔,當然負責任都是很辛苦,若是說帶人沒責任,早就叫他不要做了,若是帶人又有責任,又能培養人才出來,這是師父的最愛,與我們一同走入菩提大道。」

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的組織架構中,「合心」只是一個名稱,代表著參與慈濟資歷很深,「人人問你(慈濟事),你要每項都知道,舊法新知,你是最早進來的,師父說的話你最早知道,慈濟怎麼做,所走過的路,你都有在注意、你都了解,人家若有什麼疑問,要有問必答,這叫做『合心』,不能說我不知道。」

釋疑解惑傳善法 溫故知新度人群

經歷慈濟新聞事件後,合心的功能更需要被彰顯,社會中的任何一個人對慈濟有所疑問時,合心應該要主動站出來為大家說明解惑,讓人人都能秉持正知正念,對是非能有正確的理解。

「你既然已是慈濟的委員了,你怎能對慈濟不瞭解呢!你已是慈誠了,人家問你,怎能說你說不清楚!這就不合道理,那是以前的事,你現在才進來,要如何讓你知道以前的事,除了培訓的上課,有的人跟你說過去我們怎樣,除了這樣,訊息要從哪裡來?那就是電子書。」

現在大部份慈濟人都有電子書,裡面裝有滿滿的慈濟訊息,不僅有現在正在推動的志業發展,還有過去五十年艱辛走過的點點滴滴,溫故而知新,將過去的善法用適合現代能理解的方式,再次傳遞給更多人知道。

「去看每日的今天(歷史上的今天),五十年來在今天的這一天,幾年前我們做過什麼事情,在哪一個國家做什麼事情,單單只有這一天,可能有很多國家同時動員在救人,我們在今天這一天,師父到底講哪一句話是我們現在所在做的,那是十幾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四、五十年前,師父布達說我們現在開始要建醫院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人家若問,你就可回答了。」

承擔傳承歷練間 慈悲平等擴大愛

在紛亂無明的時代,合心要勇敢站出來,不只是傳承立典範,更要善於讓舊法新知;而接引新進志工的第一道門則是「協力」,在第一線親身引導、陪伴,讓他心開意解得歡喜。

「每一個人都是凡夫,我們要如何帶他走入菩薩道,與我們一同走,走到手放下時,換他知道會去牽別人走,這就是在『協力』,所以協力是在培養人才。這個人才可以,那你去互愛,因為互愛可以去關心更多的協力。」

隨著協力組隊的帶動與培養,讓人才不斷地增多,協力延伸為互愛,互愛延伸為和氣,和氣再延伸為合心,在活動中相互支援、共同成就,充分發揮合和互協的精神,用生命經驗做傳承。

「慈濟人不做就空過了,過去每一天生命中都是寫好文章,若是一天不做,這一天就沒寫到,我們的劇本就空白,大家都是平等,這叫做『慈悲平等觀』。合心就是協力,合心也是互愛,合心也是和氣,和氣也是合心,協力也是合心,合心才會美。」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