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慈悲是為施化之本,不忍是為五道眾生,大慈悲無悔無怨尤, 大喜捨無憂無著求。』
希望我們大家修行,要啟發慈悲心。
諸佛菩薩因為(有)大慈悲心,不忍眾生受苦難, 所以要來救度眾生。在五道中,以慈悲、忍辱為根本。 有慈悲心就能布施,教化一切眾生,有了忍辱力, 才堪得在這個五道惡世中,來來回回廣度眾生。
對這條菩薩道路『大慈悲無悔無怨尤』,為五道眾生來回不休息, 這樣去付出,一點都沒有怨尤。
『大喜捨無憂無著求』。付出,不顧自己一切,不為自己貪著利益。 付出,看到眾生得救、得度,這是付出所得到的歡喜,這就是菩薩。
從前,有一位長者很虔誠信佛,山中有很多寺院, 他發現了其中二間寺院很大,裡面卻沒有修行者,而且年久失修, 已經很髒亂了。這位長者就呼籲說:『 是不是有人願意來負責這間寺院,將它重新整修?』
其中,有一群年輕人畫工很好,就來告訴長者說:『 這間寺院交給我們。』長者歡喜:『你需要什麼材料儘管提出要求。 』這群年輕人所求的東西很多,五花十色的顏料,很多的工具, 長者都應他們所求。
另外一間寺院,附近有一群年輕有為的出家人也來告訴長者說:『 這間我們來負責。』長者很歡喜:『有出家人願意來負責,很好! 你們要求什麼呢?我都願意提供。』這群年輕修行者就說:『 我們只需要水桶與布就足夠了。』這位長者就應他們所求。
兩隊同時動工了。三天後,這邊年輕人的彩繪, 果然將寺院煥然一新,色彩艷麗,畫得很美。另外一邊的修行者, 用水桶裝著水,用布一層又一層的一直掃、一直洗、一直擦、 一直刷,讓寺院的玻璃完全明亮了,將所有木板髒污刷除, 還光滑起來了;三天後,這間寺院也打掃得很乾淨。
這位長者來看,很讚嘆:這麼亮麗啊!那邊色彩繽紛固然很美, 但是這邊樸素、乾淨,也很亮麗。再看清楚一點, 明淨的玻璃和光滑的地板、梁柱, 竟然倒映出對面那間寺院的繽紛色彩,以及隱約可見的藍天白雲。 妙啊!妙不勝收!
這兩隊比賽,大家當然最欣賞的是修行者這邊。
這是要告訴我們,心若清淨不染塵,大圓鏡中就能現乾坤。 修行者的心靈道場,根本不必以外面的物質、色彩來裝飾。 心靈的道場是自己向內下功夫,時時將煩惱掃除,讓內心不染塵, 自然就是大圓鏡中現出了乾坤,天地一切色彩、 萬物的影像都在內心裡,山河大地全都包融在其中。所以『 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靈道場不必有什麼色彩來莊嚴, 最莊嚴的就是清淨心。
慈悲,是布施、教育眾生的根本;忍辱,是為了五道眾生, 所以來回娑婆。大慈悲這條菩提道,絕對無後悔、無怨尤;大喜捨, 絕對沒有煩惱、憂愁,去除了一切煩惱。看眾生能夠得救、受教, 這是諸佛菩薩為眾生來回人間的目的,他無所著、無所求。 我們學佛不就是要學這樣嗎?
諸佛菩薩心靈的境界,是無染著,大圓鏡智的心靈乾坤。 凡夫人人都具足了與佛同等的本性,我們應該要用功, 就如那群修行者。用功很簡單,只要有清水、布,用心不斷擦拭、 不斷清掃、不斷洗滌,我們的心自然就能清淨。『法譬如水』 能洗滌我們內心的垢穢,讓我們的心鏡清淨。
下面這段經文說,諸佛菩薩『見諸眾生為生老病死、 憂悲苦惱之所燒煮,亦以五欲財利故,受種種苦;又以貪著追求故, 現受眾苦』。
我們眾生的心態、毛病,已經顯現出了身心的煎熬。
『合上所見之火,從四面起,五欲如刀蜜,財利如浮雲』。 長者在外面看到這間大宅,火開始從四面起了, 就像這個人間四面八方已經四大不調了。五欲就如刀口舔蜜一般, 財利實在是就像浮雲。
那個刀刃非常鋒利,刀口抹蜜,若是貪婪的人用舌頭去舔, 舌頭就容易被刀割傷,說不定會割斷。所以說起來, 這世間一切的名利、五欲,就好像利刀上抹了蜜,不論是用手拿, 或是用舌頭去舔,都很容易受傷害,實在是很危險。
而財利呢?就如天空上的浮雲一樣。其實雲只是蒸氣而已, 看起來是藍天白雲,卻沒半點東西,財利與此相同。 看到了藍天白雲那麼美,其實離我們很遙遠而且沒有實體, 卻錯亂了眾生的心,這就是眾生癡闇。
⊙眾生癡闇貪求,無晝無夜,五濁八苦之火,日夜燒煮, 故云受種種苦
我們的心地癡闇,所貪求的境界其實是一場空。不過, 人就是不分日夜一直在追求,造作了很多讓我們身心所苦的業。 由不得自己,受很多的苦難,這就是『五濁八苦之火』。這種物質、 名、利、地位等等的欲,惹來了貪,而使我們愚癡的造種種業, 惹來了五濁八苦的煎熬,只為了這些事情,日日夜夜都很辛苦, 所以叫做『受種種苦』。
⊙貪求:求不得苦,地獄人天,五陰熾盛。
貪求卻求不得,當然是苦,這個苦會帶去地獄、人間、甚至天堂。 我們所造的善業若有所求,即使造很多的善,投生到天堂, 一旦福報享盡,同樣要墮落。所以,人間、地獄、天堂, 全都不離五陰熾盛苦。
外面的境界,依我們的感受去取著,人、事、 物這個相一直印在我們心中,起惑造業。不知覺中,那個微細的『 行蘊』,無時不刻在我們身上生、老、病、死,這樣在消逝, 而我們的人生還是不斷這樣在造業。
⊙愛別離,欲合而離;怨憎會,冤家相會。
這個『現受眾苦』,就是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等等, 再與生、老、病、死苦會合起來。這種『欲合而離』, 很愛的人偏偏就是生離死別,不愛的人偏偏每天都在一起,見了面, 內心就起瞋怒之火,像這樣『冤家相會』也是很痛苦。 這都是過去生造種種業,在現世才來受種種苦。
⊙五欲財利:指色,聲,香、味,觸五欲之樂, 以非財利不能滿此樂故。
又『亦以五欲財利故,受種種苦』。五欲財利剛剛說過了, 就是指色、聲、香、味、觸。五根接觸外面的五塵,生起了五欲, 在那個地方貪著嬉樂。
所以說,『以非財利不能滿此樂故』。人生若沒有這些錢、利益, 我們所接觸到的,全都不會歡喜。所接觸到的財、利、五欲等等, 我們人人都想要;得不到,那就是苦。再說,凡夫就是貪著追求, 所以『受種種苦』。
⊙凡夫誤以謀五欲之樂,為謀求欲樂,故有貪著。貪著不得故, 刻意追求,強求不得故苦。
『凡夫』就是這樣『誤以謀五欲之樂』。以為這些五欲是永遠的, 這種錯誤的觀念。所以用很多的心思計謀著:我要這個、我要那個, 我要用什麼樣的方法。不論你用心計較多少,到頭來若『貪著不得』 ,就『刻意追求』,這樣就造業了。
為什麼明明知道,我們得不到、我們也不需要, 為什麼一直要去貪求?這就是『妄心啟動』。
⊙人之妄心啟動身心所求,與受之事物不盡心意, 或稍久即厭以為苦,心念喜新汰舊,其實仍為苦事, 而妄心立即以為可樂。
『人之妄心啟動身心所求,與受之事物不盡心意』。 我的身體所需要,我的心所想要,像這樣,真的是很苦。 心所想得到的、身體所感受的東西,不一定很盡我們的意。
『或稍久即厭以為苦,心念喜新汰舊,其實仍為苦事』。 可是得到之後,失去新鮮感,就視如破草鞋,沒有一點價值, 不只是對人喜新厭舊,對物質也一樣。『這項很好,我要。』 但是沒多久又有比這件更好的,我更愛。這種欲念的心永遠無止境, 心與身真是苦!
『而妄心立即以為可樂』。所追求、所得來的,其實是苦的事情, 都是虛妄,但是凡夫妄心顛倒,以為是樂。
⊙人身無常,眾苦之藪。而此相代之苦事,亦無不從辛苦追求得來, 是於所受各苦之中更增一苦,故曰現受眾苦。
人身無常,我們都不知道,以為是常。 無常的人身是眾苦聚集的地方,非常拉拉雜雜,樣樣想要、 樣樣接受、樣樣造業,每一件的造業,所有混雜的種子都收納在『 業識』之中。這些『相代之苦事』,這一切在我們的根塵不斷交換, 新的換舊的,舊的淘汰了要再換新的。像這樣,實在是很辛苦。
各位,追求五欲很辛苦,說到『苦』也很辛苦, 因為苦的種類實在是太多了。其實很簡單,只在一念心, 這念心若是心淨無染著,什麼苦都沒有,就是這麼簡單。所以, 人人時時要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