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6月09日】承父德業利益眾生

Community:
Branch:

『聖凡同居五趣,如來遍應三界,為一切世間父,等三界以同仁,視四生如一子,如父傳子德業。』

 
佛陀應化人間,他是聖人,乘真如本性而來到人間,只為了一件大事情,就是要度眾生,所以他和人間凡夫同居在這個『五趣雜居』的地方。
 
五趣:天、人、地獄、餓鬼、畜生。我們自己造作善惡業的結果,就是輪迴於這五道。平時多行善、多造福,十善具足,就投生到五趣中最高的境界,就是『天道』,享受天福。平時謹守本分,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安於平凡的生活,這樣的人很多,這就是『人道』。
 
當然,也有在人間生活很辛苦的,一家人又貧又病又殘障,這種人生就像在地獄。或者是欠缺生活資糧,時常在餓鬼的境界中。還有,不守人倫道德,不知恩義,像這樣的人如同活在畜生道。同在一個世間,天蓋之下,地載之上,這五道的人生都在世間裡。『聖凡同居五趣』,佛陀來人間目的就是要教化眾生,這叫做聖人,所以聖人和世間五趣雜居在一起。
 
佛陀告訴我們,人人可成佛,人人本性都是真如永恆,只是埋在無明之中。所以我們要時時用尊重、恭敬的心待人。修行、學佛就是希望一層一層的無明闇蔽趕緊揭除,減了一層再減一層,將層層的無明清除掉,清淨智慧的光明就展現出來了,這就是真如。真如本性淨如琉璃,這是人人都具有。
 
如來乘著這種真如之理,而來人間度眾生,所以說『如來遍應三界』。真如的理性是人人都有,佛陀平時就是將真如的道理運用於人群中。『三界』,就是眾生的欲界、色界、無色界。『無色界』就是思想。思想若清淨,外面的『色』就誘引不了。無欲、清淨的心念,就超越三界。
 
佛陀教育我們,就是希望我們能夠超越心靈的欲界、色界、無色界,完全都解脫。這是佛陀來人間,對我們的教育。
 
佛陀是『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三界中的眾生都是佛的孩子、佛的弟子,佛對眾生的疼愛是平等的,所以『等三界以同仁』。三界內的眾生,佛陀都平等看待,一視同仁。
 
『視四生如一子』,所有的生命都是佛所疼愛的生命。所謂『蠢動含靈皆有佛性』,一切胎生、卵生、濕生、化生,這『四生』佛陀都疼惜。不只對人類,連一切的動物,哪怕是很微小的生命,他都疼惜。所以『如父傳子德業』,希望我們能夠像佛陀一樣,對待天下眾生一視同仁,全都平等的愛護。
 
前面的經文,我們知道了,世間的長者對火宅內的眷屬、諸子,都很關心,設法要讓人人脫離火宅。佛陀與此相同,所以佛陀再說,『舍利弗!如來亦復如是』,如來同樣,與那位大長者一樣,『則為一切世間之父』,如來就是世間的父母一樣。『於諸怖畏衰惱憂患、無明闇蔽,永盡無餘』。

 
⊙『舍利弗,如來亦復如是,則為一切世間之父,於諸怖畏衰惱憂患、無明闇蔽,永盡無餘。』《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所有眾生他的怖畏、驚惶,或者衰惱,或者擔憂、患得患失,種種無明闇蔽全都將它消除。
 
就如火宅內那些貪著愛玩的孩子,父親就用種種方法將他們誘引出來,『不要還在那裡玩了,不要還在那裡沉迷,趕緊放棄那個地方,趕快出來。』同樣的意思,如來對三界內的眾生,用種種方法教化。這些怖畏、衰惱、憂患就如火,在三界中燃燒起來了,佛陀慢慢地誘引我們,讓我們能夠離開這三界火宅。
 
就如我們的心宅一樣。人人的心中也是一間大房子,我們這個心宅中有無明火種開始燃燒。我們若能接受佛法,就如得到大白牛車一般,可以在這個三界中、人間道上,非常平穩向前走,不只是自度,還能夠度化他人。這是我們學佛的目標。我們脫離心宅中的無明,自然就能慢慢體會到佛的道理,用在日常生活中,無明就慢慢永盡。這就是要學佛,體會佛陀所教化的道理。
 
接下來這段經文說,『而悉成就無量知見,力無所畏,有大神力及智慧力,具足方便智慧波羅密,慈大悲,常無懈倦,恆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
 
已經這麼舊、敗壞的房子,這是譬喻三界。這種的三界,就是我們眾生的心靈,我們心地的三界。
 
我們自久以來習氣不斷累積,生生世世,不知幾生世以來,習氣已經污濁了我們的心地,所以叫做『三界朽故』。我們的心宅已經在敗壞,就像那間大房子已經四面火起。這是生生世世,習氣不斷重重疊疊,由來很久了,心宅已經腐敗了,稱為『朽故』。我們人人的心已經到達這樣的程度了,所以要趕緊接受佛所教育的法,法譬如水,法水入心,洗滌我們內心的污垢,讓心重新潔淨。
 
佛陀來人間教育眾生,需要用他的力量,所以『佛之自受用身』,因為自受用的身,就是佛陀來人間,傳下來他的身行,這個人生的過程,來做我們的教育,這是人間真實的人生過程。如來和我們一樣,是父母所生、人間長大,在人群中經過了這樣的享受、這樣的思想,然後為了救人,希望人人都能平等,所以放棄了皇宮的享受,從他的內心脫離了世欲,從他的親身示範,修行就要經過這麼辛苦,去探討人生的道理。
 
他將修行的方法累積起來,人間事很徹底,如何的苦難是如何的起心動念等等,這些事情都累積起來,已經在如來的覺海中,所以修行覺悟了,證得無上正覺。這在人群中修行者的觀念,全都收入他的心、知見。然後,瞭解了天地之間的道理,收納入心,叫做智慧覺海,已經完全瞭解了,『得無上正覺,具無上勝智』,所以『諸眾生中轉妙法輪』,這叫做如來。如來『得大自在』,所以『名力無所畏』。

 
⊙謂如來得無上正覺,具無上勝智,於諸眾中轉妙法輪,得大自在,故名力無所畏。

 
如來的知見,力無所畏,因為他的見解已經很廣了,天地、宇宙萬物道理,無一不知。知道事情,心就很自在。因為他力、知見都很充足,所以『有大神力及智慧力,具足方便智慧波羅密』,這就是『力用』,他的力——智慧的力量,很充足。

 
⊙力用之不可思議。神者不測之義,平等同具之慈悲智慧,願力不可思議,為眾生之增上緣,恆無休息。

 
佛陀的智慧有多深廣?我們無法測量。佛陀的智慧力量,真是不可思議!那個智慧瞭解宇宙萬物真理,所以有大神力。這個『神』就是精神,不是怪力亂神的『神』。佛陀的精神理念,我們無法測量。不只力量不可測量,就是佛陀的精神理念,我們也很難測量。
 
『平等同具之慈悲智慧』,佛陀的精神力量,對一切眾生都是平等,這叫做慈悲。所有『四生』的生命,一視同仁,都是佛陀平等珍惜的。希望我們也能學習佛陀,對一切生靈一視同仁。他有慈悲、智慧,再加上願力,這樣的力量當然不可思議。這是為眾生的增上緣,永遠永遠都不休息。
 
為什麼叫做眾生的增上緣?因為眾生人人本具佛性,佛陀來人間,只是為眾生一個助緣,用他的智慧、慈悲、願力,再來人間與眾生共住一處,來『開、示』,眾生就要接受才能『悟、入』。所以他來人間,就是給我們成佛的增上緣。『佛性人人本具』,來告訴我們,為我們『開、示』,讓我們從凡夫的此地,能夠度到聖人的彼岸去,所以叫做『智慧波羅密』。
 
用這種方便智慧來度眾生,那就是當我們的增上緣,也就是眾生的善知識,亦師亦父,這樣教導我們,無非希望我們能夠從此岸而到彼岸去,所以叫做智慧,『方便智慧波羅密』。

 
⊙智慧力:謂有智慧信受正法,身心猛利,能修梵行。

 
『智慧力』,那就是信受正法,身心猛利,能修梵行。我們也具有這個智慧力,不過,我們必定要相信佛陀所教的正法、道理。『身心猛利』,我們若能接受佛陀的教法,將無明一層一層除掉,減少一層無明,就增長一分慧命,層層無明去除,慧命就不斷增長,智慧力、願力、慈悲的力量就一直在我們的身心勇猛起來。
 
『能修梵行』,付出無所求,我們的心很清淨。『梵』,就是清淨的意思。雖然你在人群中,在這個五濁惡世之中行菩薩道,心清淨。
 
佛陀對弟子是『如父傳子德業』。佛陀要傳給我們的,是教你經營『志業』——你志願在人群中,你就要在人群中,如父愛子一般地付出。所以常常對大家說『佛心為己心』,這就是父傳子德業。
 
我們若能心中有佛心,傳承佛的德業,行善、造福在人群,同時修身梵行,讓我們的心時時保持清淨、無欲、無色、無煩惱。若能夠這樣,叫做超越三界,就是離開我們心靈的火宅,怖畏、煩惱、闇蔽等等,完全都脫離。所以,學佛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