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世間親情父傳子,有為名相倫理情,世尊大法傳法子, 無為實法本真如。』
大家最近一直都在聽這段文,就是『三界導師』、『四生慈父』, 大宅長者,諸子迷茫,長者設三車,最後給孩子是大白牛車。 好像這麼短的故事,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道理在其中呢?
其實,人間多麼大,人有多少啊!每一個人有各人不同的見解、 煩惱。世間有多少複雜人群、事、情、理,說起來就只是這幾個字─ ─人、事、情、理,這樣而已; 卻是它能夠發展出人與人之間這麼複雜的事情。所以佛陀出現人間, 無非是要讓大家知道人、情、事、物的道理。
光是在這個『火宅喻』中,人的煩惱的譬喻,譬喻火宅之中的複雜, 譬喻這些孩子的頑固、貪著等等。這個火宅險象叢生, 世間很多很多的危機,很多很多的陷阱,是人如何去設, 如何去埋下了重重危機?沒有離開三界火宅, 沒有離開火宅內這些孩子的懵懂、貪著、頑固, 沒有離開大宅裡的這群人。道理很多。
『世間親情父傳子』,這是不是很簡單呢?父子情, 世世代代傳下去,世間哪一個父親不是希望將事業傳給孩子呢? 世間哪一個孩子的生活背景、成長等等,不是和父親關係密切? 這是那麼簡單的事,然而父子之情卻是很複雜。
有的父親很疼孩子,為了孩子拚生拚死,不論是富有的父親覺得: 我為孩子的產業,我要再拚一點,多,不夠;大,還不夠大。 我要為他打基礎,很長、很寬、很大、很多。孩子對父親並不感恩, 覺得:父親只知道賺錢、賺錢,都不知道父子真正的感情是什麼。 所以反彈了。
所以,『有為名相』建立在倫理之情。世間這種有為的名相, 不論你是父親、你是孩子、你是孫子等等,這全都是『有為名相』, 但是建立在倫理之情。倫理若亂了次序,情就變很複雜。 這個情來自於事物,又要開創事業,為了欲念,創造很多種的行業, 凡是未來有發展的,他就去創造。所創造的物,也是人間的有為法。
器世間的物質,什麼都要做,因為心有欲,所以將這個倫理的情, 將種種的名相,不論是人與人的感情的名相,或者是世間、 器世間物質,有為的東西,都亂了倫理之情。 一個人內心所隱藏的欲,無形、無相,放出去就蓋天覆地, 沒有一個地方是欲念達不到的。
所以,這種『有為名相』亂了倫理之情,多麼複雜,多麼可怕啊! 這念心欲放出去,覆天蓋地。你們想,在這三界火宅之中, 那些懵懂、貪著,不覺火來燒身的孩子,是不是很複雜的人生呢? 本來是這麼簡單,就是一念偏了,全盤的倫理就亂了。有為的名相, 亂了很多的人世間事、物、理。
唯有世尊,『世尊大法傳法子,無為實法本真如』。 所以佛陀來人間,要將這些人生的親情倫理重新建立。他告訴大家, 人人本具佛性,佛法要入心,重新回歸我們真如的本性。
真如的本性就是『無為法』,那是永遠常住,條理很直, 有條不紊的菩提大直道。大直道的菩提,我們迷失了, 所以佛陀再來人間『開、示』,為我們指路,用種種的方法, 讓大家認清世間,這個生命不長久,所造作的因與緣等等,物欲、 親情看得清楚,要如何回歸到最清淨。這個情、理、法, 能夠將這個法讓大家了解,道理清楚,感情就能夠很單純回歸了。
這是佛陀來人間一大事的因緣。世尊的大法帶來人間傳法子, 若要接受法,也要有因緣。譬如美國加州監獄所送出來的咖啡, 十幾罐咖啡,寫一封感情豐富的信,就是說:『我在這裡面, 很多事情都很不方便。我寄出這些東西,希望你們可以﹃義買﹄, 將這個錢救濟菲律賓的災難。』 為什麼監獄裡的人會知道菲國颱災的消息呢?尤其是遠在美國。
幾年前,在拉斯維加斯有一位牧師,將《靜思語》帶進監獄裡面。 監獄的人看了《靜思語》,就寫信給拉斯維加斯的慈濟聯絡處。 從這樣開始,常常接到受刑人的信,每一封信都充滿了故事。
慈濟美國總會所接到的包裹是咖啡。起先一位師姊讀到那封信, 她說:『很感動,身陷囹圄還能想到外面有災難, 願意這樣籌措物品,好不容易郵寄出來。我來買。』幾百元義買。 大家一直買,買到剩下幾罐,被慈誠、榮董發現到了,紛紛就說:『 我用三千元買,不拿東西。』『我用二千元買,不拿東西。』『 一千元買,不拿東西。』
我聽到這剩下的咖啡,在那裡輾轉義買,已經超過美金一萬多元了, 還再繼續發心。這種愛,只要讓他了解道理之後, 他就慢慢地因緣展開了。現在美國很多監獄裡都有《靜思語》, 慢慢一直擴展出去,接觸了這個簡單的做人道理,他們就知道, 過去是錯了。
這是緣!一點點緣的牽引,說不定會引動很多人知法、守法、 行如法。若這樣,這就是大法。就像與佛陀有緣,接受了佛法。
所以,『世尊大法傳法子』,是『佛口所生子』。『 無為實法本真如』,這個道理不是人為創造的,是從本來就是。 佛陀開了智慧之後,將本來就是的法,說給我們知道,所以叫做『 佛口所生子』。我們若能夠了解、接受,我們就是佛的真法子。 若是不了解,永遠法不入心,慧命沒有霑到法髓, 慧命就沒辦法成長。
前面的經文說,『世尊!若是長者乃至不與最小一車,猶不虛妄。』
⊙『世尊,若是長者乃至不與最小一車,猶不虛妄。何以故? 是長者先作是意:我以方便令子得出。以是因緣,無虛妄也。』《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那位長者,在外面設三車,這是一種譬喻。舍利弗回答釋迦佛, 就說:『沒有虛妄。』
佛是真語者、實語者,真正要給弟子的是最豐富的大乘, 回歸本性真如,人人可成佛的大乘法。本來這是一個設計, 設計給大家能夠回歸本性。就像那位長者,雖然沒有給孩子羊車、 鹿車,但是他給孩子們的是大白牛車,比他們需要的更多, 這樣不算虛妄。這就是佛法在人間,希望人人都能夠得到, 回歸如來本性,清淨解脫。這是佛陀的用意。
下面這段經文,舍利弗再說,『何況長者自知財富無量, 欲饒益諸子,等與大車。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如汝所言。』
長者,要被稱為『長者』不是那麼容易,必須是『耆老德高望重』, 又『謹行敦厚』。古時候,六十歲以上稱為『耆』。『 耆老德高望重』,就是很有德望的人,平時做事謹慎,性情敦厚, 就是信、實、誠、正,這樣的人格者,通稱長者。
過去,長者是為了誘引孩子出火宅,設了三輛車, 最後是給他們一輛大白牛車,這是諸子意料之外,『 本來我要求小車而已,竟然可以得到這麼大的車!』所以『 求小得大』,喜出望外,很歡喜!
若像世間有些人,說:『我的事業做那麼大,要給孩子。』 孩子卻說:『父親何必這樣。我不接,我不要靠他。』若像這樣, 財產再多也沒有用。同樣的道理,佛法再好,若弟子不願意來接, 也沒有用。所以說起來,要靠緣,而且我們本身做事情要很謹慎。 所以,這位長者是德高望重,謹慎做事情,很敦厚的人。 這樣的長者,他給他的孩子,就是這麼讓孩子很驚喜,『 我以為可以得到這樣而已,原來可以得到這麼多!』 可見這位長者用很大的愛去付出。
『欲饒益諸子,等與大車』。長者就是要饒益這些孩子, 所以才給他們大白牛車。『饒益』,就是說願意修菩薩行。 什麼叫做菩薩行?『於諸有情,或以布施』。就是要『布施』, 或者『愛語』,對人要講好的話,對人有幫助、有教育的話; 或者做『利他之行』,所做的事情,都是利益人群的事情;或者是『 隨類同事』,和我們一起做同一件事情的人。這叫做『四攝法』, 菩薩的基礎就是這樣。
⊙饒益:謂修菩薩行者於諸有情或以布施,或以愛語, 或作利他之行,或與隨類同事,令諸眾生皆得安樂,是為饒益。
我們要做為一個菩薩,一定要實行『四攝法』, 所有的眾生都需要我們去饒益,這是菩薩行者不可缺少。
我們全都要為眾生,好好運用我們所得到的愛的力量, 讓大家能夠安樂。看,在監獄裡面的人,得到一本《靜思語》, 雖然是簡單的幾句話,他們將那個簡單的道理入心,也能安住心, 改變了自己的行為。出來之後,應該就是革面洗心, 完全不同的人生,這樣叫做『饒益』。所以,這輛大白牛車, 就是要饒益所有的眾生。
佛陀聽舍利弗這樣說,很歡喜,『善哉!善哉!如汝所言。』 這是雙重的讚歎。『善哉!善哉!』就是佛陀很歡喜, 讚歎他回答的很正確。這位長者無虛妄,他的用意是他財富很豐富, 疼孩子,要給孩子很充足的東西。就像佛陀愛眾生如自己的孩子, 他希望每一個弟子都能得到大法,也就是一乘實法。 這是同樣的道理,所以他對舍利弗的回答很歡喜,雙重的讚歎。
因為『佛不自說不虛』。佛不會自己說:『我說的話是很實在。』 讓別人說:『佛說的話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佛所說的是對。 』經由舍利弗來說,大家會更肯定,所以由舍利弗來回答。回答的, 佛陀很滿意。所以大家會對佛陀所說的法更加敬重、更加信服、 更有力量。因此雙重讚歎,讚歎舍利弗。
舍利弗是以聞法者所得到、所理解的道理,這樣說出來, 證明佛陀所說的法不虛妄。所以,這就是我們學佛應該要重視的。 雖然只是一個『火宅喻』,其實好好用心,每天所面對的人、事、 物,不也都沒有離開三界中的人、事、物嗎?用心, 法就在我們眼前。所以要時時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