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4月10日】長者三十子

Community:
Branch:

『如來本性眾生心,業識微波起風動,性欲不同分五趣,故有三十子義成。』

 
也就是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人人本具如來清淨本性,只是凡夫『業識微波起風動』。看看,水若很清,它就像一面鏡子,而你若是稍微搖動那個水,所有的景象就凹凸不平,照不明了。凡夫的心識不就是這樣嗎?我們都是在這個業識波動中。
 
這個業識在波動,是如何波動呢?所謂『無風不起浪』,業識本來平靜,就是無明風起了,就開始『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從這樣開始『十二因緣』不斷緣去,緣到『老病死』。
 
老病死,還是帶著一個業識,隨著業識再到五趣輪迴。是要來人間,或是要到地獄呢?或者畜生、餓鬼,或是人間心靈的地獄?人間行為的畜生,或者人間無可奈何的飢餓之地?這都要看我們在過去生中,無明風是如何造作。
 
這五趣都是隨著我們『性欲不同』而去向不同。所以接下來這段經文,就有『三十子』的譬喻。
 
我們前面說過了,這個大宅有一個主人,經文的裡面稱為長者,他用他的德、用他的時間在領導。但是長者年齡大了,老邁了。裡面雖然有人很多,卻是年久失修了,在這個大宅敗壞的過程中,裡面這麼多的人,還是不知不覺。這也是一種的譬喻,譬喻眾生造很多的業,共業在天地之間,所以大乾坤四大不調了。這我們昨天說過了,譬喻四面『俱時欻然火起』。

 
⊙『周匝俱時,欻然火起,焚燒舍宅。』《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這個時代,一直不調和,災難頻傳。開始四面火起,這是多麼危急的時代!
 
所以,佛陀二千多年前就是為了這件事情來,要讓大家知道,這個人倫道德、世間真理,慢慢衰頹了。就如那間大房子年久失修,棟梁開始腐敗,裡面還有這麼多人,眾生的欲心,就在這個五趣雜居地,道理不在人心了。所以我們現在才需要人人發大心、立大願,『四弘誓願』的心,在我們現在趕緊再提起。
 
『三十子』,就是說我們要學佛,開始就要用心來承擔如來家業。

 
⊙『長者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這個大宅已經四面忽然間起火了,『焚燒舍宅』。在這個舍宅裡面,長者的孩子,十、二十,乃至三十,都是在這個宅中。
 
這個『三十子』,完全是佛陀的慈悲,他不捨眾生,天、人、地獄、餓鬼、畜生,五趣之內,佛陀都不放棄任何一個眾生。佛陀視一切眾生如一子。

 
⊙五趣眾生皆是佛子,等同無二,惟此堪稱為長者之子者,乃指具有出世無漏種子者而言。

 
什麼叫做『三十子』呢?那就是有心想要出世,有在修行,這樣的出世無漏種子的人,那就是長者的三十子。天、人,不一定會接受佛法,何況地獄、餓鬼、畜生,更是無佛法的地方。但是,這三十子就是已經接受佛法了。
 
接受佛法,也是有分成三階段。『若十』,就是『指大乘一切種智』

 
⊙若十:指大乘一切種智,三智之一,言能知一切諸佛之道法,又能知一切眾生之因種之菩薩。

 
一切種智是佛的三智之一,意思就是說,『能知一切諸佛之道法,又能知一切眾生之因種』。
 
第一種的『十子』,表示菩薩已經通徹了解佛陀所說的道理,知道不只要修心,同時要身體力行在人間、人群中去付出。這是佛子中的第一上根機,行菩薩道,譬喻在這『三十子』中的其中之一。
 
『二十』也是譬喻,那就是獨覺。

 
⊙二十:指獨覺,常樂寂靜,獨自修行,修行功成於無佛之世,自己覺悟,而離生死者。

 
獨覺,知道一切都是這念心,因此他覺悟了,常樂寂靜,獨自修行,就很歡喜自己獨修,這個心不要去緣眾生的煩惱,獨善其身。他這個覺悟的種子深種在內心,哪怕再出世來人間,繼續那分清淨的覺性,所以他能夠無佛之世『自己覺悟離生死』,不再起心動念,這叫做獨覺。
 
我們修行豈只是為了離生死?尤其是佛法所說的生死,是我們的心意識的生滅法。所以,獨覺,覺性雖然是很明朗,卻無法去覺悟別人,所以他缺了緣,也是無法成佛。
 
在經典中有一段故事,就是說,有一座深山,有五百多人共住在那個山林之中修行。其中,有一位獨覺,山裡的猴子看到這位獨覺與別人不同,所以這隻猴子也隨這個獨覺這樣作息,隨他行動。這隻猴子跟久了,學這個獨覺的形態,卻無法覺悟菩提道。這意思就是說,光是行為一樣,卻缺乏發菩提心,這樣永遠這個法無法往外傳,這種不是真正究竟的修行。

 
⊙三十:指聲聞。此諸人眾同居此宅,喻三乘根性,修持法人,悉依此根本識而住。

 
『三十』,就是譬喻聲聞。聲聞就是聽佛的聲音入耳根,也許『說千悟一』,佛陀說一千次,他才明白一項道理,很鈍根的人也是很多。
 
到底聽了能明白嗎?法能夠入心嗎?法入心,能夠身體力行嗎?這就是『斯人飲水,冷暖自知』。我們是不是在這『三十子』裡面?是聲聞嗎?或者是獨覺呢?或者在菩薩呢?能夠體會一切種智,不只自覺、自體會,體會之後還要分享給他人,見眾生苦難,我們願意投入去救度。
 
幾天前,濟修,他是清修士,他來告假說要去美國,接著去海地。海地那裡正在準備要做發放。他們到了海地,開始展開了布善種子的工作。第一件的事情,就是去拜訪維和部隊,請軍隊在發放當天來維持次序。
 
這次的維和部隊是輪到約旦的部隊。濟修、心圓他們進到部隊去拜訪司令,邀請他們來維護發放的秩序。濟修告訴他,慈濟的緣起和『竹筒歲月』,以及慈濟與海地的因緣,並且送給他們英文的慈濟月刊。這位領團的司令很感動,就將他們軍隊的醫師介紹給我們,說他們的軍醫師也可以參加慈濟的義診,去幫忙看病。
 
像這樣,法,就是要有人傳。海地是一個很苦難的國家,本身沒有軍人,他們就是由聯合國輪流派兵去保護海地。這一次看到我們要去發放,臺灣的白米到達海地,從加拿大、從美國,慈濟人會合要去做發放,還要再去做義診。同時,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去為他們培訓,去分享人間菩薩的法則,我們靜思的法脈、慈濟宗門,也要在那個地方建立起來。
 
所以,當地已經有種子了,一顆、二顆、三顆,現在培訓的人又增加了。現在去培訓,到底是『十子』呢?他們的根機是不是一下子就能夠接受行菩薩道,了解法,也願意利益人群呢?或者這次的培訓,能夠去接引到『佛法很好,我願意接受佛法,我願意將心收攝好,不要犯了人道的規則。』是不是能教育到這樣呢?或者是聽到佛法,種一顆種子,『佛法很好,我知道了』。
 
海地本來不曾聽過佛法,是因為2010年大地震之後,慈濟人到達那裡,才開始接觸佛法。所以說起來,這樣『聲聞』來接觸佛法,這就是因緣,有了這個因緣,佛法能夠到海地去。到海地,能讓這些種子在當地播種,這就是因緣,這就要發大心的菩薩,才有辦法將這個因緣種子帶到那個地方。
 
在那個地方身體力行去教育,這就是第一種的『十子』,那就是歸入於菩薩道。緣覺是『二十』。再來就是聲聞,按照佛所說法,聽進去,依他的根機來接受,來修行的人,這是『修持法人』,這些人稱為是『三十子』。
 
在這個五趣的裡面,唯有這三種人,他從佛口生,從法化生,這是真佛子。所以五趣裡面,長者的『三十子』,『若十、二十、乃至三十』,這是與佛有緣。
 
若是根本識,『識若不為末那識所覆蓋』,末那識就是第七識,『即不名阿賴耶識』,就沒有這個種子造作在那個倉庫裡面。我們的藏識,全都是藏著末那識的種子。

 
⊙然此識若不為末那識所覆障,即不名為阿賴耶識,而名為菴摩羅識。喻不名火宅,而是名為安穩真如宅。

 
第六識,就是接受外面的六塵、外面的形象在心裡,搬進來末那識去思惟、造作之後,這個種子成了,歸納在阿賴耶識。若能夠沒有這些外面造作的種子,就不必有阿賴耶識。那是什麼呢?就是菴摩羅識,也就是真如本性清淨,人人本具清淨本性。
 
總而言之,我們若能夠了解,其他,菴摩羅識的前面全都不要去受染,這就沒有大宅的火,這個三界就不會發生火災了。若沒有這些無明風火,那就是安穩的真如宅。所以各位菩薩,要發菩薩心,五趣雜居的裡面,有幸的人能夠從佛口生、從法化生,看我們的根機如何接受,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