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2月16日】正覺正知同圓種智

Community:
Branch:

『解大道喜未曾有,入人群心不受染,得記後入眾結緣,正覺知同圓種智。』

 
最近一直在描述釋迦佛為舍利弗授記,可以感覺得到舍利弗很歡喜。在聲聞的時代,他接受的是佛陀所說的聲音、所說的法:如何保持心的清淨,理解天地萬物。這些道理他都懂,只欠缺將自己的心門打開,走入人群去救度眾生。佛陀鍥而不捨,不斷讚歎大乘法的微妙,讚歎能夠行入菩薩道,就可以回歸真如本性。
 
佛說那麼多的法,聽法的人根機不同,利根利智的人能夠馬上接受,也願意發大心、行菩薩道。但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是帶頭的人,卻一直停滯不前,大家的心也會受影響。所以佛陀用心良苦,不斷等待再等待,等到大家的根機平齊,才啟開佛心,暢演佛法。
 
現在大家看到舍利弗都理解了,這些聲聞大眾,人人已經解大道,心也都開了,佛的法已得轉法輪,轉佛內心這個輪,已經啟開佛心、暢演佛法。所以大家『解大道喜未曾有』,大家都很歡喜。這是一個很祥和的境界。人人開始發心了,開啟了這念心,就是有心『入人群心不受染』,大家心理都準備好了。
 
芸芸眾生的凡夫心,是剛強難調難伏,因為就如來自三塗、四道的眾生:地獄、餓鬼、畜生,加上阿修羅,這樣來自不同道,習氣都不同,輪轉在這個人間。發菩薩心的人,要入人群中必定要有心理準備:心不受染。不要變成『本欲度眾生,反被眾生度去』,那就很辛苦了。
 
就像舍利弗本來發大心、立大願,要度眾生、為眾生付出,卻經不起考驗,封閉了行菩薩道的心,再也不想入人群,這就是他被眾生度去了。不過還好,他的心保持著清淨,只障礙了行菩薩道的心。
 
我們也是這樣,雖然知道做利益人群的事情很好,在慈濟,大家共同一心走入人群。但是社會很複雜,我們如何做呢?有時候被毀謗、不瞭解等等。甚至我們要幫忙他,他還不一定歡喜接受,不過我們又不忍心,不捨得放棄,都要千忍、百忍,想盡辦法讓他願意接受。這就是入人群,心不受染,不會受到影響,我們做對的事情,做就是對了。所以行菩薩道就是難在這個地方。
 
舍利弗那時候已經心開意解,疑網都消除了,也開始發心立願要入人群。佛陀趕快為舍利弗授記,是要讓大家知道,只要你發大心、立大願,佛陀與他約定、肯定、見證:你將來一定有這樣的成果。
 
授記是肯定,以及保證他未來的果報是如此。得到授記之後,不是就成佛了;得到授記之後,才是真正決定入眾結緣,所以未來要不斷在人人群中,『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因為每一位眾生身上都是一部大藏經,人間法、出世間法,無不都在人群中見苦知福。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在苦難眾生中,在天地萬物間,體會了很多道理,必定要有很長很長的時間去體會。所以『正覺知』,體會之後,所有一切法,人、事、物的道理,都正確瞭解了,到這樣的程度,就同圓種智。這是多麼美的境界!
 
我剛才走出來,在走廊稍微站一下,抬頭看天空,『啊!這麼美的境界。』晴空無雲,那麼清、那麼柔,遠遠的地方有一道橘黃色光芒,太陽即將要浮上來。身在這種的境界,內心就浮現出了大圓鏡界的心情,不就是這樣嗎?清而無雲,曙光即將要浮現出來,這是我們心不受到種種雜質所污染的境界。這是一個譬喻。
 
最重要的,我們的心,這面心鏡本質就是清淨。就像虛空本質清淨,只是因為氣候的輪轉,而有千變萬化的雲,不論是色、形等等。所以抬頭看天,有時候看到一片藍等等,這真的是虛空的顏色嗎?都不是。就像我們的這片心鏡,你照到外面的境界,其實這些境界都不在心的裡面,也不在鏡子裡面,不過這面鏡子可以映照萬物,叫做『正覺知同圓種智』。

 
⊙佛智知一切種種之法,名為一切種智。覺者大明、曉了,今亦如是,種智圓明。

 
因為佛智是知一切種種法,所以名叫做一切智。也就是『覺者大明、曉了』,大覺者的心已經明了,是曉曉明明,對世間萬法的道理都很清楚。這是大覺者的心智,叫大圓鏡智,完全很圓滿。
 
現在舍利弗在那個境界中,受佛陀授記,他的心已經開始趣向行菩薩道,往大覺明了的心境。他不只要保護住,也要開心門,將這念心好好保護得很完整、清淨,走入人群,這是舍利弗當時的心境。聞法歡喜,解大道之後的那分歡喜,要如何說、如何來描述呢?
 
其實,光說就歡喜了,何況是真正體解大道、發無上心的心靈開闊,得未曾有的歡喜呢!聽到佛在授記,大家都是很歡喜,並心開意解了。
 
描述華光佛,還要很長久時間以後能夠成佛,這段時間舍利弗都在人間,來來回回入人群。所以我們對人人都要很尊重、很感恩,說不定舍利弗就在你的身邊,和我們一起入人群中。所以要用很長久的時間入人群。
 
未來華光佛的佛土是那麼莊嚴,在那裡進修的菩薩,人人的心境都是這樣清淨,都是發大心。就像我們常常在辦營隊,來參加的人都共同一念心:要再吸收更多的法,準備要投入人群去付出。和這樣的意思一樣。

 
經文:『華光如來過十二小劫,授堅滿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前面我們說過了華光佛,壽命有十二小劫,在他那個國土的人,壽命也有八小劫。華光佛在十二小劫壽命將盡時,他在這些菩薩群眾中,還為一位堅滿菩薩授記。
⊙過十二劫長時間後,有精修大乘法,行大菩提道者,名堅滿,得華光如來授成佛之記。

 
過十二小劫是指一個長時間。在這麼長的時間裡,菩薩群中還有更精進的菩薩、好人群中還有比好人更好的人、在精進中還有最精進的人,那是『精修大乘法,行大菩提道者』,心裡完全都是大乘法,要行菩薩道的人,名叫做堅滿。
 
堅滿菩薩在那些菩薩群眾中,特別精進行大菩提道。華光如來為他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表示堅滿菩薩未來能夠『覺悟』,也就是得到『真如』。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即真如契無為法,合匯大覺智海。

 
如何叫做覺悟?就是『真如契無為法』。真如的本性與無為法的真理互相契合的那個覺悟。
 
過去也描述過釋迦佛夜睹明星,剎那間,清淨如來的本性與天體契合,恍然大悟,把所有一切無為法納入覺海中。所以,一切的大法,佛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是同圓種智,這就是覺悟的境界。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至高無上正等正覺。

 
華光佛為堅滿菩薩授記,未來也有這樣的(真如與無為法)會合,覺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夠成佛。這『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至高無上正覺知。

 
接下來的經文,『告諸比丘:是堅滿菩薩次當作佛,號曰華足安行』

 
這段經文是說,那一位在華光佛的世界很精進的堅滿菩薩,將來也能夠覺悟成佛,他的佛號是『華足安行』。
 
為什麼叫做堅滿?堅滿的意思是意志堅定、真實。

 
⊙堅滿:意志堅實精進,以菩薩運行利他,所作成就意。

 
我們昨天說過誠意、正念,這位堅滿菩薩發心於誠正信實,而且意志很堅定、很精進,心心念念法在心中,行在法中,都是運行利他。運行,就像是『這些物品,幫我運送過去』;意思就是所做的一切動作都是利益眾生,所以叫做運行。
 
這位菩薩的精進,以最堅定、最實在精進的心,分分秒秒都在運行利他,都為了利他,所作成就,這樣叫做堅滿。

 
⊙華足安行:由聞法華佛果圓滿具足,皆成佛真實之因行。並行法華之安樂行,此皆菩薩因名顯德之別號。

 
這個『華足安行』是從聞法華而圓滿佛果。清淨的法,用蓮花來譬喻。蓮花可以淨化污濁,蓮花是花開果成,所以『法華佛果圓滿』,表示這位堅滿菩薩生生世世入人群,在濁氣很重的眾生中,而心不受污染。
 
從這段經文,我們可以知道,每一尊佛必定要經過五濁惡世的地方,為人群付出才能夠成佛。就像蓮花靠污泥的養分,成就了這朵蓮花,而這朵蓮花在淤泥中不受污染。這和我們現在的人間菩薩一樣,要在人群中瞭解很多的法,更加堅定我們的心。這就是『由聞法華佛果圓滿具足』,那時候『皆成佛真實之因行』。這是堅滿菩薩過去在人群中所修行,現在又有華光如來為他授記,將來成佛,號曰『華足安行』。
 
『並行法華之安樂行』。他要在芸芸眾生中,行法華的安樂行,雖然在人群中,心卻不受障礙。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甘願』,大家若能『甘願做、歡喜受』,這叫做『法華安樂行』。
 
在污濁的泥中,還是保持著那麼美、那麼燦爛的蓮花,還成就蓮花的果實,所以我們想要成佛,就要在人群中行法華之安樂行。這是『菩薩因名顯德』,表示那個名稱是將這尊菩薩的德行顯現出來。
 
昨天告訴大家『富潤屋,德潤身』。我們是這樣修行,在身行裡有這樣的德,你不必特地表達自己是多有修行,你平時就這樣做,讓人看了就很歡喜。這是我們真正有在法華佛果的因行,這樣在做。
 
『並行法華安樂之行』。法華的這個佛果,和法華的因地菩薩行,都要保持我們這念心,不會受大眾形形色色所污染,還要不斷地發心投入。
 
所以我們要記著,『法華之安樂行』是要入人群中,才能夠成就『法華佛果圓滿具足』。這是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