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佛在靈山會中,暢開心菩提場,啟經序六成就,放光現瑞說法。』
我們稍微回顧前面,在《法華經》第一卷有二品,從《序品》到《方便品》,已經告一段落了。昨天在《方便品》最後這段經文,『 汝等既已知,諸佛世之師,隨宜方便事,無復諸疑惑,心生大歡喜, 自知當作佛。』
佛陀辛辛苦苦用種種方便、言辭、譬喻,無非是希望人人能夠體會, 道理是真實,只是應根機。所以『汝等既已知』, 大家既然都瞭解了,佛陀的心意無非是讓大家趕緊方向一致, 提升起來,所以『無復諸疑惑』,不再有懷疑了。 大家來到這個地方,應該心要接受,能夠聽聞到大法, 這個法和我們的慧命是息息相關。
所以『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大家應該瞭解了, 我已經不是芸芸的凡夫了,瞭解六道輪迴、因緣果報始末的源頭。 為何漏落為凡夫呢?找到這個源頭了, 自然就知道我們應該趕緊轉一個方向,走入菩提大直道, 這個六道輪迴就能夠完全去除,永遠都悠遊法海中。這種靜寂清澄、 琉璃世界的境界,是我們要將這個法入我們真如本性時,所以歡喜。
所以這裡說『佛在靈山會中,暢開心菩提場』。過去會考慮, 這個法是不是現在能說呢?說出去,眾生能夠接受嗎?若不能接受, 會反作用嗎?考慮很多。現在已經不必再考慮,沒有障礙、暢通, 佛的心和眾生的心、弟子的心應該都是暢通。從此度彼, 從佛的心要度到眾生的心去,所以這個『暢開心菩提場』, 整個心的菩提場打開了。
『啟經序六成就』,在《法華經》第一卷第一品就是叫做《開經序》,每一部經都要照這個次序來。開經的《序品》一定有『六成就』。 這六成就,開始佛陀到了靈鷲山,聽的人也陸續到了。 靈山那個地方本來是空的,要講這場的大法,所以講經的人到了、 聽經的人到了,慢慢種種的形態全都集過來,六成就。
我們應該要知道,佛陀在靈山的法會上開始要說法, 這場說法與過去不同, 這場說法就是要結束他一大事因緣最重要的關鍵。
佛陀為一大事因緣,現相在人間。從出生,在皇宮長大, 體會到人世間種種的不平等,那些奴隸、賤民之苦,他不忍心。 年紀輕輕,又是在富裕中生活,卻能體會苦難人, 這是很特殊的智慧。慢慢長大,想要如何為人間解開這種羈索, 立志弘願,唯有脫離小愛的家庭,去找出方法, 來解開這種封建的繩索。要如何打開?這就是要參訪求道。
九十六種的外道教,他參訪遍了所有的叢林, 明白了各各的修行方法都不是很究竟,而且有的方法不近人性、 不近道理。所以,佛陀全都瞭解之後,他感覺應該還有一條真實、 清淨無染,與天地合一的道理,因此他參訪五年之後, 就開始去追求天地間萬物相的涵義、道理。所以六年的時間苦行, 先去體會大自然四季輪轉,以及天地間生活種種, 然後將這幾年來的修行會合起來,深入思考如何才是真實道?
他靜下心來慢慢思考,因緣成熟了,夜睹明星, 與宇宙天體合而為一。這種的境界, 就像是諸佛菩薩在過去無數量的道場,無數無數的境界, 完全展現出來,這個境界稱為『華嚴海會』,廣無邊際、清淨無染。 所有天地萬法,萬萬億億的法,無法算計, 一時都納入了覺性法海中。
那種的心境,很希望能和眾生分享。因為發現了眾生人人本具佛性, 眾生的佛性與他當初還未成佛之前都一樣,一樣有懷疑, 一樣對人間有苦難、有喜怒哀樂。過去佛陀還在凡夫地時, 也是這樣。原來在這樣的生活中,含藏著如來藏,人人本具, 能夠與佛陀一樣,這種的境界現前, 所以很想和大家分享這個一大事。
不過,眾生不是那麼容易接受,佛陀必須費盡苦心, 用什麼方法施教,要如何來教育呢? 要如何讓所有的眾生都能普解大道,體會到這個大道理, 而肛體會之後自然『入覺性慧海』。
⊙佛在靈山說法,為一大事施教,普令體解大道,入覺性慧海; 無奈機鈍難契佛心,今至時開權顯實法,為說法華經一大乘。
但是無奈,眾生的根機很鈍,要來契合佛的心很難, 所以佛陀才必須四十多年間這麼辛苦。『今至時』,現在時候到了; 佛陀也將近八十歲了,以人間的自然法則,時間已經剩沒多少。 所以『今至時』,這時候,不得不開權顯實法。這個時候, 在靈山會中,佛陀必定要開權顯實,為大家說《法華經》的一大乘。 我們應該很體會佛心,如何讓人人能夠慧命成長, 如何讓人人能夠智性法海開啟,這是佛陀對我們眾生的恩德。
現在大家要知道,每一部經必定有六成就。
⊙序品,六成就:『如是』為信成就。『我聞』為聞成就三。『 一時』為時成就。『佛』為說法主成就。『說法處』處成就。『 聞眾』為眾成就。
簡單來說,『如是』就是『信成就』——真實是這樣,你要相信。 我們既然來聽法,必定要有信,而且要很堅固的相信;當然, 講法的人也要能夠讓人相信,所以說『信成就』。
阿難稱『我聞』——是我阿難聽到的,你要相信。在某個地方, 佛陀與某一個人在對答,或者對某些人說的法等等, 我阿難全聽到了,我將佛陀所說的法,原原本本複述給大家聽。 所以『我聞』,就是阿難的記憶,他將佛陀所說法重述一次。 原始的佛法就是經過了這樣,大家的背誦,口耳相傳。
『一時』,就是這個時間,是指佛講大法的時候。 過去四十多年的時間,凡是每一場的說法都是『一時』—— 有一個時間,在某某地方,對誰講法。
無法日期記載。佛陀的智慧,那時候他對宇宙間的道理很透徹。 在我們這裡是早上,在紐約是晚上,何況在其他星球呢? 你要說哪一個月?哪一天呢?所以不如通稱『一時』, 這樣就沒有矛盾了。總之,全球時差不同,無法統一某一個時間, 所以通稱『一時』,這就是『時成就』。現在這裡所指的『一時』, 是靈山會的那個時。
『佛』,是說法主成就,說法的人是佛。『說法處』就是處成就。 有說法的人、有聽法的人、有這個時間,但是要在哪裡說法呢? 就像我們現在,我們是在花蓮的靜思精舍,這個時間,我也在、 你們也在,已經有這麼多因緣成熟。佛陀在世時也是這樣, 要有地方、有聽眾。人間有出家的修行者,有國王、大臣, 及社會一般的生意家都來了;加上了諸菩薩、諸天龍八部, 全都到了,是一個很盛況的道場。這叫做『六成就』。
說法主是釋迦牟尼佛,說法的地點是在靈山會,聽眾八方雲集, 靈山法會的緣全都具足了。
佛陀坐下來,入無量義處三昧,不斷地放光, 尤其兩眉之間的毫光相,特別明亮。大家覺得, 佛陀怎麼這麼久還未出定?其實佛陀在那期間就是『離言法華』。
『離言法華』之前就是講《無量義經》,教菩薩法, 直接就要說菩薩和人間切切相關的經典,所以佛陀還未講《法華經》 之前,就先講了《無量義經》。為了要讓大家更清楚這個菩薩法, 從方便、譬喻,讓大家知道過去四十年間, 權巧方便法沒有離開一乘法。所以說來,《無量義經》是精粹,《 法華經》來敘述人間道、菩薩道,深入佛道,這個道是一貫連接, 不能中斷。
佛陀從《無量義經》說完,他開始坐下來的時候,放光現瑞相, 彌勒、文殊開始對唱,慢慢引出了日月燈明佛。
⊙靈山法會諸緣具,契佛座默然放光。彌勒文殊對唱, 引日月燈明佛,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
而且次復有佛,也名叫做日月燈明佛。到底多少尊呢?二萬尊。 文殊菩薩敘述著,日月燈明佛,前前後後二萬尊佛,『如是二萬佛, 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這是釋迦佛在打坐時,文殊菩薩敘述過去二萬尊日月燈明出世, 最後也都一樣,講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這都是佛的本懷,然而中下等的根機無法信解。
⊙而中下等根尚未起信解之心,故為說譬喻使得瞭解,迴小向大。
過去的二萬日月燈明佛也是這樣,想要暢演本懷也得等時機。 因為中下等的根機沒辦法信解,所以就要用種種來譬喻、來解釋, 這樣才能夠使這些中下根機的人迴小向大。
所以,這是《序品》,佛陀開始說。接下來就是《方便品》。《方便品》專門在說實相。
⊙又於方便品專說實相,此下皆說譬喻、說因緣, 皆為引導中下根同明佛乘之義。
雖然名稱是《方便品》,其實是妙權,內涵是真實道, 完全在說實相。為我們解釋,事事物物是這樣的形象, 但是其中的道理是這樣、這樣,這就是《方便品》中的實相。
讀了《方便品》若還不能接受,再接下來就開始要譬喻了, 所以第三品是《譬喻品》。《譬喻品》完全就是講因緣, 是為了引導中下根機的人能夠會合回來,體會佛陀的一乘之理。
佛陀的用心,用大心,而我們凡夫也應該要學佛,棄小為大, 所以也要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