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11月05日】及時解苦 善不分時

Community:
Branch:

納吉斯風災中,慈濟人幫助緬甸農民,其中一位農民烏丁屯現在已培訓慈誠,也捐出自己一畝地收成,要給慈濟去幫助人。人生難免都會碰到無常苦難事,需要菩薩有情在人間,上人讚歎,「菩薩所緣、緣苦眾生,為了眾生解困扶貧,這都是很重要的。」(攝影者:王棉棉)

【證嚴上人11月5日志工早會開示】
「善良的心,是多麼美啊!不是用錢、用價來評估,『善』實在是無價。」二十一年前,居住在中國大陸浙江省仙居縣的戴杏芬女士,幫助了三位離鄉背井尋求打工機會,卻流落街頭的年輕人;二十一年過去了,其中一位現在成了事業有成的企業家,四處尋找這位曾經幫助他的恩人,並致贈一百萬人民幣來表達他內心的感恩,但戴杏芬女士婉拒了這份厚禮。 

證嚴上人於11月5日的志工早會上,藉由戴杏芬女士助人不求回報的故事,闡明「行善」無分年紀大小、長幼先後,只需持有一分「菩薩所緣、緣苦眾生」的慈憫胸懷,即可行善。

落魄中遇善心人 事業有成知饋恩

1993年,戴杏芬女士行走在回家的路上,發現三位又黑又瘦的年輕人緊跟在後,看著他們身無分文、飢腸轆轆的窘樣,戴女士帶著他們進了自己的家門,做了一桌飯菜給這三位年輕人吃,看著三人的腳上長滿水泡,又拿熱水讓他們泡腳。

「她(戴杏芬女士)讓孩子們住進她的家一個晚上,給了他們吃一頓飽,然後每一個人給他十塊(人民幣)。二十多年前,在大陸十塊可不少,等於是杏芬女士三分之一的薪水,可是她給了這三個年輕人,各奔前程,讓他們去做生意。」

接受過戴杏芬女士的幫助,三位年輕人各自為自己的未來而努力。其中一位年輕人何榮鋒打拼事業有成,成為瀋陽一間公司的董事長,他一直念念不忘這位曾經幫助過他的女士,不斷地尋找這位女士;然而,可能因為記錯名字 而遲遲找不到戴杏芬女士。

「終於因緣成熟了,(2013年5月)總是找到了,他很開心要回報,給了一百萬,這人民幣一百萬等於是臺幣五百萬,可是這一位杏芬女士不敢接受,也不願意接受,她說,『只要知道他有這一分情,比這一百萬更有價值。』付出無所求,而且這一分情已經變成如姊弟情一樣,真的是很美好的人生。」

及時解難銘在心 緬甸農民捐稻種

「我們能在人生最需要的時刻,你給他一點,解決他及時的困難,有的人就可以銘刻在心裡,這實在是很美好的一個故事。」人生的良善故事很多,垂手撿拾都是令人感動的篇章。

緬甸的農民於2008年納吉斯風災後接受慈濟的援助,解決了他們及時的困難。往年每到農忙時節,農民都要借稻種來耕種,利息高到即使將全部的收成拿來償還都不足以支付,一家溫飽難以維持。

「慈濟去了以後,我們就給他們種子,而且是最好的種子,同時還給了肥料,他們就開始很用心的耕種。大家知道這是慈濟,同時也是佛教,他們都很用心來接受,知道慈濟(的善款)是怎麼來的,他們要回饋於慈濟。」

其中一位農民烏丁屯,每天抓起一把米,放進塑膠桶(米撲滿)裡,「想一想,這一把米是四口人家,不就是每一個人八分飽,一個人少二分,四個人就少了八分;節省八分,不就是剛好多給一個人。所以用這樣的觀念,我們開始推動『八分飽』,源頭就是從他(烏丁屯)開始。」

不噴農藥不殺生 收成滿載再助人

烏丁屯知道佛教的精神就是要慈悲,也理解慈濟不殺生的理念,於是他在耕耘稻種時,不但不噴灑農藥,且每天對著田園說靜思語、唱祈禱歌,「後來,其他的人都有蟲害,就是他的田沒有蟲害 多了三分之二的收成。他從那一次開始不需要還(稻種)給人家,省了利息又沒有還本的顧慮,所以他感恩慈濟,他在第二次的收成就開始捐稻種給慈濟,讓慈濟再轉送給其他的人。」

2008年,慈濟因為納吉斯風災而踏上了緬甸的土地,捐贈「福種」給農民,解決了他們及時的困難;到了2010年,他開們始回饋捐稻種,一包、二包、三包……不斷地再回饋,每年都有很穩定的收成。

「後來,他(烏丁屯)連牛都不需要借。我們曾經看過他的家,已經有牛,也有農耕機,他又增租土地,本來是四畝地,現在已經多了五畝,那就是九畝,他在九畝地中認真耕耘。除了每天的一把米,還要每多一畝的收成,這一畝的收成就是給慈濟去幫助人。」

為助好友治罕病 行善不分長與幼

愛的能量可以轉變一個人的人生。在美國加州有一位八歲的小男孩席格爾(Dylan Siegel),他的好朋友普爾那柴瑞恩(Jonah Pournazarian)出生僅六個月時,就被診斷出患有罕見遺傳代謝疾病──肝醣儲積症1B型(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1B),讓普爾那柴瑞恩的身體無法將肝醣正常轉化成葡萄糖,導致肝脾腫大、血糖過低或肌肉無力及抽筋等狀況。

「他的同學家境不好,又是患有罕見的病例,可是他擅於畫圖,畫的很漂亮。這位八歲的小男孩畫的圖這樣漂亮,為了幫助同學,就想辦法要如何出書,幫助他這位同學。」

席格爾於2012年出版童書繪本《巧克力棒》(Chocolate Bar)。根據統計,這本童書出版迄今兩年,已募得九十萬美元。這筆善款將捐給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提供研究人員做為研究的經費,希望能為這種罕見疾病找到治療方式。

「行善不一定是多大年紀,我們常常都會聽到說,做好事,等到我沒有責任再來做、等我年紀大一點再來做……不能等待!看看八歲的孩子就不等待,八歲的孩子,他的同學有困難,馬上就開始來幫助他,這種的好事不在於年齡,那樣兩位小小的小朋友,卻是有大大的智慧與愛,智慧與愛的確是很可貴的,很令人感動。」

「人生啊!我們要好好的用心,人生真是很無常。」人生難免都會碰到無常苦難事,需要菩薩有情在人間,「菩薩所緣、緣苦眾生,為了眾生解困扶貧,這都是很重要的。看這樣的小孩子很可愛,八歲,他的心更可愛,我們要把握時間,向著赤子看齊。」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