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0月21日】如來十力

Community:
Branch:

一、知覺處非處智力;
二、知三世業報智力;
三、知諸禪解脫智力;
四、知諸根勝劣與得果大小智力;
五、知種種解智力;
六、知種種界智力;
七、知一切(至處)道智力;
八、知天眼無礙智力;
九、知宿命無漏智力;
十、知永斷習氣智力。

 

 
『心識各自攀緣,緣起即因生果,果熟報現定律,隨因趣果循環。』

 
我們日常的生活,離不開這個心與意識。我們的眼、耳、鼻、舌、身,在日常生活中各自攀緣。眼,看到外面的境界——我們在這裡坐,我用眼睛看到你們這麼多人很整齊,我內心歡喜;這叫做眼見色,那就是眼根去緣著色塵,外面所有的境界。我看是人整齊的形色,你們看到的是我背後的文字,這各人所緣,眼緣色。
 
或者是耳緣聲,我現在的耳根所攀的緣境,是我自己說話的聲音、外面小鳥的聲音、遠遠處的火車聲,很多種聲音同在這個時候,攀著這個緣境,耳朵聽到,心識就去分辨。無論是眼、耳、鼻、舌、身,所對的境是色、聲、香、味、觸,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心識各自攀緣』。眼睛所攀的緣一定是色,耳朵所攀的緣一定是聲,所以『各自攀緣』。
 
『緣起即因生果』,這個緣,我們所攀的緣,各自有因。比如說,有的人日常生活貪口欲。最近常常說,明知道應該疼惜眾生,盡量素食,但是有的人,或者不知道道理,或者知道道理卻控制不住口欲。吃、菸、酒、檳榔等等,傷害身體的東西,明知道,卻是控制不住。若像這樣,『緣起即因生果』。
 
我們常常聽到志工從醫院回來在分享,病因來自有緣,他就是斷不掉這個口欲的緣,斷不掉外面香、味、觸的境界,所以攀這些緣,由不得自己,他就去吸收,結果就是一身的病痛。
 
有的年輕人貪外面的欲樂,愛玩,不受父母的教育,在外面逞一時的快樂,結果惹來了家庭不得調和,這就是果。不孝的,或者是惡業、不知因果,一直做下去,『怎樣!我這樣做也沒怎樣啊!』但是,結果惹來了一身的罪業,這叫做『果熟報現』。『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這種集因而成為果,最後一定是有報,這是定律。
 
所以『隨因趣果』,這是一個循環,叫做『因果循環』。這就是大家日常的生活中不離心、識,這個心沒有調好,意識與外面的境界攀緣,控制不了受誘引,攀了緣,就造了因;有了因,最後的果若成熟,報就現前。這是『隨因趣果循環』,大家要懂得用心。
 
佛陀說法都是用種種的因緣。我們看這段經文,佛說:『以種種因緣,譬喻亦言辭,隨應方便說』。
 
我們前面說過,佛陀以『九部法』,種種因緣、譬喻、言教,都是方便。方便,不是不實,方便是真實,只是把深的道理淺顯化,用事來譬喻。譬喻這個很深的法,讓你從事相來了解深的法,所以『譬喻亦言辭』。『隨應方便說』,隨眾生的根機、應眾生的因緣,用現在的人間種種事相,引出了最深奧的道理。

 
⊙佛慈隨應眾生諸根、力,而設方便法隨眾生根機說之,仍不離佛乘。

 
佛的慈悲,是隨應眾生的根與力——『五根』、『五力』。有的人根機較利,就是較聰明;若是慧根深的人,不只是體悟、了解,他還身體力行,像這樣就是根機較利,他的『力』就很強。所以,不離開信、勤、念、定、慧,這就是『五根』、『五力』。
 
佛陀無非是要來啟開我們的智慧,用『三十七助道品』這個基礎的法,讓人人知道,幫助我們真正體會佛法,幫助我們能夠修行,幫助我們的根機、慧命提升。這是『三十七助道品』的力量。
 
所以,佛陀的慈悲,就是隨應眾生的根機與力量,設種種方便法,隨眾生的根機所說的話,絕不離開成佛的道路。所以,如來具足了十種的力用;佛陀有十力。

 
⊙如來具有十種力用:一、知覺處非處智力二、知三世業報智力三、知諸禪解脫智力四、知諸根勝劣與得果大小智力五、知種種解智力六、知種種界智力七、知一切(至處)道智力八、知天眼無礙智力九、知宿命無漏智力十、知永斷習氣智力

 
第一、是『知覺處非處智力』。常常說,要向一個人說話,必須因人、因時、因地。因這個人,要說這個法,在這個地方,這樣適當嗎?在這個時間適當嗎?這也要用智力來分別。所以,『知覺處非處智力』,就是要知道一切事物的道理,要對機、對事、對人等等這個智力。
 
第二、『知三世業報智力』。三世,不只是說過去生。分秒不斷的『過去』、不斷的『現在』、不斷的『未來』。我們想要知道的三世,長的是無央數劫的過去,無央數劫的未來,但是我們要很相信,在現在的這個剎那間,我們可以將過去所做的『因』累積到現在這個時間。這個時間,我們若沒有好好把握,說不定又再造惡、說錯的話、做錯的事等等,延續於未來,就又很久的時間。六道輪迴都是肇因於當下短時間之內的言語、動作所累積。
 
所以我們要知道,過去、現在,我們若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我們就要想:過去就是與人結不好的緣。知道了,了解了,心開意解,不去計較過去,失去的已經失去,心不要掛礙在已經失去的,或是求不到的。我們過去就沒有造福,所以現在得不到,或是得的少,或是失的快,這都是在過去種下的因。
 
現在這個念頭想得開,就沒有那麼多『失去了』,或者『緣短』,這樣一直在心裡看不開。若看不開,造成了煩惱,煩惱一來,智慧就更往下沉。我們希望把握每一個時刻,讓慧命不斷地成長,必定要煩惱不斷地掃除。這是我們現在要把握的時間。
 
現在把握得好,未來我們的業就會較輕,煩惱就會較少,甚至我們現在若更精進一些,未來我們的智慧會更增長。所以,知道三世業報智力,這一生若好好把握時間造福,將來得福的果報,這是必定的道理。
 
第三、『知諸禪解脫智力』。禪定解脫,必定要從戒、定、慧開始。我們應該要知道,『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之所成就』,我們日常生活中必定不離這些法,這些法要持得好,要守戒奉道,心要堅定,這樣才能日日進步,智慧才能開啟;開啟了智慧,就能解脫,『解脫知見』就能夠成就。『挑柴運水無不是禪』,這都是功夫。這就是第三個,佛陀的智力。
 
第四、『知諸根勝劣與得果大小智力』。看我們的根機,我們人生的生活,每天都在造業,有的人是造惡業,有的人是造善業。造惡業的,累積惡因、惡緣、惡果、惡報;造福業、善業的,就是累積善因、結善緣、得善報。這是要看我們的根機,法聽得進去,就能身體力行,為大善,當然就得大福;多精進,自然得大智慧。
 
第五、『知種種解智力』。我們聽佛法,或者人事,我們要懂得善解。若不懂得善解,每一件事情對我們而言都是煩惱。我們必定要善解,才會包容。若不能善解,不會包容,則人與人之間無論何時都是在結惡緣。佛陀教導我們要『知種種解』,要好好對人間世事道理善解,做事要能圓,做人要能圓,道理才會圓,這都是在善解中得來的。
 
第六、『知種種界智力』。種種界,眾生各有眾生的世界,眾生各有眾生的生態,大家要能夠尊重生命,才能體會牠們的境界。現在聽見鳥在叫,相信牠是很歡喜,鳥語花香,在這個境界裡,鳥有鳥的生態、牠的境界,我們若能用心體會,就能疼惜萬物。
 
第七、『知一切(至處)道智力』。眾生就是因為迷,所以路走不通,走的都是錯誤的路。迷路的人,會惶恐,心不靜,所以無明不斷叢生。所以我們要『知一切(至處)道智力』,我們的路要走對。因為眾生走什麼樣的路,他就到什麼樣的地方去,在六道裡面,因緣果報。
 
第八、『知天眼無礙智力』。那就是眼根所看的,凡夫的見解就是貪為己有,聖人的見解是為天下事,這個心境的勝劣,就要看我們的見解,所以叫做『天眼無礙』。天眼,就是看得很開闊,才能了解所有眾生界的業緣。我們應該也要用心。
 
第九、『知宿命無漏智力』。宿命通、無漏通。有的人說『十有八九不如意』,我們就要去了解,我們過去生的劇本是怎麼寫的,我們的業是如何造的,現在這一生的一切,與過去生絕對有關聯。想得通,能透徹,這樣我們心的煩惱就會減少,減少煩惱了,智力就能增長。所以,若能了解因緣果報,就能知宿命。不埋怨過去,只要認真於現在就對了。
 
第十、『知永斷習氣智力』。常常告訴大家,修行要修什麼行?就是修掉習氣。俗話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卻常常說『人的習氣不同,各如其面』。人的心,到頭來就是佛心;佛心是清淨,如來的本性應該是相同,只是我們的習氣不同,就像人的臉一樣,張三、李四不同。所以我們應該要斷習氣,才能回歸如來清淨的本性。佛陀有這個力量,斷了這樣的習氣,教導眾生也要斷這樣的習氣。

 
⊙知永斷習氣智力:於一切妄惑餘習永斷不生,能如實知之智力。

 
我們能夠一一斷除習氣,才能夠斷無明,這樣就能夠知道真實的智,智慧從哪裡來。這就是我們學佛最重要的。
 
各位菩薩,學佛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心識所緣境——色、聲、香、味、觸等等,這都是我們每一天的開始。每一天的開始,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方法來體會,我們應該堅定的力量要到什麼程度?我相信,大家每天聽,應該浸潤在佛法裡面,日常的生活中能夠清楚很多,該走的方向應該也很清楚。我們的習氣一定要斷,才能夠去除無明。請人人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