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緣生法深微妙,難見解復難思,尋覓自心中佛,巧畫佛像覓心。』
我們人生緣生緣滅,這是一項非常微妙,難思難解, 所以與大家分享這分『緣』。『緣生法深微妙』,緣生時, 其中就有非常微妙的法,所以『難見解復難思,尋覓自心中佛, 巧畫佛像覓心』。
說真的,不論是造像、建寺、建塔等等, 只不過是要我們好好將佛法建立在人間,讓大家見像聞法, 同時能夠找入我們自己的心。不過,這就是要有種種因緣。 我們這種的心要與法會合,也要有緣,所以說『緣生法深微妙』。 緣能這樣會合在一起,真的是很微妙的事情, 這其中有很深的法存在。
常常告訴大家,我們必定要相信因緣法。哪怕是佛陀在人間, 即使說一切方便權巧的法,不離因緣;即使來到法華會上, 棄權顯實,還是同樣說因緣法。可見因緣是佛法中的真理,所以『 緣生法深微妙』,這是很微妙。所以,『難見解復難思』, 你即使因緣會合,各人與各人的緣都不同。
我們就是大家在這個範圍之內,問你和你家人的緣, 你和你周圍朋友的緣,你和你現在共住同修人人的緣,我想, 每一個人都不同。就是在這種緣生緣滅之中, 製造了人間多少苦不堪的事情;也就是因緣會合, 成就了人人那分道業。所以,『緣』真是不可思議。
所以佛陀時時用譬喻、因緣來說法。是因緣, 就說起了過去古遠時代,一座深山中,有一位法很透徹瞭解, 也已成阿羅漢的修行者,在深山修行。另外一個村莊裡, 有一個兒童,年紀才七歲而已,就對生命的來去感到疑惑, 希望母親能讓他自由,能讓他到外面去求法。 他用一大篇的道理說服母親,母親萬般不捨, 卻也只能讓孩子出去了。
七歲的孩子到處找明師,幾天後,在一個因緣會合中, 看到一位修行者,這位修行者也感覺這個孩子與一般孩子不同, 歡喜接受他,就帶回去修行。在深山中,師徒兩人非常用功。
過了幾年後,有一天,這位童子在打坐時,忽然間面露一個笑容。 師父等他打坐完了,就問:『剛才你在打坐時,為什麼面露笑容呢? 為何而笑?』這個孩子就嘆一口氣,就說:『不可思議啊! 我在打坐中,好像看到我的五個母親,此時為了我,非常的辛苦, 煩惱、憂鬱、心痛折磨。』
他說:『我看到第一位母親生我時,鄰居同時也有一位產婦生產。 母親生了我之後,闔家都很歡喜,卻可惜緣淺,幾天後我就夭折了。 此後,母親每次看到別人的孩子,她的心就很痛苦, 每天每天都是這樣折磨、煩惱。』
『第二位母親生了我,幾個月後,這個孩子也夭折了。 母親的心如針刺刀割,苦啊!這是第二位母親。』
『第三位母親生了我,經過了十年的時間,我又夭折了。 十年的相處,情何以堪!這位母親看到同年齡的孩子, 就想到自己的孩子,一直到現在,那分憂鬱、煩惱還存在。
『第四位母親生了我,經過二十年後,一場意外又讓我往生了。 這位母親和孩子相處二十年,多少的盼望在孩子身上, 忽然間一場無常,所以心如刀割針刺,一直到現在, 這位母親還是淚漣漣。
『第五位,現在這位生我養我的母親。我在七歲時, 感覺生命的奧祕,想找出生命的源頭,請求母親放我出家修行。 母親萬般不捨,我出家了、我修行了,母親卻至今依然不捨。
『短短二三十年的時間,經歷了五世,這五位母親都這麼辛苦, 因緣實在是不可思議!現在想來,累世生死, 在因緣中經過了非常多的親緣,彼此之間善惡緣聚,善惡緣散。』
師父聽了,就問他:『你現在知道這五位母親, 為著你或長或短的生命而心痛、煩惱、痛苦、折磨,你現在怎麼想? 』這位童子又是搖搖頭,嘆一口氣,一個苦笑,回答他的師父:『 又能如何?人生就是因為生死而折磨, 所以我不能戀著在這種累劫生死之中。其他沒什麼方法, 我瞭解了生死因緣,我就要更認真用功,才能了脫生死。 斷了分段生死,但是變易生死還要再多用功。』
所以說來『緣生法深微妙』,這個因緣是為什麼呢? 那位母親生了這個孩子,為何幾天後就緣盡了呢? 另一位母親生這個孩子,這個孩子正討人愛時,大家見了都歡喜, 為何短暫的因緣又滅掉了呢?
一直一直到現在,他已能夠瞭解生命到底是為什麼,但是, 這位母親還是為了他去修行而不捨。這種緣的法,實在很奧妙, 難見解,難思惟。
人就是在生老病死中,每一天這樣過,無法體會到生命的深奧, 這種『難見解復難思惟』。唯有利用父母所生的這個身體, 我們要趕緊用心,在這一生就要得到佛法來度我們。 我們若沒有得到佛法,永遠都是糊里糊塗,『難見解復難思惟』。 想要去見解、啟發這念心,還算好。有的人連見解, 從來都未曾想過——我是如何來生,我為何而活? 很多人從不曾想過。
所以,我們現在有此因緣要來探討生命如何來, 雖然我們還不知道如何來,最起碼我們還能知道『一切因緣生』, 與這對父母有緣而生的,我們現在知道了; 也知道有緣的父母生我們的身,我們應該將這個身體利用於人間。
知道人生分段生死,知道了,但是要如何斷變易生死? 變易生死是我們心的煩惱起落,心念不穩定, 我們大家不就是這樣嗎?所以,這是一種非常奧妙的道理, 我們要尋尋覓覓,趕緊找到我們自心的佛。
所以『尋覓自心中佛』,我們自己的心有佛,我們要如何找? 要能找到佛,唯有撥除煩惱,明明歷歷自見心中佛。不過, 凡夫啊凡夫,撥除煩惱談何容易啊!所以佛陀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 用種種方法引度眾生,能歸納一個共同的方向,那就是行菩薩道。
但是在《法華經》中,這段經文開始就一直在說,佛若滅度之後, 佛法要如何流傳於人間呢?那就是建塔、造寺,或是雕像。 因為佛陀知道,未來眾生要入佛法,必定是有所求,就要有形像、 有地點等等,引導人好樂功德,引導他捨。至少也能造成『 有佛來過人間,有僧傳法於人間』等等,佛法這樣流傳。從『 有為法』來引入『無為法』,就是有形相來引入瞭解道理。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若於曠野中,積土成佛廟;乃至童子戲, 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這是我們昨天有說過。
今天來看經文,『若人為佛故,建立諸形像,刻雕成眾相, 皆已成佛道。或以七寶成,鋀石赤白銅』。
『若人為佛故,建立諸形像』,意思是說, 若有人為佛法能夠遍行人間,有這樣的心,希望佛法能常住世間, 永恆利益眾生,因此建立種種的形像,引導眾生, 懂得起敬與信的心。
若看到佛像就知道拜,入寺院能起恭敬心,這是佛陀的用心。 所以經文就這樣說,若是能為佛法將要流傳於人間, 建立了種種的形像,讓人人起信心、恭敬心。
⊙刻雕成眾相,皆已成佛道:造像刻雕,塑成各種形相, 是以至誠敬仰心,持久不退,即皆能成佛道。
佛像用種種的材料來雕刻,所以『刻雕成眾相,皆已成佛道』。
佛像要經過人雕,無論是土雕、木雕、銅鑄等等的材料不同。所以『 造像刻雕』塑成各種佛像,用刻的,那就是木材;用塑的, 那就是泥土了。常常說,泥土先塑再來造模,再來鑄銅,也有這樣。 這用種種的材料、方法,但是,無論是用什麼樣的材料, 總是要以至誠的敬心,敬仰的心來雕塑。
現代的人在雕塑,不一定是很有信心,只是要求一個功德, 若如此就不需要。所以,我們要時時用虔誠、敬重的心, 而且這個心不是一時,要持久不退這個虔誠的心。不是說『 我雕好了,我送到寺院裡了,我就有功德』,這樣就退心。不是。 必定要用持久的敬心,如此才能夠引導人人信佛; 當然這也是有功德。
再說,『或以七寶成,鋀石赤白銅。』意思就是說木雕的、 土塑的等等,或是『七寶』,就是金屬類的東西,有白色的、 赤色的,這全都是金屬合成。所以,用最虔誠的心, 無論你是用什麼材料,只要用最虔誠的心,表達出你的敬意, 用最珍貴的七寶來造塑,來雕、來塑。種種材料,無論是紅色、 白色,或是金屬類等等,這樣都能夠成就功德, 這就是我們要用心會合。
若沒有恭敬心,我們無法體會佛陀的佛法是從哪來。我們現在是在『 末法』,『像法』也過去了,在末法時代的五濁惡世中, 要如何從有形入無形,從有相入道理,這是很重要。當然, 這要用最虔誠的心,就如那位童子, 年紀輕輕就懂得想要如何探討生命的來去。所以說來, 因緣法實在是很深奧,所以人人時時要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