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種種方便,令諸有情,信受奉行,皆得利益;妙權善巧,譬喻言辭,方便施教,利益知見。』
還是告訴大家,佛陀來人間就是為了施教,將他所覺悟的心與大家分享,希望人人與佛同等覺悟。但是,談何容易啊!佛陀不得不以『種種方便,令諸有情,信受奉行,皆得利益』。因為,所有的有情眾生,要能體會到佛所知、所見、所解,佛的心懷,是不容易的。所以,佛陀必定要用種種的方便,使一切有情能夠信受奉行。
我們前面說過,佛陀所說的教法都是很完整,無論何時都希望眾生能夠體會法的真髓。但是,眾生能夠領受的,只是在他的凡夫的境界來接受聖人的說法,所以佛陀只好就分段、分段說法。無論是頓教、漸教,或者是圓教,希望人人在所有的教法中能夠信受,信受才能夠得到利益。眾生若不肯信受,佛法再如何圓融,對眾生一點都沒有利益。
無論佛法有多好,我們若不肯好好聽,我們若不肯好好去思考,不能身體力行,再好的法在我們身邊,對我們都不能受用。所以說,信受奉行是很重要。
佛陀為了要讓眾生得到利益,所以他就要用『妙權善巧,譬喻言辭』,以東西來譬喻,用人事來譬喻,用故事來譬喻,用佛陀過去生中的法來譬喻。很多因緣、譬喻,種種的言教,無不都是希望眾生能夠瞭解,能夠啟發他們的知見,讓他們能受用。
所以,佛陀還是要用『妙權善巧』。『權』就是權教,權教就是方便。方便也是真理,也是從佛陀的內心經過了思考,看觀眾生的根機,適合眾生的根機,佛陀施用這種的方法。所以就是叫做『方便施教,利益知見』。
這個『利益知見』,眾生是不是能夠得到利益?佛陀所說的法,若能好好信解,自然就能夠有知見。
在過去,佛陀在王舍城時,波斯匿王,他對佛陀的說法,『諦聽,善思念之』,真正是一位佛陀的好弟子。有一天,他靜下來時,他就這樣想:我常常親近佛,聽佛說法之後就是滿心歡喜。我現在身為國王,領導國政,國家很和平,人民很和睦,我現在還能聽佛法,我這輩子這麼有福,是不是我來世同樣也能這麼有福,這麼有利益呢?
佛陀就向波斯匿王說:你若是想要知道下輩子,是不是能有這樣的利益,告訴你,你要不放逸。你對你的人民,用這種的愛在施政,所以人人尊重你,你感覺很滿足,這是因為你精進,你不放逸,你將法聽入心。假使放逸了,心若放逸了,就沒有這個法,沒有善法施政,所得到的就是被譏嫌,被人批評,被人怨恨。所以不可有放逸。你若能夠不放逸,今世是如何的精進,如何得到福;來生也是一樣,若能同樣這麼精進,來生也能得到大利益。
其實,看到這段(經)文,就會想:佛陀難道沒有想要告訴他,不是只想享受人生的福,應該要有出世的精神;讓他不只是瞭解俗諦,還要讓他瞭解真諦。真諦就不會想把這輩子的利益還帶到來世,應該是今生此世要很瞭解真空妙有,這種出世的精神,入世的事業,這才是真正究竟。
佛陀為何不在此時向他講解菩薩法呢?可見波斯匿王的道心還未很堅定。這是佛陀觀機逗教,用種種譬喻言辭,方便施教,利益知見,看他的根機到什麼程度,就利益他的根機。
接著這段(經)文說:『譬喻言辭,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他前面就是無數方便,種種因緣,還是用種種因緣,才譬喻言辭來演說諸法。佛陀還在此處說,他用種種譬喻言辭來說種種之法,此法對眾生而言,用眾生的境界,『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不是眾生的根機這樣聽,這樣去思量能夠瞭解的。因為,這種的妙法,『唯有諸佛乃能知之』,佛與佛的境界才能瞭解。
每一尊佛,他們同一種的心意,不忍眾生在迷茫中。諸佛,他與什麼樣的世界有緣,出生於什麼樣的世界,同一種目的,那就是開示眾生,悟入佛陀的知見。這是佛佛道同。
每一尊佛,觀眾生根機不同,設種種方法,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環境,就以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時代,說種種那個時代的法。所以,在不同的環境,就用不同環境的現象,都是法。
其實,每一尊佛都有很固定的一法,那就是一乘實相的道理。這不是眾生的見解能夠思量分別,能夠瞭解的,唯有佛與佛才能夠瞭解。
『演說諸法』,我們再來瞭解佛陀演說諸法,用種種的方法來演說。
⊙演說諸法:妙權巧說,方便設教,譬喻言辭,依於一實諦理演說諸法實相。
『妙權巧說』,用微妙的方便來善巧說法,視眾生根機『方便設教』。方便設教,隨什麼樣的環境,他就施什麼樣的教法。『依於一實諦理,演說諸法實相』,雖然是用種種妙權巧說,方便設教,無論是什麼樣的方法,為了要讓大家更加瞭解。譬喻言辭,他所依據的就是一實諦理,演說諸法實相。
他要說的一乘實相,到底是什麼?佛陀依據此法,要應種種的萬法施教,這是非常的深奧。『諸法實相』是什麼?我們再用心來瞭解。
⊙諸法實相:究竟之理,或言真如;法性之體,或言實相,真俗二諦具含中道,諸法不離因緣果法。
⊙此釋佛知見,對機所說,難知難解;佛所自證之實相,即諸法寂滅相。
『究竟之理,或言真如。』常常在說,佛陀為一大事因緣,就是要告訴大家,『人人本具真如本性』。人人都本具,希望我們人人能夠回歸於真如本性。其實『真如』,叫做『究竟之理』。我們聽很多很多的道理,無非就是要能聽到那個究竟的真理。我們修很多很多的行,長時間在修行,無非也希望能夠回歸真如本性。所以,真如本性就是究竟的真理,那個真理的盡頭就是『真如』。
『法性之體,或言實相。』我們常常說實相、實相,實相是什麼東西呢?實相,另外一種說法叫做『法性』。這個法的本性,也是真理的體性,叫做『法性』。『法性之體』,就如『究竟之理』,或者是叫做『真如』。同樣的東西。
所以,所有的權巧方便,譬喻言辭,都有它的中心思想,所以說『真俗二諦』,全都含有『中道』的道理。佛陀無論是說真諦、俗諦,或者是空、有;無論是說空談有,或者是說真道俗等等,都不離圓融的『中道』。
『中道』的道理——他告訴你『空』,是因為你太執著;你執著於『有』,佛陀就會用『空』。般若空法,向大家分析、分析,化整為零。這麼多這麼多的事情,其實分析到最後沒有什麼事情;有這麼多、這麼多東西,將之分析,四大分開,還是同樣歸零。所以『中道』就是圓教,圓融的道理,那就是中道。對執有的人談空,對偏空的人就說妙有。中道,不空不有,是空是有,這就是中道圓融的教理。
所以『諸法不離因緣果法』。所有的法,佛陀無論是說空談有,全都不離開因緣。雖然佛陀開種種方法,對眾生所說的,但是眾生要能夠體會到思想的中心,還是還有一段的距離。
『佛所自證之實相,即諸法寂滅相。』其實,佛所證的法,是諸法寂滅相。諸法寂滅,就是真如本性,這是佛陀所證的境界。
⊙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佛所說之方便、因緣、譬喻,莫非即是法。然一乘實法,非以思量分別之所能解釋。
『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我們要用心好好體會,就如我們剛才說過了,是要稱為『真如』,要稱為『實相』,要稱為『究竟法』,要稱為『寂滅法』等等,其實,只有一種而已,不過,名詞有這麼多。
種種的方便、因緣、譬喻,無不都是法,就是一乘實法。這種一乘實法,非以思量分別之所能解釋,不是光用想的就能解釋,最重要的是要身體力行。『斯人飲水,冷暖自知』,這麼簡單,所以我們人人要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