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聞法難,值佛復難。聞思修、信願行也是難。恭敬親近,力行更難。身心至誠,行供養。
就是要告訴大家,聽佛法實在是不容易。天下這麼多人,真正能聽到佛法又有多少人呢?而且要能與佛同世更加難。但是,佛法留在人間,我們聽法要用恭敬尊重的心,要來聽聞佛法。聞法,還要好好思考,思考佛陀的教法到底是啟示我們什麼?如何能讓我們身體力行於這條佛陀所說的康莊大道。能夠發這個願,更需要好好受持,所以聞、思,同時要修行。
修行,更不能欠缺的就是[信]。我們要有信,我們要立願,我們要身體力行,這才是真實聞、思、修。不過,聽經雖然有聽,我也有在思考,不只是思考,我也在寫論文。會聽,會思考,會寫論文,表示對佛法有在研究。但是,要問自己看看,你是用正信而寫呢?或是為了學問才去聽、去思考,寫出這篇論文?
寫論文,不一定是真正信受奉行的人,因為他沒有發願,只是為他的學問在下功夫,所以也沒有身體力行。雖然你能聽聞佛法,也會去思考,不過,你不是立信、立願、立行,所以信願行全無,這樣叫做[信願行難]。要聽、要思考比較容易,但是要身體力行就不容易了,學佛貴在身體力行,所以我們要[恭敬親近]。
[恭敬親近],雖然是不容易,不過,總是比身體力行更容易。表面上看來他很信佛,親近寺院,供養法師,樣樣都能做得到,卻是力行難。進到寺院,[中午了,是不是在這裡用齋?][不了,我與外面朋友約好了。]連一餐素食都感覺很困難,像這樣的人也不少。親近寺院,卻是內心的道場無法實行。外形的道場看起來很恭敬親近,內心的道場寸步難行,所以叫做[恭敬親近,力行難]。
[身心至誠,行供養]。最重要的,我們要親近寺院,恭敬三寶,我們必定要身體力行。在身與心,要用至誠的心,用行來供養,身體力行的供養比物質的供養更重要。所以說起來,學佛法,總是需要我們發自內心,聽聞佛法要很恭敬,要有[難得值遇]的珍貴、恭敬之心。對於佛法,聞了之後,我們要好好受用,要身體力行。
雖然我們值遇佛難,要遇到佛世是很難,不過,我們的心,心中有法,必定有佛;心中有佛,自然行中有法。所以說起來,佛、法,都在於我們的一心。我們的心,能用尊重、恭敬的心,佛法永遠都在我們的周圍,身體力行中伴隨著我們的日常生活,所以也可說是,值佛並不難。
聞、思、修,只要你有信、願、行,我們時時分秒都是在聞法。接著這段(經)文就說:[諸佛弟子眾,曾供養諸佛,一切漏已盡,住是最後身,如是諸人等,其力所不堪]。
⊙[諸佛弟子眾,曾供養諸佛,一切漏已盡,住是最後身,如是諸人等,其力所不堪。]《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諸佛弟子眾],就是在法華會上,佛陀面對所有弟子說的話。[曾供養諸佛],這些弟子過去與諸佛有緣,應該也是供養過諸佛,或是過去的諸佛世中也有很多隨佛修行、供養諸佛。
[奉事供養]的意思,是對上,含有親近、尊敬之意。不是一定是要用物質來供養,最重要的供養就是至誠,身心力行來供養。
⊙曾供養諸佛:奉事供養的意思,對上含有親近、奉事、尊敬之意,至誠以資生物利、最敬禮、身心力行。
當然,佛世的時代,佛也是在人間,同樣也是需要資生之物。所以,供養諸佛的生活,資生之物,這叫做利的供養。同時,不只是物質送過去而已,他還要用最敬禮來供養。甚至他的心與身要力行,從內心的虔誠,從體態的恭敬,從他生活中的待人接物,發心立願,這樣身體力行。這叫做身、心、力行的供養。
所以供養,有利的供養、敬的供養、行的供養,三種供養。三種供養合一起來,才是真正至誠的供養。
倘若沒有[利],不是物質的供養,沒關係,過去在印度,貧窮困難的人很多,他親近佛法,他很虔誠,他還能敬的供養。我們入寺院,對三寶起恭敬,入寺院頂禮,對法師的尊重,修行者的恭敬,這也是供養。甚至我們要對人人、眾生平等的尊重,這也算是供養。因為,自性三寶,人人都有成佛的機會。常不輕菩薩不就是如此嗎?
所以這個[敬]很重要,除了對三寶尊重、敬重,對人人都要有敬重之心,要有禮節。常說[禮就是理],我們要真正體會道理,就要於禮節中去體會道理。所以,敬禮很重要。
所以,可以去掉物質,不必一定要物質的供養,重要的是要行、要敬的供養。那念心的虔誠,那念力行菩薩道的願力,這更重要。所以說,這三供養中,敬禮、身心力行,比什麼都重要。
⊙四攝法:布施、利行、愛語、同事。
所以我們於日常生活中[四攝法]。在社會上大家上班、工作,他們能修行嗎?可以啊!他發起一念好心而布施,同事彼此之間幫助他一下,這也是力量的布施。我們所做的事情要選擇,選擇能夠對人有利益的,這叫做利的布施。
還有愛語,愛語的布施。我們說話輕柔一些,說的都要說一些好話,勸人人能和合互協,這種的話要常常說。在同事與同事之間,彼此要好好接引,人間菩薩招生,要在[四攝法]中能產生出來,這也是供養之一。在社會生活中隨時都能供養。所以供養也是很重要。
[一切漏已盡]。[漏]就是煩惱。[漏盡],煩惱若盡,一切就通達,所以就是[漏盡三界煩惱]。
⊙一切漏已盡:漏盡通者,即漏盡三界煩惱,見、思惑也。
在欲界有見的煩惱,在色界有思想的煩惱,在無色界有惑、迷惑的煩惱。這三界煩惱都是出於一個心念。這個心念的煩惱,要能漏盡,就是要將這些見思惑的煩惱去盡,如此就是斷三界煩惱。這三界,見思惑這些煩惱去盡後,什麼道理不通呢?
我們光是供養諸佛就能通達道理嗎?還不能。光是供養諸佛,你若沒有去除這些無明、見思惑,這些無明若沒有去除,要如何能通達道理呢?所以,要通達、瞭解、體會佛陀甚深微妙之法,唯有我們[漏盡],盡除這些煩惱,才能夠透徹瞭解。
所以,羅漢已經將這些見思惑斷除,世間一切的一切,對他而言已經很淡泊,沒有這些煩惱。修至四果羅漢,不受三界生死,又得神通。
⊙羅漢斷見、思惑盡,不受三界生死,而得神通,是名漏盡通。
不受三界生死,意思就是說沒有這些見思惑在他的內心生滅,已經能夠去除,所以不受三界生死。並且得了神通,這叫做[漏盡通]。已經是將這些惑,就是[知]的障礙,已經去除了,[漏盡],煩惱去除,所以他能證得四果羅漢。
[住是最後身],就是說,最後這個身軀,最後的[有]。過去說過了[分段生死],一段一段的生死,因為因緣果報牽引我們來人間,幾十年的時間,就是叫做分段生死。在這分段生死,因緣果報由不得我們自己。但是,羅漢有在修清淨行,他了徹苦、集、滅、道,他瞭解,所以開始清淨身心。他能去除、洗滌他內心的貪、瞋、癡,這就叫做[最後身]——這輩子的這個身軀,這輩子的這些煩惱全都去除。
還有[後身菩薩],即在生死中最後一次的受生。菩薩,也有新發意的菩薩,大家在修行。無論是羅漢,發心的菩薩,以為已經隨佛修行,[住是最後身],以為是這樣。但是,這還有一段很長的路,這種最後身還未到佛的等覺。
不過,真正等覺的菩薩,與覺悟後的諸佛,他是不捨眾生,他還要再進一步回歸娑婆,發大心,立大願。菩薩應該,[眾生無邊誓願度,佛道無上誓願成],一定要到這樣的程度。不是自己的分段、分段,這樣就叫做[我樣樣都通徹了,我全都沒有煩惱,我這樣已經成就了]。這樣還不夠。
所以,雖然是[住是最後身,如是諸人等,其力所不堪]。還是不堪,不堪什麼呢?不堪受大法。我們的智慧還無法瞭解佛內心最深的法,還無法瞭解。所以,雖然一段一段的,他已經漸漸接近了,但是到這段(經文)就說,[如是諸人等,其力所不堪]。
難施此法,要展現給大家知道的這個法,雖然你們的內心有,我的內心有,人人的內心都有,我們在修行,我們覺得[我已經知道],你知道的都是外在的法,還未真正往內找到我們真實一乘實相那個道理的法,還未到位,所以叫做[其力所不堪]。
所以我們要用心,時時用心,步步精進,我們才能達至聞法而將法與我們的心合在一起,這就是我們要用心聽法。在聞、思、修,我們要信、願、行。我們要恭敬親近,佛法不要離開我們的心,要身體力行,身心要至誠,同時我們要力行供養。
剛才所說的供養,是在我們的行為上好好供養,對人人要好好恭敬。未來佛,說不定也有過去的菩薩在你們的周圍。總而言之,我們時時要培養這分對人恭敬、對事恭敬,自然對佛與法就能恭敬。至誠的恭敬,叫做供養。好吧,各位,學佛、聽法一定要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