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2月26日】究竟諸法實相

Community:
Branch:

[一乘實相道法,諸佛悉皆成就,迴入娑婆人群,善巧法度入心,大忍不捨眾生,緣牽一乘實法。]

 

這就是要告訴大家,佛陀來人間就是為了一大事。這一大事,是我們生命、慧命,非常密切的事情,但是我們眾生總是時時都對自己輕視、疏忽。凡夫就是一直迷失於我們現前的境界,所以不斷地墮落,不斷放縱自己,這是我們凡夫之所以永遠沉淪六道。

 

佛陀來人間不為了什麼,只為一大事因緣,希望人人能夠體會佛心,希望人人能入佛一乘真實實相的道法,讓大家能夠瞭解我們要及時從迷茫中跳脫出來。這是佛陀慈悲本懷。

 

為了度眾生,他不斷施教,告訴大家,過去他也是很用功,在很多佛的時代,他不斷就是修行。他非常重視佛法,佛所教的教法,他絕對是信受奉行,所以諸佛所有的法悉皆成就,所以迴入娑婆、入人群中。

 

在這娑婆世界的人就是最剛強難調難伏,常常就是已經開始精進了,很快就又再墮落、懈怠,這叫做剛強。所以他就要用善巧的法,來度入眾生的心。而眾生的心,是否有將法度入我們的內心呢?心門若不開,再怎麼樣的善法,還是隔於我們的心之外,無法度入。所以我們就要將門打開;心門沒有打開,法無法度入心。

 

不過,佛陀還是[大忍不捨眾生]。他用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必須面對這麼多剛強難調伏的眾生,他必定要大忍。大忍,就是因為一念不捨眾生之心,無論眾生是如何剛強,佛陀還是用寬闊的心,忍得住眾生這麼懈怠、剛強、墮落。

 

所以要[緣牽一乘實法],為了眾生,所以他這分緣還是不斷牽住,捨不得放掉。因為眾生還沒有得到一乘實相,還沒有真正體會到佛的道理,還未真正明心,這個心尚未明,所以人人本具的佛性還未呈現出來。所以佛陀不忍,很不忍,不忍眾生如此不斷墮落。

 

各位,佛陀憐憫眾生,眾生要感恩,感恩、回報。佛陀沒有要求什麼回報,只求眾生能得度。我們的得度,將此法度入心,就是回報諸佛的大恩。所以希望我們真的要自我好好反省、警惕,為何我們若稍微累一點,我們就停滯,無法精進呢?這就要看我們大家,所以問心,這是我們人人時時要自己自問。

 

⊙[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過去佛陀用種種方法,眾生都還是如此剛強,何況現在開始所要說的法,那就是[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大家是否能接受呢?是否需要說?不過,佛陀的慈悲,如此提醒大家,還是繼續說。所以要告訴大家,未來所要開始說的這些法,是難解希有之法,這一定要人人很精進。因為,[希有難解之法],那個境界唯有佛與佛才能究竟體會到。

 

過去諸佛的法,釋迦佛接受了,現在的釋迦佛要說的法,是未來的諸佛也要接受,如此叫做[佛佛道同]。常常告訴大家[佛佛道同],但是過去的佛、現在的佛、未來的佛,都不能離開這[希有難解之法],大家一定要瞭解,這叫做[一乘法]。

 

如何難解呢?[難解]就是因為難知,你就不知道了,怎麼能瞭解呢?我們凡夫,為何這些法佛陀說了這麼久,我們還不知道呢?不知道就無法理解。

 

所以我們一定要求知,[知]才會悟。要求什麼[知]呢?[知]就是佛知、佛見。我們要知道佛所知道之事,我們要有與佛相同的見解,這就是我們要知道的。我們若能將佛的教法全都[知]與[見],自然就沒有難解之法。

 

所以[不知]就不悟,我們既然不知,[悟]尤其難,不知道怎麼能悟呢?若[知]還要[解],[知解]之後才能[悟入]。[悟入]比[知解]還要困難,所以因此叫做[難解]。就是因為這麼難解,所以才叫做[希有]。

 

這是唯一的一法,唯一的法,就是一乘實相之教法。佛陀說法四十多年,就只是為了這唯一實乘,這個一乘實法,所以[希有],所以很難解。

 

〈方便品〉之前也有如此說:[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就是說過去的諸佛的智慧門是甚深無量。但是,我們大家都自認還是凡夫,自甘墮落,就不願意精進,所以這智慧門,凡夫就難解難入。所以,我們若想要學佛,不想在六道中由不得自己地輪迴,那我們應該把握現在,趕緊向佛法精進。否則,佛之智慧門,我們永遠都是難解難入。

 

所以,諸法實相是什麼呢?諸法的實相,就是[寂照]。[寂]就是寂靜之意。《無量義經》:[靜寂清澄,志玄虛漠]。[靜寂清澄]是在我們的內心,我們瞭解人人本具的佛性,就是寂靜,或者是靜寂。我們若能心靜寂,就能[寂照]。

 

我們的心若是清淨,自然大圓之鏡,這面大圓鏡,很圓、清楚、明朗的心鏡,自然就能照耀天地萬物、宇宙之間的真理,這叫做大覺。所以,諸法實相就是[寂照]。[寂]就是寂靜之意。

 

⊙諸法實相:亦稱寂照。寂謂寂靜;照謂照明,以顯中道實相之德,亦為本覺之理。

 

我們的心有常常如此清淨嗎?不受到那些名、利來誘惑我們嗎?我們有否受到很多貪著,在內心起無明呢?我們要常常反觀自照,照我們自己的心,有污點嗎?有無明嗎?所以,[照]就是照明,叫做反觀自性,它顯中道實相之德。

 

[中道實相],真空、妙有,[真空]我們不可執著,[妙有]我們要殷勤精進。因為,世間既然凡事分析到頭來一切皆空,有什麼好計較呢?所計較的到頭來都是[烏有]之事,[沒有]的事。所以,我們這樣的計較、造業,到頭來還是時間過去,生、老、病、死,還是一場空。但是,生、老、病、死這個經過的造業,那個因緣果報還是在,那是[妙有]。所以,我們必定在這種[真空妙有]之中,我們要取於中道,這個[中道實相]。

 

透徹了真空,所以凡事都要趕緊放下,放下貪、瞋、癡、我慢、懷疑,這些都要放棄。那麼天下眾生,因為因緣果報輪迴苦不堪,我們瞭解了,我們要趕緊發大心,要精進,自我解脫,引度人人同時也能走入菩提道,這叫做[中道]——不執[空],卻是能實行[妙有]的真如之法。

 

這個[妙有]也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佛性,佛性就是不忍眾生。這種不執著於世間一切,卻是大忍不捨眾生,這就是[妙有]。希望我們人人取於[中道實相],如此去實行。

 

所以[德]是你從內修,身體力行所得來的。就如過去釋迦佛,於百千萬億諸佛所修行精進,到現在成佛,這是萬德俱全,如此才成佛。同理,我們若能了解法之後,自然顯出中道,我們能心寂靜、心很明,如此就是能於中道。

 

[寂靜]就是空,空掉了一切;[明照],照明,就是瞭解。世間萬法的真理我們已經明瞭,還能帶人人來了脫。否則,這個世間永遠造業就是沒完沒了。

 

所以這叫做[中道],第一、瞭解寂靜的道理;第二、要能明照天下宇宙、萬物之實相。這叫做[中道],這叫做本覺的道理。[本覺]就是要看我們自己,我們是否有覺悟。

 

所以說,[實相者]就是[離本來虛妄之相]。我們不知道從無始以來到底造了多少的業,我們的無明,生生世世,無法清楚瞭解,不由自己不斷於業緣牽引中。我們過去就是不斷凡夫,一念無明成為凡夫,無始以來一直就是在虛妄之中。我們現在開始要離虛妄,所以回歸我們的本覺,如此就是叫做[諸法實相],就是[一切種智]。

 

⊙實相者:離本來虛妄之相,而是謂諸法之實相,即一切種智。

 

一切萬法,無論我們對任何事情,虛妄的,我們全都捨去,這種智慧,[一切種智]呈現在我們的腦海中,待人接物等等的事物,我們都很清楚。這就是[一切種智],也就是[實相],也就是[一乘實相]的道理,這就是[希有之法]。不知道大家是否瞭解?

 

佛與佛能夠究竟此法。而這個佛與佛是在何處呢?在我們大家的身體裡。諸佛之法傳給釋迦佛,釋迦佛之法傳給未來將成佛之人,所以佛佛道同,一脈相傳。要傳的是什麼?一乘實相之法。

 

所以希望大家把這段(經)文要很透徹瞭解,[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竟]。過去佛、釋迦佛、以及我們的未來佛,大家的佛性平等,能夠究竟瞭解。只要我們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