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08月19日】流轉業力 使命化甘

Community:
Branch:

上人祝福花蓮慈院:「二十七年過去,現在二十八年開始的第二天,我們二十八年的起步應該很成熟,而且路鋪得很扎實,虔誠地為醫療志業來祝福。」圖為骨科吳坤佶醫師(濟澤)至病房為王桂英女士進行檢查。(攝影者:黃思齊)

【證嚴上人8月19日志工早會開示】
「時間過得這麼快,我們要好好把握每一秒鐘,每一秒鐘都是我們這輩子的唯一,一個念頭就是我們的生,每個時刻心的方向,真的要好好把握,照顧好這一念心,天天都要以感恩心來過日子」

看到國際新聞報導埃及的衝突動亂,8月19日的志工早會上,上人感嘆人禍究竟何時了?還有敘利亞、伊拉克都是非常的不平安,婦、老、幼無辜哀嚎,無語問蒼天,「看了很心疼,誰能平衡這一場場、一天天,好像無窮盡,何以平息下來的時刻?這種人生真是苦不堪。」

正信正念護眾命 用愛耕耘護心地

上人以「依報」、「正報」的觀念來闡釋,人和他所居住的土地與社會的因緣。

「晨語提起,依『正報』,我們將來要出生在哪裡啊?今生我們知道現在在臺灣,現在人人推動愛的人生、淨化的人心,不斷地期待人人的觀念要正確、信仰要正確,如何發揮這種守護生命、守護愛的理念;不只是愛眾生的生命,同時我們還要推及到物命,所以環保菩薩守護地球,清淨在源頭,無不都是用疼惜的愛心,來愛天地之間人及萬物,這種的愛是無微不至、開闊的心胸,知道現在的人世間如何淨化、如何能成為祥和的社會。」

然而,放眼天下,全球各地卻都不見得如臺灣這般有福。上人感慨,很多地方的百姓苦不堪,人禍頻傳,這就是他們的「依報」,「依止在那樣的國度,生下來就有這樣的時代、這樣人心擾亂的社會人間,苦不堪,這叫做『依報』,也叫『正報』。」

「我們在臺灣,幾十年在大地上耕耘,也是用心、用愛耕耘起來的,但願人人天天反省,為大地眾生付出而歡喜,這都是我們能在這樣環境中,依止在這一塊土地上,共同生活、耕耘心地、耕耘大地,讓它能平安繁榮。」

天地氣流轉業力 提高警覺慎虔誠

然而,雖然身處福中,上人仍不忘時時提醒大眾:「這都是我們天天在努力,可是也要時時提高警覺的」

上人關心巴基斯坦水災,陸地成河、家園損失不少;同時也提醒大家要留意臺灣附近海面這兩天新形成的「潭美」颱風,本週三(8/21)可能就是颱風開始影響臺灣的時刻。上人籲請大眾,人人都要提高警覺,而且要戒慎虔誠。

「天地之間要看這一股氣流,等於我們眾生的業力。大乾坤的氣流,小乾坤的業力,我們要如何虔誠以福的力量,讓它平平安安地過去,所以我們要用最虔誠心(來面對),而虔誠的愛對人類幫助最大,也是為自己造福最大。」

靜寂清澄展人文 人傷我痛醫病情

前天(8/17)正好是二十七年前,慈濟醫院正式啟用的日子,當天也是花蓮慈濟醫院歡度二十七周年,舉辦院慶大會的日子。

「到了靜思堂國際會議廳,一進去真的是有一種很清淨、而且很祥和的氣氛。看到我們前面的同仁,有大醫王、白衣大士、各科室同仁,好整齊。開始的時候,主持人劉(迪塑)醫師,還有護理同仁呂基燕,他們兩人主持得非常好,聽說也是他們很用心地策畫,策畫得很有人文、很有氣質,而且一開頭的畫面出來,『靜寂清澄』那樣地表達出來。」

開場一段名為「斗室中的浩翰星空」,是由慈大附中老師蘇明珠的女兒唐雨蟬與牙科部李彝邦醫師,在傳統古典身段的現代舞中,透過精緻細膩的情感肢體,展現「靜」的力量外,還有長期在醫院擔任音樂志工的高雪娥與大愛臺新聞部記者蕭志傑,將古箏的柔美音色,發揮得淋漓盡致,引領大眾感受「靜寂清澄」的境界。

「就這樣開始序幕,慢慢接上去了,每一個節目都在人文中表達出醫療真的是很感人。在每一段,不管醫師、護理上臺,那樣整齊的美、那樣合和互協的形象,很令人感動;演出大醫王那一種大愛的人傷我痛,同體大悲,醫病情長,那樣的形象開始,將故事表達出來。」

醫療合心膚身靈 人生真愛最美麗

接續醫護、同仁演繹之後的內容,是由梁忠詔醫師,以模擬主持《志為人醫守護愛》的方式,介紹三個動人故事。第一個故事是花蓮慈院護理部與安德幼稚園胡美珠修女互約長期關懷該園小朋友,給予衛生教育,當天兒科護理人員與小朋友,一起表演〈幸福的臉〉。

第二個故事是去年(2013年)5月間和先生從廣西來臺灣,在太魯閣遊覽時發生車禍、手腳嚴重骨折的王桂英,花蓮慈院醫療團隊把握黃金時間馬上處理,拯救了她的生命和身體。

「(她的)骨頭都碎掉了,不管是在臺灣哪一個醫院,這一位王女士說不定都是要截肢的,但就是在這裡,我們的醫療團隊的愛,那種大愛,不忍眾生受苦難,守護她的生命,而且身體是要讓她完整的,那分心很令人感動。」吳坤佶醫師和醫療團隊不僅治療王桂英的身體,還膚慰她的心,安住她的心。

「四個多月的時間讓她平平安安、健全地恢復,讓他們回到廣西去,他們事業據說也不小,太太是董事長,先生是總經理。這位董事長能四肢健全、歡歡喜喜地快樂回家,原來是那麼美滿的家庭,全家福一起錄了一段很感人(的影片),參與我們的院慶,表達對慈濟的感恩、對吳醫師的感恩,對我們團隊的感恩等等,同體大悲、醫病長情,拉得很長,這分情的感恩。看了也都是感覺到人生愛的循環、愛與感恩之中,這就是人生最最真心、真愛之美。」

鶼鰈情深不離棄 同盡心力守志願

接下來第三段故事則是一位在臺灣、八十四歲的楊懷江爺爺,因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有七年之久,不能離開呼吸器,也是在劉迪塑醫師領導的花蓮慈濟醫院呼吸照護中心(RCC)團隊協助下,成功地協助他脫離呼吸器生活。

「他的太太夫妻情深,不願意放棄他的先生,我們的大醫王、白衣大士,大家都是用真誠的心,來守護生命,竟然可以脫離呼吸器。而且現在恢復,可以騎腳踏車。他現在當志工,說來時路去輔導別人,哪裡有這樣曾經長期惡病消沉的,就會騎腳踏車去輔導聊天。」

上人感念醫療志業人人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達到他們的使命感,我們也聽到白衣大士說,她對病人那一分盡心力是本來的志願,所以看到病人在她的照顧下恢復起來,是給她們最大的回報,那一種真情、真愛,人間沒有比這更美的,那一天真的在那裡看的、聽到的都很感恩。」

有使命甘願付出 鋪路札實穩步走

感恩醫護人員的付出,上人亦感歎生命何其奧妙,然而,生命一旦不調和又是何其苦難啊!

「的確,醫療真的是很奧妙,要說的還有很多,時間總是不夠用,搶救生命總是要爭分秒,要修補她(王桂英)的身體皮膚、骨頭都要搶時間,最重要是心靈也是要膚慰,本來就是要看身心科的,他(吳坤佶醫師)就拿了我的兩串念珠給她壓驚,讓她的心有依靠,看!這都是用心。」

上人苦口婆心叮嚀,人生不要只要我歡喜,沒什麼我不可以的,「不是這樣,我們就是要有使命感、甘願付出,每一秒鐘都是生命最大的價值。」

最後,上人祝福花蓮慈院:「二十七年過去,現在二十八年開始的第二天,我們二十八年的起步應該很成熟,而且路鋪得很扎實,虔誠地為醫療志業來祝福。」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