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修學要發大心,要用很殊勝的心情,還要再有種種的學業,我們要知,知,要知得很多,用,要用得很大等等,這是前面說過的,我們要知道。
修業精勤德高信受
奉行教戒守持心志
摒除煩惱轉成菩提
入寂靜法清澄明覺
這就是要對大家說,在靈山會上,參與在那裡,接受佛陀說法,都是大比丘,修行,很用功修行,很精進,有了精進,有修有得,有得就有德,能夠說,得到佛陀所說的教法,信受奉行,才能內修外行。
我們修學必定要依教奉行,必定要守持心志,既然發心了,既然在群眾中生活,我們要以戒為制度,將我們的心志要守持好,這是多麼重要。
修行是為了,要將一層一層的無明煩惱去除,我們若能去除一分煩惱,就能成就一分菩提,那就是慧命。
常常有人這麼說,「煩惱即菩提」,這樣聽起來覺得說,煩惱多哪有關係?煩惱即菩提,話要聽清楚,人人心中,都有與佛平等清淨的本性,但是煩惱不斷遮蓋,本性變成和外塵起作用,有了外面的作用善惡,向惡的(方向)走,那就是不斷成長煩惱。
這也是知,我知道,我了解,知道什麼呢?知道利益多,我要這麼去做,對我有利益,這個世俗利益,不離開五欲貪欲,財、色、名、食、睡等等,這就是知道,知道這樣做,我可以有很多收穫,這叫做凡夫。
這就是在煩惱中,在煩惱中,我們若是遇上善知識,或者是聽到一句好的法,將煩惱摒除掉,煩惱摒除,自然我們就覺悟了,不是煩惱即菩提,是在煩惱中,了解世間很多無常,在煩惱中,我們能看到很多無常事,能看到很多苦難人,讓我們一時覺悟之後,那些都是我們的經驗,我們所看到的。
所以我們能夠及時覺悟,轉煩惱成菩提,把煩惱轉過去,那就是成菩提,所以常常跟大家說,見苦就知福,你若沒有去見苦,你不知道平安就是福。
最近這麼多的災難,多少人發揮了他的愛心,投入在受苦難受災的地方,怵目驚心,看到天地那種威力,四大不調,想到在那個環境中,災難後那種心情,那種時間,日子、生活是多麼難過,看到了,應該人人都要有一個覺悟,四大不調多麼可怕,天地威力之大,看到那麼多人在受苦難,這樣我們覺悟了嗎?能覺悟到佛陀所說的,「成住壞空」?能夠覺悟到佛陀所說的,「人生無常」?能覺悟到佛陀所說的法,「國土危脆」?
如經典中,舉出了世間的無常,舉出了世間有多少的形象,這不就是佛陀常常在說的法嗎?也是我們常常在聽的經。
所以佛所說的法,編輯成為經典,經典(流傳)在後代,我們不斷從經典中去接受,我們到底是否有接受入心?我們是不是有覺悟?我們有信受嗎?有奉行嗎?戒律有無受持?心志是否堅定?甚至我們的煩惱,是不是有不斷去除?從煩惱中,我們是否有警覺?有警覺了,心轉就菩提成,轉煩惱就成菩提。
若能如此,才有辦法入寂靜法,我們修學佛法,是多麼重要,心要如何平靜下來,日常的生活,外面的境界,我們的心有沒有起心動念?自己這念心是不是有照顧得好?在煩惱境界中,我們的心是否能寂靜?我們若能平時法入心,如此就能入寂靜法,這叫做寂靜的法,外面沒有什麼可搖動我們,外面沒有什麼好引誘我們,所以我們的心,要時時在寂靜法中,心才能清澄明覺。
修行,常常對大家說,沒有什麼,如何讓我們的心能清澄明覺?這就是我們內心,本來具有的佛性,本來就有的菩提覺性,本來就有的智慧,所以本來就有,但是偏偏人人就是滿心煩惱,這種滿心的煩惱就是叫做凡夫。
凡夫要修行是不是發心?是不是從凡夫要到佛的境界,這條路我們有決心要走嗎?我們是不是有步步精進向前走?哪怕是寸寸,我們也應該要精進,所以我們這都是在一念心。
所以大比丘,前面就是說發大心,修行已經到了「大」,大、勝、多,發大心,用大行,我們修行,如果可以很宏大,自然我們就真正入法,心入法中,所以比丘有三種意義在:
「比丘 名含三義」
一、破惡
二、怖魔
三、乞士
第一的破惡,就是說出家了,一定要持戒,不只是出家人在僧團中持戒,哪怕是在家信仰佛法,為佛的弟子,在家弟子也要持戒,不過這個戒法有輕有重,所以在家的居士,最基礎的就是五戒,我們慈濟人是佛的弟子,也是佛教徒,所以慈濟人要守慈濟十戒。
因為戒是依這個時代進行,過去佛陀的時代,在家弟子守五戒行十善,這是在家弟子;慈濟人現在要守十戒,因為現代有很多生活方式,和過去不同,社會的塵境會損了人身心,所以我們就要再跟在家居士說,五戒之外,還要在生活中多五戒。
不管是開車,不管在生活,酒、菸、檳榔等等,還有聲色(要柔和),這都是現代人的缺點,所以怎麼去彌補那個缺點,怎麼樣才能讓他身心健康,家庭社會能夠平安。
所以除了五種戒律以外,還要叫他們多五戒,這樣比較對身與心,和家庭和社會才能合和、健康,這就是在家的弟子。
出家弟子呢?更不必說了,在我們出家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可見生活的細節,有多少的微細(項目),所以我們應該對持戒要很重視,所以說出家持戒,因戒生定,因為有戒,我們的心才能定下來,因定發慧,因為我們的心定下來,所以我們的智慧,才能增長。
因為戒是止惡,常常說防非止惡,這是大家應該都知道的,我們有戒,我們才能防非,不對的事情我們不會去犯,惡的事情我們不會去做,有了戒,才不會犯錯誤,才不會有煩惱來纏身,所以防非止惡是戒的功能。
再來定,有定心,才能夠去除我們心的雜亂,智慧才能悟道,所以慧能悟道,根境智明。
「三十七助道品」中的,五根五力,我們才能真正的圓滿,智慧圓明,所以這叫做三無漏學,戒、定、慧三項合起來,叫做三無漏學。
出家持戒
因戒生定
因定發慧
戒能防非止惡
定能除心亂雜垢
慧能悟道
根境智明
三學
能破身口七支
及三界見思之惡故
我們若能有這三學,自然能破身口七支,身三、口四,應該知道,身三(惡業),就是殺、盜、淫,這叫做身體的三項,口四,妄言、綺語、兩舌、惡口,這是四項,所以身三、口四,這叫做七支,我們若能對這七支,身體不犯、口業要修,自然我們就能慢慢了解,三界見思之惡。
見思惑,都是在我們的身口意七支中,造出去的,說壞話也是口,做壞事,惡的行為,也是由我們的身,所以身、口造很多(業),那就是因為你心有煩惱,不了解道理,所以你說錯話,你造很多的是非,很大的口業,或是身體的惡業等等,這就是因為我們的無明,所以有見思,這種的惡。
看這個不順眼,我們就執著於自己自大,覺得你這樣不對,你的見解是錯誤的,我才是對的,你這樣想,你想的呢?做出來的就是不對的,別人都不對,別人都不合我們的意。
如果這樣,不就是脫口而出,不就是我們的身體行動,對他的舉止動作,對人有傷害,其實我們傷害別人的同時,是傷害自己,不管是在形象上,這種形象你的舉止動作,對人粗魯,讓人看在眼裡,難道需這樣的舉動嗎?
有的人看到人不順眼,就用手推開,或者是撥開,用這種態度,讓人看了覺得,難道需要那麼粗魯的行為嗎?難道需要這麼惡劣的聲音?要吵架了,口氣很壞,或者是行動很粗魯等等,這都是我們的心沒有穩定下來,所以我們才會有,這種的舉止動作。
各位,所以我們必定要修業精勤,在日常生活中,開口動舌、舉止動作,我們一定要很精、很勤,減一分煩惱,增加一分智慧,得一分法就是增加一分德,這必定要在信受中得來的,我們要奉行,我們要教戒,煩惱才可以去除。
我們的心是否有入寂靜的法,我們要清澄明覺,要很精、很明的覺悟,這就是我們要修行的。
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學佛,時刻要自我警愓,在人世間,人群中有多少境界,無不都是在提醒我們,無不都是在教育我們。
我們要用感恩心,要感恩周圍的環境,讓我們提高警覺,所以我們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bXMzL_QRIM&feature=player_embed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