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檳城人文學校《水懺》音樂手語劇一一親一子入經藏

Community: mypgselectionmyrfrj
Branch: 馬來西亞分會

人文學校學生 一親一子入經藏

慈濟馬來西亞人文學校,規定來上課的學生必須要有家長的陪同,剛開始家長認為學校規定的太嚴格,後來家長們在參與老師們規劃的許多親子課程之後,終於體會學校的一番苦心,讓親子關係更緊密,許多家長也加入志工行列。
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坑;誓成佛,度眾生。
2009年,清淨大愛無量義,音樂手語劇,慈濟人文學校學生,打頭陣,他們的年齡介於十三到十九歲,第一次上台打鼓,卻有大將之風。
2013年底,水懺音樂手語劇,將接力在檳城登場,慈濟人文學校,躍為主角。接近五百位親子,與人文學校功能團隊志工同台演繹,整齊畫一的,不只手語,還有親子,貼近的心。
家長 黃美娜:「我們在家裡都會做一些練習,我們會上網去看這個序曲,然後就會我們兩個在家表演,覺得我們都會有同理心這樣,好像比較會,互相會體諒對方。」
僅在假日開課,慈濟人文學校,把家長也拉進來,成為教育一環。這一步,走得並不容易。2001年,慈濟馬來西亞分會,第一所人文學校,在檳城韓江中學成立,落實靜思語教學和生活教育。
2003年,成立愛心家長班,2005年,創全球人文學校之首例,成立“一親一子“制度,明訂所有來人文學校的學生,必須要有家長陪同,一起上課。在當時,家長不諒解,老師飽受苛責。
慈濟教聯會老師 陳月屏:「會覺得說,為什麼人文學校,要這麼地刁難人家,為什麼一定要一親一子,所以我們很多都被罵了,罵了。我們覺得非常地委屈,但是眼淚擦一擦,我們還是在做,因為我們覺得說,對的事情,我們一定要去做,因為我們看到很多家長,在陪著孩子一路走過來的時候,其實得益受惠最多的,還是家長。」
老師們咬緊牙關,堅持推動,如今馬來西亞分會,及分支聯點,共有十八所慈濟人文學校,課堂上,親子檔,上課認真。課程也加強規畫親子互動,昔日的反對聲浪,已不復見。反倒家長與孩子,萬分珍惜這時光,許多家長,也因此了解慈濟,受證成為慈誠委員。
證嚴上人開示(2007.6.13):「所以這一些親子同時上課,爸爸媽媽就會變成志工,所以親子的情,就是會很密切的,所以看到他們能做到這樣,實在是非常難得。」
黃其孫,黃秀霞,這對夫妻,結婚十五年,育有兩個孩子,過去夫妻兩常有爭執,離婚掛嘴邊,兩個孩子,成了夫妻失和的犧牲品。
慈濟志工 黃其孫:「尤其是我們兩個情緒化的時候,孩子就遭殃了,那時候我時常,會拿藤條去打他們的,他(孩子)手伸出來的時候,我會打得很大力,我的藤條一下去,他們的手會垂下去,一下子紅,就紅起來了。」
轉機,在2009年,夫妻與孩子,一同報名慈濟人文學校,縫補了裂痕,重新學會寫,家,這個字。
慈濟志工 黃秀霞:「我學會講,感恩,謝謝,沒有理所當然,在這一兩年,我已經,我們都多多少少會意見不合,可是我已經沒有那種心,要去找那些傷害的話,刺激的話,去挖苦他,去戰勝,去贏這一場吵架。」
教育,不是把孩子丟給學校就好。有時,反而家長,才應該是再教育的對象。一親一子的制度,在馬來西亞慈濟人文學校落實,改善了許多家庭親子關係,讓家長陪孩子,一起成長。

返回水懺目錄

返回上一頁